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共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诗意中国,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名篇佳作,灿若星河。这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宝藏。实验初中八年级将开展以“经典味流传” 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的协助工作。
基础与运用(18分)
【活动一·经典咏流传——传唱经典古诗文】(18分)
1.诗词于我们而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印记,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更是根植在骨子里的情怀。请你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相关任务。(12分)
风花雪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 ,(2)▲ 。
(曼妙女子,君子佳偶。《诗经·周南·关雎》)
(3)▲ ,如三月兮。
(情窦初开,儿女情长。《诗经·郑风·子衿》)
离情别绪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分别在jí(4)▲ ,留恋不舍。《渡荆门送别》李白)
(5)▲ ,(6)▲ 。
(千山万水,近在咫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水景山情
气蒸云梦泽,(7)▲ 。
(水映天空,壮哉岳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8)▲ 。
(伤时感怀,抚今追昔。《小石潭记》柳宗元)
民俗风情
土地平旷,(9)▲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 ,并怡然自乐。
(民风淳朴,寄寓向往。《桃花源记》陶渊明)
能以径寸之木,为(11)▲ 宫室、器皿、人物,罔不因(12)▲ 势象形,各具情态。(翻译加点词意思)
(微雕艺术,堪称奇绝。《核舟记》魏学洢)
【活动二·经典咏流传——传扬经典名著】
学完《二首》后,你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阅读《经典常谈》中《第四》这一章节,具体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3分)
八(5)班为此次活动开展了“经典名著分享”,小言同学选择朗诵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诗文。有同学发现这些诗文在《经典常谈》中都有提到。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3分)
《尚书》第三 B. 《诗经》第四 C.《战国策》第八 D.《辞赋》第十一
二、阅读
【活动三·经典咏流传——阅鉴圣贤文章】
(一)古诗文阅读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诵读古代文人的经典文章,借助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可以有效积累语言,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为此学校开展了“柳宗元诗文”主题阅读,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9分)
材料一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释]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臼。
材料二: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②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③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④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节选自 《永州八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庥(xiū):树荫。③酾(shī):分流,疏导。④蠲(juān):古同“涓”,清洁。
材料三: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4分)
5.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处。(2分)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
7.《石渠记》 中说道“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请你结合语句,任选两个个角度谈谈石渠之美?(3分)
▲
▲
8.阅读《夏昼偶作》,与“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表现手法相同的语句是( )。(2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荽鹦鹉洲。(崔颖《黄鹤楼》〕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D.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作者由眼前之景所触发的情绪是不同的,请你结合两文内容说说理由。
▲
▲
【活动四·经典咏流传——传承传统文化】
初中生活史即是阅读成长史,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初中这首诗里美丽纷飞的章节。阅读,可以让我们观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草长莺飞、大雁迁徙的事理;阅读,可以让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下面两篇文章都选入了实验初中 “经典咏流传——传承传统文化”栏目,八(5)班同学读完后,针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
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
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
知识体系,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它不
仅是指导农耕生产、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
针”,更是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从古
至今,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
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民族悠久历
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春分,古时候又
称“日夜分”。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从
春分开始白天会越来越长,而黑夜越来越短。春分时节,气候适宜,万物蓬勃生长。古代民间有警花喝酒习俗,时至今天,踏青、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续井有新的发展。所以,二十四节气对当今社会的人来说,很重要的就是它具有增进文化认同的功能价值。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百度百科及中新网)
