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4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炽热(zhì) 忏悔(chàn) 忧心忡忡(chōng)
B.俯瞰(kàn) 点缀(zhuì) 千钧重负(jūn)
C.迸溅(bèng) 滞笨(dài) 锲而不舍(qiè)
D.挑逗(tiǎ) 妥帖(tiē) 气冲斗牛(dò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民与侵华日军展开了长达十四年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B.班长夺得校运会长跑冠军,他披上班服,在全校面前耀武扬威地跑了一圈。
C.5月,那一朵朵的石榴花都开放了,像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十分好看。
D.《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生动有趣,内容更是耐人寻味,同学们很受教育。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这场疫情防控,证明了中国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C.“五一”节,广州“云道”开放,吸引无数市民前去亲近“空中漫步”的乐趣。
D.5月27日上午11点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顶峰!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选自《资治通鉴》。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
C.“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中“都”“各种各样”“不幸”分别是副词、并列短语、名词。
D.《老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是女作家、翻译家杨绛,她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5.名著阅读。(5分)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说,是法国小说家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作者被公认为“ ”,“海洋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中的任一部作品是《 》。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 (人名)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作的潜艇“ ”(潜艇名称),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6.默写。(11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2)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3)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4)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
(5)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6)可怜夜半虚前席, 。《贾生》
(7)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8)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9)《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10)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综合实践(6分)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准备进行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在生活中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请你写出三条。
(2)在“如何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地讨论。现在轮到你发言了,你想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
二、阅读(36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③陶后鲜有闻
④亭亭净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
C.作者以牡丹为正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我的母亲(节选)
邹韬奋
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②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③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④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⑤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1)根据表格填空。(3分)
(2)选文第③段画线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
(3)下面两段选文中的母亲形象有什么共性?(3分)
①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选自本文
②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胡适《我的母亲》
(4)选文最后一段提到“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母亲”在作者的成长中具有非凡的意义,请结合原文具体内容谈谈。(3分)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冰湖
——《天路行》之九
朱千华
①我们的越野车在羌塘大地上很放肆,毫无顾忌。司机是个小伙,把崔健颠来倒去地播放。那种剧烈的疯狂被强行灌入我的脑际,和脑门剧烈的疼痛一起摇滚。小司机握着方向盘,有时还随节奏扭摆屁股。我已被高原反应折磨得疲惫不堪、郁闷至极,他仿佛故意在我面前炫耀:他在这里有多快活。
②他没有理由不快活。当剧烈的高原反应对他不起任何作用时,辽阔的羌塘草原就是天堂。他精力过剩,有时猛踩油门,对那些羚羊恶作剧似的猛追。我们左冲右突,纵横驰骋,吓得那些羚羊四处逃散。
③后来,我们的越野车到了一个叫“冬俏”的地方。冬俏,多美的名字。在这寂寥荒寒地带有这美名,我忽然产生了无以言说的喜欢。冬俏是羌塘草原边缘的一个歇脚点。闪过几座帐篷。蓦然,一潭湛蓝的湖水,像秋波似的闪现在我眼前。
④冬俏冰湖!我产生了由衷的惊叹。青藏高原自然魅力之无穷,就在于她很能折磨人,又能给人炫目的惊艳。在你头痛欲裂的时候,你常常抬头就能看到天边熠熠生辉的积雪,看到如镜般蔚蓝明亮的天空;当你驱车孤独寂寞、昏昏欲睡时,你面前蓦然出现一潭晶莹的湖水,这感觉无异于奔走荒山野岭山重水复时,遇到一个阳光一样明媚的少女。一时间你所有的郁闷、头痛、苦寒种种症状一扫而去。
