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缘”字与材料二中的“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的“缘”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解之缘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缘木求鱼D.自缘身在此山中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土气,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而种地是他们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
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D.“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4.上述材料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四种并作简要分析。
5.材料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概括这“乡土性”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与活色生香
周晓枫
①春江花月夜。
②五个字放在一起,格外动人,美得尽在不言中,又意在弦外。无论作为诗行还是乐曲,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春、江、花、月、夜,单看是五个名词,其实前面四个名词,是在以某种形容词的方式来描绘最后一个名词——只有经过这样,才能合成深沉、幽渺、盛大、宁静、唯美又迷离的幻境之美。
③“春江花月夜”肯定比“夜”所使用的字数多。但字数多,不一定意味着繁复——因为它只用了五个字,就指向一个具体的夜晚,使其与千万个普通的夜晚区别开来。走进森林并非难事,难的是还要找到森林里某棵独特的树。假设我们沿着清晰、准确而必要的标记抵达,那么这条没有绕远的路就是最快捷径——即使找到这棵树,比找到森林用时肯定要长。
④不能以数学意义上的字数多少,来判断文学是否详略得当。比如朱朱的诗:“受风沙和干旱的侵蚀,而与我们的肤色更加相似的群山。”“群山”之前的定语这么长,这么多形容,但在一句压缩的诗行里,表现了人们身处的贫瘠环境以及艰难的生存状况。从内容的信息量和情感深度来说,它绝非啰唆,恰恰是非常简洁的。
⑤字少能说清楚,当然就不必废话。比如形容“树叶的边缘被阳光镶上一层金边”,你说“披光的树叶”,大家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你把“向日葵结满籽实的花盘”,直接说“葵盘”,读者也能理解。但什么是简洁?不是字数少就一定比字数多更简洁,因为文学的“简洁”指的是:有效与精准。用一个形容词,肯定比用三个形容词简洁吗?不一定,如果前者是不合适的,用一个都是多余,都是啰唆;如果使用得精准、丰富而微妙,用三个也是凝练。简洁,可以是速达终点,也可以是一一完成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高铁直达,是简洁;自驾游到每个景点都没有绕路,也是简洁。我们要看表达的目的和层次。运动会比的是速度,如果旅游也比速度,就成了走马观花。如果说只以字数论成败,就易于沦为粗糙或粗暴,而丧失了细腻的表达层次。简洁是最好的风格吗?当然是。但简洁是最好的风格之一,并非唯一。
⑥美,有时来自于一种必要的浪费。杯子盘子碗,如果只用来喝水吃饭,从实用角度只须有个凹陷区域就足够,为什么还要讲究器形和纹样呢?为了美。如果仅仅用于传递消息,通知或新闻就够了。为什么它们不具备文学性和欣赏价值?因为它们缺乏感受和修辞上的独特,缺乏那种“春江花月”对“夜”来说的那种必要的“浪费”。
⑦有些诗歌写得筋骨硬朗,有些写得缭绕性感。小说也是千变万化的,可以诡计多端。而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散文老实本分、循规蹈矩却毫无风情。散文成了一种“过日子”的朴素文体,可以与之相守,但离浪漫,离诗意,离惊心动魄的爱情咫尺天涯。也正因为把散文理解为“过日子”,人们坚持散文要勤俭而自律,因为“浓天不及淡久”。人们对散文的认知狭隘,导致写作手段的拘谨;散文的技术滞后,又在固化它的陈旧面貌。有些读者之所以兴趣寡淡,正是因为散文所散发出来的文字味道,有种因过分熟悉而产生出的暮气。
⑧讲究朴素没问题,可以避免无谓的卖弄和夸饰。但不是所有返璞者都能归真,有人就此找到借口,把自己文字的简陋说成朴素。如果说小说好客,诗歌诱人,那么散文呢?它可以朴素,也可以不朴素。总之,即使平淡,也不可无趣:可以朴素,但不能赤贫。散文可以是繁花落尽的枯枝,但捡来的一根木柴里是没有春天的,它只能被灶火吞没,因为不管怎么努力,我们也难以从木柴里嚼出甘蔗那样的甜汁,也无法期许绽放的未来。
⑨就像长短不是判断散文好坏的标准,朴素或华丽,也是不同风格,不能仅凭此就分出高下。朴素不等于简单,华丽不等于丰富。不必担心多用了几个字,就会变朴素为华而不实了。不能在剥离内容的状况下,预设结论。比如说,孔雀是华丽的,你如实描写出了这种华丽——那么这是什么呢?恰恰,是朴素。写变色龙五光十色,写蚯蚓灰头土脸,都是朴素的表达。单纯地看,黑白肯定比彩色朴素。但用什么颜色描绘,取决于写的是什么,写云是单色,写彩虹就得七色,同样都是朴素,因为做到了准确而不偏离。朴素,是动作连贯而没有额外的干扰,不是只摆一个自始至终不变的雕塑造型。我认为,最重要的朴素,是对内容的有效表达;就像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而不必在意拿的是毛笔还是钛金钢笔一样。华丽也好,朴素也好,不能混沌而浮泛,能写出“春江花月夜”这样的况味,才是真好。
