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专题六 实验探究题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专题六 实验探究题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突破·明技法,点燃合理,2→1→3→1,白色粉末变蓝,氢氧化钠,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薄钢片表面的,膜能够消耗腐蚀剂,607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首先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和假设,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化学知识制订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对整个实验做出反思和评价。
类型1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本类型一般是根据试题的信息,分析物质中含有的成分是部分还是全部,确定物质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然后对所有的成分进行自由组合,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物质中的成分,要注意的是组合的成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成分探究常见的实验方法有A.对于气体混合物一般结合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常见的检验方法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用白色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现象是白色粉末变蓝;一氧化碳通过转化为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变浑浊进行验证,氢气转化为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进行验证等。
B.对于固体混合物的探究有以下情况:如果是金属混合物,可以通过与酸反应能否生成氢气或与盐溶液反应是否有固体析出或颜色变化来判断该混合物的成分;如果是碱或盐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向固体中加入某试剂,通过实验现象判断该物质的成分,或者是将固体溶解后通过对液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检验来判断物质的成分。
[讨论与交流](1)该系列装置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请你设计完成如图方框内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选用如图2装置,按连接顺序填写)。 (3)原气体中若含有CH4,则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E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认为以上设计仍有缺陷,不能确定________气体是否存在。
CO2+Ca(OH)2=== CaCO3↓+H2O
(5)小王同学和小李同学想通过定量实验的方法检验尚不能确定的气体,于是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E装置中的试剂改为足量的X溶液,可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则X为_____________,实验后为证明X有剩余,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验证。 (6)实验中若试剂用量充足,调换B跟D的位置,对测定结果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类型2 有关实验条件、影响因素的探究本类试题常见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比较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其他变量和条件相同,其中一个变量和条件作为变量,通过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的异同寻求科学的结论。常见的对比实验包括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和相互对照等。解题的关键点是要找到作为变量的条件或因素,通过单一变量的对比得到实验结论。常见的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反应的温度,反应物的浓度、质量比和接触面积,铁生锈的条件和燃烧的条件等。
【示范题2】(2023·福建中考)为完成“研究钢铁防护的方法”的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查得资料:钢铁膜化处理是钢铁防护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在钢铁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保护膜。检验膜的抗腐蚀性能要做“滴铜实验”,即往钢铁表面滴加含硫酸铜的腐蚀剂,60 s后钢铁表面才出现红色物质,表明抗腐蚀性能达标,且越迟出现红色物质的越好。请和小组同学使用某种膜化剂开展如下研究。
Ⅰ.验证膜的抗腐蚀性能【实验1】将有膜化和未膜化的薄钢片分别进行“滴铜实验”,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1)出现红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 FeSO4+Cu
Ⅱ.探究膜化条件对膜层外观的影响【实验2】其他条件相同时,将薄钢片放入pH=3、不同温度的膜化剂中浸泡20 min,观察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结果如表:
【实验3】已知pH≥3.5时,膜化剂不稳定。其他条件相同时,将薄钢片放入60 ℃、不同pH的膜化剂中浸泡20 min,观察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结果如表:
(3)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2、实验3的结果,膜层外观符合要求的温度、pH的范围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不同pH的膜化剂对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的影响
Ⅲ.确定抗腐蚀性能较好的膜化条件【实验4】依次选取实验2、实验3膜层外观符合要求的钢片进行对比实验,分别确定适宜的温度、pH。(5)实验4中,确定适宜温度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实践反思(6)反思上述实践活动,提出一个关于钢铁膜化处理可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60~70 ℃膜化处理后的钢片,分别
进行“滴铜实验”,观察并记录钢片表面从滴入腐蚀剂到开始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
膜化剂浓度对钢铁膜化处理效果有何影响
类型3 有关实质类、规律类问题的探究本类探究试题要求不仅要明确实验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实验背后隐藏的实质和规律,深刻理解反应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题信息进行实验探究,归纳和总结出实验的实质和反应的规律。【示范题3】(2020·福建中考)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1】配制溶液。(1)用NaOH固体配制20 g 20% NaOH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填字母)。 A.胶头滴管 B.酒精灯 C.量筒 D.烧杯 E.玻璃棒
【实验2】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2)U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
也会造成内部压强减小,造成液面发生变化
【实验3】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查阅资料:i.CaCl2溶液呈中性;ii.CaCl2+2NaOH=== Ca(OH)2↓+2NaCl。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4)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钙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和氯化钠
CO2+2NaOH=== Na2CO3+H2O
类型4 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一般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常见的化学性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溶液的酸碱性,一种是物质的还原性、氧化性、可燃性、热稳定性等。本试题中考查点主要有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得到的结论,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发生的实验现象或者根据实验结论写出实验步骤和发生的实验现象。常见的实验现象描述有:液体的颜色变化、产生有关颜色的沉淀或有特殊颜色或气味的气体、固体逐渐溶解、固体表面发生的变化等。
