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 优秀 犹如 悠然 忧伤
B. 惊异 北京 风景 白鲸
C. 采花 彩绘 踩水 理睬
D. 沸腾 仿佛 吹拂 佛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优:yōu/犹:yóu/悠:yōu/忧:yōu;
B.惊:jīng/京:jīng/景:jǐng/鲸:jīng;
C.采:cǎi/彩:cǎi/踩:cǎi/睬:cǎi;
D.沸:fèi/佛:fú/拂:fú/佛:fó。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风筝 宽慰 慢长 万象更新
B. 明媚 宴会 困境 翻箱倒柜
C. 抵抗 沉郁 荒凉 万不得己
D. 叹息 徘徊 拨弄 载然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 慢长—— 漫长;
C.万不得己——万不得已;
D.载然不同——截然不同。
故选B。
3. 下列词语中与“侵袭”“防御”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恰好 分外B. 缺乏 不禁
C. 感觉 觉察D. 停顿 含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侵袭:侵入并袭击。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侵袭”和“防御”是一对反义词。
A.恰好:正好;刚好。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B.缺乏:(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不禁:抑制不住;禁不住。
C.感觉:觉得。
觉察:发觉;看出来。
D.停顿:(事情)中止或暂停。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四个选项中,只有“恰好”和“分外”是一对反义词。
故选A。
4. 下列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B.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C. 波利姨妈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D.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A.结合句子可知,本句把“八儿的肚子”比作了“一面镜子”,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结合句子可知,本句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了“针尖上的一滴水”,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结合句子可知,本句只是抓住了波利姨妈的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故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D.结合句子可知,本句把“战士们”比作了“潮水”,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选C
5. 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B. 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C. 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D. 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A.为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你应该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B.为否定句,意思为: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C.为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你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D.为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你应该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故选B。
6. 下列关于写书的梗概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B. 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主要章节的内容。
C.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D. 要保留“枝叶”,去掉“主干”,使内容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的方法。
D.写书的梗概,要保留“主干”,去掉“枝叶”,使内容简要。
故选D。
7.按要求写句子。
7. 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终于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岸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看到野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2)去“地”字前面的词语;(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4)删去数量词;(5)句中否定词不要去;(6)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句。注意缩句时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缩句后仍是一个句子。本句缩句时,要去掉文中的修饰语“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终于”“三十多个”“乘着小木船上岸了”,只保留句子的主语“他”、谓语“看到”和宾语“野人”。故答案为:他看到野人。
8. 男孩简直几乎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答案】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此句中“简直”和“几乎”重复啰嗦,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句子修改为:男孩几乎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或: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
9.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间就到了啊。”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并不是说春节真的眨眼就到了,而是表现( )。请从“伤心、紧张、兴奋”这三个词语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夸张 ②. 春节即将来临,大家内心的急切与期待 ③.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同学们就兴奋得跳了起来,暑假仿佛一瞬间就来临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间就到了啊。”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程度或数量,以强调或突出某种情感或意义的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眨眼间就到了”是对时间流逝速度的夸张描述,实际上春节的到来不可能真的如此迅速,而是表现人们对春节这一重要节日的期盼和兴奋之情。
从“伤心、紧张、兴奋”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伤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如下:听到朋友即将远赴他乡的消息,我伤心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们分别的那一刻似乎就在眼前。
10.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1)心情好:_____________
(2)心情不好: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心情好:柳树突出嫩绿的新芽,小燕子快乐地歌唱。 ②. 心情不好:柳树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小燕子不停地在天空中乱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是春天的景象,柳树抽出新芽,小燕子在春风中翻飞。本题要求围绕图片上的这一情景,分别写出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的情感变化,也就是运用环境烘托人物心情。心情好时,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而开心,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心情不好时,情感低落,看到一切是灰暗无助的。如:
心情好:走在春意盎然的柳树下,我感受着微风轻拂面颊的温柔。嫩绿的柳条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抬头望去,一群小燕子在蓝天中自由翱翔,它们欢快地鸣叫着,像是在为我演奏一曲春天的赞歌。
心情不好:尽管走在柳树依依的小路上,我却感到心情沉重。柳树的枝条虽然嫩绿,却似乎无法带给我一丝喜悦。小燕子在头顶飞过,它们的欢叫声听起来更像是在嘲笑我的落寞。
11. 根据提示填空。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
(2)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有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再写一句含有“月亮”的诗句“_____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
【答案】 ①. 轻烟散入五侯家 ②. 今夜月明人尽望 ③.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 床前明月光 ⑤. 疑是地上霜 ⑥. 静夜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识记。
(1)书写时注意“散、侯”的正确写法。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晚人们都仰望天上明月,不知这秋思之情会落到谁家?
