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537895/0-17113742168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5537895/0-17113742169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一观点( )
A.指出了国家产生的实质
B.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
C.否认了国家的民主性
D.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2.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他类型的建筑遗址。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关于此变化,以下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
A.原始社会解体B.私有财产制萌芽
C.族长权威萎缩D.财产公有制强化
3.《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初年“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材料中的“渠”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C.龙首渠D.灵渠
4.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
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
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
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时期的生活状况
6.《周书》载:“神农(炎帝)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作随葬品
C.原始农业发展促使手工业产生
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贫富分化
7.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渔猎
C.渔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9.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权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 )
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
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
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D.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
10.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
——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1)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次有哪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在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农业的标志和典型形态是什么?
(4)我国农业有何传统?这一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选B。
2.
【解析】选B。
3.
【解析】选C。
4.
【解析】选A。
5.
【解析】选C。
6.
【解析】选C。
7.
【解析】选A。
8.
【解析】选B。
9.
【解析】选B。
10.
【解析】选B。
二、非选择题
11. (1)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2)特点: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
(3)标志: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典型形态:铁犁牛耕。
(4)精耕细作的传统。主要内容: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生产技术和耕作制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农田水利和灌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时间,《战国策·赵策》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