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词语(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
展开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成绩来之不易。一季季沉甸甸的收获,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展现了“基本盘”的稳健力量。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粮食生产力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孚众望,多措并举确保全年粮食的丰收。
A.压舱石 B.实事求是 C.因地制宜 D.不孚众望
【答案】D
【解析】 D 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此处应改为“不负众
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A 项,压舱石:原意是压在船舱底部起稳定作用的巨石,比喻稳
定事物状态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举措;B项,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
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C 项,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
定相应的妥善办法。
2.(2023·浙江职教高考一轮复习二模)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七月流火的盛夏,我们共同聚焦当前建筑界这一股清新潮流。从这5位女性建筑师美轮美奂的设计方案中,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一股力量的涌动。那股别树一帜的力量不受约束,在纵横交错的楼板间肆意流淌,用或温婉或张扬、或低吟或高亢的方式,宣告着女性建筑师的力量、女性建筑师的主张。你可以对其高度赞扬,抑或不赞一词,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作品都宣示了一件事--女性力量不应该被定义,女性应该定义力量。
A.“七月流火”指七月的太阳就像火一样炎热,此处形容盛夏之炎热,使用恰当。
B.“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此处用来形容建筑设计方案的完美,十分恰当。
C.“别树一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此处用来形容女性建筑师“不受约束的力量”,十分
贴切。
D.“不赞一词”常指不给予任何赞扬。结合前文“你可以对其高度赞扬”可以推断出,这个词为“高度赞扬”的反义词,使用恰当。
【答案】C
【解析】 A项,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天气转凉。此处用来形容盛夏之炎热,使用不恰当。B项,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规,富丽堂皇;也用杂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关效果。此处用来形容设计方案,对象不委,使用不恰当。c项,别树一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此处用来形容“不受约束韵力量”使用恰当。D项,不赞一词: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这里望文生义,把“不赞一词”当成了“尚度赞扬”的反义词使用不恰当。
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羊城八景"可以让你触摸广州城的美丽与浪漫。”湿地唱晚“将生命的灵动与工业的文明在湿地中勾勒得相得益彰;“古寺流芳”中各种岭南艺术珍品让你叹为观止;到荔枝湾涌边听古仔、睇大戏、赏古玩、游关西大屋,“荔湾胜景”让你体验广州人的人定胜天;登白云山,你能欣赏“云山叠翠“独特的风景画;看婀娜多姿的”小蛮腰“,你才算看到了”塔耀新城“的广州新面貌。
A.相得益彰 B.叹为观止 C.人定胜天 D.婀娜多姿
【答案】C
【解析】C项“人定胜天”指的是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行为,用在此句中不恰当。A 项“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B项“叹为观止”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 项“婀娜多姿”形容姿态轻柔美好,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
4.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吸水设备,这种吸水设备可仅利用太阳能收集空气中的水分。这一研究听起来不可理喻。其实,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地球表面71%的面积都被水覆盖,但人类实际可饮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3%,相比于庞大的水资源真是微乎其微。近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口增长、气温上升全球水危机也日益严重,这促使科学家们独辟蹊径。开始研发更好的水资源收集方式。
A.不可理喻 B.微乎其微 C.日新月异 D.独辟蹊径
【答案】A
【解析】A项,“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用在此处显然不合适,应该用“匪夷所思”。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被连绵秋雨浸湿了的林荫路,在颤巍巍的白杨树下伸展着,满地是行将就木的枯草。突然,警察接到群众报案,干警们迅速赶到现场,在出租车上拾到一张身份证,他们按图索骥找到了谭一辉。他的母亲对她的失踪不以为然,直到接到警察的电话,才知道儿子出事了。谭一辉有一个幸福的家,一家三口相濡以沫,可惜如今已不复存在。
A.行将就木 B.按图索骥 C.不以为然 D.相濡以沫
【答案】B
【解析】A项的“行将就木”指的是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对象一般是人;C项“不以为然”应为“不以为意”;D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与前文“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不符。
6.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某作家被法院裁决其作品构成抄袭后,仍进入了作协。一位自称“热血”的文学青年给作协发了一封公开信,信中义正词严地表达了他对作协这一决定的看法。他认为,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虽然文学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是作为一名热衷于文学的莘莘学子,他依然应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一切只源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然而作协的这一做法却极大地伤害了文学青年的热情和自尊,让许多坚持写作的文学青年感到寒心。
A.义正词严 B.物欲横流 C.莘莘学子 D.笔耕不辍
【答案】C
【解析】 A项,“义正词严”推道理正当,措辞严肃,符合语境:B项,“物欲横流”指想得到物资享受的欲望泛滥,到处都是,符合语境。C项,“莘莘学子”中的”莘莘”表示“众多”,前面不能加“一名”“一些”“一位”等词。D项“笔耕不辍”中的“笔耕”指写作“辍”的意思是停止,“笔耕不辍”指坚持写作,从不因为任何外在原因而停止。符合语境。
7.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当今社会,鱼目混珠,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振振有词:“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釜底抽薪,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鱼目混珠 B.振振有词 C.天诛地灭 D.釜底抽薪
【答案】A
【解析】A 项,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此句语境强调的是各种人“混杂”,而非“以假乱真”,因此不合语境,应为“鱼龙混杂”。
8.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名联颂中华》丛书是一部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兼具鉴赏性和收藏价集曾不刊之论,更是“一座对联与书法艺术的大观园”。以对联与书法为题材的出版物甚多,几乎可以说俯拾皆是,但是编纂形式基本类同。而这套五卷本的《名联颂中华》丛书不落俗套,编者另起炉灶,将对联与书法艺术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使这套丛书别开生面,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
A.不刊之论 B.不落俗套 C.另起炉灶 D.触目惊心
【答案】B
【解析】A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修改的言论。根据语境,应改为“鸿篇巨制”。B项,“不落俗套”指不沿袭陈旧的格式。使用正确。C项,“另起炉灶“指放弃原来的,从头做起。根据语境,应改为“自出机杼”。“自出机杼”指诗文不入旧套,自有新意。D项,“触目惊心”指看到某种严重情况而引起内心极大的震动,应改为“耳日一新”。
9.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什么是中国精神?翻开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同仇敌忾,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忧国,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的改弦更张,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牺牲奉献……中国精神浸润于口口相传的诗词歌赋里,化形在气象万千的古老汉字里,甚至融合在中国人一日三餐、一饭一蔬中。
A.同仇敌忾 B.改弦更张 C.口口相传 D.气象万千
【答案】D
【解析】D项,“气象万千”形容事物和景象多种多样,非常壮观。不能用来修饰汉字。此处可改为“包罗万象”,指肉容丰富,应有尽有。
10.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立足今日,我们成竹在胸;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潮头,树立创新精神,将自己的梦想余祖国的梦想紧密相连,求真务实,无所不为,共筑中国梦。
A.感慨万千 B.举世瞩目 C.潮头 D.无所不为
【答案】D
【解析】 D项,“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在此处感情色彩有误。
专题07 语意理解(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语意理解(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文件包含专题07语意理解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原卷版docx、专题07语意理解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文件包含专题06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原卷版docx、专题06语病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标点符号(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标点符号(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文件包含专题05标点符号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原卷版docx、专题05标点符号练-中职专用备战2024年单考文化招生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适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