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十章 我国的海洋国土综合检测--2024年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章 我国的海洋国土综合检测--2024年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共16页。
第九、十章 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新特色·常考地图】如图是青藏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3题。1.(2022山东济南槐荫一模)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的“第三极”,原因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多大江大河,淡水资源丰富C.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D.地高天寒,雪山连绵2.(2022山东济南槐荫一模)关于三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B.被誉为“中华水塔”C.降水量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D.地广人稀,没有生态环境问题3.(2022山东济南槐荫一模)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阳阳与朋友骑行去青海省,出发前他查阅了青海省的相关资料,如图为青海省地图。读图,完成下题。4.(2023河南驻马店汝南一模)湟水谷地是青海省主要种植业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光照充足,降水充沛②海拔较低,气温较高③水能丰富,水电站多④靠近河流,灌溉便利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5.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A.增加渔民的假期B.减少水污染C.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D.保护渔业资源 【新情境·生活情境】【新独家原创】2023年暑假期间,山东德州的子然一家计划到青藏高原体验雪域之旅,出发前他查阅资料,提前了解青藏地区的环境特点。读材料,完成6—8题。6.他们准备了去青藏高原的一些生活用品,其中没必要的是( )A.防晒霜B.保暖外套C.便携式氧气包D.游泳衣7.在拉萨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 )A.品尝米线、米酒等美食B.骑“高原之舟”骆驼C.住当地传统民居——竹楼D.穿民族服饰——藏袍8.我国在三江源地区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居民旅游收入B.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C.保护自然生态系统D.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场所 【地理实践力】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乐乐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9—10题。9.(2023四川广安中考)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10.(2023四川广安中考)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11—12题。11.(2023四川甘孜中考)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温B.水源 C.光照D.交通12.(2023四川甘孜中考)下列属于青藏地区特色美食的是( )①椰子鸡②糌粑③酥油茶④菠萝饭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中国疆域图。据此完成13—15题。13.(2023山东临沂中考)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14.(2023山东临沂中考)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15.(2023山东临沂中考)2023年5月1日12时起,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渔业资源B.维护海洋权益C.发展海洋旅游D.减少海洋污染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16.【综合思维】(2023山东济南市中一模)(21分)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图一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一(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结合所学知识将空白处补充完整。(10分)图二① ,② ,③ ,④ ,⑤ 。 (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 ,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 。(两空均为双项选择)(4分) A.海冰、冰盖面积变化B.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C.“中华水塔”水量变化D.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该地区为西藏“三大粮仓”。除了青稞、小麦等传统作物外,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图三为西藏“一江两河”分布图,图四为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分布图。图三图四(3)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3分) 随着长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使用,许多人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上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引发人们热议。图五为藏东南区域示意图。图五(4)【新考向·开放性试题】结合图文资料,谈谈这里是否适合建水电站,并说明理由。(4分)17.【综合思维】(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先后来到三江源、A山脉、B湖泊等地进行调研。材料二 2021年7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了解川藏铁路总体规划及拉萨至林芝段建设运营情况。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经康定、林芝,全长1 629千米,计划于2026年全线通车。材料三 如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1)A山脉是 ,B湖泊是 ,三江源地区的C河流是 。(3分) (2)青藏地区的农业以 业为主,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是 。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3)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请分析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5分)(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5分)18.[含评分细则](2023湖南岳阳中考)(18分)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对海洋食物的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海南渔业企业多按照传统方式从事生产。读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市,该省濒临我国的 海。(2分) (2)海南岛是我国的第 大岛,其北侧的 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之一,据图可知岛上河流的流向为 。(6分) (3)评价海南省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条件。(4分)(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积极意义。(至少答3点)(6分)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D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原因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高天寒,雪山连绵。2.B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的最初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水量较小;这里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3.A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适宜发展河谷农业,故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4.D 湟水谷地位于青藏地区,降水并不丰沛,但湟水谷地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5.D 实行禁渔期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当地的渔业资源。6.D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不适合游泳,没必要带游泳衣。7.D 青藏高原位于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米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食物;“高原之舟”是指牦牛;竹楼是我国南方地区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青藏高原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其传统服装是藏袍。8.C 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采滥挖以及偷猎等行为,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锐减。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休牧育草、全面禁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当地环境恶化的趋势。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的意义是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建立国家公园不是为了增加旅游的收入、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大力发展畜牧业。9.B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地区畜牧业属于高寒牧业,牦牛是其代表畜种;青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充足,因此拉萨被称为“日光城”,与地热能无关;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10.C 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外联系,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过度放牧,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11.A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气温。与交通、水源和光照关系不大。12.B 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特色美食有糌粑、牛羊肉、青稞酒、酥油茶等,②③正确。椰子鸡、菠萝饭是热带地区的特色美食,①④错误。13.C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分布;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我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14.D 由题可知,“国信1号”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15.A 结合所学知识,“休渔期”是指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从事捕捞作业,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二、综合题16.