⑩诗歌有春江花月夜,散文也可以活色生香。是的,散文可以小桥流水,可以大漠孤烟;可以暗香浮动,可以血流漂杵;可以惊心动魄,可以荡气回肠。我看到,越来越多风格各异的散文,活色生香:矿物质般闪着古老而宁静的微光的;隐藏或显著的音乐性;起承转合充满旋律的;缓释胶囊般有后劲的;鳗鱼般当场释放电流的;带着木茬和刺,会把平静的手划出血痕的。它们像是乱针刺绣,若无规则,组织在一起,才知道从未紊乱的理性贯穿其间,能够突然呈现一个分外逼真的瞬间。从文字质感,到认知深度,这些散文生机勃勃,难以预测,迥异于以往袖珍与枯燥的表现形式。散文与散文之间区别如此巨大,近乎是一种文体与另一种文体的区别。在丰富、复杂甚至驳乱中,散文将蕴藏并爆发它的巨大潜能。
⑪我也由此想起一个现象:小说家和诗人都会写散文,散文作家转向小说或诗歌却不那么容易,成功转型者比例不高。
⑫散文几乎是写作者最早接触的文体,作文训练的主要是散文,它也是进入其他文体的基础准备。有人把散文理解为现成的语言布料,学裁缝手艺要学纸样剪裁,散文好像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工艺,小孩子把布往身上一围就能遮体。专业散文作家之所以文体转换困难,在于他们自己就把散文当成语言并不讲究、技术上没有难度的写作,老实交代,有问必答……渐渐与其他文体之间产生鸿沟。这样的散文,自我囚禁在壁垒之中,缩手缩脚,别说不具备建设性或侵略性,连出门旅行、观光学习的勇气都没有了。其他文体对它来说,是强大而辽阔、产生包围性乃至是压迫性的存在。但散文不是最自由的吗?无须固守城池,散文可以坚硬如冰,可以弥散如雾,可以高渺如云,可以平凡如水……它充满渗透万物的可能。散文写作要保持自由与灵活,才能减少进入其他体裁时的困难和障碍。如果文字木讷,就像一个表情和内心僵硬的人,本身都不生动,当然就很难出色地演绎鲜活的人生。
⑬我们可以把散文当作基础准备,当作日常训练,当作端起各种文体的盘子。不过,拍卖会上那些昂贵的盘子,买回来也当然不是为了盛菜的。它们的器形与纹饰,足以让它们的美遗世而独立。
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题目中,“春江花月”与“活色生香”形成对仗,此题目起到了概括全文内容的作用,又在形式上具有整齐之美。
B.“春江花月夜”独立成段,开篇点题;句子简短,节奏明快,在视觉上突出醒目,有助于引起读者注意。
C.“树叶的边缘被阳光镶上一层金边”中的修饰成分必不可少,较“披光的树叶”更易于读者理解。
D.依据文意,对孔雀的华丽、变色龙的五光十色、彩虹的七彩、蚯蚓的灰头土脸的如实描写,都是朴素的表达。
E.本文语言严谨,表达准确,条理清晰,层次鲜明;大量举例,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抽象的理论通俗易懂。
7.请概括文中倡导的“简洁”的多重内涵及“必要的浪费”的含义。
8.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9.本文第⑪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中“此”指代什么?“散文作家转向小说或诗歌却不那么容易,成功转型者比例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10.文中所言“活色生香”的散文具有什么特点?并分析以下文段是否具有“活色生香”的特点。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节选自《荀子·修身》)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胡为乎A其不可以B相及也C不识步道者D将以穷无穷逐无极E与F意亦有所止G之与?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兴焉”中的“焉”是兼词,意为“于之”,与“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中的“焉”含义相同。
B.《诗》,六艺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题材丰富,内容广泛。
C.“鼫鼠五技而穷”中的“穷”,意为“穷尽”,与“穷则独善其身”中的“穷”字含义不同。
D.“道虽迩”中的“迩”意为“近”。与“闻名遐迩”中的“迩”意义不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着重强调学习的方法,荀子认为君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懂得积累、坚持、专一。
B.甲文认为如果一个人有“冥冥之志”,做“惛惛之事”,那他终将不能够成为君子。
C.乙文指出修身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想要达到完满的境界,人们必须不休不辍。
D.两篇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说理更加形象生动。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15.荀子认为造成“跛鳖致之,六骥不致”的原因是什么?他想借此强调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蒿里行①
曹操
关东有义士②,兴兵讨群凶③。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④。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短歌行(节选)
