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1)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450亿元用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845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8450×1012元B. 8.450×1011元 C. 8.450×1012元 D. 84.50×1010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为整数.确定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时,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时,是负数.正确确定的值以及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解:845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450×1011元,故选:B.
2.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解析】【分析】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知:①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为1,③整式方程,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选项方程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符合题意;
B选项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为2次,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C选项方程中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D选项方程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判断,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A.B.C.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画出从上往下看,得到的图形,判断即可.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详解】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
故选A.
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若正方体的各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相同,则的值为( )
A.B.3C.5D.15
【详解】解;由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可知,标有“”的面与标有“”的面是相对面,标有“”的面与标有“”的面是相对面,标有“”的面与标有“”的面是相对面,
∵正方体的各个相对面上的数字相同,∴,∴,∴,故选D.
5.下面关于有理数,的值中,能说明“若,则”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B.,
C.,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假命题的判断,举反例是说明假命题不成立的常用方法,但需要注意所举反例需要满足命题的题设,但结论不成立.说明命题为假命题,即、的值满足,但不成立,把四个选项中的、的值分别代入验证即可.
【详解】解:当,时,,而成立,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时,,而成立,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当,时,,但不成立,故C选项符合题意;
当,时,不成立,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设x,y,c为有理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x=y,则x+c=y−cB. 若x2c=y3c,则2x=3y
C. 若x=y,则xc=ycD. 若x=y,则xc=y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 左边加c右边减c,故该选项不正确;
B. c≠0,两边同乘以6c,得3x=2y故该选项不正确;
C. 当 c=0,该选项不正确;
D. 当c=0或c≠0时,两边都相等,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D.
7. 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与一定相等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②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 等角的补角相等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解:①,则①不符合题意.
②与都有一个相同的余角,那么,则②符合题意.
③与都有一个相同的补角,那么,则③符合题意.
④,则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8. 如图,从边长为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右边的矩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写出的一个正确的等式是( )
A. B.
C. D.
【解析】【分析】根据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等式即可.
【详解】第一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是.则.故选:.
【点睛】此题考查整式乘法的公式,解题关键是用不同代数式表示相同图形的面积列等式.
二、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选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答案得4分,其他得0分)
9.如图,下列条件能判断的是( )
A. ∠2=∠6 B. ∠2+∠4=180° C. ∠1=∠4 D. ∠1+∠5=180°
【解析】【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来判定两直线平行.
【详解】解:A、∠2和∠6是内错角,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能判定,符合题意;
B、∠2+∠4=180°,不能判定,符合题意;
C、∠1=∠4,由图可知∠1与∠2是对顶角,∴∠1=∠2=∠4,∠2和∠4互为同位角,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能判定,符合题意;
D、∠1+∠5=180°,转化为同旁内角,能判定,符合题意;故选:ACD.
10. 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则下列线段关系中正确的有( )
A.AB=AC+CD+DB B.AB=AD+BC-CD
C.若AC=BD,则AD=BC D.若AD=BC,则AC=BD
【答案】显然ABCD都正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求值:(−1)2023×−2=___________-2__________.
【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求解.
【详解】解:-2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及乘方的概念.
12.如图,已知线段a,b,求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作法:①画射线;②在射线上顺次截取,;③在线段上截取.那么所求作的线段是线段_________.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之间的关系作图,根据第一二步得到,第三步截取后得,即线段.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
13.无限循环小数可化成分数,如设0.7=x ,由0.7=0.7777⋯可知,10x=7.7777⋯=7+0.7,所以,解得x=79 ,于是得0.7=79,故0.36 化成分数的形式结果是___________.
【详解】解:设0.36=x,由0.36=0.36363636⋯可知,100x=36.363636⋯,所以100x=36+x,解方程,得x=3699,于是得故0.36=3699=411;
答案:411;
14.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 已知:∠AED’=63°24′,则∠EFB=___________.
【详解】已知:∠AED’=63°24′,因为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所以∠D’EF=∠DEF. 又AD∥BC,所以∠DEF=∠EFB. 设∠D’EF=∠DEF = x,则2x+63°24′=180°,解得x=58°18′.
【答案】58°18′
15. 下列图形由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设每个图形的面积分别为S1 , S2 ,S3⋯ , 则 1S1+1S2+1S3+⋯+1S10=___________.
【详解】
【答案】1011
16.如图,在三角形中,,将三角形以每秒的速度沿线段所在直线向右平移,所得图形对应为三角形,设平移时间为t秒,在BC,BE,EC三条线段中,两条线段之间存在2倍的关系.三人的说法如下:
甲:有两种情况,t的值为2或3.
乙:有三种情况,t的值为2或3或4.
丙:有四种情况,t的值为2或3或4或5.
甲、乙、丙三人,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甲,乙,丙选一个填入.)
【解析】【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BE=CF=t cm,讨论:当BE=2CE,即t=2(6−t);当CE=2BE,即6−t=2t;当BC=2BE,即6=2t,然后分别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三角形ABC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所得图形对应为三角形DEF,∴BE=CF=t cm,当BE=2CE,即t=2(6−t),解得t=4;
当CE=2BE,即6−t=2t,解得t=2;当BC=2BE,即6=2t,解得t=3;
综上所述,t的值为2或3或4,
三、解答题(共9小题,17-20每题各8分,21-23每题各10分,24,25各12分,满分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者演算步骤。
17.M=42y2x−yx2−5−yx2+2y2x,先化简,再求M值:其中x=12, y=−1.
