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看图画 写一写 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578154/0-17122415504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看图画 写一写 教学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578154/0-17122415504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片段回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仔细观察图画,了解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能通过辨析,抓住图画中的重点画面。
2在情境中学习,能用合适的动词把放风筝的动作写清楚;在模仿体验中,合理猜想图上人物可能说的话并写清楚。
3通过例文比较、微课观看,在自评和互评中学习欣赏习作并根据意见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能仔细观察图画,了解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能通过辨析,抓住图画中的重点画面。
2在情境中学习,能用合适的动词把放风筝的动作写清楚;在模仿体验中,合理猜想图上人物可能说的话并写清楚。
二、教学对象
小学三下年级学生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设计
五、片段回放
片段一:观察图画布局,抓住重点内容
师:图上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在放风筝,是不是每一个人物都要具体展开写?
生:不是,应该抓住重点写。
师:你们觉得图中哪些人物是重点?请说明理由。
生1:我认为最前面两个放风筝的小男孩儿是重点,因为他们画得最大,在图的最前面。
生2:我认为前面那个小姑娘也是重点,她也画得很大。
生3:不对,这幅图主要画的是放风筝,但是边上这个小姑娘只是拿着风筝,而这两个小男孩放风筝的动作是画得最清楚的。
师:原来,我们观察图画中人物的大小、动作等细节,就能抓住图画中的重点。变个魔术,换成现在这样一幅图,你们觉得主角是几号组了?
生:3号组。因为3号组的画面最大,而且动作也画得很清楚。
思维教学设计说明
画图者往往会通过画面布局、位置主次、细节展现等要素来表达图意,抓住这些要素就能读懂图画,捕捉重点内容。这个设计有意让学生在整体观察图画的基础上,细分出人物在图画中的位置远近、大小主次。女孩也画得很大,为什么不是主角呢?这个质疑是学生读图时积极思考的体现,也是学生“愤悱”之态。学生理解图意的难点就是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学生两次选择、思辩、说理,不仅解答了疑惑,还展现了读懂图意的思维过程。
片段二:局部观察,说清楚动作
师:有一位小朋友就写了这两个小男孩的动作,你们觉得这句话有没有把放风筝的动作写清楚?
生:没有。
师:那怎么样才算清楚?你们自己先试着说一说。(生试说)
生1:丁丁一手拉着风筝线,一手拿着……(随机出示词卡:线盘/轴)。往前小跑起来。
生2:强强高高举着燕子风筝。
师:你们听到了哪些动作?
生:牵/拉、跑、拿、举……(教师随机板书)
思维教学设计说明
一张放大的彩图和一个没有把动作写清楚的句子,触发了学生把动作说清楚的欲望。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就会主动联结自己放风筝的经验,在脑海里把一系列放风筝的动作再现出来。加上师生共参与、同交流,老师及时板书用得准的动词,学生的第二次试说有明显的增量,这为后续写话顺利进行做了铺垫。
片段三:同桌分享习作,评价修改
师:书本中要求:写完后,和你的同学交换习作读一读,互相评一评。咱们一块儿来看看,有一对同桌,他们是怎么互相分享习作的。
思维教学设计说明
微课围绕教材中“写完后,跟同学交换习作读一读,互相评一评”这一要求,呈现了一对学习伙伴交换习作和相互评改的过程,这为处在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如何评、如何改的示范。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仅能够直观地从学习伙伴的对话中获得习作评改的要求和方法,还能学习如何与伙伴在评改中交流,使评改互动在愉悦、和谐的对话中展开。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持续发酵,促使学生把话写清楚,让习作的能力稳步提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明确主题,观察图画,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范文引路,化图为文,试写习作,完成初稿,点评习作,修改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