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2024年广西全区统考模拟试卷(一)答案解析.docx
    • 原卷
      2024年广西全区统考模拟试卷(一).docx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01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02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03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01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02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文件包含2024年广西全区统考模拟试卷一答案解析docx、2024年广西全区统考模拟试卷一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100分,学生闭卷作答,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C-12N-14O-16Na-23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Cu-64Zn-65Ag-108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中小学开设的劳动课内容丰富多样。下列课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学习插花 B.制作木雕C.用葡萄酿酒 D.用皱纹纸制作纸玫瑰
    【解答】解:A.学习插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制作木雕过程中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用皱纹纸制作纸玫瑰过程中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2.饼干开袋后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使饼干开袋后逐渐变软,故选项错误;
    B、氧气不能使饼干开袋后逐渐变软,故选项错误;
    C、氮气不能使饼干开袋后逐渐变软,故选项错误;
    D、饼干开袋后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滴加液体 B.取用粉末状药品 C.读取液体体积 D.添加酒精
    【解答】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故A错误;
    B、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先将试管倾斜,再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再将试管竖立,故B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错误;
    D、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解答】解: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氧气和氢气,是因为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C、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水银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无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仍为无色。该选项不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该选项不正确。
    C、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属于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该选项不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正确。
    故选:D。
    6.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水 B.双氧水C.液氧 D.冰水混合物
    【解答】解:A、泥难溶于水,泥水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废铝制易拉罐 B.废玻璃瓶C.废旧报纸D.废塑料瓶
    【解答】解:A、废铝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
    B、废玻璃瓶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废旧报纸不属于合成材料,C错误;
    D、废塑料瓶属于合成材料,D正确;
    故选:D。
    8.《千里江山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作品利用矿物颜料充分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下列是其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大红色:朱砂【HgS】 B.棕红色:赭石【Fe2O3】
    C.白色:碎磲【CaCO3】 D.青绿色:孔雀石【Cu2(OH)2CO3】
    【解答】解:A、HgS由汞、硫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Fe2O3是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CaCO3是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D、Cu2(OH)2CO3是由铜、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故选:B。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奶发酵后变成酸奶,pH变大 B.等体积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量多
    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解答】解: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苹果汁的酸性强,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炉具清洁剂的pH比鸡蛋清的大,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汁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喝苹果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
    D.对于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解答】解:A、反应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淀,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分离,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说法正确;
    C、明矾溶于水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故C说法错误;
    D、对于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1.小伟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
    A.X>Y>(H)>ZB.Y>X>(H)>ZC.X>Z>(H)>YD.Y>(H)>X>Z
    【解答】解:“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说明金属X、Y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H之前,属于活泼金属,而金属Z处于H之后,属不活泼金属;“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说明金属Y的活动性大于金属X。
    因此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X>H>Z。
    故选:B。
    12.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工业上制造三氧化铬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
    A.H2SB.H2SO3C.H2SO4D.SO2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可知:反应前钠原子的个数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铬原子的个数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氧原子的个数是7个,反应后是11个,则其中4个包含在X中;
    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是0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硫原子的个数是0个,反应后1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4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故化学式H2SO4。
    故选:C。
    13.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氯化钙具有吸水性)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
    B.①②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试管①③对照可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解答】解:A、铁和氧气、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①中乙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则生锈最明显,故说法不正确;
    B、将水煮沸,能除去水中的氧气,防止干燥,故说法正确;
    C、②中水面上有一层植物油,可隔绝氧气,③中氧化钙能和水反应,则可作干燥剂,故说法正确;
    D、③中铁只和氧气接触,不会生锈,①③对比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4.下列灭火措施对应的灭火原理正确的是( )
    【解答】解:A、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燃着的家具,利用的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蜡烛吹灭,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温度,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利用的是移除可燃物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工业上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O2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理论上,O2、H2O 足量可以将NO、NO2 全部转化为HNO3
