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课件 (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课件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整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课件专题24:九年级上册诗歌整理(含答案),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概述,课本知识整理,真题讲解,模拟练兵,考点透视,考纲解读,重难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鉴赏中考主要考点 (一)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二)表达技巧的鉴赏 ⒈ 表达方式 (描写方法、抒情方式)⒉ 表现手法 ⒊ 修辞方法(三)品味诗歌语言、名句赏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 ⒈ 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 ⒉ 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四)结构形式的鉴赏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策略: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古代诗歌的分类:思乡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 边塞诗、咏史诗、 咏怀诗、闺怨(宫怨)诗 5、诗歌鉴赏表达公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 (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 作用。
考点一:分析内容 分析诗歌内容就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基本内容。诗歌内容主要包括:①诗歌的景物;②诗歌叙事的内容;③诗人的形象;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形象”“为什么……,原因是……”等。
考点二:品析语言 品析诗歌语言,主要考查诗人对字词的锤炼、赏析诗词曲中的名句、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常见的题干表述形式为:①某字妙在何处(有何表达效果)?②品析某句在表达上的妙处。③分析诗歌的风格特色等。
炼字:×字原意是……,在句中的意思是……,运用这一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富有表现力。赏句:运用了……手法(修辞、写作技巧等),写出了……(通过联系和想象说明名句字面意思及画面美),表达了……(深层含义、作者情感或哲理),具有……的表达效果。理解风格:这首诗的风格是……(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考点三:领悟情感 领悟情感,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含的情感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
考点四:描述画面 “诗是流动的画,画是静止的诗”,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一)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主旨】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4.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思想感情。5.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内容理解、修辞:句式由七言转为三言,节奏短促、跳跃,运用反复的修辞,表现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面对世事多艰,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5.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典:用宗悫的故事,语典和事典交融,表明自己壮志未减的抱负。炼字:“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情感:结尾在沉郁中振起,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文学文化常识】 1、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这首酬答诗是诗人为答谢白居易而作。 2、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1.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赏析】“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无数艰辛。“弃置身”三个字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把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的苦楚委婉地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2.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fǎng)《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柯,斧柄。
用典: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选取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这样两相对的意象,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主题】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1.从“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恐”字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心理。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恐”字刻画出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意思对即可。)
【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言之成理即可。)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这两句是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并且体现出词人乐观豁达的情怀,所以历来被人们称道。
4.如何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出世”与“入世”精神?
【答案】①有“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表现出遗世独立的一面。②有“高处不胜寒”的畏惧,表现出安于世俗的愿望。③词人的“出世”之想,还是一种基于咏月的浪漫情怀。④而“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不能过于拘泥地理解为渴望回到朝廷的惶恐不安。(言之成理即可。)
(四)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思想感情】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五)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简介】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任长州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创作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赏析】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2.“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尾联出句刻画了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创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赶到,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赏析】 本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七)咸阳城东楼【唐】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赏析】此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蒹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八)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创作背景】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九)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创作背景】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淮南东路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_______________”一句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_______________”二字指秦汉故都咸阳。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 山雨欲来风满楼 故国 2.家园故国之愁,吊古伤今之感。
(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歌颔联运用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被贬归来的感触。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用典(运用典故)2.诗人用“沉舟”“病树”表达对身世坎坷的感慨和难平的心绪;用“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表达刚健昂扬、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对本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2.请任选一个角度对画“______”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答案1.D2.示例一: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二: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三: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先从村庄整体着笔,接着用移步换景法描绘小园风光。B.“小园几许”的“几许”是“多少”的意思,表示这个园子不大。C.上片写花,下片写莺、燕、蝶,一静一动,结构匀称,相互呼应。D.这首词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篇用语流转自然,给人以明快之感。2.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课件专题23:八年级下册诗歌整理(含答案),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概述,课本知识整理,真题讲解,模拟练兵,考点透视,考纲解读,重难点突破,《诗经》两首,《关雎》的主要内容,《石壕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课件专题23:八年级下册诗歌整理(含答案),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概述,课本知识整理,真题讲解,模拟练兵,考点透视,考纲解读,重难点突破,《诗经》两首,《关雎》的主要内容,《石壕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课件专题25:九年级下册诗歌整理 (含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