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01 溶解度与曲线——浙江中考科学专项突破限时精练
展开知识点一、溶解度
1.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1)四个关键词: 一定的温度 , 100g溶剂 , 达到饱和 , 溶质的质量 ;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4)公式:S=eq \f(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克)
2.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 而明显增大,如 硝酸钾 ;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 氯化钠 ;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如 氢氧化钙 。
3.物质的溶解性等级(以20℃的溶解度为标准):
知识点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溶质质量 与 溶液质量 之比,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ω=eq \f(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eq \f(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
(3)变形公式: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的质量=eq \f(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ω=SS+100g×100% (S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变形:S=ω100-ω×100 g
注意: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浓度的定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的溶液浓度越大。
考向一 溶解度
(2023•永康市校级三模)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C.给丙溶液升高温度,固体一定会溶解
D.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考向二 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3•嵊州市模拟)小明向烧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若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克
C.③和④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④中再加水50克,仍有6克食盐未溶解
难度:★ ★ ☆ 建议时间:20分钟
(2023•拱墅区模拟)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2023•定海区二模)已知在20℃和60℃时,CaCl2的溶解度分别为74.5g和137g。现配制5% CaCl2溶液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20℃和60℃时的饱和溶液
B.②到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③稀释至④的过程需加水1420g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2023•余杭区模拟)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I一定是蒸发
B.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C.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②中已是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钾
(2023•温州模拟)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023•缙云县二模)如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丙一定是饱和溶液
C.甲→乙的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甲→丙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减少了20克
(2023•宁波模拟)如图所示,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
B.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固体在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解度不同
(2023•婺城区模拟)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的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的蒸发),据此判断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往图1的乙中继续加入B物质,一定还能继续溶解
B.50℃时,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乙大
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图2两烧杯中都是不饱和溶液
(2023•萧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室温下有两杯氢氧化钙溶液,其中乙杯底部有少量氢氧化钙固体沉淀,室温下久置后,沉淀数量无变化。将它们混合在第三只烧杯中。可形成氢氧化钙的丙溶液。则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
A.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
B.升温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
C.搅拌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
D.混合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等于甲或等于乙
(2023•西湖区模拟)小明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颗粒中按如图方式加水,并充分搅拌。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图可能合理的是( )
A.B.
C.D.
(2023•鹿城区模拟)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现将200g不饱和KNO3溶液分成两等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实验过程,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①→③过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都增大
B.②→④蒸发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C.25℃时,KNO3的溶解度是43g
D.③比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2023•婺城区一模)在室温下完成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请回答:
(1)上述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2)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均用序号表示)
(2023•金东区二模)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的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一定为饱和溶液?答: 。
(2)欲将70℃时的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
④恒温蒸发水
⑤加70℃时M的饱和溶液
(2023•玉环市二模)常温下,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1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下同),实验2后,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 甲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
(2023•衢江区一模)常温下,取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先按实验1将NaCl溶液分成两等份,再进行实验2操作,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用天平称取食盐固体 克。
(2)完成实验2操作后,比较甲、乙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大小关系是:甲 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3•龙湾区模拟)盐度计常用于卤水制作时快速测定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仪器,可防止盐分摄入过多引起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简易盐度计活动,过程如下:
【资料】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小。它们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0℃下食盐溶液的电阻大小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表
【制作】图甲为盐度计工作电路图,电极a、b分别夹在烧杯内壁两侧,R0 是阻值为4欧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6伏,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当烧杯内倒满卤水时,可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小组同学每次实验时都将电极a、b分别夹在烧杯内壁两侧”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请通过计算说明该电压表能否测出此时饱和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改进】某小组发现温度越高,食盐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为了消除温度带来的影响,请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完成回答。
①用热敏电阻代替定值电阻,现有A、B两种电阻,它们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乙。请选择合适的热敏电阻使盐度计的测量不会受温度影响并说明理由。
②现有C、D两种电源,它们的电压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丙。请选择合适的电源使盐度计的测量不会受温度影响并说明理由。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g
>10
1~10
0.01~1
<0.01
举例
食盐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5.0
10.5
20
溶质质量分数(%)
0.5
1.4
4.1
7.9
10.3
15.7
20.5
23.9
26.5
电阻(Ω)
193.6
105.4
44.8
25.0
19.4
13.0
10.0
8.6
8.0
精练03 离子鉴别、物质检验、物质推断——浙江中考科学专项突破限时精练: 这是一份精练03 离子鉴别、物质检验、物质推断——浙江中考科学专项突破限时精练,文件包含精练03离子鉴别物质检验物质推断原卷版docx、精练03离子鉴别物质检验物质推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练01 溶解度与曲线-浙江中考科学复习易错点重难点精炼: 这是一份精练01 溶解度与曲线-浙江中考科学复习易错点重难点精炼,文件包含精练01溶解度与曲线解析版docx、精练01溶解度与曲线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练01 透镜成像规律-浙江中考科学复习易错点重难点精炼: 这是一份精练01 透镜成像规律-浙江中考科学复习易错点重难点精炼,文件包含精练01透镜成像规律解析版docx、精练01透镜成像规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