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文件包含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mp3、第1题听力部分mp3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 积累与运用
1.听录音,完成练习。
(1)填空题。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 、钱塘江、 、赛道、互联网符号及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
(2)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杭州亚运会会徽的主体图形由六部分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
②钱塘江和赛道是会徽的核心。
③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1)mù色降lín,鸟儿归chá,狗儿wò在树旁,wán皮的孩子跑累了,听到妈妈的呼huàn,赶紧跑回了家。
(2)我们jìng pèi有大海一般xiōng huái的人。
(3)运动员们jí shǐ已经jīng pí lì jié,仍坚持在赛场拼搏。
3.下列词语中,“观”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走马观花B.坐井观天C.袖手旁观D.天下奇观
4.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女娲(wō) 闷雷(mèn) 海堂 驾驶
B.花圃(pū) 薄(bá)雾 茉莉 辙换
C.主角(jüé) 堙没(yān) 狡猾 身躯
D.降临(jiàng) 土炕(kàng) 冶炼 发颤
5.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 云 雾 ② 机 算 ③志 高远 ④斩钉 铁
⑤ 卜 知 ⑥三 六 ⑦人声 沸 ⑧鸦 无声
(2)画横线词语的意思是: 。
(3)读词语⑦⑧,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词语发挥想象写下来。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绿荫。(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 ,就 。
(2)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改成反问句)
(3)陈明对我说:“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这只小木船送给你,留作纪念吧。”(改为转述句)
8.古诗背诵连连看。(填序号)
A.露似珍珠月似弓 B.远近高低各不同 C.古来征战几人回
D.北风吹雁雪纷纷 E.雪却输梅一段香
(1)横看成岭侧成峰, 。
(2)梅须逊雪三分白, 。
(3)千里黄云白日曛, 。
(4)醉卧沙场君莫笑, 。
(5)可怜九月初三夜, 。
9.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问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王充曾说:“智能之士, ,不问不知。”
(2)入秋以来,一直下雨,妈妈叮嘱我一定要穿足衣服,因为谚语说了:“一场秋雨一场寒, 。”
(3)神话故事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瑰宝。在希腊神话中, 创造了人的形体;在中国神话中,创造人类的是 ;希伯来神话中,是 和 繁衍了人类。
10.语言实践。
明明的爷爷到菜市场买菜时,每次都带回好几个一次性塑料袋。请你从环保的角度给明明的爷爷提一个建议吧!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28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12.选文第一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找出来。
13.简要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
14.概括第二段爬山虎脚的主要特点:(不超8字) 。
15.从文段中的词句: ,体现出作者仔细观察;从文段中的词句: ,体现出作者连续观察。
16.试找出文段中写得准确或形象的一个句子,抄下来。
神奇的“机器”
①许多昆虫身上都长有细细的绒毛。不同的昆虫身上绒毛的数量、位置和作用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昆虫的细绒毛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又与神经系统相联系,组成一台神奇的“机器”,这台“机器”不断帮助昆虫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比如,蚂蚁能通过触角触碰来识别自己的伙伴,苍蝇能嗅到食物的气味,都和它们身上细细的绒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②当你在外面遇到蟑螂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尾巴上的须一抖一抖的,这是它们正在偷听你说话呢。这个“须”就是它的“耳朵”,叫“听觉毛”。
③不同的昆虫,听觉毛长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长在身体表面上的那种短短的小毛,也有的是触角、尾须这样长长的毛。听觉毛虽然长得不像鼓膜,不过它们听声音的原理差不多。当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时,听觉毛感受到了振动,跟听觉毛相连的神经就发出了信号,昆虫就知道外面有声音了。
④听觉毛是很多昆虫的“耳朵”。比如蚊子,有时候你能看到那些雄蚊子在抖它们的触角,其实它们就是在用触角上一种叫作“轮毛”的听觉毛在寻找雌蚊子的声音。此外,一些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这样它们就能感受到从各处传来的声音,从而在危险来临前及时飞走。
17.昆虫的细绒毛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器官,其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具有触觉,有的具有 或 。
18.读短文,完成表格。
19.联系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文章主要讲了昆虫身上细绒毛的不同位置和作用。
B.当你看到蟑螂尾巴上的须一抖一抖时,它可能是在偷听你说话。
C.“它们正在偷听你说话”与“蟋蟀就会在平台上弹琴”所用的表达方式相同。
20.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些”能不能去掉?说说理由。
21.我们读完文章后,会从题目、内容、写法、启示等方面提出问题。小红读完短文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她回答,并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问题:题目神奇的“机器”是指什么?