⑤当我下车立在湖边,我首先闻到一缕雪后清新的湖水气息。她像深藏于羌塘草原的区域少女,用清纯的明眸大胆时我凝望。天空又放晴了。风儿吹拂多么酣畅,我仿佛看到羌塘草原雪后艳丽的繁花和铺天盖地的牧草,静静地在冬俏冰湖畔熊熊地燃烧恣意生长。甚至,我看见雪后的天空散发着迷人的蔚蓝色光泽。
⑥我不知道该如何描写冬俏湖的蔚蓝。我所想到的各种蓝在此时一无所用。靛蓝、钴蓝、湖蓝、深蓝、淡蓝等,这些蓝此时都不够用来形容冬俏湖的美丽。那一潭碧波在你眼中,在明亮的阳光下变得似有若无。你分不清蓝天湖水的界限。面对羌塘草原的蓝天、湖水、阳光,你的思绪在天空飘来飘去,像云朵一样轻悠。
⑦关于冬俏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在有月亮的晚上,羌塘草原北侧高耸的雪山,化作少女,飘然前来冬俏湖沐浴。有个藏族小伙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决定一睹少女芳容。小伙叫格桑,他坚定信念,日复一日来此拜湖,行五体投地之礼,沿着冬俏湖虔诚地朝拜,希望有朝一日出现奇迹。
⑧日复一日,小格桑已变成白发皤然的老格桑了。那天,我们站在冬俏冰湖的岸边,看到了老格桑。他沿着湖边一步一个长拜。全身匍匐在地,手脚伸得笔直,起身,脚踏着自已手刚才触及的位置,再次匍匐下去。他从远处来,瘦高的个儿,行动很利索,对我们的出现无动于衷。他从我们充满敬意的目光中经过。我想问他,你见过雪山少女了吗?可是我问不出口。我没有资格问他。⑨我看见他的眼眸因为风雪摧残和岁月砥砺已变得浑浊不堪,但透过瞳孔,我相信他仍能看见浩荡而纯粹的阳光、素净的白云、蔚蓝的湖水和圣洁的雪山少女。可是我呢,尽管眼眸明亮,却如此心浮气躁,我到哪去找到雪山少女呢?眺望远处,我心里一片茫然。
(1)文中作者的心理情感不断变化,请按顺序梳理,并填写在相应横线处。(3分)
郁闷→ →由衷的惊叹→ →
(2)文章写司机小伙,有何作用?(2分)
(3)请赏析下面两句话。(4分)
①她像深藏于羌塘草原的异域少女,用清纯的明眸大胆对我凝望。
②全身匍匐在地,手脚伸得笔直,起身,脚踏着自已手刚才触及的位置,再次匍匐下去。
(4)文章第⑧段画线句“我没有资格问他”,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
三、写作(50分)
12.按要求写作。(50分)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500字以上
13.按要求写作。
题目:“总会想起那 ”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比如:那张照片、那本书、那杯牛奶、那朵花、那些唠叨……这些东西或带给你欢乐,或带给你忧愁,或给你启示,或让你深思,梳理你的思绪,把让你时时想起的事物写下来)。
②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4分)
1.(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忏悔(chàn) 忧心忡忡(chōng)
B.俯瞰(kàn) 点缀(zhuì) 千钧重负(jūn)
C.迸溅(bèng) 滞笨(dài) 锲而不舍(qiè)
D.挑逗(tiǎ) 妥帖(tiē) 气冲斗牛(dòu)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有误,“炽热”的“炽”应读“chì”;
B.正确;
C.有误,“滞笨”的“滞”应读“zhì”;
D.有误,“气冲斗牛”的“斗”应读“dǒu”。
故选: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民与侵华日军展开了长达十四年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B.班长夺得校运会长跑冠军,他披上班服,在全校面前耀武扬威地跑了一圈。
C.5月,那一朵朵的石榴花都开放了,像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十分好看。
D.《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生动有趣,内容更是耐人寻味,同学们很受教育。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褒贬不当。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这场疫情防控,证明了中国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C.“五一”节,广州“云道”开放,吸引无数市民前去亲近“空中漫步”的乐趣。
D.5月27日上午11点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顶峰!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可将“亲近”改为“体验”。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2分)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选自《资治通鉴》。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
C.“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中“都”“各种各样”“不幸”分别是副词、并列短语、名词。
D.《老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是女作家、翻译家杨绛,她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5.(5分)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说,是法国小说家 儒勒•凡尔纳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作者被公认为“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洋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中的任一部作品是《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 尼摩 (人名)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作的潜艇“ 诺第留斯号 ”(潜艇名称),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分析】《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解答】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和常识。《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说,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作者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洋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中的任一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作的潜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答案:
儒勒•凡尔纳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或:神秘岛) 尼摩 诺第留斯号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6.(11分)默写。
