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八年级化学试卷
展开活动时间:120分钟 满分:140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这份试卷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卷,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
1. 第40届中国。哈尔滨冰雪节于2024年1月5日开幕。下列能体现化学贡献的是
A.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LED光显示技术
B. 超级冰滑梯的建设难度大,用冰量大
C. 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式的烟花秀好震撼
D. 哈尔滨冰雪节无人机表演金龙戏珠
【答案】C
【解析】
【详解】A、LED光显示技术不属于化学贡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冰滑梯的建设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烟花涉及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贡献,该选项符合题意;
D、无人机表演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物质的变化。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西瓜榨成汁B. 冰块化成水C. 木柴劈成材D. 粮食酿成酒
【答案】D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解析】
【详解】A、西瓜榨汁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冰块化成水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木柴劈成材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排尽,图中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图中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图中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B. 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 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 ④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根据②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相同,属同种元素,说法正确;
B、稀有气体最外层均为8个电子(氦为2个),①是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说法正确;
C、①③最外层虽然都是稳定结构,①是氦原子,化学性质稳定,③是镁离子可得电子变成镁原子;说法错误;
D、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一般,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个,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④是氯离子,得1个电子变成8 个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 个,属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故选:C。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潜水B.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 氧气用于呼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用于潜水,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 加热氧化汞: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 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放热。正确。
B、加热氧化汞,氧化汞分解为汞和氧气,所以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银白色液体。错误。
C、铁丝(银白色)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正确。
D、氢气燃烧燃烧生成水,现象是无色气体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正确
故选B。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 中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C.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则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
【详解】A、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氦原子电子数相同,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中子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叙述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C
8. 下列相关说法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
D、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9. 乙烯是制塑料的主要原料,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乙烯由碳、氢两种元组成的
B. 每个乙烯分子中含有16个质予
C. 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D. 乙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每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详解】A、乙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每个乙烯分子中含有2×6+1×4=16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烯由乙烯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 化合反应
B.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分解反应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氧化反应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拉瓦锡用加热汞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而不是氢气和氧气,正确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正确,但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正确,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下列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B. 工业生产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会污染空气
C.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总水量的2.53%
D.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的成分作为原料可以用于炼钢、生产化肥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正确。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等是空气污染物,会污染空气,正确。
C、淡水储量很有限,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这些淡水不全部可以被人类利用。错误。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的氧气可用于炼钢,氮气可以用于生产氮肥,正确。
故选C。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方法1正确;空气和氧气均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方法2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木炭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能燃烧,方法1正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方法2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均为白色固体,方法1不正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并加热才能分解生成氧气,常温下不能分解生成氧气,方法2不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方法1正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方法2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3B. KMnO4C. CO2D. KOH
【答案】C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氧气中只含一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KMnO4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CO2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D、KOH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15.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则实际质量为n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n/mKgB. 12m/nC. 12n/mD. 12m/nk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
①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O表示___________;4Fe表示___________;
(2)Mg2+中数字“2”的含义: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空)。
【答案】16. ①. 表示(金属)铜这种物质 ②. 表示铜元素 ③. 表示1个铜原子 ④. 2个氧原子 ⑤. 4个铁原子
17.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8. N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Cu为铜元素的符号,且为铜的化学式,可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和铜这种物质。
②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O表示2个氧原子;
③4Fe表示4个铁原子。
【小问2详解】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则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小问3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符号为N。
17.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
(1)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___________;
(2)汞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3)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①. 汞原子 ②. 氧分子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则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小问2详解】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但分子的种类改变,且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18.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请根据物质的构成从①氮气、②硅、③氯化钠、④水、⑤氖气、⑧硫酸铜六种物质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
(1)选出一组物质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
(2)你的一种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
【答案】18. ①④或②⑤或③⑥
19. 均由分子构成的或均由原子构成的或均由离子构成的
【解析】
【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小问1详解】
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①和④可归为一类;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因此②和⑤可归一类;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因此③和⑥可归为一类;
【小问2详解】
氮气和水可归为一类是由于两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硅和氖气可归为一类是由于两者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和硫酸铜可归为一类是由于两者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19. 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3)写出苯在空气里燃烧的表达式:___________。
【答案】19. 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液体,有挥发性,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是80.1℃,熔点是5.5℃。
20. 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燃性
21. 或
【解析】
【小问1详解】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沸点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苯的物理性质有: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是80.1℃,熔点是5.5℃;
【小问2详解】
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燃性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小问3详解】
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20.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高锰酸钾、火柴、药匙、镊子、棉花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仪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开始加热时,要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___________,让试管均匀受热。制取该气体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除,然后熄灭酒精灯,否则停止加热后,试管内温度___________,且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气体,从而使试管内气体___________,气压___________,在压强差作用下水倒流,使试管骤冷炸裂。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主要分以下几步:①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A. ②④③①⑤⑥⑦B. ②④③①⑤⑦⑥C. ②①③④⑤⑥⑦D. ②①⑥⑦③④⑤
【答案】20. ①. 铁架台 ②. 酒精灯 ③.