    D.工业上,30kgNO生产得到42kgHNO3
    【解答】解:A、反应①中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所以参加反应的NO与O2的分子数之比为2:1,故A错误;
    B、转化过程中,氧元素从0价变成﹣2价,氮元素从+2价变成+4价变成+5价,所以氮、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错误;
    C、2NO+O2═2NO2,①
    3NO2+H2O═2HNO3+NO,②
    ①×3+②×2得:4NO+3O2+2H2O=4HNO3,
    使反应物全部转化为HNO3,需要控制NO、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4:3:2,故C正确;
    D、
    4NO十3O2十2H2O=4HNO3,
    120 4×63
    30kg x

    x=63kg
    工业上,30kgNO生产得到63kgHNO3,故D错误。
    故选:C。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CO2→CO②CaCO3→CaO→Ca(OH)2③Na2CO3→NaNO3→NaCl④H2O2→H2→H2O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答】解: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能一步实现;
    ②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能一步实现;
    ③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不能一步转化成氯化钠;
    ④过氧化氢不能一步转化成氢气;
    综上所述,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②;
    故选:A。
    17.鉴别、检验、除杂与分离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答】解:A、NH4Cl能够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KNO3与熟石灰不反应,所以能够鉴别化肥NH4Cl和KNO3,选项正确;
    B、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钠,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都能够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不能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选项错误;
    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的方法是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选项错误。
    故选:A。
    18.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B=C>A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关系为A>B
    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7%
    【解答】解:A、阴影区域均在A、C的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均处于饱和状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即在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B>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A和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C>A,但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图可知,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B溶液最浓,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B>A>C,故选项说法错误。
    C、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D、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含义是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20g,则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16.7%,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已知氢氧化铝能溶解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NaAlO2)溶液,有关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现有160.0g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镁、硫酸铜、氯化铝中的一种或数种。取10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往其中逐滴加入20.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一定有AlCl3、MgSO4和CuSO4
    B.一定有AlCl3和MgSO4,一定没有盐酸
    C.一定有AlCl3和MgSO4,可能有盐酸
    D.一定有AlCl3和CuSO4,可能有MgSO4
    【解答】解:A、因为溶液是无色的,因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因为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稀盐酸,当加入160g氢氧化钠溶液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减少,说明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在溶解,进一步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铝,当加入200g氢氧化钠溶液后沉淀不再减少,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最终没有溶解的沉淀是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C、如果溶液中含有稀盐酸时,则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这是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0.已知,4KO2+2CO2═2K2CO3+3O2,4KO2+2H2SO4═2K2SO4+2H2O+3O2↑,现有28.4gKO2与一定量的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变为27.8g,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200.0g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得到15.0g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O2应密封保存
    B.与C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7.2g
    C.与CO2反后的固体中KO2和K2CO3的质量比为71:207
    D.与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K2SO4的质量分数约为15.3%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KO2能与CO2反应,应密时保存,故A正确;
    B、设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x,生成K2CO3的质量为y,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消耗KO2的质量为m。
    4KO2+2CO2═2K2CO3+3O2固体质量减小
    284 88 276 96 284﹣276=8
    m z y x 28.4g﹣27.8g=0.6g
    x=7.2g
    y=20.7g
    z=6.6g
    m=21.3g
    根据计算可知,KO2与C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7.2g,故B正确;
    C、根据计算可知,与CO2反应后的固体中KO2和K2CO3的质量比为(28.4g﹣21.3g):20.7g=71:207,故C正确;
    D、与硫酸反应后钾元素完全转化为K2SO4,故生成K2SO4的质量为 28.4g×()÷()=34.8 g,K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就等于与KO2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6.6g;与硫酸反应的KO2的质量为28.4g﹣21.3g=7.1g,设KO2与硫酸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n,则:
    4KO2+2H2SO4═2K2SO4+2H2O+3O2↑
    284 96
    7.1g n
    n=2.4g;故与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K2SO4的质量分数约为×100%≈15.9%,故D错误。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离子 3S2﹣ ;(2)氩气 Ar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4)乙醇 C2H5OH ;(5)Fe3+中数字“3”的含义是 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
    【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3个硫离子表示为:3S2﹣;
    (2)稀有气体单质可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故氩气表示为:Ar;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 镁中镁元素显+2价表示为:;
    (4)乙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根据有机物的书写规则,乙醇可表示为:C2H5OH;
    (5)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3+中数字“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故答案为:(1)3S2﹣;(2)Ar;(3);(4)C2H5OH;(5)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2.(5分)请用下列物质的代号填空
