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4 燃料及其燃烧(历年考题选择题60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5 简答题第一题32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8 实验题压轴题30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测试卷01-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测试卷0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7 实验题(重点专练36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展开1.下图是常见的反应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要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_____(填“能”或“不能”)用 D 装置。
(3)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270℃时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2NaHCO3Na2CO3+H2O↑+CO2↑此反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编号),将得到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装置,若看到现象_____,说明气体中含有水分。
(4)若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并能方便的收集,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编号) 用 73 克稀盐酸和足量碳酸钙反应制得 4.4 克二氧化碳,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用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试管 2H2O2 2H2O+O2↑ 不能 A 白色粉末变蓝 C 解:设HCl的质量为x
则
解得:x=7.3g
所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
【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固体,用长颈漏斗不能做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2H2O22H2O+O2↑ 不能;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属于固体加热产生气体型反应,选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将得到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若有水分,粉末变成蓝色。故填:A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4)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还要能方便收集,最好选用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过程详见答案。故填:C; 10%。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反应前固体的质量是28.5克,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是18.9克,请问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生成多少摩尔的氧气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酒精灯 导管 A E 氧气不易溶于水 9.6g 0.3ml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导管。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收集装置可以选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选C或E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的质量减少了9.6g,故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0.3ml
3.如图装置可用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
(1)仪器 m 的名称是 ______ 。试管与 ______ (选填“x”“y”)连接,搭建氧气发生装置。
(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 。
(3)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也能制备氧气,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编号)。
a.生成两种单质
b.反应后液体中氢元素的百分含量增加
c.液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4)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物在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______ 。
【答案】铁架台 x 2KClO32KCl+3O2↑ 催化作用 b 都含有氧元素
【解析】
(1)仪器m是铁架台;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否则不利于气体的排出,故填:铁架台;x;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a.生成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故错误;
b.反应生成了氧气,而反应前后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液体中氢元素的百分含量增加,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液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之和,故错误;
故填:b;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物在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氧元素;故填:都含有氧元素。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 ;② ___ 。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___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___ ; 装置B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___ 。
【答案】酒精灯 集气瓶 2KClO32KCl+3O2↑ E BC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所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E;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BC; 装置 B 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5.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仪器名称 a 是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
②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最适合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
③关闭 C 中弹簧夹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A、B、C 装置中不能实现固液分离的是__________。
④若用装置 D 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如果用图中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端(填“c”或“d”)导入。
⑤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碳酸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上述反应若生成了0.1ml 二氧化碳,求大理石中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长颈漏斗 铁架台 B 试管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AB 2KClO32KCl + 3O2↑ c 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气流不平稳 10g
【解析】
① a是长颈漏斗,b是铁架台。
②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装置A与装置B都可以,装置B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故选B。
③关闭 C 中弹簧夹,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一部分液体被压进漏斗中。装置A、B中的固体与液体在一起混合着,不能实现固液分离,而装置C中的固体在多孔塑料片上,能实现固液分离,故选AB。
④装置 D的试管口没放棉花团,若用装置 D 制取氧气,则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d端排出,所以氧气应从c端导入。
⑤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太快,产生的气流不平稳。
设大理石中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x。
=,解得x=10g
【点睛】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关系,利用反应中相关物质之间的比值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比例式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6.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1,请回答: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2),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小明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
①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__________g。
②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请分析图中 P 点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管 锥形瓶 B CaCO3+2HClCaCl2+H2O+CO2↑ F b 9.6 g 24.5 KClO3、KCl、MnO2
【解析】