【示范题4】(2023·厦门二模)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过碳酸钠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同时具有Na2CO3和H2O2的化学性质,遇热水能迅速产生活性气体,快速清洁茶垢(茶垢清洁剂的其他成分与水或硫酸均不反应)。项目学习小组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以下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过碳酸钠溶于水产生的气体成分
(1)请完善下列表格。
(2)步骤Ⅱ和步骤Ⅲ不能互换顺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Ⅲ木条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扰实验结果
活动二:探究过碳酸钠的稳定性图1是工业上制备固态过碳酸钠的流程图,制备过程中常需加入稳定剂;下表是制备过程中加入稳定剂的种类与活性氧残存率的关系。
(3)图1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1中数据X为________。 (5)根据表1可知,效果最好的稳定剂是______(选填字母)。 (6)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也能清除茶垢,请分析使用过碳酸钠固体而不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清除茶垢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过碳酸钠析出
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氧气,降低清
活动三:测定茶垢清洁剂中过碳酸钠的含量方案一:如图2,取4 g茶垢清洁剂于锥形瓶中(装置气密性良好),记录量气管C的读数。打开活塞,往A中加水,产生气体,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C的读数。(7)两次读数前均需对量气管C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慢上下移动量气管右边的水准管,
使水准管中的液面和量气管中液面相平
方案二:在测量过碳酸钠的含量时,除了将过碳酸钠转化为气体进行计算外,还可以转化成沉淀进行计算。(9)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通过过
滤、干燥、称量等测量出沉淀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沉淀中碳元素的质量
和过碳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可计算出过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过碳酸
类型5 反应后生成物成分的探究(含变质类)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完全反应,只有生成物;一种是其中一种反应物过量,含有生成物和过量的反应物;因此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只需要探究是否含有过量的反应物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生成物对可能存在的过量的反应物的检验造成影响,首先必须通过反应除去生成物,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过量的反应物的存在。变质类试题一般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放置在空气中的变质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时从不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三个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它们的变质问题。
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1)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示范题5】(2021·福建中考节选)已知:H2+CuO Cu+H2O。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Zn+H2SO4=== ZnSO4+H2↑
吸收氢气中的水蒸气
【重温·中考真题】1.(2022·广东中考)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_____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BaCl2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Na2CO3+CaCl2=== CaCO3↓+2NaCl
【方案2】如图1所示,将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______更优。 【拓展】图2为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l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1 ℃冷却至t2 ℃,t1~t2的最优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40~10 b.60~30 c.70~40
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同时被氢氧化钠吸收,另外
氢氧化钠固体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2023·深圳中考)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②CO2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蒸气(或H2O)
(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猜想一:H2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CO和H2
一氧化碳(或CO)
浓H2SO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燥气体,防止影响氢气的鉴别
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图所示450 ℃或者550 ℃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磷率以及pH如图所示,分析________℃时以及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处理效果更好。
3.(2023·山西中考)【科学探究】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工程。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焚烧产物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任务一:调查垃圾分类的价值【咨询交流】同学们参观了一个垃圾分类处理厂,获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_______________、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的综合化分类具体可得到金属、塑料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可再利用的资源。
任务二:学习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到垃圾回收处理的过程如下:
任务三: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提出问题】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2、CO、CO2?【查阅资料】①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常用于检验SO2;②紫红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SO2反应而褪色,常用于除去SO2;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反思评价】(1)步骤②中,气体从______端通入图1装置。 (2)步骤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通过一定手段,测得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中CO体积分数变化如图2,t1~t2时间段内CO体积分数出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Ca(OH)2=== CaCO3↓
氧气不足(合理即可)
任务四:设计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活动
【成果分享】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学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分类管理知识。在项目化学习的成果报告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为了强化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执行分类措施,你还能提出的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小海报(合理即可)