(1)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2)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3)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4)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5)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6)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7)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8)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9)《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10)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自缘身在最高层
(2)独怆然而涕下
(3)苔痕上阶绿
(4)散入春风满洛城
(5)对镜帖花黄(重点字:帖)
(6)不问苍生问鬼神
(7)烟笼寒水月笼沙
(8)落红不是无情物
(9)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重点字:帘)
(10)山重水复疑无路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7.(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望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高大雄伟的气势 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回答本题注意抓住诗歌题目《望岳》,结合全诗内容,是作者登泰山所见所感,所以诗歌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着重写了望泰山的所见所感,热情赞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可围绕尾联的作用或含义答题,也可以从赏析语言的角度答题,言之有理即可。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人生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和气概。(意思对即可)
答案:
(1)望;高大雄伟的气势。
(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人生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和气概。(意思对即可)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点评】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8.(6分)综合实践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准备进行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在生活中做了哪些孝敬父母的事情,请你写出三条。
(2)在“如何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地讨论。现在轮到你发言了,你想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
【分析】第一题考查观察生活和语言表达。第二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1)本题考查观察生活和语言表达。在生活中可以表现孝道的行为有很多,比如给父母洗脚,帮父母做家务,给父母做饭等。同样,努力学习也是一种孝行。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围绕孝敬父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还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来表述即可。
答案:
(1)给父母洗脚,帮助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等言之有理即可。
(2)我认为孝敬父母不只是一句口号,它应该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要好好继承并发扬下去。
【点评】作答语言表达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中要求的表达的目的是什么,表达时,一定要主题明确,目的突出。还要明确表达的对象,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语气。
二、阅读(36分)
9.(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多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唯独
③陶后鲜有闻 少
④亭亭净植 树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
C.作者以牡丹为正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分析】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字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
②句意为: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独:唯独。
③句意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④句意为: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植:树立。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重点词语有:独,只,仅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淤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句意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②重点词语有:益,更加;植,立;亵玩,玩弄。句意为: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③重点字词:莲之爱,爱莲;予,我;宜,应该。句意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ABD.正确;
C.有误,写菊花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
故选:C。
答案:
(1)①多 ②只 ③少 ④竖立
(2)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②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③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3)C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0.(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节选)
邹韬奋