(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解答解答;根据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较为纯净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输液袋倒置解答;(4)根据题中数据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仪器Ⅰ是试管,仪器Ⅱ是锥形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二氧化锰固体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或氧气,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所以不能用装置C制备氧气,故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B。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选用的装置为F。(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利用如图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应从a口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从b口排出,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b端,如果火焰熄火,则收集满了。(4)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 g﹣20.4 g=9.6 g;②生成9.6 g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9.6 g
x=24.5 g
③由图像可知,P点所示固体的质量还在继续减少,即氯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所以P点处的物质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7.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 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Ⅰ _____ ,Ⅱ _____ 。
② 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F或 _____ (选填装置编号)。
③ 用B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Ⅲ中固体的作用是 _____ 。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由 _____ (选填“g”或“h”)进入装置。
④ 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可以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理由是 _____ 。
⑤ 请计算制取0.1 ml氢气至少需要的锌粒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_____
【答案】酒精灯 铁架台 2KClO32KCl+3O2 D 催化剂 h 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6.5g
【解析】
①根据常见仪器解答;②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及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解答;③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及用多功能瓶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应“短进长出”解答;④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分析解答;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① 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Ⅰ酒精灯,Ⅱ铁架台;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F或D;③ 用B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Ⅲ中固体的作用是催化剂;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由h进入装置;④ 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可以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理由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⑤设需要锌粒xml。
Zn+ H2SO4 =ZnSO4 + H2↑
1 1
x 0.1ml
x=0.1ml
锌的质量0.1ml×65g/ml=6.5g
答:制取0.1 ml氢气至少需要的锌粒的质量为6.5g。
8.根据图 1 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①A 实验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
②A 实验中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③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填字母)。
④C 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该实验中细铁丝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⑤B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B 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 2:CD 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 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 ;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 V、V1、V2 表示)。
【答案】集气瓶 用水湿润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磨砂 C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Fe3O4 增大接触面积,易于燃烧 4P+5O22P2O5 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 略
【解析】
(1)由图1可知,仪器 a 的名称是集气瓶;
(2) A 实验中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
由图1A可知,锥形瓶中装有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故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为了使集气瓶与玻璃片之间密封更好,使用玻璃片磨砂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3) C铁丝在O2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铺一层水的目的是防止铁丝燃烧的融熔物,溅落集气瓶底,将集气瓶底炸裂,故此空填写C;
(4) C 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该实验中细铁丝成螺旋状的原因是增大接触面积,易于燃烧;
(5)B测定空气中O2含量是用红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
由图2可知,CD 段气压急剧下降,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
由题意可知,实验后,烧杯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体积:V1-V2,该体积占空气的体积分数为:100%
【点睛】
此题为实验题,侧重于仪器名称、化学方程式、实验注意事项等基本概念。
9.木炭还原氧化铜制得的铜粉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 W g铜粉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 C 的质量增加了 4.4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_____ ml。 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两个酒精灯
B.氯酸钾的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C.石灰水的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D.只称量反应前后装置 B 中固体质量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2KClO32KCl+3O2 0.1 0.2ml C、D
【解析】
①A 中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
②装置Ⅱ的质量增加了0.44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0. 1ml,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x
CO2 +2NaOH=Na2CO3 +H2O
1 2
0. 1ml x
x=0. 2ml;
③A、结束实验时,先熄灭两个酒精灯,内外产生了压强差,在冷却过程中可能导致C中的液体倒吸使试管破裂,错误;
B、氯酸钾的量不足时,产生的氧气较少,不能将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会使测量结果偏大,氯酸钾的量对测定结果有影响,错误;
C、B装置中完全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氧化铜,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中固体质量,可计算出与混合物中的铜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进而算出铜的质量及质量分数,石灰水的量不足不影响测量结果,正确;
D、B装置中完全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氧化铜,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中固体质量,可计算出与混合物中的铜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进而算出铜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正确。
故选CD。
10.化学反应的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浓度之间有一定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铁丝分别在容积相同的容器中燃烧。记录如下: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O2 CO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Fe3O4 反应物在纯氧中反应的程度更剧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接触面积,内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规律是反应物在纯氧中反应的程度更剧烈。
点睛:反应物浓度越高,化学反应的约剧烈。
11.请根据装置回答。