    A、石油 B、干冰 C、熟石灰 D、金刚石 E、氧气
    (1)能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D ;(2)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E ;
    (3)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B ;
    (5)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C 。
    【解答】解:(1)金刚石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
    (2)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能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4)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5)熟石灰呈碱性,可以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1)D;(2)E;(3)A;(4)B;(5)C。
    23.(6分)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金属的冶炼与使用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日常生活中,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是 B (填标号)。
    A.金 B.铜 C.汞 D.钨
    (2)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如图a。
    ①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SnO2Sn+CO2↑ 。
    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 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熔点低 。
    (3)图b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ZnCO3,高温易分解生成ZnO。
    ①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 作还原剂 。
    ②已知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 C (填标号)。
    A.结晶 B.蒸发 C.蒸馏 D.升华
    【解答】解:(1)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还应该便宜,
    A、金具有导电性,但是价格昂贵,不符合题意;
    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低廉,符合题意;
    C、汞在常温下是液态,不符合题意;
    D、钨的熔点高,不适合制作电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①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nO2Sn+CO2↑;
    ②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
    (3)①煤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在罐中,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碳能夺取氧化锌中的氧将其还原为锌,所以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
    ②由于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此时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
    A、结晶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B、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热使其除去水分,剩下溶质固体,蒸发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不符合题意;
    C、蒸馏是将液体先通过加热使其气化,再通过冷凝使其液化的过程,蒸馏是根据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在冷凝区,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故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蒸馏,符合题意;
    D、升华是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1)B;(2)①C+SnO2Sn+CO2↑;②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熔点低;(3)①作还原剂;②C;
    24.(5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N、 H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C E 。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CH3OH 。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的原子种类是N、H、O,故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H;
    (2)①由微粒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为7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一个电子;
    ②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为同种元素,故属于同种元素的为C和E;
    ③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
    故答案为:(1)N;H;(2)①得;②C、E;③CO+2H2CH3OH。
    25.(5分)为验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图几个实验:
    (1) C 试管中的反应无明现象的。
    (2)若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试管B的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
    (3)试管E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 溶液变红 。
    (4)将DE反应后试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倒入前试管D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SO4、Na2CO3 。(填化学式)
    (5)将AB反应后的试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个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且有红色固体析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② 。
    ①倒入前试管A中的溶液为黄色
    ②倒入前试管B中稀硫酸有剩余
    ③滤渣中一定有铁和铜
    ④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CuSO4、H2SO4
    【解答】解:(1)试管C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
    (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3)试管E中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将D、E反应后试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D中碳酸钠过量,则倒入前试管D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钠和生成的硫酸钠,化学式为 Na2SO4、Na2CO3;
    (5)将A、B反应后的试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个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且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试管A中铁粉过量,溶质为硫酸亚铁,试管B中氧化铜反应完全,溶质为硫酸铜和硫酸。
    ①由分析可知,说明试管A中的铁粉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倒入前试管A中的溶液为浅绿色,故①说法不正确;
    ②由分析可知,倒入前试管B中稀硫酸有剩余,故②说法正确;
    ③铁、氢、铜的活动性:Fe>H>Cu,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反应后,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故③说法不正确;
    ④由③的分析可知,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滤液中一定有FeSO4,一定没有CuSO4,可能含有硫酸,故④说法不正确;
    故选②。
    故答案为:(1)C(2)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3)溶液变红;(4)Na2SO4、Na2CO3;(5)2。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图1 图2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 释放 (填“吸收”或“释放”)CO2。
    (2)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pH越 小 。(填“大”或“小”)
    (3)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碳替代 。
    (4)用NaOH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5)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
    【解答】解:(1)化石燃料燃烧要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海水酸性越强,海水pH越小。
    (3)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占47%。
    (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5)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即CO2的脱除率最大。
    故答案为:(1)释放;(2)小;(3)碳替代;(4)2NaOH+CO2=Na2CO3+H2O;
