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古典文化,是我们汲取营养的源泉。它能连接历史和未来,帮助我们不断shěn shì( )自我,bēn fù( )新的征程。读古典名著,不但能让我们认识令人sù rán qǐ jìng( )的英雄豪杰,而且能让我们随着情节qíng bù zì jīn( )地欢笑、落泪。品读书籍,传承文化,愿我们一路乘风破浪,迎接zhǎn xīn( )的未来。
【答案】 ①. 审视 ②. 奔赴 ③. 肃然起敬 ④. 情不自禁 ⑤. 崭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书写时注意“审、赴、肃、崭”的正确写法。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昼夜(zhòu) 徘徊(huí) 晦气(huì) 虬枝(qiú)
B. 提供(gòng) 拟定(nǐ) 山涧(jiàn) 擂鼓(léi)
C. 绰起(chā) 眷恋(juàn) 迸发(bèng) 特殊(shū)
D. 踌躇(chú) 镌刻(zhuàn) 割草(gē) 弓弩(nǔ)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徘徊(huí)——huái;
B.提供(gòng)——gōng;
D.镌刻(zhuàn)——juān。
故选C。
3.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昼出耘田夜绩麻(在田间除草)B. 草满池塘水满陂(池岸)
C. 五千仞岳上摩天(指华山)D. 青春作伴好还乡(年轻的时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D.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结伴春光同回故乡。青春:春天。
故选D。
4. 下列词语与现在的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榜文——公告 客官——顾客B. 驿站——招待所 印信——书信
C. 店家——老板 客舍——旅店D. 伙计——服务员 郎中——医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词语的对应。
B.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与书信的意思有区别。
书信: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
故选B。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尽管敌人神机妙算,但还是被我军识破了。
B. 半夜三更,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路灯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C. 他总是一声不吭地坐在窗前,好像是在透过风景思念自己的家乡。
D. 科学小组的火箭模型发射失败了,王老师观察了一会儿,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神机妙算:神机:灵巧的心思达到神奇的程度。算:策划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神机妙算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敌人,词语运用不恰当。
故选A。
6. 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 遥望天空的月亮,虽然圆,虽然亮,但终觉得故乡的月儿更加皎洁。
C. 每当我看到这幅梅花图,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还是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
D. 在外品过不少美食,却无论如何也忘不了母亲做的那一桌普通的家常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A.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这里的桂花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B.把天空的月亮和故乡的月儿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C.梅花图和眷恋祖国的赤子心联系起来,属于借物抒情。
D.把外边的美食和母亲做的家常菜进行比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故选C。
7. 某剧组坚持原著高于一切的原则,单单一个眉毛造型,就研究了无数个日夜。下图是剧中的林黛玉构思图,哪个选项形容画中的眉毛最为贴切?( )
A.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
B.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C.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D.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句子的理解。
结合课外阅读经验和所给图片,可知林黛玉多愁善感,情感细腻;
A.抓住选项关键词“刀裁”“墨画”可以想象人物英气十足,不符合;
B.抓住选项关键词“三角眼”“柳叶吊梢眉”可以想到人物王熙凤,不符合;
C.抓住选项关键词“眼光射寒星”“浑如刷漆”可以想象到英勇的形象,不符合;
D.抓住选项关键词“罥烟眉”“含情目”可以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比较符合黛玉的风格。
故选D。
8. 填入句中横线上的歇后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嵩县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好风光。近年来,各地游客都来这里登山,赏风景,尝美食。嵩县早已是“ ”。
A.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B.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C.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D.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歇后语的理解与运用。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常形容一个人旧习未改。
B.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喻大家各有各的口味儿爱好。
C.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喻十分清白。亦比喻非常清楚。
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形容名气很大,名声已经传到了其他的地方。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嵩县是个好地方”“各地游客都来这里登山,赏风景,尝美食。”可知,嵩县已经很出名,好名声在外;与“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意思一致。
