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二轮】2023年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全国通用)
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24 等腰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 (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24 等腰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4等腰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24等腰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专题复习为主。如选择题、填空题的专项练习,要把握准确度和时间的安排。加强对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实际应用题等专题的练习,深化对常考题型的熟悉程度。在函数复习过程中,如果考生未能完全理解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针对此类问题,在专项复习中,可以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的专项练习,进行突破,如“读懂图象信息问题”等,将复杂问题由浅入深,层层分解,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2、重视方法思维的训练。对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要通过典型试题的训练,进一步渗透和深刻理解其内涵,重要处舍得投入时间与精力。强化解题过程中常用的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通法。
3、拓宽思维的广度,培养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将专项复习中的共性习题串连起来,通过一题多解,积极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优解法,这样,对于解决难度较大的压轴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专题24 等腰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
【模型展示】
【题型演练】
一、单选题
1.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的长为4,面积是16,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A.7B.8C.9D.10
【答案】D
【分析】先根据对称性判断点M的位置,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AD,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点A与点C关于EF对称.
连接AD,与EF的交点为M,则此时点M为使△CDM周长最小时的位置.
∵点D是底边BC上的中点,且△ABC是等腰三角形,
∴.
∵,BC=4,
∴.
∵MA=MC,
∴△CDM的周长=MC+MD+CD=AD+DC=8+2=10.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确定点M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异于点B、C),过点D作DE⊥AB,垂足为E,DE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连接FD,FE,当点D在BC边上移动时,有下列三个结论:①△DEF一定为等腰三角形;②△CFG一定为等边三角形;③△FDC可能为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C
【分析】根据中垂线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是的中垂线,
∴,
∴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
∵是等边三角形,
∴,
∵DE⊥AB,FG⊥DE
∴,
∴,
∴△CFG为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
∵,
若△FDC为等腰三角形,则:△FDC为等边三角形,
∵△CFG为等边三角形,
∴△FDC不可能为等腰三角形,故③错误;
综上正确的个数有2个;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垂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和判定方法.
3.如图,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有一动点P由点A出发匀速向点B运动,到点B后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APD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 )
A.或B.1或C.或D.或1
【答案】B
【分析】当AP=PD时,P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可得△BPD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P=BP=AB,当AP=AD时,勾股定理求得AD即可求解.
【详解】解:当AP=PD时,P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
∵△ABC为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
∴AD⊥BC,∠B=60°,∠BAD=30°,BD=BC=1,
∵AP=DP,
∴∠ADP=∠BAD=30°,
∴∠BPD=30°+30°=60°,
∴△BPD为等边三角形,
∴BP=DP,
∴AP=BP=AB=1;
当AP=AD时,
∵∠ADB=90°,AB=2,
∴AD=,
∴AP=.
当AD=PD时,不合题意,
综上,AP的值为1或.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在△ABC中,AB=AC,∠B=40°,D为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点B、点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以下四个结论:①∠CDE=∠BAD;②当D为BC中点时,DE⊥AC;③当∠BAD=30°时,BD=CE;④当△ADE为等腰三角形时,∠EDC=3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分析】①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4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BAD=∠CDE;故①正确;
②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DE⊥AC,故②正确;
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E;故③正确;
④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AED>40°,求得∠ADE≠∠AE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BAD=60°,故④错误.