我的解答:
我还会提出一个问题:
三、习作(23分,20分加3分书写)
22.打开记忆的宝盒,回忆我们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总是五味杂陈,有时你会心花怒放,有时你会泪流满面,有时你会得意洋洋,有时你会后悔莫及……请以“想起这事我就 ”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之前,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按一定的顺序把它写清楚,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语句通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扇面;钱江潮头
(2)正确;错误;正确
【知识点】听力阅读
【解析】【分析】(1)根据句子“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可知答案。
(2)①由句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可知说法正确。
②由句子“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可知说法错误。
③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扇面、钱江潮头;(2)正确、错误、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听力材料
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征,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2.【答案】(1)暮;临;巢;卧;顽;唤
(2)敬佩;胸怀
(3)即使;精疲力竭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1)“暮”注意不要写成“幕”;“降临”的“临”注意不要写成“邻”;“巢穴”的“巢”不要写成“朝”;“卧在”的“卧”注意和“我”区分开,“顽皮”的“顽”不要写成“玩”;“唤”注意和“换”区分开来。
(2)“敬佩”不要写成“敬配”;“胸怀”注意“怀”和“坏”区分开来。
(3)“即使”注意不要写成“及时”;“精疲力尽”注意不要写成“筋疲力竭”。
故答案为:(1)暮、临、巢、卧、顽、唤;(2)敬佩、胸怀;(3)即使、精疲力竭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三是结合语境区分形近字。
3.【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 . 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观:观察。
B .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观:观察。
C .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观:观察。
D . 天下奇观:世界上最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观:景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女娲”的”娲”读” wā”,”海堂”的”堂”应为”棠”。
B、有误,“花圃”的“圃”读“pǔ”,“薄雾”的“薄”应读“bó”,“辙换”应改为“撤换”。
C、有误。“主角”的“角”读“jué”,“堙没”的“堙”读“yīn”。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5.【答案】B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A、C、D中句子的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不大。
B、变化大,句子的语序调整后吃饭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 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完成此类题目要细心,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读懂它的意思,句子的深刻含义也就一目了然了。
6.【答案】(1)腾;驾;神;妙;存;截;未;先;头;臂;鼎;雀
(2)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示例一:人声鼎沸——周末的游乐声,到处是人,显得很拥挤,大家各自说笑、吵闹、交谈,十分热闹。
示例二:鸦雀无声——教室里安静极了,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读书|,大家只是凝神望着教室门口,等待那一个人的到来,只听到黑板上方的钟表在嘀嗒嘀嗒地响着。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成语给出的字词可知这些成语分别是:腾云驾雾、神机妙算、志存高远、斩钉截铁、未卜先知、三头六臂、人声鼎沸、鸦雀无声。书写时注意“腾、截、鼎、雀”等字词的写法。
(2)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人声鼎沸: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根据意思写出两句话即可,如:示例一:人声鼎沸——周末的游乐声,到处是人,显得很拥挤,大家各自说笑、吵闹、交谈,十分热闹。示例二:鸦雀无声——教室里安静极了,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读书,大家只是凝神望着教室门口,等待那一个人的到来,只听到黑板上方的钟表在嘀嗒嘀嗒地响着。
故答案为:(1)腾、驾、神、妙、存、截、未、先、头、臂、鼎、雀;(2) 形容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3)示例一:人声鼎沸——周末的游乐声,到处是人,显得很拥挤,大家各自说笑、吵闹、交谈,十分热闹。示例二:鸦雀无声——教室里安静极了,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读书|,大家只是凝神望着教室门口,等待那一个人的到来,只听到黑板上方的钟表在嘀嗒嘀嗒地响着。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7.【答案】(1)一棵小草;增添一份绿意
(2)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能载得动一个水点?