曹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①《蒿里行》:汉乐府旧题。东汉末年,董卓专权乱政,关东各州郡将领联合讨伐,由于联军各自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开始了长期的军阀混战,百姓大量死亡,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②义士:指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③群凶:指董卓及其党羽。④雁行(háng):飞雁的行列,形容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蒿里行》前六句,以凝练的语言记录关东之师从聚合到离散的过程,堪称诗化的历史。
B.“铠甲”一句说明由于长年战争,战士们不脱战服,铠甲上都生了虱子,突显出其骁勇善战。
C.“明明”四句把寻求贤才比作“欲上青天揽明月”,形象地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
D.两诗标题中的“行”,源于汉魏乐府,本为乐曲名,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即歌行体。
17.两首诗均为政治性、抒情性很强的诗作,但艺术手法却各有特色。请结合《蒿里行》后四句和《短歌行》后八句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登顶后所见的两句是:“ , 。”
(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3)古人常常在诗文中抒发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如“ , ”。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在讨论权力的性质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权力方式,请根据你所学的内容,完成表格
20.请结合上表及以下文字,给“横暴权力”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从社会冲突这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利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按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但是因为武力的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面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就发生了权力。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从这种观点看去,凡是握有这种权力的,都是统治者的工具。跟下去还可以说,政府甚至国家组织,只存在于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如果有一天“阶级斗争”的问题解决了,社会上不分阶级了,政府甚至国家组织,都会像秋风里的梧桐叶一般自己凋谢落地。——这种权利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2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划线部分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们的一生就在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B.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D.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悯。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适用。
22.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
23.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
六、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Ⅱ中写到了香雪返回途中的情景:漆黑的夜晚、四周的寂静,使得香雪陷入恐慌;当看着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铅笔盒子,她内心平静了。这只盒子,是香雪徒步三十多里路,用四十个鸡蛋换来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某一种东西而不辞劳苦。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权力方式
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
长老权力
A
权力基础
社会冲突
社会合作
社会继替
社会变迁
权力性质
压迫
契约
B
思想统制
参考答案:
1.A 2.C 3.A 4.(1)运用举例论证。用“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对“孝”的不同解读来说明熟人社会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用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来论证村和村之间是孤立、膈膜的。(2)运用对比论证。通过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法律无从发生。(3)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论证乡土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的、用规矩和礼俗而不用法律维持的社会。(4)运用假设论证。“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论证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5.①乡下人离不了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因此明白泥土的可贵。②不流动性。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如答地方性亦可酌情给分)③熟人社会。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题干中的“血缘”在材料二“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A.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B.沿着、顺着。沿着溪水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C.缘,爬。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D.因为。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从材料一第6段“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作者并未对两者进行对比评判。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说读书人的抱负和责任。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B.是说“礼”的重要性,符合材料一第4段中“礼俗社会”的观点。
C.是说安土重迁,符合材料一第3段中“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的观点。
D.是说他们孤立,符合材料一第2段中“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的观点。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1)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一“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用“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对“孝”的不同解读来说明熟人社会不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则;材料一“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用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来论证村和村之间是孤立、膈膜的。
(2)运用对比论证。材料一“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通过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法律无从发生。
(3)运用引用论证。材料一“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引用了《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论证乡土社会是一个彼此熟悉的、用规矩和礼俗而不用法律维持的社会。
(4)运用假设论证。“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论证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可得出乡下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因此可归纳出:乡下人离不了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因此明白泥土的可贵。
②根据材料一“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可知,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流动的,也因此保持了相对独立。由此可归纳出:不流动性。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根据材料一“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归纳出:熟人社会。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6.AC 7.简洁不能以字数多少作为衡量标准,简洁的文字能有效精确地描绘事物特征,承载丰富的信息,表达有深度的情感,以达到表达目的,并具有细腻的表达层次。
