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第1页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第2页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4年中考化学单元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有五大题,20小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影响元素化学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油画促进了中国绘画的多元化发展,我国科学家将CO2合成淀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1.共有五大题,20小题。满分70分,作答时间6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中考对接点 物质的构成、化学用语、分子的性质、原子及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微观世界的认识打开了化学世界的大门,加深了人们对世界未解之谜的探索欲望。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D.⑤⑥
    3.中国考古专家在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研究人员用碳14年代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初步判断三星堆4号坑属于商代晚期。已知碳1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原子序数为6,则该原子的中子数约为( )
    A.14B.8
    C.6D.20
    4.影响元素化学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的电子层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组成某种物质的原子个数
    5.下图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18
    B.硒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
    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
    6.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③表示的粒子为阳离子
    B.④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D.①表示的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7.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甲和图乙的两个过程,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图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的分子产生
    B.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C.有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化学变化一定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8.油画促进了中国绘画的多元化发展。长期放置的油画色彩变暗,是因为生成了黑色的PbS。修复油画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PbSPbSO4+4H2O,X的化学式为( )
    A.H2B.O2
    C.H2SD.H2O2
    9.我国科学家将CO2合成淀粉。合成过程中碳原子变化:CO2→C1(有机物X)→C3→C6→Cn(即淀粉),其中CO2与H2反应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C.两种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图中物质A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水,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酮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C15H10O2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黄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氮化镓是实现 5G 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B.镓的元素符号为 Ga
    C.镓原子有 31 个中子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6分)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
    (1)国际标准贡献者: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①图中x= ,铟原子形成的铟离子是 (填符号)。
    ②铟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原子序数为 。
    (2)磷的最早发现者: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写到“老槐生火,久血为磷。”描写的是磷自燃,请写出磷自燃的化学方程式: 。
    15.(7分)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图1表示的是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a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2)碳酸氢钠(NaHCO3)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3)碳的氢化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方框补充完整。已知20 g甲烷完全燃烧可以产生890 kJ能量,烧一壶(约1 L)开水需要1780 kJ能量,则烧这一壶水需要甲烷的质量为 。
    16.(5分)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图中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2)第13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微粒的符号)。
    (4)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17.(5分)对于物质微观构成的了解,有助于对物质性质、用途的认识。
    (1)上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①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字母,下同);②属于单质的是 ;③属于混合物的有 。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②用抹布擦过的黑板,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7分)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因此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取镁。右图是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补充完整。已知:MgCl2(熔融)Mg+Cl2↑
    (2)向盛有足量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盐酸酸化的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溶液变成黄色,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工业上利用CO2作原料生产尿素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每消耗44 g CO2,参与反应的B与生成的D质量比是 。
    (4)某兴趣小组在做硫酸铜固体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硫酸铜固体“消失”后液面比原水平线低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铜具有吸水性
    B.水挥发到空气中
    C.粒子的体积变小了
    D.粒子之间有间隔
    19.(9分) 为了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图甲是小红同学的实验装置。将含有酚酞的蒸馏水分别盛于A、B两只小烧杯中,另取一只小烧杯C,加入约5 mL 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住A、C两只小烧杯,小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1)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溶液变红,烧杯B中 (填现象),说明 不会使酚酞溶液变红。
    (2)若实验后,小红同学发现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也有少许变红,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没有及时盖上大烧杯,导致烧杯C中的氨分子扩散到B中
    b.氨分子穿过大烧杯进到烧杯B中
    c.空气使得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二】由于小红同学的实验装置会释放出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林同学对小红同学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操作步骤:a.向②③⑤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试管①④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实验装置连接好,并将试管④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3)试管⑤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4)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三】小琪同学也对小红同学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丙所示。
    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用酚酞溶液润湿的纱布条。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5)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选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红。
    (6)若将图丙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可观察到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变 (选填“快”或“慢”),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
    (7)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丙装置的优点是 。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请回答:
    (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 。
    (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0 t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构成物质。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温度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B
    3.B
    【解析】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可知,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故其核内质子数为6;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碳1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中子数=14-6=8。
    4.C
    5.D
    【解析】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34=2+8+x+6,得x=18。B.由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C.原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由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则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
    6.B
    【解析】A.微粒③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带正电的阳离子。B.微粒④为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C.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而②④两微粒的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微粒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
    7.C
    【解析】A.图甲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是因为生成了新物质金刚石。B.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有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例如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化学变化不一定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例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金刚石。
    8.D
    【解析】反应前后铅原子都是1个,硫原子都是1个,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4X质中,反应后氢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包含在4X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2。
    9.D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4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H2。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两种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图中物质A的一个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10.C
    【解析】①是冰的状态,②是水的状态,③是水蒸气的状态。水分子间的间隔:②

    相关试卷

    查补易混易错点0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解析版):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0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核心素养专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核心素养专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 物质的组成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 物质的组成课时作业,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