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唱歌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展开1、 讲音乐故事 , 欣赏古琴曲《流水》
2、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2、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中第一部分。
难点:唱好《阳关三叠》能够按照歌曲的意境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方法:欣赏法、听唱法、体验法、分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导入: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灿烂的音乐文化,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殿堂,一起去领略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赏评
1、介绍中国古代的弹拨乐器“古琴”
2、闭目静心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及古琴的音色。
3、讲古琴曲《流水》的音乐故事,问音乐故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给予鼓励。)
三、唱歌——《阳关三叠》
1.简介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和《阳关三叠》。
2.让学生朗诵《阳关三叠》。
3.老师范唱歌曲 《阳关三叠》,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及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边聆听边思考。
4.再次聆听,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5.学唱歌曲:
(1)老师弹奏旋律,让学生用“wu”,“la”来模唱。
(2)加入歌词演唱,直到唱会唱准。(让学生说出自己感觉难唱的部分,重点教唱)
(3)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比如,歌曲前面部分比较平缓,旋律质朴,及歌曲中最有激情的部分,八度大跳、符点音符、连音线等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4)全班集体演唱,注意歌曲情感的表达。
四、创作与实践。让学生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来表现歌曲,丰富歌曲内容。
五、知识链接和创作
(1)围绕“送别”或“离别”主题,请大家联想有关古诗词,当然这些古诗词要和音乐有关系。
教师的准备:《赠汪伦》——李白,《琵琶行》——白居易。语言是不能解释音乐的,但音乐是可以用语言来描绘(描述)的。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抽象的音乐,我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一绝。
(2)请同学们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送别”或“离别”的场景,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3)围绕“送别”或“离别”主题,请大家回想以往学过或听过的有关音乐作品。教师的准备:《送别》李叔同词 奥德威曲 《送别》三、创作与实践。让学生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来表现歌曲,丰富歌曲内容。
六、小结: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这节课的认识及感悟。
七、进行下课礼式。
教学反思:
通过音乐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组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初中唱歌 阳关三叠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唱歌 阳关三叠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欣赏 流水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欣赏 流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方法 , 课时安排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唱歌 阳关三叠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唱歌 阳关三叠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