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3 人种、语言及宗教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3 人种、语言及宗教,共5页。
形成原因: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
一般来说,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赤道地区
纬度位置越高的地区,光照越弱,人体的肤色也就越浅
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身材较高大,而后者的身材趋向细长
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人,鼻孔一般较宽阔,而生长在寒冷地区的人,鼻子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暖化后,再进入肺部
(结论:自然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人种的形成)
划分依据:
根据人们在皮肤颜色、头发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特征
黄色人种: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面庞扁平
白色人种:肤色白皙,头发弯曲而金黄,眼睛呈蓝绿色或灰褐色,高鼻梁,薄嘴唇
黑色人种: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面庞平,嘴唇厚
分布范围及示意图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南部、北非和西亚;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非洲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
注意:美洲印第安人、北美洲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人、南亚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
分布特点:
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白色人种数量最多,黄色人种其次,黑色人种最少
正确的种族观念:
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员;他们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使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
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重要性: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
世界主要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种),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分布地区及示意图
汉语: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英语:欧洲西部(英国)、北美洲、亚洲南部(印度)、大洋洲、非洲南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
俄语:俄罗斯、欧洲东部、亚洲中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美洲中部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发源地及产生年代:
基督教:巴勒斯坦(西亚),公元1世纪;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西亚),公元7世纪;
佛教:古印度(南亚),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和经典:
基督教——耶稣,《圣经》;
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古兰经》;
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经》
宗教建筑:
基督教——教堂(高耸尖顶)
伊斯兰教——清真寺(圆形穹顶)
佛教——佛塔、寺庙(圆形塔顶)
分布地区及示意图
基督教: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北非、西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主要有维吾尔族、回族
佛教:亚洲东部、东南部,中国主要有藏族、蒙古族
宗教节日及仪式:
基督教——圣诞节、感恩节;礼拜、洗礼、弥撒
伊斯兰教——宰牲节、开斋节;朝圣、礼拜
佛教——腊八节、佛诞节;拜佛、念经
影响:
三大宗教的传播范围很广,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补充说明:
(1)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
(2)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
(3)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教
(4)每个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体现在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和宗教建筑等方面。其中,宗教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观。
综合知识串讲
在北非和西亚,大多为白色人种,在这里人们用阿拉伯语进行交流,伊斯兰教创始于此,清真寺是这里典型的宗教建筑。
英国和美国以白色人种为主,人们多使用英语,信仰基督教,每周都会去教堂做礼拜。
在印度半岛,分布着白色和黑色人种,佛教产生于此地,人们多使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
在中南半岛,分布着黄色人种,人们大多信仰佛教,建有很多佛塔和寺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01 地图与地球仪,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图的基本常识,地图的基本种类,地球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29 改革开放,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与社会背诵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专题26 解放战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解放战争的经过,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