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②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③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④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⑤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1)根据表格填空。
(2)选文第③段画线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下面两段选文中的母亲形象有什么共性?
①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选自本文
②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胡适《我的母亲》
(4)选文最后一段提到“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母亲”在作者的成长中具有非凡的意义,请结合原文具体内容谈谈。
【分析】本文记叙了母亲给妹仔讲小说,动情时两人会热泪盈眶;父亲处罚背书不佳的“我”,母亲流泪,却勉强说“打得好”;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①概括为: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结合“母亲给妹仔讲小说,动情时两人会热泪盈眶”,②概括为:善良,有同情心。结合“父亲处罚背书不佳的‘我’,母亲流泪,却勉强说‘打得好’”,③概括为:慈爱而有原则。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运用环境描写,
写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突出深夜的安静,别人已经休息,衬托出母亲的辛苦和为家庭的操劳。
(3)本题考查阅读比较。结合“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我的父亲责罚时,恨儿子不努力读书,所以说'打得好”分析,两位母亲对儿子都很严格。胡适的母亲不在人前骂“我”,用舌头添“我”的眼;结合“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分析,邹韬奋的母亲看到“我”的父亲责罚我,饮泣吞声,泪如泉涌,心疼“我”。她们都是严慈相济的母亲。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本文记叙了母亲给妹仔讲小说,动情时两人会热泪盈眶;父亲处罚背书不佳的“我”,母亲流泪,却勉强说“打得好”;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可见母亲对家庭对儿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付出了很多精力,抚养儿女长大成人。结合“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分析,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母亲聪明且颇具才干,但是母亲没有任何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家务事上,对此作者非常遗憾且痛心,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答案:
(1)①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②善良,有同情心。③慈爱而有原则。
(2)环境描写,突出深夜的安静,衬托出母亲的辛苦和为家庭的操劳。
(3)两位母亲对儿子都很严格,胡适的母亲“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邹韬奋的母亲则在“我的父亲责罚时,恨儿子不努力读书,所以说'打得好”;两位母亲又都是慈母,胡适的母亲不在人前骂“我”,用舌头添“我”的眼;邹韬奋的母亲看到“我”的父亲责罚“我”,饮泣吞声,泪如泉涌,心疼“我”。她们都是严慈相济的母亲。
(4)母亲对家庭对儿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付出了很多精力。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母亲聪明且颇具才干,但是母亲没有任何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家务事上,对此作者非常遗憾且痛心,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1.(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冰湖
——《天路行》之九
朱千华
①我们的越野车在羌塘大地上很放肆,毫无顾忌。司机是个小伙,把崔健颠来倒去地播放。那种剧烈的疯狂被强行灌入我的脑际,和脑门剧烈的疼痛一起摇滚。小司机握着方向盘,有时还随节奏扭摆屁股。我已被高原反应折磨得疲惫不堪、郁闷至极,他仿佛故意在我面前炫耀:他在这里有多快活。
②他没有理由不快活。当剧烈的高原反应对他不起任何作用时,辽阔的羌塘草原就是天堂。他精力过剩,有时猛踩油门,对那些羚羊恶作剧似的猛追。我们左冲右突,纵横驰骋,吓得那些羚羊四处逃散。
③后来,我们的越野车到了一个叫“冬俏”的地方。冬俏,多美的名字。在这寂寥荒寒地带有这美名,我忽然产生了无以言说的喜欢。冬俏是羌塘草原边缘的一个歇脚点。闪过几座帐篷。蓦然,一潭湛蓝的湖水,像秋波似的闪现在我眼前。
④冬俏冰湖!我产生了由衷的惊叹。青藏高原自然魅力之无穷,就在于她很能折磨人,又能给人炫目的惊艳。在你头痛欲裂的时候,你常常抬头就能看到天边熠熠生辉的积雪,看到如镜般蔚蓝明亮的天空;当你驱车孤独寂寞、昏昏欲睡时,你面前蓦然出现一潭晶莹的湖水,这感觉无异于奔走荒山野岭山重水复时,遇到一个阳光一样明媚的少女。一时间你所有的郁闷、头痛、苦寒种种症状一扫而去。
⑤当我下车立在湖边,我首先闻到一缕雪后清新的湖水气息。她像深藏于羌塘草原的区域少女,用清纯的明眸大胆时我凝望。天空又放晴了。风儿吹拂多么酣畅,我仿佛看到羌塘草原雪后艳丽的繁花和铺天盖地的牧草,静静地在冬俏冰湖畔熊熊地燃烧恣意生长。甚至,我看见雪后的天空散发着迷人的蔚蓝色光泽。
⑥我不知道该如何描写冬俏湖的蔚蓝。我所想到的各种蓝在此时一无所用。靛蓝、钴蓝、湖蓝、深蓝、淡蓝等,这些蓝此时都不够用来形容冬俏湖的美丽。那一潭碧波在你眼中,在明亮的阳光下变得似有若无。你分不清蓝天湖水的界限。面对羌塘草原的蓝天、湖水、阳光,你的思绪在天空飘来飘去,像云朵一样轻悠。
⑦关于冬俏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在有月亮的晚上,羌塘草原北侧高耸的雪山,化作少女,飘然前来冬俏湖沐浴。有个藏族小伙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决定一睹少女芳容。小伙叫格桑,他坚定信念,日复一日来此拜湖,行五体投地之礼,沿着冬俏湖虔诚地朝拜,希望有朝一日出现奇迹。
⑧日复一日,小格桑已变成白发皤然的老格桑了。那天,我们站在冬俏冰湖的岸边,看到了老格桑。他沿着湖边一步一个长拜。全身匍匐在地,手脚伸得笔直,起身,脚踏着自已手刚才触及的位置,再次匍匐下去。他从远处来,瘦高的个儿,行动很利索,对我们的出现无动于衷。他从我们充满敬意的目光中经过。我想问他,你见过雪山少女了吗?可是我问不出口。我没有资格问他。⑨我看见他的眼眸因为风雪摧残和岁月砥砺已变得浑浊不堪,但透过瞳孔,我相信他仍能看见浩荡而纯粹的阳光、素净的白云、蔚蓝的湖水和圣洁的雪山少女。可是我呢,尽管眼眸明亮,却如此心浮气躁,我到哪去找到雪山少女呢?眺望远处,我心里一片茫然。
(1)文中作者的心理情感不断变化,请按顺序梳理,并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郁闷→ 无以言说的喜欢 →由衷的惊叹→ 充满敬意 → 茫然
(2)文章写司机小伙,有何作用?