故选D。
按要求写句子。(4分)
9. 读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从给出的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
热: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冷 忙 静 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冷 ②. 今年的冬天可真冷啊,冷得窗户上都结着一层厚厚的霜花,冷得滴水成冰,冷得人一出门就好像要被冻住似的缩起脖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通过描写鸡、狗、蝉的各种表现来体现八月天气很热。先选定一个词语,再用具体的事例把这一特征诠释出来。
示例:
忙::一早起来,妈妈给我梳头、化妆。来不及好好地吃一顿早饭了,我只塞了一块面包,喝一点点牛奶,就匆匆出门了。
静:晚上,大海非常平静。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嘈杂的汽车,只有柔和的风和美丽的海浪声。
辣:小明吃了一根辣椒。他辣得面红耳赤,辣得一直狂跳,辣得直把水往嘴里灌。
冷:腊月,天气很冷。冻得鸡缩紧了脖子,冻得狗夹起了尾巴,冻得猫不敢出屋。
10. 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焦急地等人 比赛得奖 委屈落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赛得奖:听到主持人宣布他获奖的那一刻,他先是一愣,然后才慢慢回过神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和周围的人一起鼓起掌来。
【解析】
【详解】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体现出将军明白了战士们从家乡背土种菜良苦用心,也表现出将军对战士们的关心。仿写时也要使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手法,体现人物的内心。
示例:
焦急地等人:他在车站旁紧皱着眉头走来走去,嘴中自言自语着:“怎么还不来?不会出什么事么了吧?”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怀表看看时间,不时在车站周围四处张望,掂起脚来,想一探究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头上也冒出了几丝汗珠……
1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代的儿童生活是什么样的?是范成大笔下“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真勤劳;是杨万里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童真稚气;也是雷震笔下“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自在。
(2)跟随古诗,欣赏自然美不胜收的风景。“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带我们走进空寂优美的山谷;“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给我们展现了西北边塞的壮阔景观;“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出不舍离去的江上孤帆。
(3)爱国是什么?爱国是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的铮铮誓言;是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的欢喜;是林则徐“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忘我牺牲精神;是无数英雄儿女对“___________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伟大壮举的诠释。让我们永怀爱国之心,发奋学习,为祖国的蓬勃发展而奋斗。
【答案】 ①. 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 稚子金盆脱晓冰 ③. 短笛无腔信口吹 ④. 时鸣春涧中 ⑤. 黄河远上白云间 ⑥.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⑦. 不破楼兰终不还 ⑧. 初闻涕泪满衣裳 ⑨. 苟利国家生死以 ⑩. 青山处处埋忠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傍、稚、腔”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涧、黄、际”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破、涕、裳、苟、骨”的正确写法。
12. 口语交际。
王莉在家中的柜子里找到了一本相册,她翻开后在里边看到了妈妈小时候的一张照片,对此非常好奇。请你根据提示,将她和妈妈的对话补充完整。
王莉:妈妈,我在相册里发现了一张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这个呀,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尝试自己骑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
王莉:_________________?
妈妈:骑自行车一点儿都不难,只要掌握好平衡,大胆地向前骑就好了。如果你想学的话,周末我和爸爸陪你去试一试。
王莉:那实在是太好了,我一定会认真学的!
【答案】 ①. 这是你什么时候拍的呀 ②. 我把车推到宽敞的空地上,一脚撑地,一脚慢慢地往前蹬,渐渐地可以自由地骑着前进了,虽然摔了很多跤,但最终还是成功学会了骑自行车 ③. 听起来真有趣,骑自行车难不难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所给语境,王莉在家中的柜子里找到了一本相册,她翻开后在里边看到了妈妈小时候的一张照片,对此非常好奇。根据人物对话补充句子,如:王莉看到妈妈的照片后十分好奇,根据妈妈的回答“这个呀,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尝试自己骑自行车。”可以猜测王莉是询问这张照片是妈妈什么时候拍摄的,妈妈回答王莉这是自己第一次尝试骑自行车,后面可以说一说自己骑自行车的过程,如:我刚开始不敢骑,后来慢慢地尝试,摔了很多次也没有放弃,终于学会了,结合妈妈的回答“骑自行车一点儿都不难”可以推测王莉的问题是询问妈妈骑自行车是不是十分困难,组织语言表达,如:
王莉:妈妈,我在相册里发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呀?
妈妈:这个呀,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尝试自己骑自行车。我刚开始不敢骑,后来慢慢地尝试,摔了很多次也没有放弃,终于学会了,这是我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
王莉:骑自行车难吗?
妈妈:骑自行车一点儿都不难,只要掌握好平衡,大胆地向前骑就好了。如果你想学的话,周末我和爸爸陪你去试一试。
王莉:那实在是太好了,我一定会认真学的!