根据积累出含有“月亮”的诗句即可
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首诗的题目是《山居秋暝》。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通过描写明月照耀在松林间,清泉在石上流淌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自然之美和静谧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二、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赔偿
①我拿上——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②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转身看见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点点头,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示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③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④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惊讶,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jiǎ bàn)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这棉团在里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⑤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我惊呆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店员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⑥我捧着空盒,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xì nì)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
⑦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⑧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目光无法(nuó kāi)——突然想起应该给老人钱的时候,抬头一看,老人已经走远了……
12. 将文中拼音部分的词语书写出来。
jiǎ bàn( ) xì nì( ) nuó kāi( )
13.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曲折蜿蜒:_________
慢条斯理:_________
14. 文中多次写人物对话时没有用“说”来表达,如: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阿?”,请仿照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
15. 想一想,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购买泥塑→( )→( )→( )
16. 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是( )。
A. 点明人物特点B. 推动情节发展
C. 揭示文章主旨D. 突出环境特点
17. 第④段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有对老人( )、( )和( )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老人( )的特点。请从中选择一两种描写方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表现其特点。
___________
18. 理解文中加点部分并填空。
第③段中“我一惊”是因为__________
第⑤段中“我惊呆了”是因为________
19. “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这时“我”在想写什么呢?请用连续问句的形式写出“我”此时内心的想法。(至少使用两个问句。)
___________
20. “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含义。
___________
【答案】12. ①. 搅拌 ②. 细腻 ③. 挪开
13. ①. 形容青藤弯曲和起伏。 ②. 形容老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不慌不忙。
14. 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疑惑地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考虑过。”
15. ①. 泥塑碎裂 ②. 真相大白 ③. 获赔双塑 16. A
17. ①. 神态 ②. 动作 ③. 语言 ④. 沉稳 ⑤. 小李坐在电脑前,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集中在这块小小的屏幕上。每当遇到难题,他便会皱起眉头,轻轻咬着下唇,然后深吸一口气,重新投入到思考中。
18. ①. 老人突然将泥塑摔碎在地,这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和不解。 ②. 老人告诉我他就是“泥人曾”,并且揭示了泥塑有问题是因为店员摆出了次品。
19. 这老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呢?他为什么如此了解泥塑的奥秘?他为何如此慷慨,不仅指出了泥塑的问题,还主动赔偿给我两尊新的泥塑?
20. “赔偿”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质交换过程,更是一个关于诚信、责任和尊重的深刻教育。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搅、腻、挪”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从文中第①自然段“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可知,形容墙头爬出的青藤的形状,它们并不是笔直地生长,而是有着弯曲和起伏,呈现出一种优美而复杂的曲线,如同一条曲折的小路或河流,给人一种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感觉。曲折蜿蜒:形容山路、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从文中第④自然段“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可知,形容老人说话做事时从容不迫,不慌不忙的态度。他并不急躁,而是以一种平稳而有条理的方式处理问题,显示出他的沉稳和从容。慢条斯理: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文中多次写人物对话时没有用“说”来表达,仿写时也要这样,如:他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这就是秘密了,不能随便告诉你哦。”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小标题。
结合短文内容可知,文章从购买泥塑开始,情节逐渐展开,泥塑摔碎露馅成为转折点,老人解释原委揭示了事件背后的真相,最后老人双倍赔偿则体现了诚信和责任的重要性。故可概括为:购买泥塑→泥塑摔碎露馅→老人解释原委→老人双倍赔偿。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作用。
在第②自然段中,通过对“先生”的描述,如“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等,展现了他的形象特点。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因此说它的作用是点明人物特点。虽然环境描写在文中也有体现,但此句主要侧重在人物特点的描述上,而不是突出环境特点。同时,这句话也没有直接推动情节发展或揭示文章主旨。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和写话。
第④自然段中“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惊讶,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可知,运用了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经验丰富、处变不惊的特点。