“必要的浪费”指具有文学性和欣赏价值,具有独到的修辞特点,能给读者带来丰富体验的富于美感的文字。
8.使用比喻、对比手法。将即使平淡、朴素但有趣、有生命力的散文比喻成繁华落尽的枯枝,将毫无生气与美感的散文比喻成木柴,使抽象的理论具象化,通俗易懂;两者形成对比,使观点鲜明。 9.此,指“散文也可以活色生香”。原因:散文作家对散文的认知狭隘,语言粗糙,表现形式枯燥;散文作家内心死板僵硬;自我封闭,循规蹈矩,没有借鉴其他文体的勇气。 10.活色生香的散文风格多样:写作技巧高超;富于理性思考,认知有深度;能给读者带来丰富体验,耐人回味,直击读者心灵。
《我与地坛》中的这段写景文字,写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传递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富于理性思考,认知有深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反复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园中景物,如蜂儿如一朵小雾、蝉蜕的寂寞如一间空屋用了比喻,如蚂蚁的“摇头晃脑”“想透”、瓢虫的“不耐烦了”“祈祷”运用比拟修辞,露水“摔开万道金光”既是比喻又是夸张,体现了作者的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引发了读者对真实的生命体验过程的思考。运用叠词、拟声词等表意形式,写草木竞相生长“窸窸窣窣窸窸窣窣”,既是叠词,又是反复,表意灵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拟声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坛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耐人回味,直击读者心灵,体现了“活色生香”的特点。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形成对仗”“概括全文内容”错。“春江花月”是名词性词组,由春、江、花、月四个名词构成;“活色生香”中“生”为动词,二者不能形成对仗。由文中“诗歌有春江花月夜,散文也可以活色生香”可知,题目只是将诗歌和散文的两个特点对举,并不能起到概括全文内容的作用。
C.“修饰成分必不可少”错误。由“字少能说清楚,当然就不必废话。比如形容‘树叶的边缘被阳光镶上一层金边’,你说‘披光的树叶’,大家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知,作者想说的是语言有效与精准就是简洁,并非强调修饰成分必不可少。
故答案为AC。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由第④段“不能以数学意义上的字数多少,来判断文学是否详略得当”及对朱朱的诗句分析“从内容的信息量和情感深度来说,它绝非啰唆,恰恰是非常简洁的”可知,简洁不能以字数多少作为衡量标准,简洁的文字能有效精确地描绘事物特征,承载丰富的信息。
由第⑤段“字少能说清楚,当然就不必废话”“但什么是简洁?不是字数少就一定比字数多更简洁,因为文学的‘简洁’指的是:有效与精准。用一个形容词,肯定比用三个形容词简洁吗?不一定,如果前者是不合适的,用一个都是多余,都是啰唆;如果使用得精准、丰富而微妙,用三个也是凝练。简洁,可以是速达终点,也可以是一一完成过程中的每个步骤”“我们要看表达的目的和层次”“如果说只以字数论成败,就易于沦为粗糙或粗暴,而丧失了细腻的表达层次”可知,这段和第④段一样,都强调了不能以字数多少来看是否简洁,简洁要做到使表达精准、丰富和微妙,除此,还强调了要据表达的目的和层次来选用词语,具有细腻的表达层次。
关于“必要的浪费”,主要见第⑥段。由“美,有时来自于一种必要的浪费”“为了美”“为什么它们不具备文学性和欣赏价值?因为它们缺乏感受和修辞上的独特”及选例内容可知,“必要的浪费”是为了美,它具有文学性和欣赏价值,融入了感受,有修辞上的独特,是富于美感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丰富体验。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画线句,是承接上文散文“它可以朴素,也可以不朴素。总之,即使平淡,也不可无趣:可以朴素,但不能赤贫”这个结论做的进一步分析。
“散文可以是繁花落尽的枯枝”,将“散文”比作“枯枝”,联系下句“但捡来的一根木柴里是没有春天的”,可知枯枝虽繁花落尽,但还可以有春天,以此来说明,散文即使平淡、朴素但还是有趣、有生命力。
由“但捡来的一根木柴里是没有春天的,它只能被灶火吞没,因为不管怎么努力,我们也难以从木柴里嚼出甘蔗那样的甜汁,也无法期许绽放的未来”可知,柴与前面“繁花落尽的枯枝”不同,它已经是毫无生气与美感了。散文如果无趣、赤贫就如柴一样,同样用的是比喻修辞。前后两处比喻,不仅使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而且通俗易懂。
从内容上看,“枯枝”“柴”又形成了对比,通过对比,使即使平淡、朴素但有趣、有生命力的散文和毫无生气与美感的散文的不同立现,使作者观点更鲜明。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根据要求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提示去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由上段“诗歌有春江花月夜,散文也可以活色生香”“越来越多风格各异的散文,活色生香”“从文字质感,到认知深度,这些散文生机勃勃,难以预测,迥异于以往袖珍与枯燥的表现形式”“散文与散文之间区别如此巨大,近乎是一种文体与另一种文体的区别。在丰富、复杂甚至驳乱中,散文将蕴藏并爆发它的巨大潜能”这些结论可知,都是围绕的“散文也可以活色生香”这个中心,“此”作为近指代词,是承接的上段段意,指“散文也可以活色生香”。