4.(2023·长沙中考)“暖宝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小孔同学打开一个使用过的“暖宝宝”内包装,发现黑色固体中掺杂有红棕色物质,于是她把这包固体带到实验室,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包固体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缓慢氧化而生锈;②室温下部分盐的溶解性如表所示;③“暖宝宝”中只有氯化钠含有氯元素。【初步判断】通过阅读标签(如图1),大家一致认为打开“暖宝宝”外包装后,铁粉与空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有_________热量的现象;其中出现的红棕色固体是___________。
部分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提出问题】这包使用过的“暖宝宝”中是否还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表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反思评价】经过反思,小孔同学认为实验二不能得出固体中有活性炭的结论,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即可)。小组同学改进装置后,重新实验,得出固体中有活性炭的结论。 【实验拓展】小曾同学认为利用实验三的反应原理还可以测出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他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再加入足量实验三所选的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固体,并称量质量,最终计算出了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酒精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滤渣2~3次,洗净后将洗涤液合并到滤液中
【精练·福建模拟】1.(2023·泉州二模)化学小组对某氯化钙除湿盒(如图1)中的除湿剂进行探究。【资料】①氯化钙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广泛用于家庭除湿防霉。②常见的氯化钙产品主要有无水氯化钙(CaCl2)和氯化钙晶体(CaCl2·xH2O)。③氯化钙晶体在受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aCl2·xH2O CaCl2+xH2O。④氯化钙晶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其溶质为氯化钙。
【活动一】探究除湿剂的吸湿过程和成分称取5.0 g除湿剂样品和5.0 g无水氯化钙分别置于培养皿中,敞口放置于潮湿空气中,每隔24小时测一次样品质量,数据如表。
分析上表数据,回答问题:(1)第3次测量时,发现2种样品均已全部溶解,此时样品_______(填“有”或“没有”)吸水性。 (2)当氯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列计算式)时,开始不具有吸水性。 (3)除湿剂中氯化钙产品不是纯净无水氯化钙,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钙可知,如果是纯净无水氯化钙,最终溶液质量稳定在16.7 g
【活动二】测定除湿剂CaCl2·xH2O中的x值。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并测得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4)其实验方案:称量一定质量的样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计算求得x。 (5)根据资料,称量样品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称量固体质量
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进行
【活动三】除湿剂使用后的处理方法(6)从循环利用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集水区内氯化钙溶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溶液,得到氯化钙固体
2.(2023·福州十九中二模)胃酸过多会引起不适,不同病症需要服用不同的抗酸药。实验小组同学对抗酸药选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a.抗酸药主要利用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过量盐酸反应,药品用量一般为1~2片(约0.5~1 g)。b.氧化镁和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原理相似。c.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消化性蛋白酶,当pH为3~5时活性较好,当pH超过6时,因变性而失去活性。d.理想抗酸药应具备起效快速、避免产生气体刺激溃疡面等特点。
【进行实验】Ⅰ.是否引起胃内压强的变化锥形瓶中模拟胃酸过多的环境。将气球中的抗酸药加入锥形瓶中。
Ⅱ.是否引起胃内温度和pH的变化利用图1进行实验。向4个烧瓶中分别加入抗酸药,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滴加0.37%的足量稀盐酸。数据采集器测得的相关结果见图2、3、4。
【解释与结论】(1)Ⅰ中,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品用量在1~2片内,针对“严重胃溃疡患者”不建议选用的抗酸药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氧化镁粉末、氢氧化铝片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镁粉末的反应会引起温度上升B.反应后溶液均显碱性C.氢氧化铝片的反应更快D.均有水生成(4)由上述实验可知,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H)3+3HCl=== AlCl3+3H2O
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刺激溃疡面
药品用量在1~2片内,铝碳酸镁咀嚼
片起效快速、产气少、不刺激溃疡面、能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
【反思与评价】(5)查阅资料发现Ⅰ中实验1-3无明显现象是与物质的用量有关。小明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实验操作和现象:取6片铝碳酸镁咀嚼片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
4Al+3O2=== 2Al2O3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_____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_______(填“强”或“弱”)。 (3)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3CuSO4=== Al2(SO4)3+3Cu
甲中硫酸铜溶液也含有水,没有
【猜测与探究】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前述猜测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4.(2023·福州模拟)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查阅资料】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反应:甲:4KI+O2+2CO2=== 2K2CO3+2I2乙:4KI+O2+2H2O=== 4KOH+2I2Ⅱ.KOH、K2CO3与NaOH、Na2CO3的化学性质分别相似。
【进行实验】实验1:探究变质的原理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 CaCO3↓+H2O
反应乙中生成的KOH吸收CO2也会生成K2CO3
实验2:探究变质的条件分别取等量KI放入盛有不同物质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若干天后观察。
(3)对比实验_________(填序号),可以得出KI变质一定与水有关;对比实验c和d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实验可推知,KI变质的条件一定与_____________有关。
KI变质与氧气有关
实验3:探究二氧化碳的作用分别取10 mL同浓度的KI溶液于3个烧杯中(编号1,2,3),再向烧杯2中通入CO2,向烧杯3中滴加几滴盐酸,分别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放置在不含CO2的空气中相同一段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课时32---实验探究题(二)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赏析,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H2O,锌或碳酸钠或紫色,石蕊溶液,水溶液中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2和C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课时31---实验探究题(一)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分析及解题指导,只有NaCl,NaCl,Na2CO3,CaCl2,典例赏析,白色沉淀,CO2↑,实验探究,CuNO3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专题六 实验探究题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专题六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专题六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