①写出编号为“a”、“b”的仪器名称: a____;b____。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写字母)。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用字母a、b、c对下图排序);
集满氧气后的操作顺序是____(用字母a、b、c排序)。
a.取出集气瓶 b.盖上玻璃片 c.正放在桌上
④0.2ml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能生成氧气____m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试管 长颈漏斗 AC b-a-c b-a-c 0.3
【解析】
①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长颈漏斗;
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制取干燥的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中,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满,所以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b-a-c;集满氧气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集气瓶正放在桌上,所以集满氧气后的操作顺序是b-a-c;
④设能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
x = 0.3ml
答:能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3ml。
12.为探究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①装置A中对多孔塑料板的要求是___________。
②装置D处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④能否省略装置E,说明理由___________。
⑤在不改变装置的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氢气具有可燃性。___________
⑥实验结束,关闭弹簧夹同时熄灭酒精灯,装置F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任写其中一条化学方程式)。
【答案】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H2+CuOCu+H2O D中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红色(或E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能省略,D中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实验中,在F装置的右侧支管口点燃尾气,气体能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CaO+H2O=Ca(OH)2
【解析】
(1)多孔隔板作用是能分离固体和液体,要求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填: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故填:H2+CuOCu+H2O。
(3)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黑色氧化铜变红色,生成的水进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故填:D中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红色(或E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4)D装置检验生成水,证明氢气和氧化铜发生反应的,该装置能省略,D中黑色变红色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故填:能省略,D中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5)在不改变装置的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氢气具有可燃性实验中,在F装置的右侧支管口点燃尾气,气体能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故填:实验中,在F装置的右侧支管口点燃尾气,气体能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6)实验结束,关闭弹簧夹同时熄灭酒精灯,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可能进入装置F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
13.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②通常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除了有气泡产生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填装置编号)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具有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优点。若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___处通入(填“m”或“n”)。
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产生0.2ml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案】锥形瓶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m 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
x=0.4ml
m(H2O2)=0.4ml×34g/ml=13.6g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3.6g。
【解析】
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
②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产生气体,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压强增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装置可通过开关止水夹,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m端进入;
③见答案。
14.O2和CO2是初中化学最常见的气体,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应将大理石放在____________(选填“a”、“b”或“c”)处。
③实验1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d处放_____;根据烧杯中的________现象,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④实验2中,对比Ⅰ和Ⅱ,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⑤含溶质0.2ml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能生成氧气______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AE b 干燥的石蕊小花 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 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过氧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4g/ml,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质为0.2ml,故0.2ml过氧化氢的质量为:,设6.8g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则:
含溶质0.2ml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故填:3.2。
【解析】
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根据反应物性质,为“固固“加热反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但是为了收集纯净的氧气,应用排水取气法进行收集,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E;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故分别填:AE; 。
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中若在导管上关闭止水夹,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大理石与稀盐酸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后,气体排出,装置内的压强减少,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能随时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应将大理石放在b处;故分别填: ;b。
③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在d处放一朵干燥的石蕊小花,实验过程中d处石蕊小花不变色,e处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显酸性物质:碳酸,从而使石蕊变红色;根据烧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分别填:干燥的石蕊小花;低处蜡烛先熄灭,高处蜡烛后熄灭。
④木炭在空气里燃烧发出红光,燃烧不剧烈;而在氧气中则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能够说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故填: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⑤见答案。
15.某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三种气体,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NaOH溶液足量,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①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
②B中氢氧化钙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D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 A中白色粉末变蓝色晶体 检验混合气体中有CO2 黑色粉末变红色
酒精灯 处理尾气CO,防止污染环境
【解析】
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根据颜色的变化可用来检验气体中水蒸气的存在;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A中白色粉末变蓝色晶体;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胆矾,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B中氢氧化钙溶液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有CO2。
