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卷(商务星球版)
- 第九、十章 青藏地区和我国的海洋国土(基础测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九、十章 青藏地区和我国的海洋国土(真题汇编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九、十章(真题汇编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九、十章 青藏地区和我国的海洋国土(考点梳理学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 学案 0 次下载
- 期中卷(基础测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 试卷 2 次下载
第九、十章(基础测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九、十章(基础测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文件包含第九十章基础测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解析版docx、第九十章基础测试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单元复习训练商务星球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商务星球版)阶段滚动分层卷【范围:第九、十章】(A卷·基础过关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①与③ D.②与④2.甲区域七月的候温( )A.低于10℃ B.在12℃左右 C.接近15℃ D.在16℃~22℃3.甲区域全年皆冬的原因是( )A.距海远,年温差小 B.深居内陆,降水少 C.地形封闭,日照强 D.海拔高,气温低【答案】1.C 2.A 3.D【解析】1.根据图示:①的入春日期约是4月1日,②的入春日期约是5月1日,③的入春日期约是4月1日,④的入春日期位于4月1日到4月15日之间;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①与③,故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甲位于全年皆冬区,7月侯温低于10℃,A正确。在12℃左右、 接近15℃ 、在16℃~22℃均为春季、秋季的温度,BCD错误。故选A。3.甲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海拔高,所以气温低,D正确。甲气温低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与海陆位置关系不大,A错误。本题主要侧重于温度低,与降水多少关系不大,B错误。青藏高原地形并不封闭,C错误。故选D。川藏铁路是第二条进藏“天路”,起点为成都,终点是拉萨,沿途穿越的是我国乃至全世天山脉峰岭最密集的地区,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读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4-5小题。4.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四川盆地②横断山脉③青藏高原④黄土高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 )①旅游业的兴起②资源的开发③动植物的迁移④文化的交流⑤交通的发展⑥气候的改变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答案】4.A 5.A【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川藏铁路自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跨越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故A①②③正确;没有经过黄土高原,故④错误,即BCD错误。故选A。5.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兴起、资源的开发、文化的交流和交通的发展等,故A①②④⑤正确;该铁路线通车后不能促进动植物迁移,也不能改变气候,故③⑥错误,即BCD错误,故选A。【点睛】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被称为“世界最难建的铁路”。铁路沿途地势起伏极大,尤其在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铁路沿线的山地经常出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藏袍是青藏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服饰宽大、厚重。藏族同胞在穿藏袍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藏族同胞半穿藏袍的传统反映了青藏地区( )A.降水稀少 B.经济落后 C.地势崎岖 D.昼夜温差大7.推断大多数藏袍的原材料最可能为( )A.长绒棉 B.黄麻布 C.牦牛绒 D.桑蚕丝【答案】6.D 7.C【解析】6.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可见藏袍一天由不同的穿戴方式是因为气温日较差大。故选D。7.藏袍是青藏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牦牛是特有牲畜,种植业不发达,因此藏袍的原材料可能是牦牛绒。故选C。读“中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8-12小题。8.与①②两地区分界线不吻合的是( )A.1月0℃等温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9.①②③④四地主要农作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A.①--油菜 B.②--甘蔗 C.③--棉花 D.④--青稞10.位于④地区的盆地是(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11.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四大地理区域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甲说:①地区多属温带季风气候,是旱作农业区B.乙说:②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是水田农业区C.丙说:③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D.丁说:④地区是高寒牧区,特有畜种是牦牛12.四大区域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泼水节 B.②——冬季滑雪运动 C.③——端午赛龙舟 D.④——迎送宾客献哈达【答案】8.B 9.A 10.D 11.C 12.D【解析】8.读图可知,①②两地区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0℃等温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等,综上所述,ACD正确,B错误。故选B项。9.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地区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①②③④四地主要农作物搭配中,②南方地区适宜油菜、甘蔗生长,③西北地区热量充足、有稳定灌溉水源,适宜棉花生长,④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小麦等。结合题意,故选A项。10.读图可知,④地区是青藏地区,属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这里有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都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结合题意,故选D项。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地区是北方地区,多属温带季风气候,是旱作农业区,A正确;②地区是南方地区,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是水田农业区,B正确;③地区是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错误;④地区是青藏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为高寒牧区,优良畜种是牦牛等,D正确。故选C项。12.读图可知,四大区域民风民俗对应关系分别是②——泼水节,①——冬季滑雪运动,②——端午赛龙舟,④——迎送宾客献哈达。结合题意,故选D项。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下图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1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第一批国家公园的是(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秋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易遭台风 B.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C.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我国非季风区 D.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热带雨林气候15.