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植树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面成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 )
A.35°B.70°C.55°D.110°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5.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播能量的事例是( )
A.利用声呐探测海深B.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
C.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D.买西瓜时用手拍拍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电吹风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7.下列四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小球的四张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A.B.
C.D.
8.下列不可见的光的应用中,属于应用紫外线的是( )
A.用遥感技术检测森林火灾B.用验钞机检验钞票真伪
C.在浴室中安装“浴霸”取暖D.用遥控器遥控电视机
9.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它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木板MN上,在B点形成一个光斑,如向容器中注水,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下方B.B的上方C.B的左边D.B的右边
二、多选题
11.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鱼”和“云”都是光的虚像
D.“鱼”是实像,“云”都是光的虚像
12.下列四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深秋,早晨的玻璃上出现白雾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三、填空题
13.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于风吹动树叶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美丽的小鸟是因为太阳光在小鸟身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
14.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15.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_________形成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这是_________形成的.接着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它是_________的结果.(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6.瞄准射击时的“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________的原理,光在________中的速度最快。
四、实验题
17.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红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块硬纸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右侧的F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左侧E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且。
(1)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或将E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E板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若增大入射角,让入射光线AO远离法线ON,则反射光线OB会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法线ON;
(3)实验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该实验斜面坡度应该较________(“缓”、“陡”)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到斜面底端的是________(“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测得全程上的平均速度为,上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下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那么,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9.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如图所示、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6分钟时数据没有记录,漏填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
(4)为了节约时间,请给该实验提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建议:________。
2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_______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3)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得玻璃板和桌面________;
(4)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五、计算题
21.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在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400m,紧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2.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一条)____________?
(2)在15℃的空气中,2.5s声音能传播的距离是多少____________?
(3)在长为8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此时气温约为15℃)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即声音不能在月球上传播,所以宇航员不会听到流星撞击月球的声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阻隔一部分声音,起到减弱声音大小的作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不让手机放出声音,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
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减弱人耳接收到的声音大小,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面成35°,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则入射角是55°;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所以反射角为55°,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55°;由此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后会形成影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A.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是根据声速来计算海的深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人体内部的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去除机械表面的污渍,属于利用声音传播能量,故C符合题意;
D.买西瓜时用手拍拍,根据西瓜振动发出的声音判断西瓜的生熟程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A
解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故选A
7.答案:C
解析:ABD.根据题意知道,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但选项图中间隔距离不同,说明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
C.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也相同,说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红外线容易穿透云层,所以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利用的是红外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用验钞机检验钞票真伪就是利用了此特点,故B符合题意;
C.在浴室中安装“浴霸”取暖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电视机的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的二极管,可以发射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的控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B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在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所以注水后光斑会向下方移动,如图所示:
故选A.
11.答案:BC
解析:由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水中的“白云”是天上的云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所以我们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12.答案:AC
解析:A.树叶上的露珠是因为热空气遇冷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玻璃上的水变干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属于蒸发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早晨的玻璃上出现白雾是由于热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3.答案:振动;音色;漫反射
解析:声音由振动产生,刮风时,风吹树叶的哗哗声,是因为树叶的振动产生的。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也叫音品或音质,可以用来分辨声源。小鸟与知了的叫声,音色是不同的,故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14.答案:静止的;运动的
解析: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战斗机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5.答案:凝华;液化;汽化
解析: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温度很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迅速放热凝华形成霜花,夏天空气中的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时液化形成小水滴,在棒冰周围产生“雾气”,小水滴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汽化(蒸发),“雾气”消失。
16.答案:光的直线传播;真空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实际上是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
17.答案:(1)不能;(2)远离;(3)在
解析:(1)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在E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果将E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反射光线与纸板E不在同一平面内,则在E板上不能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可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若让入射光线AO远离法线ON,则入射角增大,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大小始终和入射角大小相等,所以反射角也会增大,则反射光线OB会远离法线ON。
(3)由(1)的分析可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8.答案:(1);(2)缓;(3)变速;(4)
解析:(1)由题意可知,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需要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然后根据计算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2)若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较陡,则小车的运动速度会很快,不方便记录时间,所以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让斜面的坡度较缓。
(3)在实验中,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4)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故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
19.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2)98;(3)B;(4)见解析
解析:(1)该装置中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放在烧杯中水的中央部分。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烧杯底部温度很高,因此温度计读数会偏大,影响实验结果。
(2)由图表中的数据可知,烧杯中水的温度先上升到98℃后保持不变,所以第6分钟时,读数也应该是98℃。
(3)水从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先升高,达到沸点后温度保持不变。
A.图像温度一直升高,没有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不断吸收热量,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水沸腾特点,故B符合题意;
C.此图像表示温度开始下降,然后温度不变,不符合水沸腾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此图像表示温度在不断下降,不符合水沸腾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水的质量越少、水初温越高,或者热量的损失越少,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越多,水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越短,所以实验中可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加大酒精灯的方法来缩短加热时间。
20.答案:(1)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到镜面的距离;大小;(3)垂直放置;(4)不能;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解析:(1)实验时,用蜡烛B替代蜡烛A和A的像进行比较,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2)实验时,直尺是为了测量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从而比较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的关系。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采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3)若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则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所以玻璃板必须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4)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由于平面镜不透光,无法看到镜后的物体,所以无法采用等效替代法来确定像的位置,也无法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所以实验无法进行。
21.答案:(1)2400m;(2)16m/s
解析:(1)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的路程
故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以8m/s的速度行驶的时间
故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2.答案:(1)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2)850m;(3)5000m/s
解析:(1)表格中,空气是气体,煤油是液体,冰、铜和铝是固体,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由表格信息可知,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声音在2.5s的时间内能传播的距离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850m需要的时间
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听到的第一声是通过金属管传播来的,听到的第二声是由空气传播来的;两个声音相隔2.33s,则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850m需要的时间
故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空气(0℃)
331
煤油(25℃)
1324
铜
3750
空气(15℃)
340
冰
3230
铝
5000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