③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D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E装置中排出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因此在F处应加一个酒精灯,作为尾气处理装置,点燃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b的名称___________,装置B中活塞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若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收集好气体后,关闭弹簧夹,试管中的液面最终位于___________(填“1”、“2”或“3”)处。
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某同学用装置E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的纯度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锥形瓶 水槽 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m 3 B 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A 未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就收集或者集气瓶一开始未装满水
【解析】
①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b的名称水槽,装置B中活塞的作用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m端进入。若用装置C作发生装置,收集好气体后,关闭弹簧夹,管内气体不能排出,气压增大,将液体药品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的,反应停止,故试管中的液面最终位于3处。
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某同学用装置E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的纯度偏低,原因可能是未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就收集或者集气瓶一开始未装满水。
17.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和CO2,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三套装置探究气体的成分。(A中澄清石灰水,B中足量澄清石灰水。)
①写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任意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设计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
③你认为设计合理的装置中,能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甲 若气体中含有CO,经过氧化铜后也会生成CO2使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无法鉴别原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尾气点燃有蓝色火焰
【解析】
①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有: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②甲中若气体中含有CO,经过氧化铜后也会生成CO2使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无法鉴别原气体中是否含有CO2,实验设计不合理;
③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且且尾气处理处点燃有蓝色火焰。
18.某学习小组为验证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氮气, 然后分别点燃A、C 处酒精喷灯和D 处酒精灯。
回答下列问题:
(1)B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C 处碳粉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此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D 处黑色粉末变为亮红色,此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E 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仅从观察到的 E 处出现了明显现象是无法判断C、D 处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请简述理由: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欲探究A 中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有同学提出以下实验方法:
方法一:将 A 中剩余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观察是否有不溶物;
方法二:将 A 中剩余固体放入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方法三:称量A 中剩余固体质量。
小组同学研讨后认为:方法一不可行,方法二和方法三可行。
I. 方法一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
II. 用方法三进行实验,称得A 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6.6 克,A 中剩余固体成分是_____。
【答案】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黑色粉末逐渐减少 CO+CuO Cu+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 C 处未反应的CO2进入 E 中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 与水反应产生的 Ca(OH)2微溶于水,无法判断 CaCO3的存在 CaCO3、CaO
【解析】
(1)B 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C 处碳粉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此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减少;
(3)D 处黑色粉末变为亮红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为CO+CuO Cu+CO2;
(4)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 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仅从观察到的 E 处出现了明显现象是无法判断C、D 处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通过 C 处未反应的CO2进入 E 中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I. CaO 与水反应产生的 Ca(OH)2微溶于水,无法判断 CaCO3的存在,故方法一不可行;
II.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气体质量,10g -6.6g=3.4g;设生成3.4g二氧化碳需要的碳酸钙质量为x
7.7g<10g故碳酸钙没有完全分解,A 中剩余固体成分是氧化钙和碳酸钙。
19.实验室可以用不同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编号),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用__________(填装置名称)。
②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欲制取0.3ml氧气,计算消耗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实验时,为防止高温物质溅落将集气瓶炸裂,应预先在瓶底放少量_________。
④有同学提出“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燃烧。
方案二: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燃烧。
你认为哪个方案更科学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
【答案】 B 启普发生器 24.5g;
解: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应是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欲制取0.3ml氧气,设消耗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
解得x=24.5g
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化合反应 水或细沙 方案二更科学,因为镁带能在CO2中燃烧而火柴不能,待其快燃尽时伸入集气瓶,而火柴在二氧化碳中无法燃烧产生热量,可能会无法达到铁丝的着火点,导致无法得到铁丝能否在CO2中燃烧的结论
【解析】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用启普发生器。
②见答案。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实验时,为防止高温物质溅落将集气瓶炸裂,应预先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砂。
④方案二更科学,因为镁带能在CO2中燃烧而火柴不能,待其快燃尽时伸入集气瓶,而火柴无法燃烧产生热量,可能会无法达到铁丝的着火点,导致无法得到铁丝能否在CO2中燃烧的结论。
20.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
①上述仪器可以分为两类,a、b、c都属于____________装置,d、e、f都属于收集装置。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选择装置a理由为____________。
③装置“c”称为简易____________,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
④含10g碳酸钙的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发生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使反应平稳进行,得到平稳气流 启普发生器 d 设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4.4g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ml。
【解析】
①上述仪器可以分为两类,a、b、c都属于发生装置,d、e、f都属于收集装置。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故选择装置a理由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使反应平稳进行,得到平稳气流。
③装置“c”称为简易启普发生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CO2的装置是d.