【详解】解:①∵AB=AC,
∴∠B=∠C=40°,
∴∠BAD=180°-40°-∠ADB,∠CDE=180°-40°-∠ADB,
∴∠BAD=∠CDE,故①正确;
②∵D为BC中点,AB=AC,
∴AD⊥BC,
∴∠ADC=90°,
∴∠CDE=50°,
∵∠C=40°,
∴∠DEC=90°,
∴DE⊥AC,故②正确;
③∵∠BAD=30°,
∴∠CDE=30°,
∴∠ADC=70°,
∴∠CAD=180°-70°-40°=70°,
∴∠DAC=∠ADC,
∴CD=AC,
∵AB=AC,
∴CD=AB,
∴△ABD≌△DCE(ASA),
∴BD=CE;故③正确;
④∵∠C=40°,
∴∠AED>40°,
∴∠ADE≠∠AED,
∵△ADE为等腰三角形,
∴AE=DE,
∴∠DAE=∠ADE=40°,
∵∠BAC=180°-40°-40°=100°,
∴∠BAD=60°,故④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有3个,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P是正方形四边上的任意一点,且AB=4,EF=2,设AE=x.当,△PEF是等腰三角形时,下列关于P点个数的说法中,P点最多有( )
A.8个B.10个C.12个D.14个
【答案】A
【分析】分别以E、F为圆心,EF的长为半径画圆,作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观察圆和垂直平分线与正方形边的交点个数即可.
【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中,AB=4,
∴,
∵ EF=2,
∴,
∴当时,点E,F在AC上,
如图,分别以E、F为圆心,EF的长为半径画圆,作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
观察图象得:△PEF是等腰三角形时,P点最多有8个.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画出图形.
6.如图,在正方形中,,对角线上的有一动点,以为边作正方形.
①在点运动过程中,点始终在射线上;
②在点运动过程中,可能为135°;
③若是的中点,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④为等腰三角形时,的值为或
以上结论正确是( )
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A
【分析】由“SAS”可证△DPH≌△FPC,可得∠PHD=∠PCF=135°,可证点B,点C,点F三点共线,故①正确;由三角形的外角可得∠CPD不可能为135°,故②错误;由△DPN≌△DGE(SAS),可得EG=PN,当NP⊥AC时,NP有最小值为,即EG有最小值为,故③正确;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P的值为或,故④正确,即可求解.
【详解】解:连接CF,过点P作PH⊥PC交CD于H,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PFG是正方形,
∴PD=PF,∠DPF=∠HPC=90°,∠ACB=∠ACD=45°,
∴∠DPH=∠CPF,∠PCH=∠PHC=45°,
∴PH=PC,∠PHD=135°,
∴△DPH≌△FPC(SAS),
∴∠PHD=∠PCF=135°,
∴∠ACB+∠PCF=180°,
∴点B,点C,点F三点共线,故①正确;
∵∠CPD=∠CAD+∠ADP,∠CAD=45°,∠CPD=135°,
∴∠ADP=90°,
则点P与点C重合,
此时∠CPD不存在,故②错误;
取AD的中点N,连接PN,如图所示:
∵点N是AD的中点,点E是CD中点,
∴AN=DE=DN=2,
∵∠ADC=∠PDG=90°,
∴∠ADP=∠GDE,
又∵DP=DG,
∴△DPN≌△DGE(SAS),
∴EG=PN,
∵点P是线段AC上一点,
∴当NP⊥AC时,NP有最小值为,
∴EG有最小值为,故③正确;
∵AD=CD=4,
∴,
当点P是AC中点时,AP=PD=PC=,则△PCD是等腰三角形,
当CP=CD=4时,△PCD是等腰三角形,
∴,故④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确,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点是直线上的动点,过点作轴于点,点是轴上的动点,,且为等腰三角形时点的长为( )
A.或B.C.或D.
【答案】D
【分析】先根据,且为等腰三角形,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易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表示出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的值,即可求出的长.
【详解】解:如图所示:
,且为等腰三角形,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轴,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设,
根据勾股定理,得,,
①,代入直线,
得,
解得,
,
②,代入直线,
得,
此方程无解.
综上所述:.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综合,灵活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如图,在中,,点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连接,作,交线段于点下列结论:
;
若,则;
当时,则为中点;
当为等腰三角形时,.
其中正确的有个.( )
A.个B.个C.个D.个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
当时,;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求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
【详解】,,
.
,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
故正确;
,
,
由知:.
.
.