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节选)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3. 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将情节补充完整。
靠近水寨,将船一字摆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原著片段,读一读,用“ ”在选文中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从中你能感受到曹操的 。
15. 下列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B. 诸葛亮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C. 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16.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诸葛亮的人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①. 擂鼓呐喊,引敌射箭 ②. 调转船头,继续受箭
14. 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谨慎、多疑 15. B
16. 诸葛亮考虑到曹操多疑、谨慎的性格,料到他在大雾天气里即使看到船,也不敢轻易出兵,就利用这一点来“借箭”,从中能看出诸葛亮足智多谋、思虑周全的特点。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概括理解。
通读语段,根据第①段的“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赛。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可知,这段主要讲了诸葛亮下令把船靠近水寨,将船一字摆开,并叫船上的士兵边擂鼓边呐喊。从第②段“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可知,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继续呐喊,引敌射箭。据此故事情节可概括为:靠近水寨,将船一字摆开→叫船上军士边擂鼓边呐喊,引敌射箭→调转船头,继续受箭。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通读语段,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句子“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可知,文中的“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手朝他们射能便是’”这两句话与题目中给出的句子相对应。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行事谨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
通读语段,从第①段“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可知,诸葛亮运筹帷幄,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其中“笑”字表现了诸葛亮的自信、乐观和智慧,写出了他的胸有成竹。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形象分析。
通读语段,从文中第①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些内容可知,描写的是诸葛亮如何“草船借箭”,从这件事可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有胆有识,料事如神,沉着冷静的人。
阅读理解。
爱在举手投足之间
①他被评上服务标兵,就因为一个动作——温柔的一伸手。
②雨天泥泞,雪天路滑,他都会习惯性地扶住那些莽撞调皮的孩子,搀扶行动不便的盲人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
③他是市中心繁华路段的交警,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楷模。记者采访他时,他在电视镜头前拘谨地笑着说:“是因为那床厚厚的报纸被子吧。”
④高三那年,他迷上了打游戏,恨铁不成钢的母亲一怒之下拿鸡毛掸子打了他,他负气离家出走。火车颠簸着过了几站,他随人流下车,却发现兜里的钱不翼而飞。天色已晚,寒气渐重,他颓丧地坐在候车室里,看人流渐渐散尽。他想,怕是要在这冰冷的候车室里蜷缩一夜了。
⑤他皱着眉,苦着脸,先是来回地走着,后来袖着手蜷在冰凉的椅子上,寒冷从脚底向上升腾,最后传遍他的全身。他怀念温暖的被子,厚实的大衣,哪怕有一块破旧的毛毯也好。
⑥就在浑身酸麻、手脚冰凉,睡得迷迷糊糊之际,他感到一阵轻柔的覆盖。他一激灵爬起来,看到一张陌生的女人干皱的脸。他身上盖着她灰旧的外套,还有一层厚厚的报纸,从胸口一直到脚。她是白天在车站卖报纸的老妈妈。她和善地笑着:“睡吧,孩子,我儿子如果活着,也像你这么大了。”他了解到,为寻找走散的儿子,她辞掉工作在火车站卖报纸,已经十多年了。
⑦后半夜,他睡得很香。清晨,老妈妈为他泡了一碗热面,给他买了车票,送他上了车。一路上,他脑子里全是老妈妈那张沧桑而又和善的脸。
⑧回到家,妈妈正在联系电视台发寻人启事,一见他就哭了。嘴硬的他没说半句软话,却从此努力起来,再也没有碰过游戏机。后来,他考取了交通学校。
⑨那次采访,他在电视上说:“我妈妈老了,反应也慢了,我希望她上街时有人也能搀扶她一下。我做的只不过是用父母的心去顾念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心去感念全天下的父母……”电视机前,无数母亲的眼睛湿润了。
⑩爱很简单,就在带给别人温暖的举手投足之间。
(作者:苏小蝉,选文有删改)
17. 短文开头加点部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短文第④~⑧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画“ ”的句子是对“他”的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0. 根据短文内容可知,“他”回家后努力读书的原因是( )
A. “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妈妈发的寻人启事,明白了妈妈的苦心。
B. 出门在外,各种不顺,“他”受不了外面的苦。
C. 卖报纸的老妈妈感动了“他”,让“他”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学会了感恩。
21.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 伸手扶住孩子,搀扶盲人和老人