(3)陈明对我说,明天他家就要搬走了,这只小木船送给我,留作纪念吧。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 阅读题干可知需要写一个比喻句,采用的句式是“如果你是……就……”写话即可,如: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
(2)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添加反问词“怎能”“?”,增减否定词来保持句意不变即可。
(3)改为转述句时,去掉双引号,把“我”改为“他”,“你”改为“我”。
故答案为:(1)一棵小草、增添一份绿意;(2)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能载得动一个水点? (3) 陈明对我说,明天他家就要搬走了,这只小木船送给我,留作纪念吧。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在做题时要注意看清要求,分析好句子类型,掌握好各种句子的改写方法,平时多加练习和巩固,积累好不同类型的句子的做题方法。
8.【答案】(1)B
(2)E
(3)D
(4)C
(5)A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远近高低各不同 ”。故选 B。
(2)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梅须逊雪三分白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雪却输梅一段香”。故选 E。
(3)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北风吹雁雪纷纷 ”。故选 D。
(4)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醉卧沙场君莫笑”,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 ”。故选 C。
(5)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知诗句的下句是“ 露似珍珠月似弓 ”。故选A 。
故答案为:(1)B;(2)E;(3)D;(4)C;(5)A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的背诵记忆。诗歌背诵记忆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9.【答案】(1)不学不成
(2)十场秋雨要穿棉
(3)普罗米修斯;女娲;亚当;夏娃
【知识点】格言、名言;惯用语、俗语;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是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是:立秋之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要是下了十场秋雨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加厚衣服了。
(3)神话故事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瑰宝。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的形体;在中国神话中,创造人类的是女娲;希伯来神话中,是亚当和夏娃繁衍了人类。
故答案为:(1)不学不成;(2)十场秋雨要穿棉;(3)普罗米修斯、女娲、亚当、夏娃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文默写,有名言警句,有课文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识记与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0.【答案】爷爷,现在大家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我们买菜时要尽量自备环保袋,这样循环使用,既经济又环保。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明明的爷爷到菜市场买菜时,每次都带回好几个一次性塑料袋。要求从环保的角度给明明的爷爷提一个建议即可,如:爷爷,现在大家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我们买菜时要尽量自备环保袋,这样循环使用,既经济又环保。
故答案为:爷爷,现在大家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我们买菜时要尽量自备环保袋,这样循环使用,既经济又环保。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答案】11.触,变,巴,拉,贴,爬
1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
13.爬山虎的脚的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4.灰色的脚,巴墙牢固
15.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原先、不几天、后来
16.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1.根据课文内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 把,使它紧贴在墙 上。爬山虎就是这样- 脚一脚地往 上爬。”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触,变,巴,拉,贴,爬
12.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是围绕“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来写的。
故答案为: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
13.根据课文内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 把,使它紧贴在墙 上。爬山虎就是这样- 脚一脚地往 上爬。”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爬山虎的脚的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4.根据句子“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可概括为:灰色的脚,巴墙牢固
故答案为:灰色的脚,巴墙牢固
15.通过句子“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体现出作者仔细观察,题干“原先、不几天、后来”体现出作者连续观察。
故答案为: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原先、不几天、后来
16.从文段中写得准确或形象的一个句子抄写下来即可,如: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故答案为: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答案】17.听觉;嗅觉
