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2台阶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五篇不同,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
学习者分析
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一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学习目标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故事情节。
2.探讨为何“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让学生初步了解父亲的精神追求
3.探究“父亲洗脚”的片段,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初步体会“父亲”的小人物形象。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重点:.探究“父亲洗脚”的片段,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初步体会“父亲”的小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探讨为何“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让学生初步了解父亲的精神追求。
5.教法、学法 讲授法 合作学习法
6.教学准备 :
7.学习评价设计
这节课重点评价学生概括内容的能力。
8.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1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作家李森祥曾说过:“中国文学不乏伟大的母亲形象,而父亲却令人遗憾地缺位。我想创作一篇小说来寻找心中终极的父亲形象,让我读懂并理解他。”(多媒体显示)这篇小说,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台阶》。让我们通过文中“我”的视角,去感知“我”父亲和台阶的种种故事,去试着了解这位“父亲”的物质追求与精神世界。
2.初读课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也就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串在一起,用一段话说一说。请注意,在说的时候尽量用原文中的句子陈述。这里,老师给出三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三个提示的帮助,自己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概括。
(多媒体显示)
请同学们关注这三点:
1.起因(故事的开端):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经过(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结果(故事的结局):新屋造好了,父亲的心情怎么样?
教师配乐复述故事梗概(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总结:是呀,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老了。同学们注意到了,老师在复述的时候也尽量用原文的句子,这是因为这个单元的阅读要求叫作“熟读精思”,这句话出自于《朱子家训》,意思是说,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下一步就是仔细地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然后可以有所心得。所以,我们的语文学习要带上眼睛,带上耳朵,带上嘴巴,要自己读,要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合上书本,也能复述出里面的若干情节,这篇文章才学成了。因此,在接下来的环节里,同学们一定要跟着老师一起来熟读课文。
学生活动1
2.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故事梗概。
3.师生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梳理情节,给小说划分层次。
辅备人修改意见:
个人二次备课:
活动意图说明: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其核心活动是让学生尽量用原文中的话来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教学中特别给出概括提示,是为了让学生从中习得方法,明白如何梳理小说的情节,以及给小说划分层次的思路和技巧。
环节二:再读课文,初识父亲
教师活动2
我们刚才从旁观者的角度,大致知识了这篇小说写了什么,也清楚了这篇文章的阅读要求,即“熟读精思”。现在我们就跟着“我”的视角,再一次走近“父亲”。
1.文章一开头就说道:“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那么“我们”家的台阶低不低呢?先来看看“我们”家的台阶是怎么回事?
师生配乐读第2—5段。
2.原来,“我们”家有三级台阶,这三级台阶的青石板也是父亲多年前亲自从山上背下来的,一块有三百来斤重呢!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多大的力气!那时的父亲,身壮如牛呀!“我们”家人喜欢在台阶上做些什么呢?
3.台阶是“我们”家里人嬉戏的地方,就是玩和放松的地方,应该是很舒服的地方才是呀,不低呀,怎么父亲就总是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呢?哪位同学用书上的话来解释下原因。
教师引导:这里面有一个你们不懂的词,老师今天告诉你们,叫“价值观念”,每一个人内心都有着一个价值观念,你们现在会觉得,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考出好成绩,这样我就可以考上好的学校,可以很有面子,这就是你们这个年龄人的价值观念。那么到了老师这个年龄,又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如果我实现了我这个价值观念,我就觉得我有面子了,换句话说,我就很有尊严,是不是这样的啊。那么父亲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在农村生活的人,他觉得在村里头,我家里天天都有肉吃,我家的房子修得最好,我家的孩子都在城里工作,我就很有面子。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价值观念,文中的父亲就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了,“我们”家要有高台阶就好了,这就是父亲的价值观念。于是,台阶就成了他的心病,是他的面子的象征;只要台阶修高了,父亲觉得在乡里乡亲面前就有面子了,有尊严了,他的人生价值就实出了。
