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90280/0-17125589160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90280/0-17125589161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90280/0-17125589161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90280/1-17125589246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90280/1-17125589246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590280/1-17125589247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As-75 Y-89 Sc-79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承载中华文化的血脉。以下文物的主要成分判断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青铜礼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成分为铜合金,故A正确;
B.木雕罗汉像的材料是木材,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故B错误;
C.明初白釉贴花带盖瓶为陶瓷制品,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C正确;
D.西汉丝质素纱禅衣,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
选B。
2. 有机物Z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Z的合成路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B. Z分子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 X与Y可用溴水来鉴别D. Y分子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比Y、Z的结构简式可知,Y分子中碳碳双键发生了加成反应,故A正确;
B.每个Z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如图中星号所标示的碳原子:,故B正确;
C.X与Y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用溴水来鉴别,故C错误;
D.Y分子所有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由单键可以旋转可知,Y分子中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 某地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工厂,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甲、乙两厂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研究。已知: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共含有、、、、、六种离子,且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均只含三种离子且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甲厂废水中所含的离子是、、
B. 若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可用来浇灌农田
C. 若乙厂的废水为无色澄清透明溶液,则乙厂废水中可能含有
D. 经过科学严密地实验检测,发现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则往甲厂废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甲厂废水中所含的离子是OH−,乙厂中有Ag+、、Fe3+、NO ,则甲厂废水中所含的离子是OH−、Cl−、K+,A正确;
B.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生成氯化银、氢氧化铁沉淀,废水主要含KNO3,可用来浇灌农田,B正确;
C.若乙厂的废水为无色澄清透明溶液,则甲厂含有Fe3+,如果乙厂废水中含有Ag+,则OH-与Fe3+、Ag+不能共存,C错误;
D.乙厂的废水中含有NO ,若乙厂中含有OH-,则甲厂中含有Fe3+、Ag+、Cl−,不符合题意,所以甲厂中有OH-,往甲厂废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
故选C。
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和铜不反应,故不选A;
B.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不选B;
C.稀盐酸是无氧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l>C;锥形瓶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c中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Si,故不选C;
D.碳酸钠溶液和饱和硼酸溶液混合,不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证明酸性强弱:,故D正确;
选D。
5. “活宁”是一种新型吸入式诱导麻醉药,麻醉性能强,常用作临床麻醉剂,其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比X多一个电子层;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核外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X、E、Z组成的化合物XEZ是一种强氧化性酸
B. Y、Z、W分别与X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W>Y
C. Y、Z、W、E的氢化物中只有极性键
D. ZW2中,Z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C
【解析】
【分析】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则X为H元素;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比X多一个电子层,则它们均为第二周期元素,从结构式可确定,Y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W、E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核外多8个电子,则X、Y、Z、W、E分别为H、C、O、F、Cl。
【详解】A.X、Z、E分别为H、O、Cl,由X、E、Z组成的化合物HClO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Y、Z、W分别与X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CH4、H2O、HF,常温下H2O呈液态,而CH4、HF呈气态,HF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则沸点:H2O>HF>CH4,B正确;
C.Y、Z、W、E的氢化物中,C2H4、H2O2,分子中都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不正确;
D.ZW2为OF2,F显-1价,则Z的化合价为+2价,D正确;
故选C。
6. 我国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表面锂掺杂的锡纳米粒子催化剂,可提高电催化制甲酸盐的产率,同时释放电能,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右图为使用不同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相对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催化电极附近溶液升高
B.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增大
C. 使用催化剂或均能有效提高甲酸盐的选择性
D. 放电时,当电极质量减少6.5g时,电解质溶液增重6.5g
【答案】D
【解析】
【分析】放电时,Zn失电子生成 ,电极反应式为:,Zn是负极;正极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HCOO-,电极反应式为;
【详解】A.放电时,催化电极上发生,氢氧根浓度增大,附近溶液升高,A正确;
B. 充电时,阴极发生,阳极发生:,按阴阳极上得失电子数守恒,每转移2ml电子,阴极生成4ml氢氧根离子、阳极消耗2ml氢氧根离子,故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增大、增大,B正确;
C. 由图知,使用催化剂或均能降低生成甲酸的活化能,均能有效提高甲酸盐的选择性,C正确;
D. 据分析,放电时,当电极质量减少6.5g时,电路中转移0.2ml电子,正极吸收0.1mlCO2,电解质溶液增重6.5g+4.4g=10.9g, D不正确;
答案选D。
7. 在不同环境的溶液中,可以转化为或沉淀。溶液中含碳粒子物质的量分数与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图1对应溶液中在不同环境下,形成或的溶解平衡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Ⅰ代表的溶解平衡曲线
B. 若溶液的,,无沉淀生成
C. 由图可知的的数量级为
D. 增大,溶液体系中均可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结合图1、图2可知,越大,越有利于生成沉淀,对应越小,故曲线Ⅰ代表的溶解平衡曲线,曲线Ⅱ代表的溶解平衡曲线,A正确;
B.由图2可知,溶液的,时,无或沉淀生成,B正确;
C.由图1可知,,,则,则的数量级为,C正确;
D.由图1可知,之后,溶液体系中可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74分)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8. (二硫化硒)难溶于水和有机物,广泛应用于各类洗护产品中。以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含、及少量)制备二硫化硒并回收副产物碲和蓝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条件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可溶于水和都是酸性氧化物。
(1)“焙烧”时,与反应生成、、和,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硒与硝酸反应产生的尾气可以用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吸收。
(3)是弱酸,,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分离的“一系列操作”包括抽滤、洗涤、干燥。用如图所示装置抽滤,准备就绪后,抽滤前的操作是_______,洗涤产品的操作是_______。
已知:布氏漏斗是漏斗上面板上有很多小孔,上面板上放滤纸。抽滤的原理是水龙头冲水排气,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在漏斗上方形成压力加快抽滤速率。
(5)以石墨为阳极,“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阳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6)已知阳极泥中Se的质量分数为2%,100t该阳极泥在上述转化中硒的总提取率为80%,得到的的质量为_______kg(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3∶1 (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
(3)
(4) ①. 打开水龙头 ②. 向布氏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浸没固体,待液体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5) ①. ②.