,
故正确;
为中点,,
,
,
,
,
,
,
故正确;
,
,
,
为等腰三角形,
或,
当时,,
,
,
故不正确.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计算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11,BC=13,AB=12.动点P、Q分别在边AD和BC上,且BQ=2DP.线段PQ与BD相交于点E,过点E作EF∥BC,交CD于点F,射线PF交BC的延长线于点G,设DP=x.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1)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时,x=;
(2)=;
(3)当点P运动时,四边形EFGQ的面积始终等于;
(4)当△PQG是以线段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x=、2或.
A.1B.2C.3D.4
【答案】D
【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值;
(2)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其比值;
(3)点P在AD上运动时,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EF与QG的比始终是1:3,且BQ=CG,所以其面积为定值,进而求出其面积即可;
(4)以线段PQ为腰,则可能是PQ=PG,也可能是PQ=QG,所以分情况求解即可.
【详解】解:(1)∵PD=x,BQ=2DP,BC=13,
∴QC=BC-BQ=13-2x,
∵AD∥BC,即PD∥QC,
∴当PD=QC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x=13-2x,
∴PD=x=,故(1)正确;
(2)在梯形ABCD中,
∵AD∥BC,BQ=2DP,
∴,
∵EF∥BC,
∴,
∴,故(2)正确;
(3)在△BCD中,
∵EF∥BC,
∴△DEF∽△DBC,
∴,
∵BC=13,
∴EF=,
又∵PD∥CG,
∴,
∴CG=2PD.
∴CG=BQ,即QG=BC=13.
作DN⊥BC,垂足为点N,过E作EM⊥BC于M,
∴EM∥DN,DN=AB=12,
∴△BEM∽△BDN,
∴,
∴EM=8.
∴S四边形EFGQ=,故(3)正确;
(4)作PH⊥BC,垂足为点H,则PH=AB=12,BH=AP=11-x,
(i)当PQ=PG时,QH=GH=QG=,
∴2x+=11﹣x,
解得x=,
(ii)当PQ=GQ时,PQ=,
解得x=2或x=,
综上,当△PQG是以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为、2或,故(4)正确,
∴正确的结论有4个.
故选:D.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梯形的面积的求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方程等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熟练求解是解答的关键.
二、填空题
10.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2,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
【答案】8
【分析】连接,由于是等腰三角形,点是边的中点,故,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长,再再根据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故的长为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连接,
是等腰三角形,点是边的中点,
,
,
解得,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
的长为的最小值,
的周长最短.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如示意图,在△ABC中,AC=BC,AE⊥BC于点E,过点B作∠ABC的角平分线BF交AE于G,点D是射线BF上的一个动点,且点D在△ABC外部,连接AD.∠C=2∠ADB,当△ADG为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90°或108°
【分析】设∠ADB=x,则∠C=2x,从而可求得∠EAB=x,∠ABF=∠ABC=45°﹣x,所以∠AGD=∠EAB+∠ABF=x+45°﹣x=45°+x,再分三种情况:①当AD=DG时,∠DAG=∠DGA;②当AD=AG时,∠ADG=∠AGD;③当AG=DG时,∠GAD=∠ADG=x,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ADB=x,则∠C=2x,
∵AC=BC,
∴∠CAB=∠CBA==90°﹣x,
∵AE⊥BC,
∴∠AEB=90°,
∴∠EAB=x,
∵BF平分∠ABC,
∴∠ABF=∠ABC=45°﹣x,
∴∠AGD=∠EAB+∠ABF=x+45°﹣x=45°+x,
△ADG为等腰三角形时,存在三种情况:
①当AD=DG时,∠DAG=∠DGA,
即x+45°+x+45°+x=180°,
x=45°,
∴∠C=90°,
②当AD=AG时,∠ADG=∠AGD,
x=45+x,
x=90°,
∴∠C=180°(不符合题意,舍去),
③当AG=DG时,∠GAD=∠ADG=x,
2x+45+x=180, x=54°,
∴∠C=108°,
综上,∠C的度数为90°或108°.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已知AGCF,AB⊥CF,垂足为 B,AB=BC=3 ,点 P 是射线AG 上的动点 (点 P 不与点 A 重合),点 Q是线段 CB上的动点,点 D是线段 AB的中点,连接 PD 并延长交BF于点 E,连接PQ,设AP=2t ,CQ=t,当△PQE 是以 P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为_____.