至于“散文作家转向小说或诗歌却不那么容易,成功转型者比例不高”的原因,需从上下文寻找答案。由第⑦段,“有些诗歌写得筋骨硬朗,有些写得缭绕性感。小说也是千变万化的,可以诡计多端。而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散文老实本分、循规蹈矩却毫无风情”“人们对散文的认知狭隘,导致写作手段的拘谨;散文的技术滞后,又在固化它的陈旧面貌。有些读者之所以兴趣寡淡,正是因为散文所散发出来的文字味道,有种因过分熟悉而产生出的暮气”可知,散文作家对散文的认知狭隘,写作手段拘谨,表现形式枯燥,固化它的陈旧面貌。
由第⑧段“讲究朴素没问题,可以避免无谓的卖弄和夸饰。但不是所有返璞者都能归真,有人就此找到借口,把自己文字的简陋说成朴素。如果说小说好客,诗歌诱人,那么散文呢?”可知散文文字有简陋这样的不足。
由第⑫段“专业散文作家之所以文体转换困难,在于他们自己就把散文当成语言并不讲究、技术上没有难度的写作,老实交代,有问必答……渐渐与其他文体之间产生鸿沟。这样的散文,自我囚禁在壁垒之中,缩手缩脚,别说不具备建设性或侵略性,连出门旅行、观光学习的勇气都没有了。其他文体对它来说,是强大而辽阔、产生包围性乃至是压迫性的存在”“散文写作要保持自由与灵活,才能减少进入其他体裁时的困难和障碍。如果文字木讷,就像一个表情和内心僵硬的人,本身都不生动,当然就很难出色地演绎鲜活的人生”可知,散文作家内心死板僵硬;自我封闭,循规蹈矩,没有借鉴其他文体的勇气。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从文中“是的,散文可以小桥流水,可以大漠孤烟;可以暗香浮动,可以血流漂杵;可以惊心动魄,可以荡气回肠。我看到,越来越多风格各异的散文,活色生香……从文字质感,到认知深度,这些散文生机勃勃,难以预测,迥异于以往袖珍与枯燥的表现形式”“散文可以坚硬如冰,可以弥散如雾,可以高渺如云,可以平凡如水……它充满渗透万物的可能。散文写作要保持自由与灵活,才能减少进入其他体裁时的困难和障碍”看,活色生香的散文风格多样:写作技巧高超;富于理性思考,认知有深度;能给读者带来丰富体验,耐人回味,直击读者心灵。
在《我与地坛》中的这段写景文字,写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传递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句中运了比喻、比拟、夸张、反复修辞手法和叠词、短句等表意形式,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描摹,表意灵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体现了“活色生香”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令人回味。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蜂儿停驻飞翔的情形,形象可感,让人看到的是不贪恋香巢,生命总在奋斗的状态;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运用比拟修辞,“摇头晃脑”“想透”,展现了生命的过程就是行动和思考的交替过程;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运用比拟手法,“不耐烦了”“祈祷”,有助于读者或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看到不管是爬行还是飞翔,都是真实的生命体验过程。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把“寂寞”比喻成“空屋”,形象具体可感,突出历经痛苦的蜕变,获得生命再生的感受;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万道金光”既是比喻又是夸张,让我们看到纵然渺小如露珠,短暂而平凡的生命过程也能孕育出阳光般的辉煌和永恒;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窸窸窣窣窸窸窣窣”,既是叠词,又是反复,表达语言朴素,却不乏生动感、韵律美,表现地坛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
总体上看,作者写作技巧高超;富于理性思考,认知有深度;能给读者带来丰富体验,耐人回味,直击读者心灵。
11.CDF 12.D 13.B 14.(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2)所以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那么即使瘸了腿的鳖也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一点一点不停地堆积泥土,即使是高山也可以堆积而成。 15.①跛鳖不停地去做,六骥不专心去做。②凡事贵在坚持,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成功。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怎么不能到达目的地呢?不知道走小路的人,是用有限的力量去追逐那无限的目标呢?还是也有个让它停下来的限度呢?
