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提能训练全套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提能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提能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陕西榆林高三质检)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共享汽车出行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新潮流。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共享汽车入市不仅提高了小汽车使用效率,间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还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了居民对出行便捷度、舒适度和私密性的要求。下图示意2018年上海市某共享汽车公司在工作日和休息日每小时共享汽车订单数量对比。据此完成1~3题。
1.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该市休息日共享汽车被更多地使用于( B )
A.工作通勤 B.休闲娱乐
C.长途出差 D.批发商品
2.该市投放共享汽车数量最多的区域最可能为( D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高速公路出入口 D.住宅区
3.该市夜间共享汽车的单次用车时长短于白天的原因是夜间( C )
A.通行距离较短 B.共享汽车数量较少
C.通行速度较快 D.共享汽车布局分散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在休息日对共享汽车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工作日,说明共享汽车更多地用来周末休闲娱乐,而不是用来通勤出行,A错误;由图可知,在休息日对共享汽车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工作日,说明共享汽车更多地用来周末休闲娱乐,B正确;共享汽车多用于短途出行,而不是长途出行,C错误;共享汽车载客为主,利用共享汽车批发商品的可能性较小,D错误。故选B。第2题,结合题干可知,共享汽车满足了居民对出行便捷度、舒适度和私密性的要求,所以投放共享汽车数量最多的区域最可能为住宅区,使用率高,D正确;商业区、工业区、高速公路出入口投放共享汽车数量较少,A、B、C错误。故选D。第3题,通行距离长短没有昼夜差异,A错误;共享汽车数量多少没有昼夜差异,B错误;与白天相比,夜间车辆少,共享汽车通行速度较快,单次用车时长短,C正确;共享汽车布局没有昼夜差异,D错误。故选C。
(2024·浙江模拟)在沙漠建设铁路首要任务是不被风沙掩埋,可以修建“过沙桥”。“过沙桥”顾名思义就是让流动的风沙能够顺利地从桥墩之间穿过,从而保障列车的安全通行。据此完成4~5题。
4.过沙桥修建可以( A )
A.疏通风沙流 B.减少铁路建设成本
C.阻挡风沙流 D.减少风沙天气发生
5.为缓解风沙对铁路的影响,研究人员最需研究( C )
①沿线植被种类 ②沿线沙源分布 ③风沙运动规律 ④防沙方案设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4题,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沙地和戈壁广布,气候干旱,风力较大,建设“过沙桥”有利于风沙流经过,减少风沙沉积,可减少风沙对铁路运行的威胁,减少对铁路的掩埋,提高火车的运行安全,A正确,C错误;会增加铁路建设成本,B错误。对风沙天气发生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第5题,为缓解风沙对铁路的影响,研究人员最需研究沿线沙源分布、风沙运动规律,根据沙源、风向等确定治理、防范措施,②③正确。C正确。沙漠建设铁路沿线植被种类差异不大,基本都是荒漠草原,①错误。防沙方案设计应该根据沿线沙源分布、风沙运动规律制定,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完成6~7题。
6.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C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7.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A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解析] 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运行五年后核心区人口规模远大于运行初期人口规模,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A错误;运行五年后边缘区沿线人口分布差异小于运行初期,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边缘区以居住用地、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随着市郊线的建成,市郊线沿线地区交通通达度提高,边缘区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减小,D错误。故选C。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市郊线运行五年后,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就业的空间集中现象减弱,A正确;没有体现行政服务功能的相关信息,B错误;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减弱,C错误;边缘区人口的空间部分差异减小,导致居住地空间分布更加分散,D错误,故选A。
(2024·贵阳检测)都安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都安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大石山区,全县石山面积占89%,素有“石山王国”之称。目前,都安县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两条高速公路在其境内交会,正在修建的贵阳至南宁的高铁经过这里,还有大量乡村公路如蜘蛛网般连接巍巍群山间的千家万户。如图为都安县位置及贵南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8~9题。
