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展开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B.
C.D.
3.身高1.6m的小明站在单杠下,如图所示,对单杠高度最合理的估计是( )
A.1.8mB.2.0mC.2.4mD.3.0m
4.某学生用刻度尺测得某一物体长度,四次结果如下:L1=3.74cm,L2=3.53cm,L3=3.51cm,L4=3.53cm,其长度应记为( )
A.3.58cmB.3.52cmC.3.5775cmD.3.53cm
5.下列测量矿泉水瓶盖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6.如图所示,在中学物理实验探究中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日晷B.时钟
C.机械停表D.原子钟
二、填空题
7.小宇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教材的宽度,先后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18.42cm、18.21cm、18.43cm、18.44cm、18.43cm,这些数据中_________(选填“有”或“无”)错误数据,该物理教材的宽度应记录为_________cm。
8.图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s。
9.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___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10.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_尺不正确(填“上”或“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1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6.5 _________。
(2)1节课的时间是0.75_________。
(3)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_________。
1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cm。
三、实验题
13.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________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2)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_________dm。测量长度的时候,误差是不可______的,只能尽量______。
14.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
(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cm。
(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四、计算题
15.滚铁环是传统的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国。推着一个半径为40cm的铁环绕学校操场跑道一周,从起点到终点轮子共转过160圈,求操场跑道的长度约为多少m。
16.为了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直径,小雨同学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他再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
(1)细铜丝的直径是多少c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雨同学改变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圈数后,再测量线圈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L1=7.81cm、L2=7.8cm、L3=7.82cm、L4=7.28cm、L5=7.82cm、L6=7.821cm、L7=7.82cm。线圈的长度是多少?
五、综合题
17.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
(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 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_____m。
18.如图甲、乙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图,不正确的图对测量结果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此笔的长度为______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若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cm。
(3)若有一把由金属制成的刻度尺,且这种金属材料随温度的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寒冬季用它测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一、单选题
1.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2.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C.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华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1次所用的时间通常为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行驶1000m
4.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
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
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5.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B.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再乘以车轮的周长
C.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和圈数,则直径
二、填空题
6.如图1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______cm,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
7.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刻度尺正确,就该尺读数,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8.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______cm,BD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
9.一本200页的书,厚度为8mm,每张纸厚度是______mm,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铜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cm。
10.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cm。若测量时用力拉塑料尺,那么,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1.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______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
12.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3.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
②查看物理课本的页码,记为n;
③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两处错误:
(1)错误步骤为__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__;
(2)错误步骤为__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A:______;B:______。他做了三次实验,并分别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6mm、0.088mm和0.087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mm。
实验序号
A
B
一张纸的厚度L0/mm
平均值L/mm
1
2
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需要改正的,故A错误;
BCD.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但可以通过选用精密的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法等方式减小误差,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A.测量的始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操作错误,故A错误;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错误,故B错误;
C.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被测物体的始端可以不用与零刻度线对齐,操作正确,故C正确;
D.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部分,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图中单杠的高度约是人身高的1.5倍,人身高约1.6m,故单杠高度约2.4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四次结果中第一次结果与其它三次结果差别太大,属于错误数据,其它三次数据求平均值,则其长度应该记为
故ACD不符,B符合。
故选B。
5.C
【解析】AB.在测量矿泉水瓶盖直径时,应采用平移法,图中A和B选项测量的长度不一定是直径,故AB错误;
C.图中使用的是平移法,矿泉水瓶盖直径的长度为两侧三角尺对应刻度值的差值,故C正确;
D.图中使用的是平移法,选项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和桌面对齐,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实验室经常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7.有 18.43cm
【解析】[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21cm与其它测量值偏差较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2]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8.335
【解析】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的小盘是分针盘,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在停表的大表盘是秒针盘,指针在3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5s,即秒表的读数为
t=300s+35s=335s
9. 1.85 减小
【解析】[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的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所以所测物体长度为1.85cm。
[2]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能消除,故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减小误差。
10.下 2.20
【解析】[1]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所以下尺不正确。
[2]上尺分度值1mm,左边在零刻度线,右边在2.20cm,所以长度2.20cm。
11.dm h km/h
【解析】(1)[1]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5cm=16.5dm左右。
(2)[2]中小学一节课的时间一般在45min=0.75h左右。
(3)[3]满载货物的卡车行驶速度较慢,在38km/h左右。