(3)请赏析下面两句话。
①她像深藏于羌塘草原的异域少女,用清纯的明眸大胆对我凝望。
②全身匍匐在地,手脚伸得笔直,起身,脚踏着自已手刚才触及的位置,再次匍匐下去。
(4)文章第⑧段画线句“我没有资格问他”,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分析】本文写作者到冬俏冰湖,被这里美丽、纯净的自然风光所吸引,被格桑坚定的信念、信仰打动,感受到生命的纯净、自由与美好。作者惭愧于自己的心浮气躁,感到这种自由纯真的生活在现实中越来越少,表达了作者的忧思。
【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情感脉络的能力。“郁闷”对应第①段“我已被高原反应折磨得疲惫不堪、郁闷至极”。第一空可由第③段“在这寂寥荒塞地带有这美名,我忽然产生了无以言说的喜欢”得出答案:无以言说的喜欢。第二空可由第⑧段“他从我们充满敬意的目光中经过”得出答案:充满敬意。第三空可由第⑨段“眺望远处,我心里一片茫然”得出答案:茫然。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他仿佛故意在我面前炫耀:他在这里有多快活”“当剧烈的高原反应对他不起任何作用时,辽阔的羌塘草原就是天堂”,由司机快乐的表现,可见羌塘草原既辽阔又美丽,有无穷魅力。同时,司机的快乐表现与“我”遭遇强烈的高原反应形成对比,突出了“我”的郁闷、头痛。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第①题可从修辞角度着手,“她像深藏于羌塘草原的异域少女”将冰湖比作少女,是比喻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写出冰湖的清纯之美。
第②题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着手,这一句是对格桑的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写出格桑行五体投地之礼的动作,表现他的虔诚,蕴含着“我”的敬佩之情。回答时,要写出赏析角度、表达效果、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由“全身匍匐在地,手脚伸得笔直,起身,脚踏着自己手刚才触及的位置,再次匍匐下去““他从我们充满敬意的目光中经过”“可是我呢,尽管眼眸明亮,却如此心浮气躁”等语句可见,“我”敬佩于格桑的的虔诚、坚守,惭愧于自己的心浮气躁。因此,觉得”自己没有资格问他。
答案:
(1)无以言说的喜欢 充满敬意 茫然
(2)以司机小伙驾车时的快活感受,从侧面写出羌塘草原的辽阔、广袤与无穷魅力。司机小伙的快乐与“我”的感受形成对比,突出“我”的郁闷、头痛。
(3)①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冰湖的清纯之美。
②运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刻画格桑行五体投地之礼时的动作,写出格桑朝拜的虔诚,暗含“我”对格桑的敬佩之情。
(4)格桑虔诚朝拜,坚守内心,信念坚定,而作者却心浮气躁。作者对自己感到羞愧,对格桑充满了敬意。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掌握住。
三、写作(50分)
12.(50分)按要求写作。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500字以上
【分析】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这一天让我铭记”,审题可知,作文并不难写。关键词“这一天”指明了时间范围,就是某一天,“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要“铭记”?把让我们难忘的人或事交代清楚,把让人难忘的原因写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我们可以写生活中的一次教训,一次偶遇,一句叮咛,一本书,亦或一个期望的眼神,亦或令人难忘的一课……写作时叙述要有条理,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内容要真实可信,有真情实感。
【解答】
这一天,让我铭记
往事是尘封在记忆里的梦,但是有一件事使我永远记得。
那是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李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同寻常的课。也就是因为那堂课,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让我懂得了:人要学会理解别人。
李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生活中极其平常的问题,她说:“当你们看到了一个自己很喜欢的东西,想让父母买下来,但父母却因为某些原因而不为你们买,你们当时的心情怎样?”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同学的回答都是埋怨父母,父母不爱自己了,不顾及自己的感受。老师听了对我们微笑着说:“你们看窗户外面,虽然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都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但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换一种眼光去看秋天,就会发现一到秋天,果实就会挂满了枝头,农民也将得到大丰收。那么,我们用一样的方式去看待刚才那个问题,结果会怎样呢?”
片刻后,李老师凝视着我们:“父母不为你们买那个东西,不是他们不爱你们,也不是他们不顾及你们的感受,也许是因为那个东西的价钱太贵了,也许是因为对你们没有好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你们着想。而就在这时,你们被自己的情感所左右了,脑海里全是埋怨,却忘记了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关心和照料。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不能让感情的云雾蒙住自己的眼睛,凡事都要从美的眼光,美的角度出发,这样就会发现周围的事物是多么的美好!”
“铃,铃,铃!”下课的铃声把我们的思绪打断了。但,没有打断我这么多年来对这堂课的回忆。它,令我难忘。事隔那么多年了,每当回忆起李老师给我们上的这一课,我的心中总会涌现出一阵阵的感动,因为它让我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并懂得了人要学会理解别人!
这一天,让我永远铭记!