8.都安段高铁修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 A )
A.地基结构不稳 B.地下水位较浅
C.人口搬迁工程量大 D.原料供应困难
9.都安县乡村公路呈蜘蛛网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①聚落分布 ②修建成本 ③地形状况 ④水源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8题,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广布,受流水溶蚀作用影响,形成了大量地下暗河、溶洞,地基结构不稳,不利于修建高铁,A正确;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下溶洞较多,地下水位较深,B错误;都安县多山地,加之高铁多以架桥、隧道的形式修建,沿线人口搬迁工程量较小,C错误;当前我国高铁修建技术较成熟,模块化施工方便快捷,原料供应对高铁修建影响较小,排除D。第9题,都安县多山地,聚落分布较分散,为了连接不同的聚落,方便人们出行,乡村公路呈蜘蛛网状分布,①③正确;修建成本、水源分布与乡村公路的形态关系不大,排除②④。故选B。
京沪高铁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全线通车。京沪高铁沿线高铁站通常设在城市边缘或远郊,如德州高铁站距离德州市区约20千米。枣庄市是山东段唯一设置两站的地级市,市区薛城区和下辖市滕州各设一站。滕州市距离枣庄市区约50千米,是全国著名的百强县,人口、GDP均占整个枣庄市的一半左右。下图示意京沪高铁山东段及德州高铁站5千米范围内主要用地类型重心迁移(不考虑比例尺)。据此完成10~12题。
10.京沪高铁设置滕州站的地理原因主要是( B )
A.促进薛城区的发展
B.滕州客运需求量大
C.均衡枣庄市经济发展
D.缓解曲阜、枣庄站通行压力
11.德州市区相对于德州高铁站的方位大致是( A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12.京沪高铁通车前后,德州高铁站5千米范围内的变化表现为( D )
A.出现工业集聚区
B.与德州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基本没变
C.建设用地重心和耕地重心移动的趋势类似
D.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导致建设用地重心外移
[解析] 第10题,滕州是一个县级市,人口、CDP均占整个枣庄市的一半左右,自身客运需求量大,但又距离薛城区较远,转薛城区出行非常不便,还造成巨大的地方通行压力,故单独设站,因此京沪高铁设置滕州站的地理原因主要是滕州客运需求量大,B正确;枣庄站的客流因设滕州站而被分流,不利于市区薛城区的发展,A错误;设置滕州站不会均衡枣庄市经济发展,C错误;缓解曲阜、枣庄站通行压力不是设置滕州站的主要地理原因,D错误。故选B。第11题,德州高铁站5千米范围内建设用地重心位于高铁站西北方向,且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德州高铁站受到来自西北方向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即德州市区位于德州高铁站的西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2题,京沪高铁建成后,对客运影响较大,对货运影响较小,附近不会出现工业集聚区,A错误;高铁站周边尤其是西北部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再加上老城区发展,德州市与高铁站之间的联系强度逐渐增大,B错误;读图可知,5千米范围内建设用地重心和耕地重心移动的趋势并不一致,C错误;高铁站5千米范围内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导致建设用地重心外移,D正确。故选D。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是沙俄修筑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于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在中东铁路修筑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很少修建大型隧道,列车要通过大山,就不是穿越,而是形成展线,使线路沿着山坡逐渐盘绕而上,最终达到终点,盘旋行驶的列车与周围山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致。下图为兴安岭展线平面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中东铁路中展线的设计,是为了( B )
A.减少能源消耗 B.降低爬升坡度
C.提升营运效率 D.增加沿线美景
14.在中东铁路修筑中,采取展线而不开挖隧道,是因为( A )
A.修建技术的落后 B.货物运输的减少
C.铁轨宽度的增加 D.植被破坏的减少
[解析] 第13题,中东铁路所处的蒸汽机车时代,机车的牵引力不足,线路的坡度就不能太大,否则火车会爬不上去,且爬升坡度过大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在翻越大山时,修筑展线,要先爬上大山再爬下大山,降低爬升坡度,B正确。展线设计使铁路长度增加,能源消耗增大,A错误。展线设计使列车运行距离增长,耗时增多,营运效率降低,C错误。盘旋行驶的列车与周围山水形成独特的景致,是铁路展线设计客观上营造出的美景,不是刻意为之,D错误,故选B。第14题,中东铁路修筑时间为1897年,为铁路刚刚传入中国的清末时期,此时修建技术比较落后,无法大规模开凿隧道,A正确。铁路修建是为了缓解客运、货运的运力不足,随着铁路的修建,货物运输量会增多,B错误。铁轨宽度对铁路修建采取展线或隧道没有影响,C错误。展线设计,铁路修建在地表,造成的植被破坏多于开挖隧道,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放眼全球,湾区经济体有三个,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正在规划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建成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体。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与纽约湾区相当,人口总量和土地面积远高于世界三大湾区。在交通网络层面,除了高速铁路以及港口发展位居前列外,高速公路、机场群构成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落后于世界三大湾区。三大湾区的许多城市拥有两座、三座甚至更多座的航空机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形成城市群下的“多机场体系”。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镇与航空港分布图。