【解析】化简M=-2y2x+x2y (6分), 把x=12, y=−1带入,M =−54 .(8分)
18.解方程:(1)8y−3(y+2)=6 ; (2)1−2x3=3x+45−3 .
【答案】(1)y=125 ;(2)x=2 .
19. 近年来,电商多选择在11月11日促销.今年的促销期间,某电商客服在为买家包装商品时用到长、宽、高分别为a厘米、b厘米、c厘米的箱子,并发现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打包方式(每条打包带绕一圈,且不计接头处的长).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a,b,c的式子表示甲、乙两种打包方式所用的打包带的长度:
甲需要______厘米,乙需要______厘米;
(2)当时,两种打包方式中,哪种方式节省打包带?并用作差法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详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整式加减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列出对应的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长方形是周长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作差法求解即可.
【详解】(1)解:厘米,厘米,
∴甲需要厘米,乙需要厘米,故答案为:,;
(2)解:乙种节省,理由如下:
,
∵,∴,∴,∴乙种节省.
20.《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都听过,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上升后,喝到了水.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______, 放入一个大球水面上升______cm.
(2)如果放入10个球且使水面恰好上升到52厘米,应放入大球多少个.
【分析】(1)设一个小球使得水面升高,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设放入大球个,小球个,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
【详解】解:(1)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__2__, 放入一个大球水面上升__3__cm.
设放入大球x个,则放入小球(10-x)个,根据题意得,
2(10-x)+3x=52-26
解得x=6
答:应放入大球6个.
21.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D,E分别为,的中点,求的长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根据中点定义求出、的长度,然后分点C在的延长线上时,求出的长度;②点C在上时,求出的长度.
【详解】解:∵,,∴,∵点D,E分别为,的中点,
∴,;
①点C在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
;
②点C在上时,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或11.
22.如图,已知DE⊥AC,∠AGF=∠ABC,∠1+∠2=180°,试判断BF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BF与A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
理由如下:
∵∠AGF=∠ABC(已知)
∴GF∥BC( )
∴∠1=∠3( )
∵∠1+∠2=180°(已知)
∴∠2+∠3=180°( )
∴BF∥DE( )
∴∠BFC=∠DEC( )
∵DE⊥AC(已知)
∴∠DEC=90°(垂直性质)
∴∠BFC=90°(等量代换)
∴BF___AC(垂直定义)
【详解】证明:BF与AC的位置关系是BF⊥AC.
理由如下:
∵∠AGF=∠ABC(已知)
∴GF∥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180°(已知)
∴∠2+∠3=180°(等量代换)
∴BF∥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FC=∠DE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E⊥AC(已知)
∴∠DEC=90°(垂直性质)
∴∠BFC=90°(等量代换)
∴BF_⊥_AC(垂直定义)
23.“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
(1)已知. 在求 m3−n2 的值时,可这样变换: m3−n2=16(2m−3n)=16×(−48)=−8.
仿照求 −m2+3n4 的值.
(2)已知 a2−2ab=3,b2+ab=−4,求 3a2−4ab+2b2 的值.
【详解】
24.如图,已知AB∥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APC与∠A,∠C的关系.
(1)如图①,∠A+∠APC+∠C=_________;如图②,∠APC=_________;
如图③,∠APC=_________;如图④,∠APC=_________.
(2)得到图②结论的过程如下:(补足理由)
过P点作PQ∥AB,又∵AB∥CD
∴PQ∥CD(同平行于第三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PQ∥AB,PQ∥CD
∴∠APQ=______,∠CPQ=______( )
∵∠APC=∠APQ+∠CPQ(图形性质)
∴∠APC=______(等量代换)
仿照(2),在图③、④中,选一个写出得到结论的过程(给出理由)
【详解】
(1)如图①,∠A+∠APC+∠C=___360°__;如图②,∠APC=____∠A+∠C_____;
如图③,∠APC=____∠A-∠C_____;如图④,∠APC=____∠C-∠A_____.
(2)得到图②结论的过程如下:(补足理由)
过P点作PQ∥AB,又∵AB∥CD
∴PQ∥CD(同平行于第三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PQ∥AB,PQ∥CD
∴∠APQ=___∠A___,∠CPQ=___∠C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PC=∠APQ+∠CPQ(图形性质)
∴∠APC=___∠A+∠C__(等量代换)
(3)仿照(2),在图③、④中,选一个写出得到结论的过程(给出理由)
得到图④结论的过程如下:(补足理由)
(略)
25.如图,在中,,,,,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点从点出发,沿线段以的速度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点运动到点时、停止运动,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1)当______时,;
(2)当______时,;
(3)画于点,并求出的值;
(4)当______时,有.
【答案】(1) (2)4或 (3)画图见解析; (4)
【解析】
【分析】利用列方程得到,然后解方程即可;
利用列方程得到或,然后解方程即可;
先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画图,然后利用面积法求的长;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然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
根据题意得或,解得或;故答案为:或;
如图,
,;;
,,解得.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能结合条件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87,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莆田哲理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108.,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1,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莆田哲理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