(1)海拔 纬度 寒冷 乙 甲 (2)BC AD (3)气温低,热量不足 “一江两河”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年楚河的汇流处,该地为河谷地带,海拔相对于青藏高原其他地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河谷地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且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4)适合。理由是雅鲁藏布江该地段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西部能源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西电东送工程,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或不适合。理由是此地地质灾害多发;交通不便,地形崎岖;生态环境脆弱;国际河流关系处理上相对难协调。解析 (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青藏地区主体为青藏高原,①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照片乙图拍摄于青藏地区,该地5—8月气温相对较高,便于考察;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海面结冰,多冰川,照片甲图拍摄于南极地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的暖季,适宜去南极科考。(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中华水塔”水量变化,选BC;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海冰、冰盖面积变化,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选AD。(3)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气温低,热量不足。“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有:位于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年楚河的汇流处,该地为河谷地带,海拔相对于青藏高原其他地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河谷地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且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4)适合,理由是雅鲁藏布江该地段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西部能源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西电东送工程,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或不适合,理由是此地地质灾害多发;交通不便,地形崎岖;生态环境脆弱;国际河流关系处理上相对难协调。17.(1)祁连山脉 青海湖 澜沧江 (2)畜牧 牦牛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3)川藏铁路所经过地区地势崎岖,有多年冻土,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4)退耕还林(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解析 (1)读图可知,A是祁连山脉,B是青海湖,三江源地区的C河流是澜沧江。(2)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是牦牛。该地区的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3)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区经过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地势崎岖,有多年冻土,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退耕还林(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18.(1)海口 南 (2)二 琼州 放射状(从中间向四周) (3)海南省四面环海,海岸线长,海洋渔业养殖面积广大,等。 (4)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可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碳汇渔业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评分细则】 第(1)题每空1分,共2分。第(2)题每空2分,共6分。第(3)题共4分,四面环海2分,海岸线长,养殖面积大2分。第(4)题任写3条得6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读图可知,海南省简称琼,行政中心是海口市,该省濒临我国的南海,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2)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仅次于台湾岛,其北侧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之一。海南岛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现放射状流入海洋。(3)海南省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面积大;海洋资源丰富;渔业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自然优势条件。(4)在碳汇渔业中,藻类植物作为鱼类、贝类的饵料被大量消耗,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碳汇渔业是一种新型的海水养殖模式,可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碳汇渔业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第九、十章 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新特色·常考地图】如图是青藏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3题。1.(2022山东济南槐荫一模)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的“第三极”,原因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多大江大河,淡水资源丰富C.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D.地高天寒,雪山连绵2.(2022山东济南槐荫一模)关于三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B.被誉为“中华水塔”C.降水量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D.地广人稀,没有生态环境问题3.(2022山东济南槐荫一模)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阳阳与朋友骑行去青海省,出发前他查阅了青海省的相关资料,如图为青海省地图。读图,完成下题。4.(2023河南驻马店汝南一模)湟水谷地是青海省主要种植业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光照充足,降水充沛②海拔较低,气温较高③水能丰富,水电站多④靠近河流,灌溉便利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5.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A.增加渔民的假期B.减少水污染C.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D.保护渔业资源 【新情境·生活情境】【新独家原创】2023年暑假期间,山东德州的子然一家计划到青藏高原体验雪域之旅,出发前他查阅资料,提前了解青藏地区的环境特点。读材料,完成6—8题。6.他们准备了去青藏高原的一些生活用品,其中没必要的是( )A.防晒霜B.保暖外套C.便携式氧气包D.游泳衣7.在拉萨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 )A.品尝米线、米酒等美食B.骑“高原之舟”骆驼C.住当地传统民居——竹楼D.穿民族服饰——藏袍8.我国在三江源地区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居民旅游收入B.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C.保护自然生态系统D.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场所 【地理实践力】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乐乐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9—10题。9.(2023四川广安中考)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10.(2023四川广安中考)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11—12题。11.(2023四川甘孜中考)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气温B.水源 C.光照D.交通12.(2023四川甘孜中考)下列属于青藏地区特色美食的是( )①椰子鸡②糌粑③酥油茶④菠萝饭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中国疆域图。据此完成13—15题。13.(2023山东临沂中考)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14.(2023山东临沂中考)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15.(2023山东临沂中考)2023年5月1日12时起,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渔业资源B.维护海洋权益C.发展海洋旅游D.减少海洋污染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16.【综合思维】(2023山东济南市中一模)(21分)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图一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一(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结合所学知识将空白处补充完整。(10分)图二① ,② ,③ ,④ ,⑤ 。 (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 ,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 。(两空均为双项选择)(4分) A.海冰、冰盖面积变化B.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C.“中华水塔”水量变化D.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该地区为西藏“三大粮仓”。除了青稞、小麦等传统作物外,近年来,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图三为西藏“一江两河”分布图,图四为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分布图。图三图四(3)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3分) 随着长江上游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使用,许多人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上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引发人们热议。图五为藏东南区域示意图。图五(4)【新考向·开放性试题】结合图文资料,谈谈这里是否适合建水电站,并说明理由。(4分)17.【综合思维】(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先后来到三江源、A山脉、B湖泊等地进行调研。