“乎”是句中表停顿的助词,其后不停顿,“也”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C处断开;
“不识步道者”作主语,因内容较长,其后D处断开;
“与”同“欤”,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F处断开。
故选CDF。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风雨从这里兴起/不再从这里出去。
B.正确。
C.正确。穷尽;不得志。句意: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实现目标。/在不得志的时候,应当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
D.错误。都是“近”的意思。句意:路程即使很近。/远近闻名。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那他终将不能够成为君子”错误,“冥冥”与“惛惛”同义,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根据“故君子结于一也”可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如果一个人有“冥冥之志”,做“惛惛之事”,那他终将成为君子。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应为“利爪牙,强筋骨”;“上”“下”,向上,向下;“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
(2)“跬步”,半步,一小步;“跛鳖”,瘸腿的鳖;“累”,堆积;“辍”,中间停顿,停止。
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可知,原因是跛鳖不停地去做,六骥不专心去做。
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那么即使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千里;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千里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荀子用“跛鳖致之,六骥不致”做对比,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获得成功。凡事贵在坚持,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成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堆土成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非凡的智慧就会得到,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拿刀刻东西,如果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实为“八”)条腿,还有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实现目标。《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材料二:
千里马一天能奔跑千里,劣马跑十天也可以达到。但是,如果用有限的气力要去穷尽无尽的路途,追赶起来没完没了,那么即使劣马跑断了骨头,走断了脚筋,一辈子也不能赶上千里马啊;如果有个终点,那么千里的路程虽然很遥远,也不过是有的先到有的后到。怎么不能到达目的地呢?不知道走小路的人,是用有限的力量去追逐那无限的目标呢,还是也有个让它停下来的限度呢?对“坚白”的考察、辨析,不是不明察,然而君子不去辩论它,是因为有所节制啊。那些怪异的行为,并不是不难做到,但是君子并不去做,也是因为有所节制啊。所以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那么即使瘸了腿的鳖也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一点一点不停地堆积泥土,即使是高山也可以堆积而成;堵塞水源,开通沟渠,即使是长江、黄河也会枯竭;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千里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至于人的资质,即使相距悬殊,难道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千里马那样悬殊吗?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千里马拉的车却不能到达,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路程即使很近,但如果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做就不能完成。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他们是不可能超过别人的。
16.B 17.《蒿里行》最后四句:
①善用白描,融情于景。“白骨”两句,用简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战乱中的凄凉悲惨的图画,隐含着作者对军阀混战的愤怒与无奈之情。
②直抒胸臆,情出肺腑。“生民”两句,基于上文对历史事件的记述和人民所受灾难的描写,诗人忧国忧民的悲怆感情直出胸臆,表露无余。
《短歌行》最后八句:
①巧妙设喻。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②化用典故。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化用此典,意在表明作者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的诚意。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突显出其骁勇善战”错误。结合诗意及注释可知,“铠甲生虮虱”的描述,意在揭露长期的军阀混战给广大士兵造成的巨大痛苦。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蒿里行》最后四句:
善用白描,融情于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意思是: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用简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战乱中的凄凉悲惨的图画,无辜的百姓却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正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隐含着作者对军阀混战的愤怒与无奈之情。
直抒胸臆,情出肺腑。“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意思是: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有一人能活,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肝肠寸断。基于上文对历史事件的记述和人民所受灾难的描写,诗人感叹道:在战乱中幸存的人百不馀一,自己想到这些惨痛的事实,简直肝肠欲裂,悲痛万分。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诗人忧国忧民的悲怆感情直出胸臆,表露无余,全诗便在悲怆愤懑的情调中戛然而止。
《短歌行》最后八句:
巧妙设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绝不会有“人满之患”,表现了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化用典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说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有些夸张,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表明作者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的诚意。
18. 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扪参历井仰胁息 徘徊于斗牛之间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此题需要重点把握的字词有:徂徕、扪、胁、徘徊、须臾、羡。
