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4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4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4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53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56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58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61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第1章第1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74516/0-171014602464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备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课堂小结,归纳总结,本节练习,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 习 使 用 显 微 镜
你已经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但你能说出细胞有哪些细微的结构吗?
1.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
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初中阶段最常使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
2.显微镜各部件的功能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机械部分、光学部分和调节部分。
上端是安装目镜的地方,下端连接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
用于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其上标有“5×”“10×”等字样,表示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倍,10倍等。
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其上标有“10×”“40×”等字样,表示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40倍等。
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反光镜上的两个面是不同的,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
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可安装三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能升降镜筒,调节焦距。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大,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调节光线的强弱。
仔细阅读课本P37-39页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练习将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看看物像朝哪个方向移动?想一想,物像移到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换成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继续观察。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只要是下降镜筒,眼睛就必须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免物镜与玻片标本发生碰撞。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当我们通过显微镜看清标本时,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使用的四个“先后”:
(1)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2)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较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3)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
(4)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1.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2.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4.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B.面积放大了400×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5.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你用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目镜还是在玻片上?
视野中出现污点的位置只能有三个:目镜、物镜、玻片,其他地方的污点不会出现在视野中。
首先移动玻片,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上,如果污点不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上;然后依次移动和物镜。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教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解,单细胞生物,小资料,课堂小结,本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解,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课堂小结,本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章第1节练习使用显微镜pptx、实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_标清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