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修辞(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
展开1.下列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乡村的早晨是宁静的。乳白色的云纱在山腰翩翩起舞,又似乎在追逐嬉戏。捣蛋的太阳像车轱辘那么大,像熔化的铁水一样鲜红,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蹲在东方的岭梢上,用手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好希望时间的指针就此停止转动,让我美美地享受一番,深深地去体味,哪怕就这样一直走着,一直走着,踏着乡间的青石板路……
A.比喻 拟人 借代 B.比喻拟人 反复
C.拟人排比 反复 D.比喻排比 借代
下列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一天天,一年年,娘弯着腰择菜,炒菜,洗衣服;弯着腰扫地,喂鸡,剁猪食;弯着腰翻地,锄草,割庄稼……娘常说,做是庄稼人的命,不做,哪里来吃的?
A.排比 引用 反问 B.排比 比喻 反问
C.排比 对偶 设问 D.排比 比喻 设问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是( )
A.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B.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C.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湖心亭看雪》
D.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雪》
4. 下列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起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徐徐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地起来,徐徐地行走,徐徐地清谈。徐徐”看起来只是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
A.比喻 排比 对偶 B.比喻 拟人 排比
C.比喻 拟人 反复 D.比喻 拟物 反复
5.烘托,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下面选项中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台城》
B.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C.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D.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在那遥远的地方》
6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常伫立于红杨树下,带着虔诚之心,一步步触摸我梦里的故乡,眼前分明可见故乡劬勤的村民扛着锄头,迎着晨雾走过小桥下田;担着收获,披着晚霞,踏着阡陌归家。②分明可见故乡俭朴的村妇提着一桶桶衣物,来到河边,轻盈地浣洗。③晨雾之中,或是傍晚时分,朝雾如镂如纱,晚霞似绸似帛,笼罩着她们曼妙的身影,映照着她们灿烂的笑脸。④爽朗的笑声、优雅的小曲与河水一起缱绻流淌,流得很远很远,与浩渺的固城湖融为一体。⑤梅雨绵绵,那一个个雨滴,在湖面上亲吻出一个个小酒窝,滴落在青石路上,清洗出青石铮亮清秀的模样,一如远古的样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轻身幻化成一幅幅水墨画静静地沉入了我的梦里。
A.第①句中“扛着锄头……担着收获,披着晚霞,踏着阡陌归家”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勾勒出故乡人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情态。
B.第③句中“朝雾如缕如纱,晚霞似绸似帛”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出故乡天空的诗意之美,又表达了村妇结束一天的劳作后的喜悦心情 。
C.第④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美好早已逝去的伤感与叹惋。
D.第⑤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生动地描写了记忆中故乡的美景,表达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7.对下面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 色的身躯紫黑发亮。②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绻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③大气中闪耀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④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彻悟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
A.第①句运用拟人的修句法,写出了历经岁月洗礼的胡杨在斜阳映照下紫黑发亮的生命状态。
B.第②句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胡杨的千姿百态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C.第③句引用李清照的各名菊,赞美了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品质。
D.第④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面对胡杨林,面对生命的无声的壮丽和永恒,心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8.对下面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冬天里最美的花除了梅花还有什么呢?②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似玉屑,似羽毛,似花瓣,悄然落下,给大地披上了银装。③冬天,家家户户小院里的梅花都盛开了,一朵朵梅花都展开了它们那等待已久的微笑,露出了粉红色的羞红了的脸。雪纷纷地落在梅花上时,更能显出它们高傲的美。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一句就能看出作者赞美梅花的美好品质和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A.开头第①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作用是自问自答,引出下文对梅花的赞扬和描述。
B.第②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雪花不同的姿态以及降落过程的轻盈之感。
C.第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摹出梅花开放的姿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娇羞美丽。
D.第④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话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梅花凌寒不惧的品质和独有的幽香。
9.对下列语段中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②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轻烟缠绕在山腰之中。③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④真是千姿百态,令人日不暇接。
A.第①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笼罩下的群山时隐时现的情突出了山的雄伟,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B.第②句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写出远近云雾的色彩和形态。
C.第③句中的撕开”“衔”“塑成”等词将山风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山风的飘忽不定。
D.第③句中“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是排比的手法,强调了山风的猛列,突出了云的恋化快。
10.诗人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反映情感,“乐景写哀”是以美乐景物烘托哀愁的反衬
手法。下列选项中未使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专题06 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文件包含专题06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原卷版docx、专题06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修辞(讲)-【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4 修辞(讲)-【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指南,命题探究,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词语(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词语(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文件包含专题03词语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原卷版docx、专题03词语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