下列关于国家公园设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③可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④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收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3.A 14.B 15.A【解析】13.由图可知,三江源国家公园在青藏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北方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南方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故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没有第一批国家公园。故A符合题意,故选A。14.由图可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北方地区,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故A错误;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故B正确;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我国季风区,故C错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热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15.根据材料“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推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国家公园的设立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故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即BCD错误,故选A。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16.“中华水塔”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17.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旱地麦浪,沃野千里【答案】16.C 17.A【解析】16.由图可知,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位于青海省南部,其水源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气温最高的7月,故选C。17.三江源地区是位于青海省南部,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其景观是“雪山连绵、沼泽密布”,“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是南方地区景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西北地区景观,“旱地麦浪,沃野千里”是北方地区景观。故选A。【点睛】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这里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是湿地保护区。读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18.2018中国海博会于11月22日至25日在广东省湛江市举办,成为服务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展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成果的平台。属于我国的内海是( )A.渤海 B.东海 C.黄海 D.南海19.中国国土辽阔,疆域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中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黄岩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读图,中国的沿海岛屿自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B.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C.南海诸岛、海南岛、台湾岛、舟山群岛 D.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答案】18.A 19.D【解析】18.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沿海岛屿自北向南排序分别是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和南海诸岛,ABC错误,故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等法律、法规宣布划设了东海防空识别区。读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20.该识别区主要位于我国与______之间( )A.日本 B.俄罗斯 C.印度 D.菲律宾21.该识别区范围包括( )A.钓鱼岛 B.台湾岛 C.海南岛 D.九州岛【答案】20.A 21.A【解析】20.由图可知,该识别区位于我国的黄海和东海,位于我国与日本之间,A正确;我国与俄罗斯、印度陆地接壤,B、C错误;我国隔南海与菲律宾隔海相望,D错误。故选A。21.由图可知,图中识别区包括了钓鱼岛在内,台湾岛、海南岛和九州岛不在识别区内。结合所给答案A正确,B、C、D错误。故选A。内海指的是四周被大陆或岛屿,群岛所包围,但是有狭窄水道或海峡与大洋相通的海域。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空间结构示意图线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22-25小题。22.据图可知,我国是一个( )A.海陆面积狭小的国家 B.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C.岛屿众多的群岛国家 D.海陆兼备的沿海大国23.据图可知,我国领海宽度为( )A.12海里 B.24海里 C.200海里 D.350海里24.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是( )A.东海 B.南海 C.渤海 D.黄海25.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 B.污水直接排放入海C.大规模填海造陆 D.禁止在休渔期捕鱼【答案】22.D 23.A 24.C 25.D【解析】22.读图可知,我国是一个海域面积广阔的国家,我国有很广阔的陆地,也有很广阔的海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ABC不正确,D正确,根据题意选D。23.读图可知,我国领海宽度为自海岸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大陆架是350海里海域,专属经济区是200海里的海域。故根据题意选A。24.我国大陆濒临的海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属于内海的是渤海。故选C。25.联系实际可知,取缔所有近海养殖业不利于发展渔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会造成海洋污染,大规模填海造陆会影响海洋环境,都是不利于保护海洋的做法。禁止在休渔期捕鱼有利于海洋生物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是合理的。故根据题意选D。二、解答题(共50分)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____,它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上。由于____,这里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____,当地是我国____的聚居区。(3)小刚看到的一望无际的旱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由图可看出该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4)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是____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上。(5)我国这种地势特征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____,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____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____很大,____资源极为丰富。【答案】26.(1)青藏高原 一 海拔高(2)内蒙古高原 蒙古族(3)平原(4)长江中下游 三(5)降水 东西 落差 水能【解析】26.本题以为景观图和景观图解说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阶梯分界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雪域高原指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海拔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化水由高原流淌,为河湖提供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2)读图可知,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是内蒙古高原,这个高原地表特征是地面平坦,是少数民族蒙古族的聚居区,蒙古族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大会。