【点评】文章以回忆为主,回忆小学二年级时李老师给“我”上的一堂课。一个生活中极其平常的问题,在李老师的分析下,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学会理解别人!这一课,“我”会永远铭记。文章以小见大,紧扣中心,突出主题。文末从回忆中回到现实,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3.按要求写作。
题目:“总会想起那 张照片 ”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比如:那张照片、那本书、那杯牛奶、那朵花、那些唠叨……这些东西或带给你欢乐,或带给你忧愁,或给你启示,或让你深思,梳理你的思绪,把让你时时想起的事物写下来)。
②500字以上。
【分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比如:那张照片、那本书、那杯牛奶、那朵花、那些唠叨……这些东西或带给你欢乐,或带给你忧愁,或给你启示,或让你深思,梳理你的思绪,把让你时时想起的事物写下来)。比如我们可以补充题目为“总会想起那张照片”,题目的关键词为“照片”,我们可以围绕这张照片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想起”提示那张照片是过去拍摄的。除了要把拍这张照片的时间、地点写清楚,还要把这张照片的内容以及拍照时发生的事情说具体。比如说照片上有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动作怎么样?总之,只要是你想说的,都可以。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写,倒叙、顺叙,说明事情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要素要交代清楚。写作时应该融入自己的感情,要以情动人。
【解答】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照片是永恒的记录,虽然只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可里面包含着每个人不同的回忆和情感。在我众多的照片中,有一张照片充满了我对奶奶的最温情的回忆。
皎洁的月亮高挂在深蓝的夜空中,显得晶莹澄澈,有几颗星星隐隐约约地闪动着好奇的眼睛,夜幕不再那么单调无趣。夜空的下方是一座古老的石板小桥,经历了百年沧桑。在我的心中,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背负着南来北往的路人,默默地听着人们在他身上走过的脚步声。小桥的四周有茂林修竹,在月光的反映下,竹叶变得闪闪发光,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十分可爱!小桥的下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可以清晰地看见水中那一条条可亲可爱的小金鱼,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不时地浮上水面偷偷地四下张望一眼,惹得水面画出一圈圈波纹,它们也没有一丝困意!竹林的脚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全是嫩枝细叶铺成的,翠色欲滴,绿得美丽,绿得可爱!在桥的上方,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就是我和疼爱我的奶奶!
那时,照片上的我才两岁,妈妈带我和奶奶去一个景点游玩。时间太长,我都忘记了景点的名字,只记得那里十分清美幽静!照片中的我扎着两个羊角辫儿,像一个可爱的小兔子!身上穿的那件衬衫和单裤是奶奶亲手缝的,一针一线织起了奶奶暖暖的爱,衣服非常地柔软,听妈妈说,我只喜欢穿奶奶做的衣服。虽然那天晚上有习习凉风,可是我也不觉得有一丝丝冷意。
站在身旁搂着我的那个人就是我的奶奶。她慈祥的面容,眯眯笑着的眼睛,是奶奶最美的时刻。朴素之衣,慈祥之笑,瘦小之身,黄黑之肤!这就是我的奶奶!我们在桥上看着月亮,奶奶讲着王母娘娘的故事,妈妈用手机拍下来了。
那一夜是我度过的最温暖的一夜。那也是最后一张我和奶奶的合影!两个月后,奶奶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明亮的月,深蓝的夜空,茂密的竹,古老的桥,绿色的草,见底的河。我对奶奶的回忆永远定格在了这个老照片里!
那一张照片!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点评】文章开头用一张照片引出了“我”的回忆,引出下文。文中回忆了“我”和奶奶拍摄这张照片时发生的故事,体现了奶奶对“我”深深的爱。小作者对于景色描写十分拿手,照片中的景色在作者的手中变得更加清幽、美丽,尤其四字短语用得十分准确、简洁。
母亲的三件事
母亲的性格
母亲给妹仔讲小说,动情时两人会热泪盈眶。
②
父亲处罚背书不佳的“我”,母亲流泪,却勉强说“打得好”。
③
①
勤劳能干
母亲的三件事
母亲的性格
母亲给妹仔讲小说,动情时两人会热泪盈眶。
② 善良,有同情心
父亲处罚背书不佳的“我”,母亲流泪,却勉强说“打得好”。
③ 慈爱而有原则
① 母亲深夜为“我”做布鞋。
勤劳能干
12,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2,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四个板块,总分1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的梳理,参照提示,解释加点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及运用,阮小五,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