④见答案。
21.如图进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得到铜。(氢氧化钠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关闭k3。在a处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通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写出b处木炭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c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盐和水,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e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③当d处粉末全变为红色后,后续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戊步骤序号,并排序)。
甲、将 b、 c、 d、 e 装置分离
乙、撒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
丙、停止通入二氧化碳
丁、铜冷却后
戊、打开k3,关闭k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答案】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戊乙丁丙甲
【解析】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关闭k3。在a处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通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②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处木炭粉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e处有二氧化碳排出,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当d处粉末全变为红色后,后续实验步骤依次为:打开k3,关闭k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一氧化碳,然后撒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二氧化碳防止铜被氧化,最后拆解装置,将b、c、d、e装置分离。
故填:戊乙丁丙甲。
22.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可制取某些气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为_____和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了的方法是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反应中若消耗了0.02ml 氯酸钾,理论上可产生氧气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____;若要测定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可利用A 和G 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
【答案】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2HCl=CaCl2+H2O+CO2↑ C 或D E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催化 解:0.02ml 氯酸钾的质量=0.02ml×122.5g/ml=2.45g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
x=0.96g
答: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96g。 将 G 中量筒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将 A 中导气管置于量筒口,点燃酒精灯,反应完全至室温,记录量筒读数
【解析】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为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故填石灰石或大理石;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装置上应安装分液漏斗,即装置C,也可选择装置D,故填C或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即装置E,故填E;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的速率,起催化作用,故填催化;
见答案;
利用A 和G 装置测定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其方法是将 G 中量筒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将 A 中导气管置于量筒口,点燃酒精灯,反应完全至室温,记录量筒读数,故填将 G 中量筒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将 A 中导气管置于量筒口,点燃酒精灯,反应完全至室温,记录量筒读数。
23.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不同化学实验。玻璃管左端通入一氧化碳,管内放入氧化铜,可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1)观察到A 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证明一氧化碳的_____性。 尾气处理时,若点燃尾气,现象是_________。
(2)对实验过程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 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
b 观察到B 中有气泡时,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c 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一氧化碳
d 结束后,A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3)玻璃管左端封闭,管内放入木炭和氧化铜,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可以进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观察到B 处的现象是_____。
②该实验结束时,尾气中检测到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的可能原因是_____。
(4)比较一氧化碳、木炭分别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在两个化学反应前后,_____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②若要得到相等质量的铜,则反应掉的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
【答案】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还原 尾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c C+2CuO2Cu+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生成的 CO2 与木炭反应生成CO 氧 大于
【解析】
(1)A处玻璃管内放的是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我们会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固体会变成红色的固体粉末,所以会观察到A处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因为一氧化碳可以把氧化铜还原成为铜,所以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尾气处理实际上处理的是反应的一氧化碳,点燃尾气,我们会看到一氧化碳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热量。故填: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还原;尾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a. 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目的是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后点燃酒精灯,描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之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所以如果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而实验开始时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会观察到B中有气泡产生,所以观察到B中有气泡,不可以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描述错误。故b符合题意;
c. 实验结束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让还原出来的铜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之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以防止还原出来的铜被再次氧化,c描述错误,故c符合题意;
d. 实验结束以后,硬质玻璃管A中的氧化铜被还原成为铜,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A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d描述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3)①.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该实验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条件是高温,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可能在高温条件下与木碳继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填:反应生成的 CO2 与木炭反应生成CO。
(4)①. 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铜元素由反应前的化合态变为单质游离态,碳元素和氧元素仍然存在于化合物当中,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又根据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 ,碳元素由反应前的单质碳变到了二氧化炭化合物中,铜元素由氧化铜中的化合态变到了铜单质中的游离态,只有氧元素反应前后始终是化合态。所以在两个化学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故填:氧。
②. 根据两个反应的方程式:, ,生成相同质量(64份质量)的铜时,反应掉的一氧化碳的质量28大于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6。故填:大于。
24.某小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 CO2和 CO气体进行还原氧化铜实验并验证有关气体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开始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通气体”或“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红同学认为进入 C 中气体是 CO2、CO、H2O,但上述 A~E 装置不能验证小红同学的观点,装置正确的连接是 A→B→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兰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应先断开 B 和 C 的连接,小明同学认为不需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后小高同学又指出:上图装置的尾气处理装置E 也可以用 F 装置代替,F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使 0.5 摩尔氧化铜完全还原成铜,则理论上需要一氧化碳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通气体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D→C→E 在停止加热前一直在通气体,不能导致溶液倒吸 贮存 CO气体 解:0.5 摩尔氧化铜完全还原成铜,所以氧化铜质量=0.5ml×80g/ml=40g,设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为,
=14g
答:理论上需要一氧化碳14g。
【解析】
①由于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气体;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B中在加热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②小红同学认为 C 中气体是CO2、CO、H2O,但上述 A~E 装置不能验证小红同学的观点。水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在验证水时,应放在通入溶液之前,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所以装置正确的连接是:A→B→D→C→E。
③本实验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 B 和 C 的连接,因为在停止加热前一直在通气体,不会导致溶液倒吸。
④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故利用上图装置F进行尾气处理,可用排溶液法收集一氧化碳;
⑤见答案。
25.为验证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
①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B 中干燥的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而 D 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B 中石蕊试纸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C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F 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④G 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A 中反应生成的 CO2 含有 H2O,CO2 与 H2O 反应生成 H2CO3,碳酸显酸性 白色粉末逐渐变蓝 检验CO2 中H2O 是否除尽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处理尾气CO,防止其逸出污染环境