(3)读图可知,“一望无际”说明地面平坦,因此地形应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的生长,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淡水渔业;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由于地势西高东低,众多河流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交通,特别是南方的河流,水量大,利于航运。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我国许多水电站建在阶梯交界处。27.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_________山脉,④_____高原。(2)图中的阴影部分是_______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下列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字母代号) ( )A.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B.全面禁猎C.退耕还林还草 D.为增加牧民收入,鼓励过度放牧(3)小明去西藏旅游,发现很多藏族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红脸蛋儿),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候湿热 B.纬度高,空气干燥C.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D.海拔低,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4)青藏地区是我国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在本区的优良畜种中,被称作“高原之舟”的是_____;主要农作物有_____、小麦、豌豆等。(5)下图是藏族的传统服饰_____,它与高原地区气温_____(年较差/日较差)大的特点相适应的。(6)2006年7月1日,从西宁到拉萨的⑤_____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它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答案】27.(1) 喜马拉雅 青藏(2)三江源 D(3)C(4)牦牛 青稞(5)藏袍 日较差(6)青藏【解析】27.本题以青藏地区为背景,涉及该区的地形区、自然保护区、高原的气候条件、农牧业、青藏铁路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同时考查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②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④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该区主要位于我国的青海省,是三条大河发源地,故为“三江源”保护区;对保护区正确的保护措施是: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ABC正确,不合题意,鼓励过度放牧,造成生态破坏,不利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故小朋友的脸上易出现“高原红”,与纬度、空气干燥、含氧量无关,故选C。(4)有“高原之舟”之称的是牦牛;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适宜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5)由图可知,该服饰是青藏高原藏民的传统服饰藏袍,可以一衣两穿,适应高原昼夜温差大的特点。(6)2006年7月1日,由西宁-拉萨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它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28.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所在的阴影区是我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黄河、长江、_____的发源地。(2)图中的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北起____(城市),南至西藏自治区省会“日光城”____,其修建过中需克服的问题有哪些:________。(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属于________(内或外)流湖,____是最大的湖泊。(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5)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藏南的_____谷地和藏北的______谷地。(6)D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的美誉。这个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特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但近年来,这里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现象,危及到“中华水塔”的安全。简述造成该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8.(1)澜沧江 (2)西宁 拉萨 高原缺氧、多冻土 (3)内 青海湖 (4)C (5)雅鲁藏布江 湟水 (6)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解析】28.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也是世界地势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分布大小湖泊一千多个,其中青海湖面积4340平方千米。(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2)图中所示的青藏铁路是海拔最高的铁路,北起西宁、南至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高寒缺氧、冻土层厚的困难。(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都是不能流入海洋的内流湖,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4)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特征是高寒,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表特征;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地热丰富与高寒无关,故选C。(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藏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和藏北的湟水谷地。(6)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造成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29.三沙市于2012年6月21日设立,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读下图回答问题。(1)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____ 。(2)三沙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3)写出B国家的名称____ 。(4)据图可知三沙市附近海域中富含的____,____等资源。(5)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试从资源优势和交通地位两方面分析其原因。(6)海洋被称为是“地球之心”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氧气等一系列功能,近年来海洋污染愈发严重,海洋资源也深受破坏,请你为保护海洋提供3点建议。【答案】29.(1)南海(2)琼(3)菲律宾(4)海洋生物资源 石油(5)南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6)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做到捕养结合、禁止过度捕捞,防治海洋污染等。【解析】29.本题考查三沙市的位置、重要性及南海海域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1)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南海,位于热带,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域。(2)三沙市位于海南省,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地级市,海南省简称琼。(3)图中B是菲律宾,与我国隔南海相望。(4)据图可知三沙市附近海域中富含的海洋生物资源、石油资源等。(5)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其原因是:南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油气资源;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6)保护海洋的措施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做到捕养结合、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防治海洋污染;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