21. ①. 来回移动 ②. 降低 ③. 减少 ④. 减小,小于外压 22. A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二氧化锰,而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且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加热固体的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选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则除了需要图中的试管、导管、水槽、集气瓶外,还需补充酒精灯和铁架台;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加热时,要先预热,则可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试管内的温度会慢慢降低,又由于不再产生气体,则试管内的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则在压强差作用下,水槽中的水会倒吸,使试管骤冷炸裂。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具体步骤为:组装仪器后,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固定仪器后开始加热,收集气体,当氧气收满后,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则顺序为②④③①⑤⑥⑦,故选A。
21. A为一种无色液体,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1)A ___________,D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实验室中A转化成B、D两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答案】21. ①. H2O2 ②. H2O
22. ##
23. 无色气体燃烧,发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解析】
【分析】A为无色液体,A能转化为B和D,C和B在点燃条件下生成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则A为过氧化氢、B为氧气、C为氢气、D为水。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H2O2;D的化学式为H2O。
【小问2详解】
A为过氧化氢、B为氧气、D为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B为氧气、C为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22.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为电源的正、负两极,通电一段时间后,1管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通过现象判断B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电解水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然后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打开Ⅱ玻璃管上的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尖嘴口的气体时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4)单质:由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
【答案】22. ①. 电极附近产生气泡。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②. 正
23. 木条燃烧更旺 24.
25. ①. 同种元素 ②. 纯净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Ⅰ管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电极附近产生气泡,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由图可知,Ⅱ与电源正极相连,收集的气体为氧气,则B为电源正极。
【小问2详解】
Ⅱ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氧气,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小问3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4详解】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3. 回答问题
(1)用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试管中固定一张滤纸条,每隔相同距离滴一滴酚酞溶液,将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敞口固定在橡皮塞上,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2)小六认为是试管内空气中的某种成分,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的;小九认为是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_,慢慢___________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上,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两个猜想的正确性,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小六:取少量酚酞溶液,直接曝露在空气中,观察现象;
小九:取少量小药瓶中的浓氨水,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
(3)小六在实验中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小九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据此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得出结论】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 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的点由下至上依次(由无色)变红
24. ①. 微粒或分子或氨分子 ②. 运动
25. 酚酞溶液变红 26. ①. 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②. 浓氨水有挥发性(或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成分不与酚酞溶液反应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溶于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可观察到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的点由下至上依次由无色变红。
【小问2详解】
浓氨水会散发出氨分子,氨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
分子在不断运动,则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
【小问3详解】
小六在实验中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小九的实验中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据此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小问4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且分子在不断运动等。选项
实例
解释
A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
B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原子可以再分,形成新分子
C
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体温计测量体温
体温计中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氧气和空气
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分别通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B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取样,分别放在陶土网上灼烧,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C
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
取样,观察颜色
取样,分别加入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取样,分别闻气味
取样,观察颜色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故A正确。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故B正确。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故C正确。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接触面积。故D错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八年级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八年级化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八年级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八年级化学试卷,共6页。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八年级化学试卷和答案: 这是一份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开学八年级化学试卷和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