【答案】或
【分析】以B为原点、直线CF为x轴,直线AB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先证明AP=BE,即可得E点坐标为(2t,0),CQ=t,BQ=3-t,P点坐标为(-2t,3),C点坐标为(-3,0),A点坐标为(0,3),Q点坐标为(t-2,0),根据Q点在线段BC上,P点不与A点重合,可得0<t<3,进而有BE=2t,BQ=3-t,QE=BQ+EB=3+t,利用勾股定理有:,,,根据△PQE是以 P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当PQ=PE时,当QE=PE时两种情况,即可求解.
【详解】以B为原点、直线CF为x轴,直线AB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
∵,AB⊥CF,
∴AB⊥AG,
∴∠GAB=∠ABF=90°,
∵D点为AB中点,
∴AD=BD,
∴结合∠ADP=∠BDE可得△APD≌△BED,
∴AP=BE,
∵AP=2t,
∴BE=2t,
∴E点坐标为(2t,0),
∵AB=BC=3,
∴CQ=t,即BQ=3-t,P点坐标为(-2t,3),C点坐标为(-3,0),A点坐标为(0,3),
∴Q点坐标为(t-3,0),
∵Q点在线段BC上,P点不与A点重合,
∴0<t<3,
∵BE=2t,BQ=3-t,
∴QE=BQ+EB=3+t,
∴利用勾股定理有:,,,
根据△PQE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
当PQ=PE时,有,
整理:,
解得(负值舍去),
当QE=PE时,有,
整理:,
解得(0舍去),
综上所述:t的值可以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构建直角坐标系、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构建直角坐标系是快速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时,需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
13.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2,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
【答案】8
【分析】连接AD,A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D垂直BC,则根据△ABC的面积即可求出AD,由题意点B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即有AM=BM,即有BM+MD=AM+MD,即当A,M,D三点共线时,BM+MD的值最小,最小为AD的长,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连接AD,AM,
∵△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
∴AD⊥BC,
∵BC=4,△ABC的面积为12,
∴,
∴AD=6,
∵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点B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
∴AM=BM,
∴BM+MD=AM+MD,
即当A,M,D三点共线时,BM+MD的值最小,
∴AD的长为BM+MD的最小值,
∴△BDM的周长最短为BM+MD+BD=AD+BD=AD+BC=6+2=8,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4.已知:如图,在中,,,,动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1)求边的长;
(2)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3)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
【答案】(1)3cm
(2)3或
(3)5或6或
【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论;
(2)由题意可得:,,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直角的情况分类讨论,利用勾股定理等知识即可解答;
(3)当为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腰的情况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三线合一、勾股定理等知识即可解答.
(1)
解:∵在中,,,,
∴.
(2)
解:
当时,点与点重合,
∴,
即;
当时,如下图所示:
∴.
∵,
∴,
解得:.
综上: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或;
(3)
解:当时,如下图所示:
∵,
∴,
即.
当时,如下图所示:
∴;
当时,如下图所示:
则,,
在中,,
即,
解得: .
综上:当为轴对称图形时,或或.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如图,在中,∠C=90°,=5cm,=3cm,动点P从点C出发,沿→的路线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________cm;
(2)出发0.5秒后,求的周长;
(3)当t为何值时,为等腰三角形?
(4)另有一动点Q,从点C出发,沿向终点A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t为何值时,直线把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答案】(1)4
(2)()cm
(3)或3或
(4)2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求解.
(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②,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4)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1)
∵∠C=90°,=5cm,=3cm,
∴(cm),
故答案为:4.
(2)
∵动点P从点C出发,沿→的路线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s时,cm.
