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北京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北京卷)(教师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化学(北京卷)(教师用),共18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Mn-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B.塑料保鲜膜
C.铝合金D.玻璃钢
【答案】B
【解析】A、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B、塑料保鲜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综上所述:选择B。
2.2023年第19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有下列情景,其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国旗升起B.国歌响起
C.灯光闪烁D.焰火绽放
【答案】D
【解析】A、锣鼓喧天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国歌响起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灯光闪烁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焰火绽放,涉及物质燃烧,该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3.下列生活事例用化学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
【答案】A
【解析】A、厨师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题意;B、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是因为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不符合题意;C、医生建议青少年用轻质碳酸钙粉末(钙片)作补钙剂,是因为碳酸钙含钙元素,且碳酸钙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得到钙离子,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能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故可将铁矿石冶炼成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这几年来,快递行业飞发展。快递的包装纸盒属于( )
A.有害垃圾B.可回收垃圾
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答案】B
【解析】快递用的包装纸箱可以回收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防止污染,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B。
5.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
A.钙B.铁C.锌D.碘
【答案】A
【解析】A、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缺少钙元素,所以应该适量的补充钙元素,符合题意;B、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C、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下列做法及对应的化学原理均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油锅着火,应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来灭火,错误B、菠菜或花卉的叶片发黄时施氮肥,氮肥能促进植物叶片生长,错误;C、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软化硬水,错误;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擦干并涂油放置,金属在干燥和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不易生锈,正确。故选D。
7.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从环保角度考虑,亚运会赛事车辆最理想的燃料是( )
氢气B.天然气
C.酒精D.汽油
【答案】A
【解析】A、氢气作为燃料,可用水作原料来制取(即来源广),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多,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B、天然气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C、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D、汽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气体,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故选:A。
8.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2O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翡翠是一种化合物B.硬玉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硬玉含有10原子D.翡翠由钠、铝、硅、氧四种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2O6),故是一种混合物,错误;B、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硬玉NaAl(Si2O6)中Na的化合价为+1,Al的化合价为+3,O的化合价为-2,设Si的化合价为x,+1+3+2x+(-2)×6=0,x=+4,故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正确;C、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应说一个硬玉分子中含有10原子,错误;D、翡翠是一种混合物,应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应说硬玉分子由钠、铝、硅、氧四种原子构成,错误。故选B。
9.2024年1月19日晚,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英才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3人遇难,4人受伤。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安全逃生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
B.用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
C.图书、档案失火要用水浇灭火
D.室内起火,马上打开所有门窗
【答案】A
【解析】A、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正确;B、液化石油罐泄漏的正确处理方法: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禁止一切与电、火有关的举措,错误;C、图书、档案失火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免损坏图书、档案,错误;D、室内起火,不能马上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流通加快,使火势燃烧更旺,错误。故选A。
10.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作保护气
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
【答案】D
【解析】A、植物光合作用吸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不符合题意;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符合题意;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符合题意。故选D。
11.某同学对一些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N2,可判断氮气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
B.2S2﹣可表示2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C.Mg2+可表示1个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D.根据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3
【答案】C
【解析】A、根据N2,可判断1个氮气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B、2S2﹣可表示2个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故B不正确;C、Mg2+可表示1个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故C正确;D、元素只讲种类,不论数目,根据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原子的个数比为1:3,故D不正确。故选C。
12.下列除杂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 在氧气中点燃,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但会引入新杂质氧气,错误。B. 硝酸钾、氯化钠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提纯氯化钠除去硝酸钾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操作为溶解,加热浓缩有一定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错误。C. 氯酸钾在加热及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后质量不变,会混入新杂质二氧化锰,错误。D. 氢氧化钠和氧气不反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带出的水蒸气,可以得到氧气,正确。故选:D。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冰箱里的异味B.氮气作保护气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铁锅作炊具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用于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该项不符合题意;B、氮气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稳定性是化学性质,故该项符合题意;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该项不符合题意;D、铁锅作炊具利用了铁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
C.铁丝燃烧D.收集氢气
【答案】B
【解析】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氢气应从长导管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15.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O2和N2——燃着的木条B.MgO和P2O5——观察颜色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H2和CO2——澄清石灰水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而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木条燃烧的更旺的为O2,熄灭的为N2,所以可以使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故A正确;B、MgO和P2O5都是白色固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区分,故B错误;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为硬水,故C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不可以,故可以使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B。
1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古代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A、古代书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B、煤不完全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所以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酸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是因为他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7.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铁锈的是( )
A.氢氧化钠B.稀盐酸C.食盐水D.蒸馏水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 是碱,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选项错误;B、稀盐酸属于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选项正确;C、食盐水即氯化钠溶液属于盐类,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选项错误;D、蒸馏水不能与氧化铁反应,选项错误;故选:B。
18.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特色之一是“智能”,智能电子产品的触摸屏制作离不开铟,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铟元素有49种原子B.铟元素的名称是In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D.铟原子质量为114.8g
【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9,表示原子序数为49,不是表示铟元素有49种原子,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铟元素的元素符号是In,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9,表示原子序数为49,原子序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9,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故选C。
19.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相关图示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故装置错误;B、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故装置正确;C、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装置正确;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装置正确。故选A。
2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不正确;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正确;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不正确;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
21.分类学习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金属材料:四氧化三铁B.氧化物:干冰
C.还原性物质:一氧化碳D.供能的营养素:糖类
【答案】A
【解析】A、四氧化三铁是一种氧化物,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选择题组
向两个盛有40℃100g水的烧杯①和②中分别加入甲、乙物质。回答下面小题。
22.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28.6%B.40%
C.55%D.60%
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烧杯①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物质
C.烧杯②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D.将烧杯①、②升温至50℃,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22.A ;23.D
【解析】22.如图所示,4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乙,因此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A。
23.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A选项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为40g,也就是100g水中可以溶解甲物质40g,烧杯①中加入甲物质60g,烧杯底部有20g甲物质未溶解,B选项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也就是100g水中可以溶解乙物质40g,烧杯②中加入乙物质60g,烧杯底部有20g乙物质未溶解,溶液为饱和溶液,C选项正确;D、将烧杯①、②升温至50℃,甲、乙溶解度均增大,甲变为60g,乙的溶解度大于40g小于60g,,溶液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同,二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D选项错误。故选:D。
2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X的值为51
【答案】B
【解析】根据前后质量的变化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W反应前是23g,反应后为0g,质量减少了23g,是反应物,O2反应前是64g,反应后为16g,质量减少了48g,是反应物,H2O反应前是5g,反应后为32g,质量增加了27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故可判断CO2为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23g+48g-27g=44g,故反应可表示为:X+ O2= CO2+H2O。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根据44g CO2,可求出碳元素质量=44g ××100%=12g,根据27gH2O,可求出氢元素质量=36g ××100%=3g,则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12g+3g=15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化学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docx、化学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版docx、化学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docx、化学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卷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教师用卷+学生用卷),文件包含澶╂触鍗蜂節骞寸骇鍖栧妯℃嫙鑰冭瘯pdf、澶╂触鍗蜂節骞寸骇鍖栧妯℃嫙鑰冭瘯绛旀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2022年北京中考化学5年真题1年模拟分项汇编 专题20 基本实验及原理(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20基本实验及原理-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20基本实验及原理-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