材料二 2021年7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了解川藏铁路总体规划及拉萨至林芝段建设运营情况。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经康定、林芝,全长1 629千米,计划于2026年全线通车。材料三 如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1)A山脉是 ,B湖泊是 ,三江源地区的C河流是 。(3分) (2)青藏地区的农业以 业为主,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是 。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3)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请分析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5分)(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5分)18.[含评分细则](2023湖南岳阳中考)(18分)海洋碳汇渔业是渔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捞业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对海洋食物的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海南渔业企业多按照传统方式从事生产。读海南岛及周边海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市,该省濒临我国的 海。(2分) (2)海南岛是我国的第 大岛,其北侧的 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之一,据图可知岛上河流的流向为 。(6分) (3)评价海南省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条件。(4分)(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积极意义。(至少答3点)(6分)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D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原因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高天寒,雪山连绵。2.B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的最初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水量较小;这里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3.A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适宜发展河谷农业,故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4.D 湟水谷地位于青藏地区,降水并不丰沛,但湟水谷地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5.D 实行禁渔期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当地的渔业资源。6.D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不适合游泳,没必要带游泳衣。7.D 青藏高原位于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米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食物;“高原之舟”是指牦牛;竹楼是我国南方地区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青藏高原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其传统服装是藏袍。8.C 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采滥挖以及偷猎等行为,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锐减。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休牧育草、全面禁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当地环境恶化的趋势。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的意义是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建立国家公园不是为了增加旅游的收入、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大力发展畜牧业。9.B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地区畜牧业属于高寒牧业,牦牛是其代表畜种;青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充足,因此拉萨被称为“日光城”,与地热能无关;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10.C 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外联系,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过度放牧,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11.A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气温。与交通、水源和光照关系不大。12.B 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特色美食有糌粑、牛羊肉、青稞酒、酥油茶等,②③正确。椰子鸡、菠萝饭是热带地区的特色美食,①④错误。13.C 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分布;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我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14.D 由题可知,“国信1号”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15.A 结合所学知识,“休渔期”是指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从事捕捞作业,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二、综合题16.(1)海拔 纬度 寒冷 乙 甲 (2)BC AD (3)气温低,热量不足 “一江两河”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年楚河的汇流处,该地为河谷地带,海拔相对于青藏高原其他地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河谷地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且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4)适合。理由是雅鲁藏布江该地段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西部能源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西电东送工程,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或不适合。理由是此地地质灾害多发;交通不便,地形崎岖;生态环境脆弱;国际河流关系处理上相对难协调。解析 (1)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青藏地区主体为青藏高原,①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照片乙图拍摄于青藏地区,该地5—8月气温相对较高,便于考察;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海面结冰,多冰川,照片甲图拍摄于南极地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的暖季,适宜去南极科考。(2)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中华水塔”水量变化,选BC;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海冰、冰盖面积变化,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选AD。(3)当地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农业技术的原因是气温低,热量不足。“一江两河”地区成为西藏粮仓的自然条件有:位于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年楚河的汇流处,该地为河谷地带,海拔相对于青藏高原其他地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充足。河谷地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且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4)适合,理由是雅鲁藏布江该地段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西部能源生产基地;有利于推进西电东送工程,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或不适合,理由是此地地质灾害多发;交通不便,地形崎岖;生态环境脆弱;国际河流关系处理上相对难协调。17.(1)祁连山脉 青海湖 澜沧江 (2)畜牧 牦牛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3)川藏铁路所经过地区地势崎岖,有多年冻土,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4)退耕还林(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解析 (1)读图可知,A是祁连山脉,B是青海湖,三江源地区的C河流是澜沧江。(2)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是牦牛。该地区的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3)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区经过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地势崎岖,有多年冻土,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有退耕还林(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18.(1)海口 南 (2)二 琼州 放射状(从中间向四周) (3)海南省四面环海,海岸线长,海洋渔业养殖面积广大,等。 (4)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可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碳汇渔业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评分细则】 第(1)题每空1分,共2分。第(2)题每空2分,共6分。第(3)题共4分,四面环海2分,海岸线长,养殖面积大2分。第(4)题任写3条得6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读图可知,海南省简称琼,行政中心是海口市,该省濒临我国的南海,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2)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仅次于台湾岛,其北侧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之一。海南岛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现放射状流入海洋。(3)海南省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面积大;海洋资源丰富;渔业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自然优势条件。(4)在碳汇渔业中,藻类植物作为鱼类、贝类的饵料被大量消耗,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碳汇渔业是一种新型的海水养殖模式,可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碳汇渔业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