(1)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机场体系”的有利区位条件。
人口众多,乘坐飞机出行的乘客多,客源充足;土地面积大,为多机场体系建设提供土地资源;政策支持力度大。__
(2)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适宜建设多座机场的城市,并说明理由。
广州、深圳和香港。理由:经济体量大,人口众多,对外联系需求量大,适宜建设多座航空机场。__
(3)简述航空运输网络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助推作用。
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缩小区域对外时空距离,加快区域对外人流、物流联系的频次,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等。__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相比于世界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总量和土地面积远高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区域人口众多,乘坐飞机出行的乘客多,建设多机场体系,其客源充足。其次,区域土地面积广阔,为多机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所以当地建设多机场体系,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第(2)题,适宜建设多座机场的城市,关键在于其出行需求量大,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经济发达,经济体量大,人口众多,对外联系的出行需求量更大,更适合建设多座航空机场。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交通网络层面,粤港澳大湾区除了高速铁路和港口发展位居前列外,高速公路、机场构成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落后于世界三大湾区,所以通过建设航空运输网络,可以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构建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缩小区域对外时空距离,加快区域对外的人流和物流联系的频次,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其次,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多轻薄短小,对航运的需求量大,同时高端服务业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也大,区域完善建设航空运输网络,有利于促进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16.(2024·湖南衡阳高三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株潭城际铁路是湖南省境内一条连接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的城际铁路,全长105千米,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为避免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沿线修建多个桥隧工程穿越湘江和城镇密集地带。基于长株潭“一小时通勤圈”的建设,城际铁路建成后大幅提高开行密度,平均发车间隔约为10—20分钟,基本达到“公交化”的水平。下图为长株潭城际铁路所在区域位置示意图。
(1)分析长株潭城际铁路多采用桥隧工程建设的原因。
专线运输,保障运行速度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对城市其他交通的干扰;穿越湘江,需建设桥梁;穿越城镇密集区,地面空间有限。
(2)指出长株潭城际铁路基本达到“公交化”水平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
发车时间间隔短,体现依据运输需求原则;开行密度大,设计标准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要求,体现适度超前原则。__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长株潭城际铁路运行速度快,采用桥梁桥隧工程建设,实现专线运输,可以保障运行速度和运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根据材料“为避免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沿线修建多个桥隧工程穿越湘江和城镇密集地带”可知,城际铁路采用桥隧工程,可以减少对城市其他交通的干扰;线路穿越湘江需要建设桥梁,城镇密集地带土地有限,地面空间有限,需要建设桥梁穿越城镇密集区。第(2)题,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主要包括依据运输需求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尽量少占土地原则、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原则以及其他原则。注意题干重点突出“城际铁路基本达到公交化水平”,即意味着该城际铁路发车次数多,开行密度大;区域人口多,交通运输需求大,城际铁路发车次数多,体现了依据运输需求的原则;同时“城际铁路建成后大幅提高开行密度”可知,其目前的发车密度、设计标准大于目前人口出行需求,体现了适度超前的原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1讲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提能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提能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2章环境与发展第2讲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提能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