12. B 3.40
【解析】[1]读取物体长度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
[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50cm对齐,右侧与4.9cm对齐,估读为4.9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三、实验题
13. 1.20 0.1 104 14.51 避免减小
【解析】
(1)[1][2]如图甲所示,刻度尺上1cm之间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1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形物体左侧所对刻度为2.00cm,右侧所对刻度为3.20cm,所以圆形物体的直径为
3.20cm-2.00cm=1.20cm
[3]如图乙所示,停表分针过了1.5min刻度线,秒针读数应为44s,所以停表的读数为
1min44s=104s
(2)[4]三次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为三次的平均值
[5][6]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尽量减小,是不可避免的。
14. 0~10cm 乙 3.80
【解析】[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即测量范围,故量程为0~10cm。
[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待测物体需要紧靠刻度尺有刻度的这一边,故乙同学不正确。
[3]分度值为0.1cm,一共38格,刻度尺需要估读,故读数为3.80cm。
四、计算题
15.401.92m
【解析】解:铁环的周长是
C=2πr≈2×3.14×40cm=251.2cm=2.512m
操场跑道的长度
L=160C=160×2.512m=401.92m
答:操场跑道的长度约为401.92m。
16.(1)0.16cm;(2)7.82cm
【解析】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7.00cm对齐,右侧与12.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
钢丝的直径为
(2)观察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7.28cm与其余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不同,7.8cm、7.821cm估读与其它数据不同,此三测量数据是错误,舍去,则线圈的长度
答:(1)细钢丝的直径是0.16cm;
(2)线圈的长度是7.82cm。
17.见解析 42
【解析】(1)[1]用尺子测出沿直线运动10步的长度,再除以10即得步距。
(2)[2]教学楼的长度
0.5m×84=42m
18.甲偏大 0.1 0.0340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6.42cm 26.00 偏大
【解析】(1)[1][2][3][4]读图可知,乙图中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乙图的读数偏大,甲是正确的;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其示数为3.40cm=0.0340m。
(2)[5][6][7]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3)[8]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一、单选题
1.D
【解析】A.由于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若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则每次测量的仍是一枚硬币的厚度,误差仍然很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则每次测量的仍是一枚硬币的厚度,误差仍然很大,故C不符合题意;
D.为减小误差,可以采用累积法,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解析】A.估测产生的误差,每次测量可能不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故A符合题意;
B.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产生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故B不符合题意;
C.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能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
D.观察时如果视线倾斜,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多次测量与此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解析】A.以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能读200个字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B符合题意;
C.平静状态下,人平均呼吸一次的时间在2.4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正常骑自行车1min大约行驶300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解析】在甲、乙两图中中心圆的面积通过眼睛观察感觉是图乙中的要大一些,但是用刻度尺去测量会发现它们一样大,说明用眼睛观察未必得到正确的结果,生活中人们用仪器或者工具来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故综上所述,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A.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线一侧要靠紧被测部分,所以无法仅利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再乘以车轮的周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张纸的厚度太小,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和圈数,则直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0.90 2min41.6s
【解析】[1]由图1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2.90cm对齐,故物体的直径为
[2]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2min和3min之间,偏过中线,示数为2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1.6s,因此秒表读数为2min41.6s。
7. A A 2.20
【解析】[1]刻度尺A每1cm分成了10等份,所以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每1cm分成了5等份,所以分度值是0.2cm,所以就分度值而言,刻度尺A更精确。
[2]刻度尺A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没有歪斜,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所以刻度尺A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而刻度尺B没有将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所以刻度尺B的使用方法不正确。
[3]物体左端对应刻度尺A上刻度为0,物体右端对应刻度尺A上刻度为2.20cm,则用刻度尺A测出的物体长度为2.20cm。
8. 2.10 0.1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A点对应的刻度是0.00cm,C点对应的刻度是2.10cm,则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2.10cm。
[2]由图可知,汽车在BD段运动的路程
sBD=4.50cm-0.50cm=4.00cm
汽车在BD段所用的时间
tBD=2×0.2s=0.4s
BD段的平均速度
[3]由图可知,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汽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9. 0.08 0.18
【解析】[1]由题意可知,200页书的总厚度为l=8mm,因200页书共有100张纸,故每张纸的厚度为
[2]由图中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铜丝圈的左端与6.00cm对齐,右端与9.60cm对齐,故铜丝圈的长度为
l总=9.60cm-6.00cm=3.60cm
因该铜丝圈有20圈,则该细铜丝的直径为
10. 75.2 变小
【解析】[1]五次测量中有四次的准确值为75cm,第二次数据77.1cm,准确值为77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很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桌子的长度为
[2]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变小。
11. 30 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1]设一张纳米纸的厚度为l,则其厚度为
[2]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
12.物体的一端没有与一条刻度线对齐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解析】(1)[1]测量时应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而图中物体的一端没有与一条刻度线对齐。
(2)[2]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而图中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3)[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且与尺面垂直,应该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图中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13.① 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内文的厚度(不含封面),记为L ③ 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纸的张数纸张的总厚度 0.087
【解析】(1)[1][2]由题意可知,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所以不应该含有物理课本的封面厚度,所以步骤①错误,应改为: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内文的厚度(不含封面),记为L。
(2)[3][4]一张纸分两面,两个页码,n个页码,表示张纸,即纸张的厚度为
所以步骤③错误,应改为: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
(3)[5][6][7]表格是用来记录数据,所以应该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所以在A中应填写:纸的张数;B中应填写:纸张的总厚度,根据三次数据计算出的数值,可求出一张纸厚度的平均值为
专题11 作图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专题11 作图专训45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共32页。
专题01 声现象-备战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声现象-备战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1声现象-备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1声现象-备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真题分类专题汇编 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中真题分类专题汇编 专题0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真题分类专题汇编专题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真题分类专题汇编专题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