4.父亲觉得他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造个有高台阶的屋子,可能很多同学觉得匪夷所思,怎么有人会有如此卑微的追求呢?我记得刚刚有同学说到父亲会坐在台阶上洗脚,旁批上也有这么一段话:如此详写父亲洗脚,是要表现什么?我们先来读读这个片段,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总结: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哪怕用板刷刷,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终日的劳作在父亲的脚上留下了一层又一层的泥染、沙石,以至于父亲洗了一次干净的脚,都失重了,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这就是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低到尘埃里、如蝼蚁般生活着的父亲。因此,他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为什么详写父亲洗脚?因为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父亲就是个小人物呀!同学们,这就是详略得当,这就是写作,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都要围绕主题,都要有讲究,不能随意。
学生活动2
1. 学生读第2—5段。老师读第2、3段,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第4、5段。
2. 请同学们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3.师生交流、讨论。
4.师生共读,交流,讨论。
活动意图说明: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太懂得人生疾苦,不懂得像父亲那样如蝼蚁般生活的人,他们有着卑微的追求,学生很难透彻的理解文中父亲的价值观念,那么,这里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阐释,通过反复朗读文章中许多生动传神的描写去进入情境,感知“父亲”这个小人物之“小”。那么如何表现“父亲”这个小人物之“小”呢?除了父亲卑微的追求,更有父亲洗脚这一详细的片段,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揣摩中,体会人物,达成单元提示中的阅读要求,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板书设计
10.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预估时间:
(1)观察你身边为了能生活得更好而做出努力的那些人,无论父母亲人还是同学朋友,体会他们的希望和追求,写一篇短文赞美他们。(200 字左右)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推荐: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11.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教学上使用希沃白板助手可以快速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到多媒体上,这样节约课堂板书时间,也可以大量展示学生作品。
12.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题
12台阶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五篇不同,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敢于拼搏的精神。
2.学习者分析
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一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3.学习目标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反复朗读和揣摩父亲造台阶的相关细节描写,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如蝼蚁般生活的人,他穷其一生,只为其卑微的追求。
2.通过分析和拓展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知道“父亲”是一个时代的人物群像。
3.通过对“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老了”这一话题的探讨,让学生了解这就是人生。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和揣摩父亲造台阶的相关细节描写,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如蝼蚁般生活的人,他穷其一生,只为其卑微的追求。
学习难点:通过对“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老了”这一话题的探讨,让学生了解这就是人生。
5.教法、学法 讲授法 合作学习法
6.教学准备 :
7.学习评价设计
这节课重点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揣摩词句的能力。
8.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环节一: 细读课文,感知父亲
教师活动1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知道了父亲是个小人物,他如蝼蚁般生活着,终日劳作却依旧贫困,他的愿望很卑微: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但是,就是这个卑微的愿望,却穷其一生,耗尽了他所有的心血。我们继续关注课文第10—20段,看看父亲是怎么造台阶的,选出最打动你的片段,有情感地把它读出来,并和大家分享下你这样读的原因。
教师范读(多媒体显示第19段的内容)。
天未亮,父亲便起床,脚步很轻,是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家人吗那时已是深秋,露重天寒,父亲的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连头发都是“艰难”的,是露水太重,天气太冷还是黄泥黏性太强,踏起来太辛苦造这样的台阶,大家不要以为只是背砖,背土,背泥,这种辛苦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父亲一天都不得轻松,除了满足自己的温饱,就是要造台阶,一直到老,为了挣面子,这就是父亲的生命,令人心酸。岁月漫长,漫长之下的那种背负,背负下面的重压,使岁月显得格外缓慢,生命无比的沉重。因此,这里我们要慢慢地读,语气低沉地读,要读出这种沉重。来,我们一起来读。
2.师生齐读,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1
1.学生默读课文第10—20段,选出最打动你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齐读,交流讨论。
辅备人修改意见:
个人二次备课:
活动意图说明:
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父亲”是一个人物群像,有这样一群如蝼蚁般生活的人,他们穷其一生,为其卑微的追求,这就是人生;我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顽强地生活,过着看起来真是不值得的生活,但这就是生命的美学意义,这就是作为人的高贵。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要紧扣文本,紧扣语文知识的学习,紧扣语文学习规律中的读和说来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环节二:熟读课文,品悟父亲
教师活动2
1.教师总结:刚刚我们读了、分析了这么多关于父亲造台阶的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读之令人心酸,令人沉重,甚至令人痛心。父亲起早贪黑,穷其一生,为了什么为了劳作,为了温饱,为了修台阶。这就是父亲的一生,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多么可笑呀,这样的辛苦和劳碌,居然只为了一个台阶。这在许多精英人士的眼里,算个什么呢可能挥挥手,动动嘴,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建百个、千个这样的台阶。而父亲呢作者笔下的父亲为了造台阶,努力地、辛勤地劳作着,一块砖、一片瓦,一个角票一个角票地积攒着,为了实现他的价值观念而卑微却又坚韧地活着,追求着。最后,实现愿望的父亲怎么了呢,文中的最后说
(多媒体显示):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父亲老了,在修好的台阶上感到处处不自在,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寂寞,我们一起来读第21、22段。(师生配乐齐读)旁批当中写道:父亲老了,此后所写的父亲与台阶的事情,似乎有些伤感。还有哪些伤感的片段,大家能不能找出来,读一读
师生交流,讨论。
2.这很值得吗?岁月就在这样的不经意间流逝,我们说父亲穷其一生造台阶。什么叫“穷其一生”就是从挑得动到挑不动,从腰板挺得很直到弯腰驼背,从目光专注到若有所失,这样的一辈子,为了劳作,为了温饱,为了修台阶。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不自在了,为什么不自在呢?
教师总结:为什么不自在呢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穷其一生呀,只为了造个新台阶,现在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老了,做不动了,那么下一个目标在哪呢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所以父亲感到空虚,感到不自在。这样的一辈子,值得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来看看作者怎么说。
多媒体显示:
“父亲”的形象,在那个年代里,在我生活过的乡村里,几乎到处可见。他们除了有一双永远也不干净的脚以外,还应该有一双不能碰棉絮的手(他们开裂着沟纹的手一旦碰棉絮,会将好好的棉絮粘扯得一塌糊涂)。
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作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李森祥给尤志心的信
原来,这就是那个年代乡村农民的最为真实的结局,父亲不光只是“我”的父亲,父亲是那一代人的人物群像。这样的一群人,这样如蝼蚁般地生活着,为着自己卑微的追求,值得吗?
3.教师总结:所以人生往往就是这样的,当每一个人回过头来去看另外一个人时,或者看自己时,都是不值得的。就像我们在刚刚交流讨论中说的那样,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方说我们的父母,宁可卖掉一套或几套房子,供子女出国,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值得的;比方说路边擦皮鞋的人,为了五毛钱或一块钱去低头弯腰,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值得的;比方说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值得的;比方说父亲为了一个台阶而耗费了一生的精力和心血,这在后来当了作家的儿子眼中可能是不值得的……但是,这就是我们的芸芸众生,这就是我些小人物的真实生活,为了各自认为的价值观念,为了各自认为的尊严和面子卑微而坚韧地活着、追求着,这就是生命的悲情与温情。值不值得呢这就好像人明明晓得生下来就是要死的,我们会一天天走向死亡,但是我们仍然努力地工作,顽强地生活,刻苦地学习,看似不值得当中却是值得的,这就是生命的美学意义。
学生活动2
1.学生活动:围绕问题“你更喜欢哪首诗歌,为什么?”展开讨论。
学生齐读第21、22段。(师生配乐齐读)
2.学生交流,讨论。
活动意图说明: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太懂得人生疾苦,不懂得像父亲那样如蝼蚁般生活的人,他们有着卑微的追求,学生很难透彻的理解文中父亲的价值观念,那么,这里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阐释,通过反复朗读文章中许多生动传神的描写去进入情境,感知“父亲”这个小人物之“小”。那么如何表现“父亲”这个小人物之“小”呢?除了父亲卑微的追求,更有父亲洗脚这一详细的片段,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揣摩中,体会人物,达成单元提示中的阅读要求,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9.板书设计
大半辈子
低台阶 高台阶
父亲老了
10.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预估时间:
(1)观察你身边为了能生活得更好而做出努力的那些人,无论父母亲人还是同学朋友,体会他们的希望和追求,写一篇短文赞美他们。(200 字左右)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推荐: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11.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由单篇课文的阅读过渡到群文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12.教学反思与改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台阶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汇报自学,展示自我,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仔细品读,体会父亲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人教部编版台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台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