【材料二】
雨生百谷,故曰谷雨。谷兩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转折点。此时的万物仿佛懂得人情事故,蓄满生意与春惜别。“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说的是谷雨节气的洛阳牡丹,用这样一个震撼的仪式与春天告别。这时候鲜河豚、嫩香椿、谷雨茶蹦跃登场,让人强壮骨,慰藉肺腑。联合国将每年农历谷兩节作为‘联合国中文日”,以此纪念中华文祖仓颉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震撼的,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比如"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睛朗了。整面天空像一个隐匿林中的蓝色湖泊。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有删改)
【材料三】
浙江卫视 《“中国好时节”春分篇》 在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基础上,用跨品类艺术形式来“着色”,历史与现代交织增加“饱和度”。《春茶意暖》中,舞蹈演员们被固定在4.7米的杆子上,配合4米长的水袖舞动,宛若灵动的茶叶,在茶碗中律动。《剑器近》中,从龙泉宝剑起源铺陈开来,讲述到现代被授予荣誉的中国海军“深蓝之剑”。厚重的历史内涵在现代社会有了绵延。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听见江南》,用巧思来串联宋代文化,古琴中描绘出江南韵味,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特征,也凸显出传统文化在当地的浸润。节目始终与观众、时代同频共振,体现出中国人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以CSM64城收视率1.629位列同时段收视第一,在全网7个社交平台获得热搜28个,全平台主话题阅读量近2亿,微博讨论次数超2.8万,抖音平台视频总播放量超812.7万等。“宋韵氛围感拉满”“春茶意暖舞蹈演员就是龙井茶本茶吧”等话题引发全网热议,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
(选自《浙江卫视》)
10.下列対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不仅有生活实用价值,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增进人们的社会文化认同感。
B. 联合国为了纪念中华文祖仓颉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震撼的就只是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的一一对应。
D. 《中国好时节》成功出圈,在全网所有社交平台共获得热搜28个,主话题阅读量近2亿。
11.诗歌里也有节气。请结合上述材料和图1,说出下面诗句和选项中的节气一一对应的是( )(3分)
(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白居)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翁卷)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4)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春晴泛舟》白居易)
(5)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朱熹)
A. 谷雨 白露 惊蛰 夏至 春分 B. 谷雨 白露 春分 惊蛰 夏至
C. 白露 谷兩 夏至 惊蛰 春分 D.白露 惊蛰 谷雨 春分 夏至
12.作为《中国好时节》的主创人员,请你结合材料中对二十四节气的介绍和链接资料,写一段推荐词,向广大观众朋友推荐这个节目。(不少于100字)(5分)
【链接资料】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王羽说:“艺术+视听”“国粹+科技”正式成为“国潮”节目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点、发力点。“国潮”节目多元融合的思路,多技术形态的应用,打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层层密码,通过VR、AR、MR、自由视角、跨越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等新科技创意,让体验感、代入感更强,使厚重、古朴、有距离的传统文化、历史形象变得更生动有趣,使传统经典变得〝潮’起来。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寒节不寒
郭文斌
老家把农历十月初一叫寒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给逝去的先人缝寒衣。
印象中,每年的十月初一似乎都下着“地溜子”——不像雪,不像雨,是不紧不慢的雪星儿。那雪星儿像是有什么心事,沥沥拉拉地落着,落到了院子里,也是要化不化的样子。整个天地,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
这一天,爹会早早地把炉火生着,等姐来。
姐一来,洗了手和脸就上炕。姐把娘早几天就洗净的两块头巾铺在毡上,然后把彩纸放在上面,开始画衣样,接着按衣样剪起来。先是祖太爷爷的,再是祖太奶奶的,接下来是太爷爷的、太奶奶的。
姐开始往剪好的衣里铺棉花了。娘到炕头看了看姐拿来的棉花:“真白啊,雪一样。”姐说:“就是,很难碰上这么暄白的棉花。”“你爷爷奶奶穿在身上不知该咋高兴呢。”娘说。
姐铺好棉花,盖上面子,和娘一起缝,只听得她们手里的针从彩纸上穿过时发出的不同于穿过布的清脆响声。我的眼前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脸,那是我没有见过的祖太爷爷、祖太奶奶、太爷爷、太奶奶。娘和姐缝得特别快,不一会儿,花花绿绿的彩色衣裳就冒出簸箕沿儿了,看着让人心里既温暖又踏实。娘说:“我就觉得你奶奶和外奶奶一直没有过世,还在这世上。”
娘让姐收拾炕上,她去厨房烙麻麸馍馍。
我不知道为啥要等到十月初一这天才吃麻麸馍馍。其实八月十五前麻就收了,爹用麻秆拧了好几把绳子,娘用爹拧的绳子纳了好几双鞋底,可是麻籽一直放着,昨天娘才把它炒了,在石磨上推成麻麸,今早拿它烙麻麸馍馍。
说是麻麸馍馍,其实是麻麸馅饼。这麻麸刚进锅时还乖乖地待在面皮里,一烙就出油了,让人觉得不是面皮包着麻麸,而是油包着麻麸。
天黑时,在外面忙的爹和哥回来了,娘和姐已经把麻麸馍馍端上了炕桌。爹洗了手,和娘一起上炕坐下,我们姐弟三人也围着坐了。我的目光在大家的脸上扫了扫,觉得十月初一的味道全到了。
十月初一吃饭要供的。一家人闭着眼睛,先请天地君亲师享用美味,然后才动手。但哪里动得了手,麻麸馍馍油汪得手不敢往上面放。娘早就料到了,在每人面前放了一个小碟儿,爹用筷子给大家往碟里夹。一吃,我才知道,说是麻麸馅,其实里头大多是萝卜丝儿,但这已经很香了。
十月初一的味道,原来是麻麸馍馍的味道。
一家人静静地吃着,没有谁说话。我更是千品万尝,专注于每一次咀嚼,因为我知道这麻麸馍馍一年里只能在十月初一吃一次,如果因为走神而没能好好咂摸,就太可惜了。
天黑尽时,一家人开始到村头送寒衣。此时,四面山坡上已经有星星点点的灯火。
爹找了一块净地,跪了下来,在面前的地上画了一个圈儿,把寒衣放在里面。爹把三炷香给哥,哥举着香十分恭敬地作了个揖,一炷给天,一炷给地,一炷给自家的先人。爹又把三张黄表纸给哥,擦一根火柴,黄表纸哗地着了起来。爹先拿过寒衣边角料,向哥手中的黄表纸引了火,然后将祖太爷爷的寒衣放大火上,然后是祖太奶奶的,然后是太爷爷的、太奶奶的……
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我问:“怎么保证爷爷奶奶能收到这些寒衣呢?”爹看了我一眼,说:“当你觉得心上不冷时,你爷爷奶奶就收到了。”
好多年没有给先人送寒衣了,但每到这天,我都会想起爹的这句话,就觉得寒节其实是暖的。
13.读完全文,小苏觉得文章主要写寒节里“送寒衣”的习俗,“吃麻麸馍馍”的情节可以删除,对此你怎么看?(3分)