【解析】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试纸变色,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中混有水,故B 中干燥的石蕊试纸变为红色,硫酸铜可以吸水,故D 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硫酸铜粉末是白色,吸水后变为蓝色,故C 中的现象是白色粉末逐渐变蓝;D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CO2 中H2O 是否除尽。
③碳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过量的二氧化碳能使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过程中F 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CO有毒,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需要进行尾气处理,G 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处理尾气CO,防止其逸出污染环境。
2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调节加入液体的速率,使反应平稳进行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写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实验室利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其优点是____。
③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填写编号)。
④小熊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三瓶氧气(每瓶含氧气0.0lml),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请对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提出改正措施_____。
【答案】B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D Ⅰ氯酸钾称取的质量应大于2.45g;Ⅱ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先混合均匀再加入试管中;Ⅲ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Ⅳ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
【解析】
①分液漏斗和启普发生器都可以控制添加液体的速率,因此使反应平稳进行的发生装置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利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其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水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
④Ⅰ三瓶氧气(每瓶含氧气0.0lml)的质量为0.96g,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因此氯酸钾称取的质量应大于2.45g;Ⅱ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先混合均匀再加入试管中;Ⅲ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Ⅳ刚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收集。
27.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应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写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若用E收集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会产生明显影响吗?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 A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不会
【解析】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酒精灯;b长颈漏斗;
(2)若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装置是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会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若用E收集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排水法测气体体积的原理是利用排出的水的体积和进入装置中气体的体积相等的原理进行的,所以没有生成气体时,盛水集气瓶中压强和外界大气压是相等的,当有气体生成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将水排出,所以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8.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 B 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向 a 中注水,若___________________, 则气密性良好。
②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 G 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 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G 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③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 C 作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用装置 F 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也可用装置 D而不用 E 装置收集甲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 CH4中含有氢元素的方法是:检验 CH4纯度后,点燃 CH4,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由白色变为_____________色。
【答案】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B 2H2O2 2H2O+O2↑ 量筒 c CaCO3+2HCl→CaCl2+H2O+CO2↑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A 不溶于水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蓝
【解析】
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时,关闭活塞,向a内注水,若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那么在长颈漏斗内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故填:长颈漏斗;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制气体,选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法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时,需要用量筒来测量水的体积,氧气从装置G的c端通入。故填:B; ;量筒; c;
③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④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制气体,选项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装置F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装置D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甲烷中含氢元素,燃烧后生成水,使白色硫酸铜变成蓝色。故填:A ;不溶于水;甲烷密度比空气小;蓝。
29.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验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①进入装置 B 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_____
②C 处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③对于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 实验开始时,先缓慢通入二氧化碳,D 中无明显现象
b 装置 B 中无明显现象,说明该装置中没有发生反应
c 装置 E 的作用是将尾气点燃,防止污染空气
d 实验结束后,装置 C 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装置 D 中增加的质量
【答案】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c
【解析】
①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进入装置 B 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②C处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D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a、实验开始时,先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B处的氢氧化钠吸收,C处无二氧化碳生成,故D处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b、装置B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装置E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后,装置 C 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装置 D 中增加的质量是装置C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0.在实验室进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①上述装置中具有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是_______ (填编号)。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中多孔隔板不能选用铁片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利用选出的正确装置,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______。
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方案,可推测实验至少需要有_________组对照实验,观察一定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③若实验中所用的石灰石含80%的CaCO3,最多会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ml.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A 长颈漏斗 探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5g, 粉末状 2; 0.02
【解析】
①启普发生器能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而B中缺少隔板,C中长颈漏斗没伸入液面以下,D中缺少止水夹,故选A;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对比表中数据可知,III应是:2.5g, 粉末状;通过对比I和III或II和III可以得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故填:2;
③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0.88g,
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是=0.02ml;
31.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
①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____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编号);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所据的氧气性质是_________;用 D 装置收集氧气,为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操作中必须在意的事项是_____
③3%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 0.1ml 氧气时,发生反应的过氧化氢是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
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都可选用C 为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___
【答案】铁架台 催化作用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集气瓶要装满水,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开始收集等 6.8g 两个反应,反应物都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
【解析】
①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作用是:催化作用;
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
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所据的氧气性质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用 D 装置收集氧气,是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操作中必须在意的事项:集气瓶要装满水,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开始收集等;