∴cm
∴在Rt△ACP中,由勾股定理,得
(cm)
(3)
①当时,如图1,则,
∵,
∴,
∴,
∴
∴,
∴,
解得;
②当时,如图2,
则,解得;
③当时,如图3,作于点D,则cm,
由勾股定理,得cm,
∴cm,
∴,
解
综上所述,当t=或3或时,为等腰三角形;
(4)
由题意,得,解得,
即当时,直线把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如图,在四边形中,,,,,,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的方向以每秒2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劲,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以B,Q,D,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当t为何值时,以B,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3)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
(2)或
(3)或
【分析】(1),当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计算即可求出t;
(2)分二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为直角时,可证得四边形为矩形,得,即,计算即求出t;②当为直角时,,得,计算即可求出t;
(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若,在中,,由,将各数据代入,可将t求出;②若,在中,,将各数据代入,可将t求出;③若,由得,将各数据代入,可将t求出.
(1)
解:如下图,
∵ ,
∴当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题意可知:,,
即 ,
解得:,
时,四边形BQDP是平行四边形;
(2)
解:如下图,作,
为锐角,
∴只能或者为直角,
,,
,t的范围为,
①当为直角时,
∵ ,
∴,
∴四边形为矩形,
∴,
∴,
∴;
②当为直角时,,
∵,
∴,
∴
∴,
∴,
综上所述,或时,以B、D、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解: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若以B、 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分三种情况:
①若,在中,,
由得,解得;
②若,在中,,
由得,即 ,
此时,,
所以此方程无解,
∴,
③若,由得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或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情况讨论.
17.如图,在Rt△ABC中,∠ABC=,AB=20,BC=15,点D为AC边上的动点,点D从点C出发,沿边CA往A运动,当运动到点A时停止,若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点D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
(1)当t=2时,CD= ;AD= ;
(2)当t为何值时,△CBD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或或9秒.
【分析】(1)先由勾股定理求解的长,再由速度乘以时间可得 从而可得的长度;
(2)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CD=BC时,CD=15,②当CD=BD时,③当BD=BC时,过点B作BF⊥AC于F,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
(1)
解:Rt△ABC中,∠ABC=,AB=20,BC=15,
∴
∵由题意可得:
∴
当t=2时,CD=4,DA=21.
故答案为:
(2)
①当CD=BC时,CD=15,
∴;
②当CD=BD时,如图,
∴∠C=∠DBC,
∵∠C+∠A=∠DBC+∠DBA=90°,
∴∠A=∠DBA,
∴BD=AD,
∴CD=AD=,
∴;
③当BD=BC时,如图,过点B作BF⊥AC于F,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CD=2CF; 则CF=DF,
∴
∴
∴CD=2CF=9×2=18,
∴t=18÷2=9.
综上所述,t=或或9秒时,△CBD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或或9秒.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点为直线上一点,直线过点.
(1)求和的值;
(2)直线与轴交于点,动点从点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轴负方向运动(点不与点,点重合).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①若点在线段上,且的面积为10,求的值;
②是否存在的值,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①;②存在的值,使为等腰三角形,的值为或或4
【分析】(1)将点代入,求出m的值,再将确定的点C代入中,即可求b的值;
(2)①由题意可知P点的坐标为,则,再由,求出t的值即可;
②由①分别求出,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分三种情况建立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1)
解:将点代入,
∴,
∵直线过点C,
∴,
解得;
(2)
解:①∵,
∴直线解析式为,
∴,
直线与x轴交点A为,与y轴交点B,
由题意可知P点的坐标为,
∴,
∴,
解得;
②存在t的值,使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A,,P,
∴,
当时,,
解得或;
当时,,
解得(舍或(舍;
当时,,
解得;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或4.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9.已知,在中,,点E是射线CA上的动点,点O是边BC上的动点,且,射线OE交射线BA于点D.
(1)如图1,如果,求的值;
(2)联结AO, 如果是以A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线段OC的长;
(3)当点E在边AC上时, 联结, 求线段OC的长.
