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 (教师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45958/1-17115450530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 (教师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45958/1-17115450530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 (教师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45958/1-17115450531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 (学生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45958/0-17115450515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 (学生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45958/0-17115450516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 (学生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45958/0-17115450516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提高练习教师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提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硬度都很大
B.都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都是黑色固体
D.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D)
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活性炭多孔,可用于制糖工业脱色
C.碳有还原性,常用焦炭冶炼金属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
4.(2023·株洲中考改编)如图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测得的火星大气成分的体积百分比(体积分数);
从图中可知,火星与地球的大气成分是不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火星的大气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均含有氧气
C.从火星大气成分可知,火星适合人类居住
D.假如分别收集一瓶地球和火星上的大气,可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
5.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图1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2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相对稳定
6.如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反应中CaO中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
7.(2023·安徽中考)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座舱。
(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 H2O、CO2 (填化学式)。
(2)空间站内的空气为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 氮气(合理即可) (填1种即可)。
(4)LiOH、NaOH均可吸收CO2,请写出NaOH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5)相同条件下,不同吸收剂吸收CO2的最大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选用LiOH作吸收剂的原因是 相同条件下,吸收剂的质量相同时,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多 。
8.(2023·随州中考)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航天新征程,十六问苍穹”,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钛和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等。钛和钛合金属于 金属材料 (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②肼(N2H4)又称联氨,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试写出N2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N2H4+O2N2+2H2O 。
(2)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如图为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②科学家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也称石墨烯),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形成的六元环,呈蜂窝状的二维结构。石墨烯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正激励科学家们不断去探索。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连接 3 个六元环。
9.(2023·赤峰中考)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 氧化物 (填“单质”“氧化物”或“有机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烷(CH4)和X。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你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
(4)应用角度: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取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压强 有关。
(5)环保角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对策是控制CO2的排放量。请你提出一项可行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 。
10.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④无明显现象,要检验生成物,可加入的试剂是 紫色石蕊试液 。
(2)进行⑥的转化,实验室常用物质的化学式是 Ca(OH)2 。
(3)实验室常用⑦来制取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三、实验探究题
11.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A中一种实验仪器的名称: 试管(或酒精灯或铁架台)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BE ;发生装置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 把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
(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和装置A制取O2,装置A的试管口还缺少 一团棉花 。用C装置收集O2,当导管口的气泡 均匀连续 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检验O2的方法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
12.(2022·湘潭中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澄清石灰水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实验二是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可推测出混合后溶液显 酸性 (填“酸性”或“碱性”),t1时刻后,溶液pH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 C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B.二氧化碳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饱和状态
(3)实验三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 反应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可推测出反应后减少的物质是 NaOH 。
(4)综上所述,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 产生气体(合理即可) 等现象(写一条即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 新物质的生成 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四、计算题
13. (2023·永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假定石灰石中只含有CaCO3以及不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将50 g石灰石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测定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变化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50 g石灰石与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17.6 g(假定CO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2)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解:设50 g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7.6 g
10044=x17.6 g x=40 g
则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40 g50 g×100%=80%。
答: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3)有同学认为反应的时间t2=2t1,请分析,该结论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巩固讲义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 鲁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提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鲁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提高练习学生版docx、2023-2024鲁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提高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贵州中考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贵州中考一轮复习板块一第2讲碳和碳的氧化物提高练习学生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贵州中考一轮复习板块一第2讲碳和碳的氧化物提高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