③解:设发生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
x=6.8g
④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两个反应,反应物都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故都可选用装置C为发生装置。
32.实验室制取 CO2,并验证 CO2 和 CO 的性质的式样(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Ⅰ.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
Ⅱ. 能证明 CO 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E 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
Ⅲ.写出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结束时,先停止 B、C 处的加热,继续通一会A 中产生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铁架台 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除去CO,防止污染空气 排出体系中的CO,防止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
【解析】
(1)由图可知①为长颈漏斗②为铁架台,故填:长颈漏斗;铁架台。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C装置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有毒,为避免污染空气,需要尾气处理,E 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点燃一氧化碳,尾气处理,故填: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色;;除去CO,防止污染空气。
(3)A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 B、C 处的加热,继续通一会A 中产生的气体,其目的是赶出体系中的CO,防止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故填:;排出体系中的CO,防止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
33.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A.实验中铜片上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热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用 B 装置做该实验的优点是_____
Ⅱ.为探究物质有关性质,某同学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如图所示)。观察到 A 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B 中最终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但需要很长时间。 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答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密闭环保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解析】
(1)A.实验中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铜片上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缺少氧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热水中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用B装置做该实验的优点是密闭环保,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密闭环保。
(2)两组实验观察到 A 中两瓶气体的颜色趋于一致:B 中最终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组需要很长时间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故填: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4.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②小华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后通入到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E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c、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③采用装置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选填“c”或“d”)进。
④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I、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II、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铁架台 长颈漏斗 bc d 9.6 0.2ml
【解析】
①根据常用仪器可知①是铁架台、②是长颈漏斗,故填写:铁架台;长颈漏斗;
②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小华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能的原因有: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填写:bc;
③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装置瓶口向上,应该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故填写:d;
④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28.0g-18.4g=9.6g,故填写:9.6;
II、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ml。
【点睛】
该题为实验和计算的综合题,实验题的考点有: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氧气的收集方式(与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是否污染空气有关);计算题部分采用的是差量法,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的差,计算气体的质量,再将气体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要求物的质量,最后,将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
35.实验室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制取气体。
制取O2:
制取CO2:……。
制取Cl2:
已知: Cl2是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下列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图中仪器Ⅱ的名称是_____;
(3)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_____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 进入瓶中。
(4)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O2 、C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制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
C 制取Cl2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D 用E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d管导入
【答案】 长颈漏斗 a B、C
【解析】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中仪器Ⅱ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3)氯气密度比空气大,用D装置收集氯气时,氯气应从a管口进入瓶中。
(4)A 氧气、二氧化碳密度均比空气大,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法正确;
B 制取氯气需要加热,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不相同,说法错误;
C 制取氯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说法错误;
D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d管导入,将水从c管排出,说法正确。
故填:BC。
36.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发生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万程式是_____;可用B、C作发生装置,C与B相比的主要优点是_____。
(3)某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Ⅰ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
Ⅱ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填化学式)。
Ⅲ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0s。解释原因:_____。
Ⅳ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_____。
【答案】酒精灯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对比 MnO2 有 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起催化作用 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解析】
(1)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化学万程式是;可用B、C作发生装置,C与B相比的主要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关闭弹簧夹,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试管内液面下降,下降到隔板下方后,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漏斗内液面下降,试管内液面上升,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反应开始;
(3)Ⅰ、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与加催化剂后的实验形成对比;
Ⅱ、实验室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时,用时越短,说明反应越快,效果越好,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MnO2;
Ⅲ、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加入氯化钾后,反应加快,故KCl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0s,原因: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起催化作用;
Ⅳ、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收集氧气的体积越多,也说明反应越快。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红热
_________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②_____________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红热
________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④_______________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红热
C+O2 CO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红热
3Fe+2O2 Fe3O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④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编号
I
II
III
石灰石
2.5g,块状
2.5g,粉末状
______
盐酸(过量)
amL, 10%盐酸
amL, 20%盐酸
amL, 10%盐酸
编号
KClO3质量 (g)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0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60
实验4
5
KCl
0.5
152
期末测试卷0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卷02-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期末测试卷02原卷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doc、期末测试卷02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实验题压轴题30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8 实验题压轴题30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8实验题压轴题30道上海精编原卷版doc、专题08实验题压轴题30道上海精编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简答题第一题32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5 简答题第一题32道(上海精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上海沪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5简答题第一题32道上海精编原卷版doc、专题05简答题第一题32道上海精编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