▲
▲ 14 你会带着哪种语气来朗读下面这句话?请选择恰当的项并简述理由。(3分)
印象中,每年的十月初一似乎都下着“地溜子”-——不像雪,不像雨,是不紧不慢的雪星儿。那雪星儿像是有什么心事,沥沥拉拉地落着,落到了院子里,也是要化不化的样子。整个天地,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
A. 低沉感伤 B.柔和亲切 C.轻松欢快
我选 (填序号),理由是
15. 小苏觉得下面两段文宇情感表达丰富,在描写上有共同的特点。请联系原文作简要赏析。(3分)
爹找了一块净地,跪了下来,在面前的地上画了一个圈儿,把寒衣放在里面。爹把三炷香给哥,哥举着香十分恭敬地作了个揖,一炷给天,一炷给地,一炷给自家的先人。
——郭文斌《寒节不寒》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
▲
16. 小言认为,下面这句话很有深意,请联系文章标题“寒节不寒”,谈谈你的理解。(3分)
爹看了我一眼,说:“当你觉得心上不冷时,你爷爷奶奶就收到了。”
▲
▲
三.写作
【活动五·经典咏流传——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17.参与了此次活动,你一定有所收获。请从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40分)
【任务一】本次参观活动,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在《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班会上演讲。
【任务二】在岁月的长河里,哪一个传统节日(或节气)给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请写下来,向校刊“我与传统节日(节气)”专栏投稿。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诸暨市实验初中2023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
(1)窈窕淑女(2)君子好逑(3)一日不见(4)即(5)海内存知己(6)天涯若比邻(7)波撼岳阳城(8)悄怆幽邃(9)屋舍俨然(10)黄发垂髫(11)雕刻(12)顺着
2.《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指的是借物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写出“赋比兴”给2分,写出“赋比兴”,并对此做简要解释给3分。)
3.:BDC
4.(1)停留(2)像,如同(3)有时(4)架桥
5.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6.(1)(鱼)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2)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
7.暂无
8.D
9.两文都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心情抑郁,寄情山水寻求精神慰藉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10.A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根据材料二首段“联合国将每年农历谷雨节作为联合国中文日,以此纪念中华文祖仓颉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可知,选项表述错误;
C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震撼的,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可知,迭项表述错误;
D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以CSM64城收视率1.629位列同时段收视第一,在全网7个社交平台获得热搜28个”可知,选项“全网所有社交平台”表述错误;
故选A。
11.C
【解析】(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为: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号。对应的节气是“白露”;(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意为: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雲的细兩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对应的节气是“谷雨”;(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为: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对应的节气是“夏至”;(4)“雷动风行惊垫户,天开地辟转鸿钧“意为:春雷萌动,风雨飘摇,惊蛰已经到来,宇宙就像天地初开的时候,别有一番新的气象。对应的节气是“惊垫”;“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意
为:风和日丽之时在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对应的节气是”春分”;
故选C。
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们发扬传统文化,不能忘记节气。希望从春分开始,在春、夏、秋、冬各自有一场晚会,将节气深耕到观众心中。用《中国好时节》节目做引,让观众再次看到欧阳修笔下“四
时之景不同”,再次发出“而乐亦无穷也”的美好感慨,真切体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可谓一种全新的中国式浪漫。推荐大家来收看
答案:
13.(2分)不可以。因为“吃麻获馍馍”,也是寒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麻麩馍馍” 的温馨场面,表现了 “寒节不寒” 的主题。
14. (3分)示例 1:我选A,这段文字渲染了寒节略带伤感的氛国,低沉感伤的语气与寒节的气氛是一致的。
示例2:我选B,这段文字虽然渲染了寒节忧伤凄凉的氛围,但联系全文看 “寒节,不但“不寒”,反而使人内心感到温暖,所以适合柔和亲切的语气。
15.(3 分) 都运用了动作描写,前者抓住父菜“送寒衣〞的动作,表现上供时的虔诚,突出对天地、先人的敬意:后者抓住父亲爬铁道时的动作,表现爬月合的艰难,突出爱子的深情。
16.(3 分)为先人“送寒衣”有一种怀念的温暖,既表达了对先人的缅怀、敬意,也表现出亲情的温馨。心有温暖,则寒节不寒。(意思对即可)
朗读诗文
《经典常谈》篇目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填选项)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 (填选项)
(苏秦)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3) ▲ (填选项)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技巧小结
不可久居
文言只是积累:古今异义
(1) ▲
在古代汉语解释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查找或者区别字词的古今异义,也可以结合语法知识进行推断,同时要结合语境。
如鸣珮环
查字典:前往,到去;像,如同;按照,假如;介词,于
(2) ▲
渠之广,或咫尺
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判断
(3) ▲
民桥其上
语法推断法:根据词语所在的语法位置推断它的活用现象
(4)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评估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