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1单元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1单元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1单元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1单元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1单元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1单元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含答案,共11页。
    1.(多选)(2022·天津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应用了该实验的成像规律
    B.照相机应用了该实验的成像规律
    C.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答案:BC
    2.(2022·四川自贡中考)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3.(多选)(2023·天津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等大的像(图中未画出光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调至20 cm刻度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10 cm
    B.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C.像的位置在60~70 cm刻度之间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答案:ACD
    解析: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等大的像,此时的物距为u=20.0 cm=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 cm,选项A正确。将蜡烛调至20 cm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像的位置在60~70 cm刻度之间,选项C、D正确,B错误。
    4.(2023·湖南永州中考)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 透镜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答案:缩小 凹
    5.(2023·四川凉山中考)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F是凸透镜的焦点,水下有一块平面镜M,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再经水中的平面镜反射后恰过P点,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凸透镜折射的规律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P在平面镜中形成的像P',连接FP',与平面镜交于Q点,FQ是水中的折射光线,也是平面镜的入射光线,连接QP,可得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6.(2022·四川南充中考)小明在科技节上利用凸透镜制作一个照相机,他找到了一个凸透镜和一些器材,首先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部分操作如下:
    (1)实验前先调节烛焰、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2)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时,能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f= cm。
    (3)小明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 cm处,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用一个凸透镜做成照相机的镜头,能在底片上呈现清晰的近处景物的像,而远处景物的像却相当模糊,小明找来了家中废弃的眼镜镜片放在自制照相机镜头前,发现远处景物的像变得清晰了,则该镜片属于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取走镜片,他 (选填“增大”或“减小”)相机镜头与底片的距离也能使远处景物的像变得清晰。
    答案:(1)凸透镜 (2)10 (3)实 (4)近视 减小
    模拟预测
    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左侧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
    A.平面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凹透镜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光线通过该元件发生了折射,故应为透镜,且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
    2.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解析: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 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 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 cm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选C。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向左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蜡烛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 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蜡烛向左移动2 cm,则物距增大,像距应该减小,所以光屏应向左移动,A错误;蜡烛向右移动10 cm,则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成像,B错误;蜡烛向右移动2 cm,物距减小,此时像距要增大,成的像也增大,光屏应向右移动,所以C正确;由题图知,物距为 15 cm,像距为30 cm,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30 cm,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应为15 cm,在 65 cm 刻度处,D错误。故选C。
    4.自动对焦相机用红外线或超声波进行测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和红外线都是电磁波
    B.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焦距35 mm的相机底片离镜头距离小于35 mm
    D.红外线测距照相机和超声波测距照相机都可用来在月球上拍照
    答案:B
    解析:超声波属于声波,不属于电磁波,选项A错误;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选项B正确;照相机所成像的位置应该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选项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测距照相机不能在月球上拍照,选项D错误。
    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答案:C
    解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在拿走近视眼镜后,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所以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6.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物体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答案:C
    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选项A说法正确;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因此选项B说法正确;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因此选项C说法错误;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到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因此选项D说法正确。
    7.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即折射能力太强,应该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8.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倒立、放大 投影仪 能
    解析: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由题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上能接收到实像。
    9.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 (选填“靠近”或“远离”)鲜花。
    答案:会聚 靠近
    解析:因为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因此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景物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把鲜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靠近鲜花。
    10.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答案:望远镜 放大镜
    解析:由题图可知,远处的物体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了,这是望远镜的原理,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焦点F;射向焦点F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12.如图所示,作出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1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那样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乙中 A'B' 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图乙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于A'是A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所以入射光线AC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必通过A',据此可画出折射光线。
    14.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 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 (选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11.0
    (2)c 投影仪
    (3)小 远离 倒立
    (4)远离 实
    解析:(1)根据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f=41.0 cm-30.0 cm=11.0 cm。(2)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蜡烛应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距之间,即图中的c点,图中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3)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可知,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倒立的。(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凹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于光线发散,会延迟会聚,则需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仍为实像。
    15.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作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是10 cm处。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根据上文:
    (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到10 cm
    B.10到25 cm
    C.25 cm到极远处
    D.10 cm到极远处
    (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答案:(1)D (2)后 甲
    解析:(1)正常人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 cm,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 cm到极远处。故选项D符合题意。(2)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可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

    相关试卷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5单元第18课时电功率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5单元第18课时电功率练习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Ω,2 Ω=75,392×105 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5单元第17课时欧姆定律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5单元第17课时欧姆定律练习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30 5 减小误差 温度 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5单元第16课时电压电阻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第5单元第16课时电压电阻练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V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