下面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来描绘一个生活中的人物,表现其特点即可。
示例:妈妈轻轻皱了皱眉,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带着一丝无奈:“你这孩子,又忘记带伞了。”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宠溺和责备,同时,眼中闪烁着关心和担忧。每次遇到我忘记带伞的情况,她总是这样,既想责备我粗心,又忍不住为我担忧。她的神情和语气,无不透露出对我的深深的爱意。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第③自然段中“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可知,这一突然而激烈的行为让我措手不及,因此我“一惊”。“我一惊”是因为老人突然的举动。
第⑤自然段中“‘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以及“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店员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可知,老人的身份和他对诚信、对品质的重视,让我深感敬佩,因此我“惊呆了”。“我惊呆了”是因为老人的身份和他对诚信的坚守。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本题,需结合“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这句,思考这时“我”在想写什么呢?用连续问句的形式写出“我”此时内心的想法。如:“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这时“我”可能在想:这真的是赔给我的吗?老人为何要如此坚持地赔偿我?他的诚意为何如此深厚?难道他不怕我再次质疑泥塑的质量吗?他为何能如此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如此大方地赔偿呢?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信念和原则呢?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结合短文内容可知,文中的“赔偿”有多重含义。首先,它指的是老人对“我”买到次品泥塑的物质赔偿,他主动承担了责任,并用两尊优质的泥塑替换了次品。其次,“赔偿”也象征着老人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精神赔偿,他坚守诚信原则,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最重要的是,这种“赔偿”体现了老人对诚信品质的坚守和维护,他用自己的行为捍卫了“泥人轩”的信誉,也向世人传递了诚信的重要性。因此,“赔偿”不仅是物质上的补偿,更是精神上的洗涤和升华,它是小说主旨的集中体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从农历正月起,每个月有两个节气。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力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比如“白露”就是天气转凉,露水生发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依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比如: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收谷……二十四节气还和传统节日结合,包含许多民俗事项,比如清明要扫墓、踏青。大量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古诗词更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1. 阅读材料一,你会发现平均每隔( )度,就有一个相应的节气,从秋分到夏至有( )度。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每年日影长短相等的两天分别是“春分”和“秋分”,日影最( )(填“长”或“短”)的一天为“冬至”,日影最( )(填“长”或“短”)的一天为“夏至”。
22.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夏满芒夏暑相连”这一行诗歌里包含:立夏→( )→( )→夏至→( )→( )这六个节气。
23. 阅读这三则材料,我们能在古诗里发现二十四节气丰富的内涵。请把诗句与相对应的节气用线连起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雨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清明
24. 请将《二十四节气歌》抄写下来,力求做到行款整齐,公正规范
【答案】21. ①. 15 ②. 90 ③. 长 ④. 短
22. ①. 小满 ②. 芒种 ③. 小暑
23. 大暑
24.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图片信息的理解。
观察下图可知,你会发现平均每隔15度,就是一个相应的节气。从秋分到夏至有6×15=90度。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每年日影长短相等的两天,分别为“春分”,和“秋分”日影最长的一天为“冬至”,日影最短的一天为“夏至”。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二十四节气的识记。
“夏满芒夏暑相连”这一行诗歌里包含着: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理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描写的是清明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写的是白露时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描写的是春雨。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
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书写时注意“暑、露、寒、霜、降”的正确写法。
习作
25. 喜笑颜开、怒火中烧、泪流满面、哈哈大笑……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有时因为满足愿望而开心,有时因为遇到不平而生气,有时因为遇到委屈而伤心……请你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答案】例文:
这件事真让我后悔
在我成长的旅程上,我经历的事有许多:开心的、伤心的、难忘的、自豪的,也有后悔的。这件后悔的事,就发生在去年的暑假里。
那年暑假天气很热,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强烈的光线照射着大地,似乎要把大地燃烧起来。我感到很热,便拿着一块钱去买冰淇淋。我在杂货铺买了一条雪糕,是五角钱的。老板给我找了钱,我便走了。我到家,要把剩下的钱放在抽屉里面,我却发现口袋里的钱居然是五块钱,我便知道一定是那位老板找错了钱,心想:如果还给他,顶多是给他夸奖一下而已,如果不还给他,我就赚了钱。倒不如把这钱买东西吃,这样真好。这时,我便被小便宜迷惑了本性。到了晚上,我在家里想:我在学校可是好学生,怎么能被小便宜迷惑了?不如把钱还给他。但是我没钱了,都买零食了。跟妈妈说的话,妈妈就会骂我的,只有隐瞒过去了。
我真后悔,早知道就不这样做了,把多找的钱还给他,心情也舒服,把事情憋着,心里不好受。可现在那位老板已经搬家了,无法把钱还给他。从这件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能贪小便宜而欺瞒别人,成为永久的遗憾。这件事真让我后悔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能力。
本题为叙事作文,要求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高兴或后悔的事情,这件事情需要涉及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叙事的作文首先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最后要将自己情感表达出来。
开头:开门见山的说明自己要介绍的事情。
中间:详细叙述事件,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重抓住细节,突出人物特点。要把人写真,除了对写作对象进行语言、行为和外貌的描写外,有时还要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表达自己的情感。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