18.①触角上;②身体表面;③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④与听觉相连的神经发出信号
19.A;B;C
20.不能去掉,一些只表示部分,并不代表全部,如果去掉了,则变成全部,这与事实不符合,所以不能去掉。
21.与神经系统相连的昆虫的细绒毛。;人类的哪些发明是受昆虫的听觉毛启发而产生的呢?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7.结合”苍蝇能嗅到食物的气味,都和它们身上细细的绒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句话,可知昆虫身上的细绒毛还有嗅觉。结合”你可别误会,它们这可不是要方便,而是正在偷听你说话呢!它们尾须上的绒毛就是它们的'耳朵',叫'听觉毛'”这句话,可知昆虫身上的细绒毛还有听觉。
故答案为:听觉、嗅觉
18.①结合”有时候你能看到那些雄蚊子在抖它们的触角,其实它们就是在用触角上一种叫作'轮毛'的听觉毛寻找雌蚊子的声音﹣﹣你讨厌的那种嗡嗡声”可知,雄蚊子的听觉毛在触角上;②结合”一些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这样它们就能感受到各处传来的声音,从而在危险来临前及时飞走”可知,蛾子的听觉毛在身体表面;结合”当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时,听觉毛受到振动,跟听觉毛相连的神经就发出信号,昆虫就知道外面有声音了”这句话,可知昆虫听声音的原理: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听觉毛受到振动→与听觉毛相连的神经发出信号。
故答案为:①触角上、②身体表面、③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④与听觉相连的神经发出信号
19.结合“许多昆虫身上都长有细细的绒毛。不同的昆虫身上绒毛的数量、位置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可知A正确。
结合“当你在外面遇到蟑螂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尾巴上的须一抖一抖的,这是它们正在偷听你说话呢。”可知B正确。
“它们正在偷听你说话”与“蟋蟀就会在平台上弹琴”所用的表达方式相同。都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A B C
20.“一些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中的一些只表示部分,并不代表全部,如果去掉了,则变成全部,这与事实不符合,所以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不能去掉,一些只表示部分,并不代表全部,如果去掉了,则变成全部,这与事实不符合,所以不能去掉。
21.根据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并结合文章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我的解答:与神经系统相连的昆虫的细绒毛。我还会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哪些发明是受昆虫的听觉毛启发而产生的呢?
故答案为:与神经系统相连的昆虫的细绒毛、人类的哪些发明是受昆虫的听觉毛启发而产生的呢?
22.【答案】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
现在的同学们都知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如果考不好,会面对老师、家长的责骂。
还记得,在两个月前的一次考试,我得意洋洋地把考卷交上去,觉得这次考得很好。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这次居然考了八十五分,我呆住了。我把刺眼的八十五分挡住,忐忑不安地想:我该怎么办?我从来没有考过九十分以下,要怎么向父母交差?欺骗?坦白?我非常纠结。坦白,怕父母责骂。欺骗,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我哭不出来,一些要好的朋友纷纷过来安慰我。我勉强冲她们苦笑,又耸了耸肩,就埋头检查试卷错误的地方。这时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我一进办公室,就感到紧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向来都考得不错,这次怎么考砸了呢?要争气啊,孩子。””是,是,是,我会注意的。”我说道。虽然老师说的话很轻很轻,但每一句话都紧紧地扣住我的心,如同一块块的石头砸向我的心。回到家,我把考卷交给父母,妈妈瞪大了眼睛!接 着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看看,这么容易的题都会错,都是因为粗心而错的,去把错的题抄十遍,知道了吗!……”妈妈下了最后通碟。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流着泪抄着题,大概抄了两个小时左右,才开始写作业,当我睡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
那件事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那么粗心了,应该先检查几遍再交考卷。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件事让我无法忘怀!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想起这事我就 ”为题,写一篇习作。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生活中发生过哪些事,哪件事让你难忘,至今想起仍高兴不已?然后选取典型的事例写出。选材要新颖,选材后构思习作。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本文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写了小作者一次没考好的遭遇,老师的警示、父母的责骂,以及对自己粗心的深深自责。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突出“我”的矛盾和纠结。结尾点明中心。昆虫
听觉毛的位置
听声音的原理
蟑螂
尾须上
③ →听觉毛受到振动→④
雄蚊子
①
蛾子
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30,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mp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听录音,完成练习,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古诗背诵连连看,根据积累完成填空,语言实践,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