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1页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2页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3页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4页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5页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6页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7页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五 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的pH等于7,中和反应放热,是否生成新物,②③中纸花不变,色④中纸花变红色,ABCD,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CO2+2NaOH,碳酸氢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其他物质,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可根据化隐性为显性的思路,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角度1 验证有新物质生成,角度2 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一、常用实验方法1.酸碱指示剂(或pH)或温度变化法:适用于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或温度发生变化的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2.压强差法:适用于有气体参与,即反应前后有压强变化的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特别提醒] 方法1、2均可采用数字化设备,如pH、温度、压强传感器等进行测定。3.化学反应检验法:根据物质的特性反应,通过添加试剂后的特殊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等,检验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是否消失或减少。
    二、实验设计1.探究酸和碱是否发生反应(详见板块一主题6)【典例1】(2023·三明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实验1: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1)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甲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的液体由红色变成无色 
     NaOH+HCl=== NaCl+H2O 
    实验2:测量酸与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逐滴匀速滴加稀盐酸,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
    (2)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分析,酸与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碱性逐渐变成中性 
     溶液的pH逐渐减小,且到t1时溶液
    实验3:证明酸与碱反应有水生成查阅资料: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小明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图丙所示的三个实验。
    (4)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芳认为实验丙不严密,还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试管干扰
     试管③中的硅胶由蓝色
    变为红色,试管①②中的硅胶不变色 
     验证醋酸钠是否能使变色硅胶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1)思路分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属于酸,可通过与原物质的性质对比检验反应后溶液是否显酸性。(2)方案选择:①利用指示剂法;②测定pH。
    【典例2】请参与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的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设计③”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设计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H2O+CO2=== H2CO3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3.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角度1 验证有新物质生成(1)思路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通过添加试剂检验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2)本质:检验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3)试剂选择:
    【典例3】(2023·泉州实验中学模拟)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兴趣小组同学以“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兴趣小组同学们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现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该反应发生了,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任务一】(1)通过做对比实验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小明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明另取一相同大小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A,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倒入NaOH溶液的塑料瓶比倒入水的塑料
    【任务二】(2)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红取任务一所得溶液A少许,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小兵又取任务一所得溶液A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改进实验,继续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查阅资料】①CO2与乙醇不反应,在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②常温下NaOH易溶于乙醇,Na2CO3常温下几乎不溶于乙醇。(3)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颈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导管d移出澄清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颈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Ⅱ中的稀盐酸注入三颈烧瓶内,观察到三颈烧瓶中产生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成物的角度验证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气球变大,有白色沉淀析出 
    === Na2CO3↓+H2O 
     排尽装置内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实验 
     气球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任务四】拓展延伸:探究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查阅资料】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5)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为_____________。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造成溶液温度升高 
    【反思感悟】(6)实验从反应物、生成物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________变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角度2 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思路分析:二氧化碳为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密闭容器内压强会减小,可利用压强差法设计实验【典例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烧杯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是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可推测出混合后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t1时刻后,溶液pH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B.二氧化碳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二氧化碳在水中已经达饱和状态
    (3)实验三可用于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可推测出反应后减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对于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借助生成沉淀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写一条即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验证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典例5】关于碱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研究碱的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主题开展了以下项目式学习。【任务一】碱的物理性质(1)有的碱易溶于水,如氢氧化钠,但也有难溶于水的碱,如_____________。 
    【任务二】碱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小组同学按照图1所示,探究水、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情况。分别将85 mL液体迅速推入圆底烧瓶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2。
    (2)图2中,发现一开始曲线都上升(AB段),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曲线3是_________________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液体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气体被压缩,导致压强增大
     氢氧化钠比氢氧化钙、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都强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核心考点专题-07 有关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复习核心考点专题-07 有关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7有关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原卷版docx、专题07有关无明显现象反应的探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专题五 流程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专题五 流程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突破·明技法,C+2PbO,Pb+CO2↑,Cl2,防止硝酸钾析出,KNO3,可互换,CaO,光合作用,题组精练·提素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四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化学 微专题四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知识·细归纳,题组精练·提素能,置换反应,不可能,CuSO4,NiZnCu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