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自然地理概况
【跨学科·语文】“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文字描述的地方位于图中阴影区。据此完成1—3题。
1.(2022江苏无锡中考)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地方位于(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2022江苏无锡中考)图中阴影区( )
A.主要分布在晋、秦、宁、冀
B.1月平均气温低于0℃
C.位于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南
D.河网密布,河流短小而湍急
3.(2022江苏无锡中考)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层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河流结冰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2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4.黄土高原种植的农作物有( )
A.玉米、高粱、马铃薯
B.水稻、油菜、小麦
C.甜菜、大豆、高粱
D.棉花、花生、玉米
【新考向·中华传统文化】一碗油泼面体现了关中人对面食的喜爱,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文化的体现,更展现出我们祖先顺应自然的生存哲理。读图完成5—6题。
5.(2023陕西西安长安二模)关中人喜爱面食,说明自古以来关中地区( )
A.适宜种植小麦 B.以畜牧业为主
C.耕地类型为水田 D.以养护山林为主
6.(2023陕西西安长安二模)与油泼面相似,下列事物中可以成为关中文化符号的是( )
A.四合院 B.竹楼 C.秦腔 D.信天游
知识点3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1952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韭园沟开展了持续七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下图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变化、韭园沟水土流失治理及黄河流域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2023河南中考)1990—2021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 )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8.(2023河南中考)下列组合与图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A.墚峁顶—打坝淤地
B.山坡—植树种草
C.沟底—种植经济林
D.山坡—草田轮作
陕西延安市南部的洛川县是我国苹果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完成9—10题。
9.(2022福建福州二模)洛川苹果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土质疏松 B.日照稀少
C.夏季多暴雨 D.昼夜温差大
10.(2022福建福州二模)当地种植果树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
A.美化环境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减少污染
能力提升全练
【跨学科·历史】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发祥地。现今,当地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推动乡村振兴。下图是“南泥湾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2023河南安阳二模,12,★☆☆)南泥湾位于( )
A.延安市,属于革命纪念地
B.秦岭山区,属于自然风光
C.渭河之滨,属于名胜古迹
D.黄土高原,属于大型城市
12.(2023河南安阳二模,13,★☆☆)符合南泥湾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措施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特色农业
②增加耕地面积,单一发展种植业
③发展红色旅游,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④加强生态建设,守护绿水青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23河南安阳二模,14,★☆☆)漫步在黄土高原上,可以看到( )
A.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B.千沟万壑,窑洞层叠
C.河网密布,四合院落
D.椰树林立,竹楼掩映
素养探究全练
14.【综合思维】(2023山东青岛市北期中节选)中华文明的主干,深深扎根在了黄土中、黄河畔。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风成高原”
(1)黄土高原的西北面是广阔的亚洲内陆,受 因素影响,降水少,有着大面积的戈壁和沙漠,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材料一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位置、风向、降水量(毫米)”
材料二 亚洲内陆的岩屑物质被风挟带运送到黄土高原处后沉积下来。气候干冷时,黄土以堆积作用为主;而气候湿热时,黄土会遭受剥蚀,不利于黄土的堆积。深厚的黄土,使人们长时间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农耕文明。
(2)分析秦岭、太行山脉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条) 。
探究二 “黄土沃野”
材料三 黄壤千里,沃野弥望。——《西征赋》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尚书·禹贡》
材料四 下图示意“庆阳、小浪底位置”
(3)中国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周”就是在庆阳大塬上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把同时期其他部族通通甩在身后。据材料三、四,分析庆阳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2条) 。
探究三 “生态黄河”
材料五 下图示意“中国雨带推移规律”
(4)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历朝历代的人提出了多样的治河策略,关于中游治理措施大都被提炼成简明扼要的四字词语,如 。
(5)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主要目的是防洪、防凌、减淤。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小浪底都会定时放水冲沙。结合材料五,分析小浪底选择这个时间段调水调沙的原因。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根据图示轮廓及题干描述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可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是黄土高原。
2.B 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晋、秦、宁、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河流较少,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汾河、渭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3.D 河流结冰不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A 黄土高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和马铃薯等。
5.A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居民喜爱面食说明自古以来关中地区适宜种植小麦,耕地类型为旱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6.C 可以成为关中文化符号的是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四合院是北京的文化符合,竹楼是南方地区的民居,信天游是主要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7.A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1990年为41.49%,1999年为46.33%,2021年为67.37%,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8.B 墚峁顶较为平缓,可开辟梯田、草田轮作或种植经济林;在沟底打坝於地,淤地坝既能保持水土,又能耕作,增加粮食产量;山坡坡度较大,应植树种草。
9.D 洛川位于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使得苹果的品质优良。
10.C 洛川所处的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加上人们采矿、修路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当地种植果树的主要生态效益是保持水土。
能力提升全练
11.A 南泥湾位于延安市,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A正确。南泥湾位于黄土高原,不是大型城市。
12.B 南泥湾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该地区应该退耕还林、还草,农业多种经营,改善水土流失现象,②错误。
13.B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造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窑洞是该地区人民的传统民居。
素养探究全练
14.答案 (1)海陆位置
(2)①阻挡携带水汽的东南风,导致降水少,减少土壤流失。②拦住西风、西北风带来的黄土,利于堆积
(3)①黄土土壤肥沃 ②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4)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堤筑坝等
(5)7月雨带移动到黄土高原所在纬度,降雨量大增,在雨季前放水,防止洪涝
解析 (1)黄土高原的西北面是广阔的亚洲内陆,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少,有着大面积的戈壁和沙漠。(2)结合所学知识,秦岭和太行山脉对西北风具有阻挡作用,促进了黄土的堆积。秦岭和太行山阻挡海洋暖湿气流深入,使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更加干燥,既增加了黄土的物质来源又减轻了流水对黄土的侵蚀。(3)庆阳位于黄土高原,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有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等。(4)黄河中游河段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中游河段的措施主要有植树种草、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5)选择在这一时段进行调水冲沙,是因为该流域即将进入雨季,提前用余水冲沙可以降低库容,从而为防汛做好准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课后测评,文件包含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