(6)2896.2
【解析】
【分析】阳极泥与硫酸、空气在焙烧下反应生成SeO2、SO2和烧渣,加水得到Se,Se与浓硝酸反应生成H2SeO3,H2SeO3与NH4HS、冰醋酸反应再经过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到SeS2。烧渣加水过滤分成硫酸铜溶液和TeO2,TeO2与碳酸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Na2TeO3,Na2TeO3与硫酸反应生成TeO2,TeO2与NaOH反应生成Na2TeO3,最终电解得到Te。
【小问1详解】
根据氧化还原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H2SO4中S元素由+6降低到+4,得2e-,作氧化剂,CuSe中Se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失6e-,作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1;
故答案为:3:1;
【小问2详解】
硒与硝酸生成的尾气为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
【小问3详解】
、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eO3+2CH3COOH+2HS-=SeS2↓+2CH3COO-+3H2O;
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抽滤前的操作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洗涤产品的操作为往布氏漏斗中加水没过产品,开启水龙头进行抽滤,重复加水抽滤数次即可;
故答案为:打开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浸没固体,待液体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小问5详解】
电解时阴极上得电子生成Te,电极反应式为+4e-+3H2O=6OH-+Te。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O2;
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100t阳极泥在上述转化中硒的总提取率为80%,阳极泥中Se的质量分数为2%,则阳极泥中得到的Se元素质量为1600kg,则得到的SeS2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2896.2。
9. 实验室制备乙酰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如下:,制备装置(烧瓶中物质充分反应后再滴加乙酸溶液)如图所示。
已知:①几种物质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②10乙酸乙酯粗品中含乙酸乙酯8.8g和少量乙醇。③亚甲基上的H有一定的酸性,制备时部分形成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Z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冷凝水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流进。
(2)制备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最适合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 酒精灯直接加热B. 水浴加热
C. 垫陶土网用酒精灯加热D. 油浴加热
(3)仪器Y盛放碱石灰作用是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滴加50%酸至混合液呈弱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提纯产品时需要进行蒸馏,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6)最终得到3.40g乙酰乙酸乙酯,则上述实验中乙酰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 ①. (恒压)滴液漏斗 ②. 球形冷凝管 ③. 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 ④. a (2)B
(3)防止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与钠、乙醇钠反应
(4)使制备时生成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转化为乙酰乙酸乙酯
(5)C (6)52%
【解析】
【分析】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与钠珠粒混合,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乙醇钠催化乙酸乙酯生成乙酰乙酸乙酯,结合装置特点、物质的性质和问题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X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仪器Z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制备反应中使用的反应物容易挥发,则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为了达到较好的冷凝效果,冷凝水从a端流进;
【小问2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乙酰乙酸乙酯温度超过95℃,易分解,则可以选择水浴加热,故选B;
【小问3详解】
该反应使用了单质钠和乙醇钠,这两者都可以和水反应,则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与钠、乙醇钠反应;
【小问4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制备时部分形成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则滴加50%酸至混合液呈弱酸性可以使其转化为乙酰乙酸乙酯,故答案为:使制备时生成的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转化为乙酰乙酸乙酯;
【小问5详解】
蒸馏时温度计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选C;
【小问6详解】
8.8g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是0.1ml,根据方程式可知理论上生成乙酰乙酸乙酯的质量是0. 05ml×130g/ml=6. 5g,由于最终得到乙酰乙酸乙酯3.40g,则上述实验中乙酰乙酸乙酯的产率为。
10. 氮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日趋严重,如何消除大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Ⅰ.利用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氨氧化物的污染,其中除去的主要反应如下:
已知:
(1)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将2、3和一定量的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表面发生上述反应,一定反应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在5min内,温度从420K升高到580K,此时段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温度升高至580K之前,生成的转化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还可用还原,,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和4,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温度。
(3)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在___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4)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体积至体系压强增大,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___________点。
Ⅲ.将2、1和1通入反应器,在温度T、压强p(恒温恒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和。
(5)平衡时,若、与三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转化率为___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1631.6kJ/ml
(2) ①. 0.17ml/(L·min) ②. 温度小于580K时,反应未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NO生成N2的转化率逐渐增大
(3) ①. 放热 ②. 低温
(4)G (5) ①. 60%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①
②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反应 =+182.4kJ/ml -1814kJ/ml =-1631.6kJ/ml;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在5min内,一氧化氮的平均速率为= ml/(L·min),故答案为:0.17ml/(L·min);
从图像可以看到,温度小于580K时,反应未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NO生成N2的转化率逐渐增大;
【小问3详解】
T1 > T2,升高温度,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是放热的熵减反应,根据△G=△H- T△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二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二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4届高三二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