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南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湖南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清单·理脉络,合理即可,考点突破·释疑难,实验探究·培素养,反应速率,向上排空气,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Cl气体,水蒸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常考化学方程式集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 2CO(不充分燃烧)
C+O2 CO2(充分燃烧)(或C+2CuO 2Cu+CO2↑)
CO2+C 2CO
2CO+O2 2CO2(或CO+CuO Cu+CO2)
Ca(OH)2+CO2===CaCO3↓+H2O
CaCO3 CaO+C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nCO2+nH2O===(CH2O)n+nO2(合理即可)
CH4+2O2 CO2+2H2O(合理即可)
一、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示范题1】(2023·长沙中考)在生活生产中碳单质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C.金刚石用作电极D.石墨用作钻探机钻头
【方法点拨】答题时应首先明确:1.结构决定性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而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如金刚石硬度大,不具有导电性,而石墨硬度小,具有导电性。2.构成粒子相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因此也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3.性质决定用途。不同的碳单质由于性质不完全相同,因而用途不同。
【考点二】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示范题2】(2023·衡阳中考)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变为O2C.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示范题3】(2023·宜宾中考)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为碳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混合物”B.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C.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D.CO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
【实验】CO2的实验室制取1.CO2的实验室制取: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
2.注意事项:实验室一般不用粉末状的碳酸钠、碳酸钾代替石灰石作反应物,因为前两者与液体反应剧烈,不利于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选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因为生成物CaSO4微溶于水,会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不选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制取的CO2气体不纯。(1)用乙或丁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散。(2)检验某气体是否是CO2时,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还可能是氮气等不可燃的气体。
【示范题】(2023·邵阳中考)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B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A、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若需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CaCO3+2HCl===CaCl2
【命题点一】CO和CO2的性质及用途1.(2023·郴州中考)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2.(2022·邵阳中考)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可帮助消化;B、C、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D、E为氧化物,F为固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物质F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3)若物质D为红棕色固体,请写出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燃料(合理即可)
3CO+Fe2O3 2Fe+3CO2
【命题点二】CO2的制取1.(2023·岳阳中考)某同学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帮他完成下面的部分实验报告。【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CO2,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字母)。 【实验步骤】验证集气瓶中CO2气体已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结合实验,你认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CaCO3+2HCl===CaCl2+CO2↑+H2O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
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
(或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
2.(2023·怀化中考节选)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不考虑棉花)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实验结束后应_______(请从下列选项选择)。 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b.先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3)实验室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基础达标】1.(2023·连云港中考)宋代许道宁用墨(主要成分为单质碳)所画的《关山密雪图》保存至今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在常温下单质碳(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硬度高C.导电性能好D.吸附能力强2.(2023·广安中考)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A.随手关灯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C.“低碳”出行D.露天焚烧垃圾
3.(2023·吉林中考)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碳的单质B.都由碳元素组成C.物理性质相同D.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能灭火,CO能燃烧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CO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D.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O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5.(2022·郴州中考)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C.一氧化碳气体易溶于水D.加热条件下,木炭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6.(2023·益阳中考)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7.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D.装置中发生反应:C+2CuO 2Cu+CO2↑
8.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10.(2022·长沙中考)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大家有幸再一次观看“天宫课堂”,体验科学的魅力。在这次太空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神奇的画面:泡腾片在水球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竟然没有到处“乱跑”。泡腾片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泡腾片在水中溶解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由于失重,神奇画面中的大部分气泡停留在液体球中,极少部分小气泡由于速度较快脱离水球,从而释放出香味。二氧化碳属于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价;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该反应属于 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11.(2023·齐齐哈尔中考)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未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就开始收
集(或集气瓶未装满水,合理即可)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大量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石和稀盐酸(或石灰石、稀盐酸)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能力提升】1.(2023·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化学实验的记录和相关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4,证明该雨水为酸雨C.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2.(2023·宜宾中考)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3.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最终两个锥形瓶内的压强相等B.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CO2质量更多C.对比点a、b可知,曲线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4.(2023·宜昌中考)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1)如图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木炭还原氧化铁也可得到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反应都可得到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同学用图2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指出该装置的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3C+2Fe2O3 4Fe+3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5.(2023·威海中考)“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我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封存”与“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1)“碳封存”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成功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该技术是将油井开采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注入高碳分离器,再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压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黏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①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防止对输送管道内部造成腐蚀,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管道材料采用不锈钢或低铬钢等,同时对二氧化碳进行干燥处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需要干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低铬钢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纯净物 B.混合物C.复合材料D.金属材料
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很大
CO2+H2O===H2CO3
③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
(2)“碳转化”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开发化工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①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新型电解装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 2HCOOH+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①和②两个反应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化。 (3)碳中和,人人参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你的低碳行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CO2+2NH3 CO(NH2)2+H2O
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拔尖培优】1.草酸(H2C2O4)在一定条件下受热会发生分解生成H2O、CO、CO2,有同学为验证分解产物中CO、CO2的存在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装置,洗气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对于实验可行性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可行 B.乙、丙可行C.只有丙可行D.都可行
2.(2023·成都中考)生活中含碳物质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1中物质的类别未包括____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2)图1中物质转化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安徽中考复习 人教版化学 教材基础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徽中考考情,思维导图·建体系,知识清单·理脉络,正八面体,金属光泽,不活泼,紫红色,向上排空气法,的气体逸出,不能燃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活泼,撤导管,熄灭酒精灯,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红色粉末逐渐变黑色,血红蛋白,支持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团棉花,均匀连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分液漏斗,密度比空气大,HCl,温室效应,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