    (5)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27.(6分)Fe3O4是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用铁泥(主要成分为Fe2O3、FeO,含少量Fe)制备Fe3O4的主要流程如下。
    (1)加入H2O2,将部分FeSO4转化为Fe2(SO4)3。“氧化”时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 为了防止H2O2发生分解 。
    (2)“沉淀”时要控制NaOH的量,原因是 防止NaOH与FeSO4发生反应,从而影响Fe3O4的产率 。
    (3)“转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OH)3+FeSO4Fe3O4+H2SO4+2H2O 。
    (4)合成氨催化过程中因部分Fe3O4与H2反应使催化剂“失效”。在一定温度下可用O2将其“再生”,原理如图2所示。“再生”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成“不变”)。
    (5)通入O2加热,将一定质量的失效催化剂进行“再生”,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T1~T1℃时,FeO转化为Fe3O4,T3~T4℃时,Fe3O4转化为Fe2O3。则M= 69.6 。
    【解答】(1)由于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溶液会发生分解,会降低原料的利用率,所以为了防止H2O2发生分解,“氧化”时温度不宜太高;故答案为:为了防止H2O2发生分解;
    (2)由于NaOH与FeSO4能发生反应,因此“沉淀”时要控制NaOH的量,防止其与FeSO4发生反应,从而影响Fe3O4的产率;故答案为:防止NaOH与FeSO4发生反应,从而影响Fe3O4的产率;
    (3)“转化”时,Fe(OH)3和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时还一定会生成H2SO4和H2O,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FeSO4Fe3O4+H2SO4+2H2O;故答案为:2Fe(OH)3+FeSO4Fe3O4+H2SO4+2H2O;
    (4)“再生”时是FeO和氧气反应生成Fe3O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所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故答案为:变小;
    (4)①根据元素守恒,转化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不变,T1℃﹣T2℃下,FeO转化为Fe3O4,M点固体成分为Fe3O4,T3℃﹣T4℃下,Fe3O4转化为Fe2O3,则T4℃时,固体质量为Fe2O3,Fe2O3的质量为72.0g,Fe3O4与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M点Fe3O4的质量为:=69.6g;故答案为:69.6;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若选择装置B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D (从A~F中选);若选择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时需在导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若选择装置G收集氧气,则氧气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共热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为 AE (从A~F中选)。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与装置B相比,装置C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时需在导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若选择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氧气应该从a端通入;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共热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E,故填:AE。
    故答案为:(1)锥形瓶;(2)D;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2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4)AE。
    29.(8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 b (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BaCl2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2】如图1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同时被氢氧化钠吸收,另外氢氧化钠固体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 1 更优。
    【拓展】图2为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l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1℃冷却至t2℃,t1~t2的最优范围是 a (填字母)。
    a.40~10 b.60~30 c.70~40
    【解答】解:探究一、要验证纯碱样品中有NaCl,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有气泡冒出;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是由于加入过量稀盐酸时提供了氯离子,同样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无法证明样品中是否有NaCl,所以可将稀盐酸换成稀硝酸。
    探究二、【方案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方案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将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同时被氢氧化钠吸收,另外氢氧化钠固体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造成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大于100%;
    【讨论】两个方案中方案1更好;
    【拓展】为提纯含少量NaCl的纯碱样品,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由于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其浓溶液从t1℃冷却至t2℃,t1~t2的最优范围是40~10。
    故答案为:探究一、气泡;白色沉淀;b;
    探究二、【方案1】Na2CO3+CaCl2=CaCO3↓+2NaCl;
    【方案2】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同时被氢氧化钠吸收,另外氢氧化钠固体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讨论】1;
    【拓展】a。
    五.计算题(6分)
    30.(6分)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将50g石灰石粉末均匀分为5等份,分5次加入盛有样品的烧杯中(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出每次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共生成CO2的质量为 4.4 g;
    (2)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需要计算过程)。
    【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第四次后再加入的碳酸钙没有反应,说明盐酸已经完全反应,所以盐酸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g+50g﹣245.6g=4.4g;
    (2)设稀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4.4g
    解得:x=7.3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故答案为:(1)4.4g;(2)3.65%。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9 20:23:16;用户:冯晓静;邮箱:17707728535;学号:18803039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氧气和氢气
    水分子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CO和CO2的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水银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
    汞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选项
    灭火措施
    灭火原理
    A
    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燃着的家具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将蜡烛吹灭
    隔绝空气
    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
    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
    移除可燃物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检验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D
    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
    有 气泡 产生
    样品中有NaCl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 白色沉淀 产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石灰石粉末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208.9g
    217.8g
    226.7g
    235.6g
    245.6g
    相关试卷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共6页。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丙烷,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