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小升初总复习语文精选精练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儿童急走追黄蝶 走马观花
B. 及其日中如探汤 赴汤蹈火
C. 虽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D. 通国之善弈者也 与人为善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孰谓汝多知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汤乎若流水。
C.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D. 通国之善弈者也。 尽善尽美
3、加横线的多音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爸爸出差(chāi)差(chà)不多一个月了,我很想念他。
B. 今天我们到达了大兴(xīng)安岭。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大家心里很兴(xìng)奋。
C. 恰到好处的威吓(xià)比忠告更有价值。
D. 他们的表演精彩极了,台下的喝(hē)彩声接连不断。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先生,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内容丰富。
B. 《那个星期天》的结尾借助景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心情,如描写光线的消逝流露出“我”内心沮丧和失落的情感。
C. 《表里的生物》一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线索清晰,层层递进。
D.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交代起因、时间,直截了当。
5、在下面语段空白处填入三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草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冬曰观雪,雪意阑珊,。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A. ③②①B. ③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①
6、下列词语中读音、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筏(fá) 潺潺(chán) 残爆 死得其所
B. 简陋(lù) 宪兵(xiàn) 拌倒 无独有偶
C. 鸿(hónɡ)毛 抽噎(yē) 恐怖 焉知非福
D. 鸿鹄(hú) 气馁(lěi) 领域 见微知箸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 急遽(jù)暂时(zhàn)B. 日晷(guǐ)娱乐(yú)
C. 简陋(luò)蝎子(xiē)D. 初旬(xún)锲而不舍(qì)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弈秋,通国之善(善于)弈者也。
B. 思援弓缴(jiǎ)而射之。
C. 及其日中如探汤(面汤)。
9、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梅花、兰花、竹子、菊花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④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
A. ①④②③B. ②④①③C. ①②④③D. ②③④①
10、下列结合读者在横线上,按照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明上河图》刻在直径近4米,长达12米的樟木上。______
①透过街边酒肆的窗户,连里面正在把酒言欢的食客亦刻画得活灵活现。②房舍街道鳞次栉比,拥挤的人流、五行八作的细致描摹,无不体现出雕刻者出神入化的技艺。③那些粗细如牙签、似乎可随风摇曳的绳子,竟然是在整根木头上直接雕出来的!④且不说人物丰富的神态,光是那一根根缆绳就已让人拍案叫绝。⑤樟木的每一面都刻有五六百个人物,还有大量的车辆、船只、店铺、民房。
A. ⑤②①④③B. ③④⑤②①C. ②①④③⑤D. ②⑤①③④
11、你的藏书阁中有①《爱丽丝漫游奇境》②《鲁滨逊漂流记》③《骑鹅旅行记》④《汤姆·索亚历险记》⑤《安徒生童话》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作品。如果想依次开展对安徒生、马克·吐温、刘易斯·卡罗尔、丹尼尔·笛福这四位作家的作品研究,正确的取书顺序是( )
A. ⑤②④①B. ⑤④①②
C. ⑤④③②D. ⑤④①⑥
12、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获国际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据说齐白石一生中曾五易画风。
下列名言( )最能说明以上材料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3、郑小文想倡议大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以下内容不合适的是( )
A. 要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
B. 要多了解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与发现等。
C. 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无需特别关注。
14、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下列剧种及其经典剧目配对错误的是( )。
A. 黄梅戏——《天仙配》B. 藏戏——《文成公主》
C.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D. 京剧——《变脸》
15、下列诗句与节日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节)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
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6、文中有戏曲:我国剧种繁多,流派纷呈。我知道唐东杰布是___________的开山鼻祖,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剧种。
17、 “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
18、《匆匆》一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______和______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______的主题思想。
19、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都爱听夸奖的话,但只有那些善意的批评,才会让我们更强大。
20、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典型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遭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借歌颂石灰的坚贞无畏,吟咏自己的高洁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借赞美竹的坚韧顽强,言说自己的不屈风骨。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2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2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4、苟利于民,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
25、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2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生命的声音
①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②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③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大都是在孤独和绝望中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他想:与其这样在孤独无望中熬下去,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④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设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最恶毒的诅咒,甚至是打在脸上的巴掌声,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恍惚中程来,重新振作起来。
⑤但没有,什么也没有,连一块坷垃②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⑥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⑦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⑧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⑨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叉了一口气。
⑩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⑪他如老僧入定③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⑫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⑬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⑭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⑮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教了。