19.A:时势权力 B.教化 20.横暴权力是指在社会冲突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对暂时屈服的一方所握有的支配、压迫 性权力。 21.D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概念的把握能力。
A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四种权力:一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由时势所造成的时势权力。因此此处应填“时势权力”。
B长老权力,或称教化权力。“长老”两个字明确表达出这项权力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也就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一旦村里发生什么事情,这位“长者”根据自己“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的经验,给出处理意见,而他们的意见往往就代表权威。教化性的权力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因此权力性质是“教化”。
20.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概念的理解,及压缩语段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是被定义对象=种差+属概念。
给横暴权力下定义,需要明确它的属概念,是一种“权力”,这种权力的性质可以由“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和“它是压迫性质的”得出“支配、压迫性”这两个特征;
种差,也就是找到权力的双方,由“从社会冲突这一方面着眼的”可知是在社会冲突中;由“在上的是握有权利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号施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可知行使权力的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方;
由“被支配的一方面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可知,被支配的一方的屈服是暂时性的。
整合答案为:横暴权力是指在社会冲突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对暂时屈服的一方所握有的支配、压迫性权力。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阶级斗争”引号表强调。
A.“池子”是特殊含义,指人们的平常生活环境;
B.特定称谓;
C.不完全引用;
D.强调。
故选D。
22.①感叹号用在此处是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②一连串的感叹号也表现出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 23.示例一: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
示例二: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
示例三:不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感叹号通常表示强烈的感情,其具体作用需结合具体语句展开分析。
从后文中“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一句来看,这里的感叹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泰山景色让汉武帝惊叹至极,但是,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所以无从说起。所以画横线处感叹号一方面直接抒发了汉武帝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无从谈起,言辞苍白,只能用简单的形容词和感叹号。
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观点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文中认为描写泰山要从宏观处着笔才能写出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
由原文“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本文认为要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
由原文“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本文认为要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不符合本文段的观点。
考生需要找出文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即“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 姚鼐《登泰山记》中既有宏观,也有细致的微观,考生寻到一处即可得分。 如果考生答有的地方符合,有的地方不符合,只要举例得当,也是可以的。 《登泰山记》要求全文背诵,这也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教考衔接。
24.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关联语言文字运用Ⅱ及课内课文《哦,香雪》。材料描述了一个场景:香雪在漆黑的夜晚,手持一只闪闪发光的小铅笔盒子,徒步返回。这个场景背后蕴含的信息是香雪为了追求知识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材料中的小铅笔盒象征着香雪渴望知识、积极进取的美好品质以及山里姑娘对山外文明的向往,表现了香雪对知识与现代文明的向往与执着追求。这只小铅笔盒驱散了她于黑夜中独自行走的恐慌,也体现出了知识的力量,以及香雪对知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
香雪对小铅笔盒的追求正是任务要求部分“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某一种东西而不辞劳苦”的真实写照。“某种东西”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心爱的某种物品,可以是他人的肯定鼓励,可以是心中的理想信念,还可以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总之,为了追求它,我们可能会付出艰辛的努力,独自前行甚至风雨兼程,但是只要付出,我们坚信终有收获。材料的香雪选择交换小铅笔盒的举动,也可以看出追求知识的意义与价值。考生可以任选一个维度切入,展开具体写作。
在文体上,考生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文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例如,可以写成议论文、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散文。如果写成记叙文、散文,文章需要有具体的事件、生动的描写,以此来表达表情达意,感悟人生。如果写成议论文,则需要有明确的论点、论据等。
行文思路上,如果选择写议论文,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结合材料内容提出中心论点,如我们应注重知识,为了获取知识而不懈努力。然后,立足现实思考追求知识的价值,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古人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事例加以论述,使论证更丰富。接着进一步指出我们该如何获取知识,考生可采用分论点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我们应不怕困难与挑战,坚韧不拔,破除万难获取知识;我们应沉潜躬耕,不懈求索,虚心汲取知识等。
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应先明确文章中心并以此选择素材事件,如可以写自己为了成功而不懈努力的过程。在行文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叙事技巧,如对比、设悬、插叙等;也可使用描写、修辞等多种手法,如可以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在拼搏的过程中内心的变化,以此感悟人生,升华主题。
立意:
1.追求知识,丰富人生。
2.努力终将有收获。
3.直面困难,不懈追求。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