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任务5古代诗歌比较鉴赏课件
展开在新的高考形势下,教考衔接成为命题的发展方向,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则是教考衔接的一个切口,这种形式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比较鉴赏有多种形式,有客观题的比较,即在选项中适当融入教材内容;有主观题的比较,主观题的比较又分为与课内诗歌比较、与课外诗歌比较两种形式。
学案63 比较鉴赏的“四个角度”
复习目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从形象、语言、技巧、情感等方面做好比较赏析,进一步提升古诗鉴赏水平。
角度一 形象比较鉴赏形象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象(主要指物象)内涵的比较,二是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前者,先要看在意象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意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有何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比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形象异同题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形象作用异同比较主要在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方面展开。
例1(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画 眉 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 眉 禽文 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思维路径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作用可以从意境营造、衬托人物性格、结构上的线索作用、表情达意等角度考虑。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欧诗一、二句写画眉鸟在山间千啼百啭、自由飞翔的景象,后两句针对自由的鸟和笼中鸟不同的叫声发表议论,看似写鸟,实际是写人。诗人通过巧妙的对比,借不同处境中的画眉鸟的叫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志向,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诗第一句“闲”字就点出诗歌的情感基调,第二句写自己听到画眉鸟的叫声,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后两句则写聆听画眉鸟的叫声的感受,全诗字字句句都表现了诗人在公务闲暇时内心的闲适、自在。第三步,据要求,拟答案
角度二 语言比较鉴赏语言比较鉴赏题主要分微观语言对比题和整体风格对比题两类。其中“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对比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对字、词、句进行对比。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对比也屡有考查。整体风格对比题主要是对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进行考查。
例2(2019·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参考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思维路径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题目要求比较诗歌的语言风格,侧重于风格的“不同”。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
第三步,据要求,拟答案
角度三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在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居多,有的没有点明表现手法,需要考生辨别相关手法;有的点明了表现手法,要求结合作品分析、比较。
例3(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白下驿饯唐少府王 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彼此间的深情厚谊排遣离愁;②本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则是用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来排遣离愁的。
思维路径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根据题干“排遣离愁的方法”可知,此处考查的是对表达技巧的比较。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的意思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样,表明友谊是永恒的,是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的。诗人认为朋友之间只要心意相通,情谊深厚,就不必为离别而难过。所以,诗人是以彼此间的深情厚谊排遣离愁的。《白下驿饯唐少府》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两句写友人此去长安距离遥远,并化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日近长安远”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多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诗人在此反用其意,祝愿友人到了长安之后,大有作为。所以,诗人是用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来排遣离愁的。第三步,据要求,拟答案
角度四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进行内容、感情的比较鉴赏,前提是读懂诗歌,把握各自的感情基调。其方法与前面分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相同。(1)读标题。标题往往交代了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2)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写作背景。同样的景物,因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情,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3)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注意诗歌的最后两句,它们往往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在上面基础上进行比较,需要注意:(1)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比较感情基调的异同,如忧愁与闲适、悲伤与欢快。(2)进一步比较分析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这也是情感比较的重要内容。(3)比较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
例4(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楼 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①千秋: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6分)
参考答案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
思维路径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根据题干“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可知,此处考查的是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1)先看情感:王诗后两句通过写曾在勤政楼前表演过的舞马来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飞龙舞马”是唐玄宗庆生时的节目,玄宗在勤政楼庆生,欣赏百匹飞龙舞马,可以想见当年庆生场面是多么热闹繁华,唐玄宗生活是多么骄侈佚乐。而今“飞龙老马曾教舞”,老马还记得当年唐玄宗寿筵时的音乐,可是唐玄宗和他曾拥有过的盛世江山早已繁华不再,昔日的大唐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这一切可能正源于唐玄宗当年的骄奢淫逸。王建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杜诗后两句借助紫苔表达情感,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十四个字,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
(2)再看写法:王诗后两句借助老马“总举头”的细节传情达意。写老马“闻着音声总举头”,听到音乐的老马还记得当年曾经受过的训练,“举头”是老马的习惯性动作,这一细节刻画生动传神,暗含着对昔日繁华盛世的怀念。杜诗寓情于景,通过拟人手法写紫苔“称意”,暗示王朝繁华不再。“偏称意”三字写得传神,“偏”说明万物凋零,独有紫苔任情滋蔓,像是大自然的偏宠,使得紫苔竟那样称心惬意。用紫苔的任情滋蔓营造荒凉的氛围,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第三步,据要求,拟答案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 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两首诗均是诗人遇寒食节即兴之作,但所表达的情感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对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韦诗写诗人独自坐听江上的莺啼,品酒赏花时想念诸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思乡怀人之情。②孟诗写寒食“无烟火”是为贫居所迫,不仅仅是纪念介子推,写出寒士的辛酸,还表达出诗人深切的不平之情。
微学案 选择题的设题角度与解答技巧
复习目标:了解古诗选择题设误的手段,遵循答题步骤,做到精准选择。
选择题的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设题点有两方面: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关键词句、内容和情感主旨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从近年高考的命题点看,其考查重心放在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尤其是对诗中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准确理解。
一、选项设误的五个角度1.词句理解设误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诗句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我们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如2020年全国Ⅰ卷对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一诗的鉴赏,选项中“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说法错误。题目中“见寄”的意思是“寄给我”,这说明皮日休与作者有诗文往来,并非“与外界不通音讯”。
2.内容情境设误命题人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情境随意引申,如对人物形象、思想品格任意拔高,我们有时因专注于生动的表述而忽略对这些错误点的排查。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A项考查考生对诗歌首联内容的理解。这一联主要是概述当时学风,指出这种学风本质上是一种趋易避难的表现。首联的上下两句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时学风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学转难”造成的,两句中都不包含“不畏艰难”的意思。
3.炼字炼句设误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主要考查品析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或者是诗歌的语言显示出的格调特色。如2021年全国乙卷,针对“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两句,选项考查对“听”字的理解,认为是听觉描写。其实,词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
4.情感基调设误诗歌的情感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情感基调是指其思想感情属于哪一种类型。命题人有时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分析评价,在这些分析评价中设置干扰信息。如2023年全国乙卷,D项考查考生对词作内容的理解。尾句“与君同醉醒”中的“君”为泛指,并非针对某人的实指,“醉”和“醒”也都是闲居中自由自在生活的表现,是对“真率饮”的呼应。词作通篇与远方友人和真挚思念无关。所以D项是错误的。
5.技巧手法设误命题人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如把动态说成静态,把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如2023年全国甲卷,A项“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在技巧手法方面设误。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二、解题三步法第一步,标注选项敏感点题干中各个选项的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对艺术手法的“赏析”,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第二步,找全原诗对应点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诗寻找对应点,注意是否有曲解文意、以今律古的问题,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依据。第三步,落实命题设误点根据“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手法)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典题精析(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湖上晚归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①,鸡犬林萝隐隐声。注①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典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村 行杜 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半”交代了村行的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B.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了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灵活现。C.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诗歌充满了乡野情味。D.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美感,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
解析 C项,“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错误。“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的意思是: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
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29页。
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素养提升课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29页。
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任务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任务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点二赏析诗眼,方法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