⑯当他被教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⑰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导致矿井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坷垃]方言,就是泥土块的意思。③[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 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2字。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 )→( )→百感交集
3. 在划横线的句子中,先写蚊子的声音不大,后又写蚊子的声音“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这样矛盾吗?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晚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以前我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的一扇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 _______。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位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的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他们快步冲出小巷。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里的灯都没有亮起来。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看到那团黄色的灯晕,我总觉得,那一盏灯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昧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了点头,似乎是示意我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向几户人家打呀,我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
⑪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手里握着的那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⑫多年后,昔目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⑬然而那桑小巷里的灯,依然亮在我的心里,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寂寞的忧郁年代。
⑭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然起这样一盏灯。
1. 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一盏灯”,其用意是( )。
A. “我”对“一盏灯”的印象十分深刻B. 以“一盏灯”为线索,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
C. “一盏灯”给了“我”走夜路的勇气D. 蕴含了“我”对这对老夫妻的感激之情
2. 短文中,“我”的情感随着什么事发生了什么样的恋化?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3. 第③自然段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 请把第④自然段横线外老奶奶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描写这对老夫妻为自己“点灯”的行为,突出了他们善良淳朴、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B. 短文运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我”对这对老夫妻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C. 全文采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写出了“小巷之灯”对“我”的影响,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D. “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我”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6. 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人“燃起一盏灯”的经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0分)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在你的生命中哪件事对你产生了恒久的影响呢?相信六年级的你已经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请以“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450字;
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③字迹端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④不得抄袭、套作;在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D
2、A
3、A
4、D
5、B
6、C
7、B
8、A
9、B
10、C
11、B
12、B
13、C
14、D
15、B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6、①. 藏戏 ②. 豫剧 ③. 越剧 ④. 黄梅戏
17、寒食东风御柳斜
18、①. 朱自清 ②. 无奈 ③. 惋惜 ④. 白白走一遭
19、①. 良药苦口利于病 ②. 忠言逆耳利于行
20、①. 何当金络脑 ②. 粉骨碎身浑不怕 ③. 千磨万击还坚劲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21、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明月别枝惊鹊
2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4、①. 不必法古 ②. 不必循旧
25、不知秋思落谁家
四、阅读理解。(20分)
26、1. 两层含义,一是指蚊子发出的声音;二是指在死亡临近时,矿工从蚊子的声音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呼唤。
2. ①. 宁静极了 ②. 充满希望
3. 不矛盾。形成对比,“声音很小”鱼“如巨雷”看似矛盾,实则突出了这细小的声音对矿工的震撼力之大。
4. 在困境中坚持信念,互相支撑,相互扶持等。
27、1. B2. ①. 经过漆黑的小巷 ②. 看到老奶奶的灵堂 ③. 感到温暖 ④. 怅然
3. ①. 环境 ②. 渲染了小巷里寒冷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我”独自走夜路害怕(恐惧)的内心感受,为下文老人为“我”亮灯作铺垫
4. 示例: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5. D
6. 示例:有一次,一位双手都拿着东西的同学走在我前面,他正用身体费劲地推着玻璃大门,但就是没能推开门。于是我替他把教学楼的大门撑住,让他先走,他看了看我,笑着说了声:“谢谢。”
五、作文(30分)
例文:
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人生的每一件事,如同一朵朵鲜艳的花儿绽放在心灵深处。捧起其中的一朵,那含着欢笑与泪水的清香,令人沉醉!不过,其中的那朵花儿最芬芳迷人!
暑假来临,我和姐姐磋商着买卖小玩意儿的计划,决定到和平公园叫卖。
第一天,我和姐姐慢悠悠地来到公园。见到热闹的公园,我想:这么多人都在玩耍,而我们却呆呆地坐在那儿,岂不是很为难!我登时脸通红,步伐更慢了。忽然,我想起了一位教师说的话,“不迈出第一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于是,我一咬牙,拎着东西,加快了步伐。来到了摊位,我们又胆小了起来,摆商品时,十分小心,生怕他人看见。
摆好后,我们手足无措,不敢宣传,更不敢吆喝。路过的人也只是眼睛看一下就走开了,我们失望极了!半小时过去了,终于,两个小女孩走过来。我推了姐姐一下,姐姐立即热情地招呼道:“小妹妹,看看我们的商品,买一个吧!……”在我们的热情款待下,小女孩买下了两样玩具。第一次买卖成功了!登时,快乐满足涌上我的心头。接着,小孩子越来越多,我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买卖都一帆风顺,不仅心中满足,赚了钱,还收获颇多,真是一举多得啊!
这朵花儿是花海中最美最香的,是永远不会枯萎的,它那淡淡的清香将永存我的心头!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______
为我“点”灯
______
重回小巷
吓得想哭
______
满脸泪水
______
2023-2024学年桓台县小升初总复习语文精选精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桓台县小升初总复习语文精选精练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古诗文积累,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文昌市小升初总复习语文精选精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文昌市小升初总复习语文精选精练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句子加工厂,快乐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宣汉县小升初总复习语文精选精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宣汉县小升初总复习语文精选精练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句子加工厂,快乐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