18. 高三时“他”因迷恋游戏被母亲打,负气离家出走后在火车站遇到了一位和善的卖报纸的老妈妈,并在她的影响下体会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最后改过自新。
19. ①. 动作 ②. 神态 ③. 惧怕寒冷、渴望温暖 20. C
21. 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帮助弱小,不一定要通过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体现,正如文中的“他”一样,平时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也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暖。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理解。
文章加点部分是“温柔的一伸手”。联系文章第②段“他都会习惯性地扶住那些莽撞调皮的孩子,搀扶行动不便的盲人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可知,加点部分指的是伸手扶住孩子,搀扶盲人和老人。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段落内容概括。
文章第④段“高三那年,他迷上了打游戏,恨铁不成钢的母亲一怒之下拿鸡毛掸子打了他,他负气离家出走”是事情的起因;文章第⑤段“他皱着眉,苦着脸,先是来回地走着,后来袖着手蜷在冰凉的椅子上,寒冷从脚底向上升腾,最后传遍他的全身”,第⑥段“就在浑身酸麻、手脚冰凉,睡得迷迷糊糊之际,他感到一阵轻柔的覆盖”,第⑦段“清晨,老妈妈为他泡了一碗热面,给他买了车票,送他上了车”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他在火车站遇到了一位和善的卖报纸的老妈妈;文章第⑧段“嘴硬的他没说半句软话,却从此努力起来,再也没有碰过游戏机”叙述了事情的结果:他改过自新。因此,这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高三时“他”因迷恋游戏被母亲打,负气离家出走后在火车站遇到了一位和善的卖报纸的老妈妈,并在她的影响下体会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最后改过自新。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
划线句子在文章第⑤段“他皱着眉,苦着脸,先是来回地走着,后来袖着手蜷在冰凉的椅子上,寒冷从脚底向上升腾,最后传遍他的全身”。其中“皱着眉,苦着脸”是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回地走”“袖着手”是对他的动作描写。联系文章第⑤段“他怀念温暖的被子,厚实的大衣,哪怕有一块破旧的毛毯也好”可知,此时他心里想的是惧怕寒冷、渴望温暖。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理解。
联系文章第⑦段“一路上,他脑子里全是老妈妈那张沧桑而又和善的脸”可知,他受到了老妈妈的影响,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所以“他”回家后努力读书。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段落内容理解。
第⑩段是“爱很简单,就在带给别人温暖的举手投足之间。”联系文章第②段“雨天泥泞,雪天路滑,他都会习惯性地扶住那些莽撞调皮的孩子,搀扶行动不便的盲人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可知,他平时做的都是搀扶别人这样的小事,但都可以让别人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生活中,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别人传递爱与温暖。
22. 习作。
题目:爸爸 了
生活中,爸爸什么时候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是高兴、生气、感动、陶醉,还是……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围绕填写的词语把这件事写下来,可以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爸爸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字数不少于400个。
【答案】例文:
爸爸笑了
我的爸爸一向严肃,很少笑。可前几天我却做了一件让他十分开心的事,他笑了!
那是一个中午,我们一家人围在饭桌上,等着吃爸爸的拿手好菜一一糖醋排骨。我想着糖醋排骨的味道,巴望着爸爸快点 做好!
“糖醋排骨上台喽。”随着爸爸的叫声,我望向他手中端的盆子,乖乖!那粘乎乎的汤汁里卧着一块一块红通通的糖醋排骨,看看都让人馋,我不由得流下了口水。开始吃了,我准备向那块最大的排骨“进攻”。可是,那一刹那,我却想起了奶奶,奶奶一直对我很好,每次上哪去,总要带几样吃的东西慰劳慰劳我这只小馋猫。再说爸爸不是一直教育我要孝敬老人吗?这块最大的排骨理应归奶奶。于是,我咽下了口水,狠下心来,夹起那块大排骨放汤里沾了一下,飞快地夹到了奶奶的碗里,笑眯眯地对奶奶说:“奶奶,这块最大的排骨给您吃吧!”奶奶笑着夹起排骨说:“好孩子,还是你吃吧!”“您吃嘛!我这儿还有呢!您不吃我可一块都不吃了!”我撒起娇来。奶奶没办法,只好赶快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还说:“真好吃,真好吃,还是我孙女好,到底长大了,懂事了。”
我美滋滋地吃着排骨,猛一抬头,发现爸爸正盯着我,嘴角边有一抹微笑。也不知道,他就这样看着我,笑了多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
根据题干可知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以“爸爸__了”为题,写一篇作文。爸爸是我们最爱的亲人,生活中他生气、高兴、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并且有意义事去写。写时要注意抓住题眼展开叙述,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印象深刻的事情,点题;
中间: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注意详略,要把经过写具体,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要注意抓住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精心刻画细节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内心;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结尾:照应开头,写出自己的感悟,点题。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