【答案】(1)0.09
(2)或
(3)
【分析】(1)先证明,求出,再证明,利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解;
(2)分当点E在线段上和当点E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的转化,得到,再利用,列比例式求解即可;
(3)证明,,得到,设,,根据,求出,再代入到即可得解.
(1)
解:∵,
∴,
∵,
∴,
∴,
∴,
∴,
∴,
∴ ,
∴;
∵,
∴,
∴,
∴.
(2)
当点E在线段上,
∵ 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
∵,
设,
由(1)得,,
∴,
∴,
解得,;
则的长是为;
当点E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是等腰三角形,
由(1)可知:,
综上所述:为或;
(3)
由(1)得,,
∵,
∴,
∴A、B、O、E四点共圆,
∴,
∵,
∴,
∴,
∴,,
∴,,
∴,
设,,
∵,
∴,
∴,
解得,,
∴
∴,
解得,,(舍去),
则的长是为.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通过已知条件推出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列式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顶点在轴正半轴上,边、()的长分别是方程的两个根,是上的一动点(不与、重合).
(1)填空:_____,______.
(2)若动点满足与相似,求直线的解析式.
(3)若动点满足,且点为射线上一个动点,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答案】(1);
(2)
(3),,,
【分析】(1)根据边、()的长分别是方程的两个根,即可得到,;
(2)分两种情况:和,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点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的解析式;
(3)在没有指明等腰三角形的哪一边为腰时,需要分类讨论.根据是等腰三角形,分种情况讨论: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分别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的坐标.
(1)
解:∵,
∴,
∴,,
∵、()的长分别是方程的两个根,
∴,,
故答案是:;.
(2)
解:若,
则,即
∴;
若,可得(与题意不符,舍去)
设直线解析式为,则,
∴直线的解析式为:.
(3)
解:如图所示,
当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的坐标为,,,.
理由如下:
∵,,
∴,
又∵,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根据是等腰三角形,分种情况讨论
①当时,点的坐标为;
②当,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的坐标为;
③当时,,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的坐标为;
④当时,,
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坐标为,
综上所述,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综合应用,解题时注意:当△PAD是等腰三角形时,需要分情况讨论,解题时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21.如图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矩形,点A,C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连结,,,点D是的中点.
(1)___________;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
(2)若点E在线段上,直线DE把矩形面积分成为2:1两部分,求点E坐标;
(3)如图2.点P为线段上一动点(含线段端点),连接;以线段为边,在所在直线的右上方作等边,当动点P从点B运动到点A时,点Q也随之运动,当成为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Q点的横坐标.
【答案】(1);
(2)或
(3)
【分析】(1)在中,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求出点C坐标,再根据中点定义求出点D坐标;
(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梯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之比是时,②当梯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之比是时;分别求解即可;
(3)当点P在线段上运动时,点Q在线段上运动,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求出点M、N坐标,从而可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取中点E,过点E作垂线,交x轴于F,求得直线解析式为,然后联立两解析式,求得两直线交点横坐标即可.
(1)
解:如图1中,
∵四边形是矩形,
∴,,,
∵,,
∴,,
∵点D是的中点,
∴,
∴,
故答案为:;.
(2)
解:如图1中,设.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梯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之比是时,
由题意,
∴,
∴,
解得:,
∴;
②当梯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之比是时,,
∴,
,
解得:;
∴;
综上,点E坐标或;
(3)
解:如图,当点P与点B重合时,点Q在点M处,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Q在点N处,当点P在线段上运动时,点Q在线段. 运动,如图,
∵等边,,
∴,
同理 ,
∴直线的解析式为:,
取中点E,过点E作垂线,交x轴于F,
则,,
∴直线解析式为:,
∵是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点Q是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联立直线与直线的解析式,得
,
解得:,
∴点Q的横坐标为.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待定系数法求一欠函数解析式,两直线交点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综合性较强,属中考压轴题目.
22.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点,点分别为线段和射线上的动点,点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向方向作匀速运动,点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向方向作匀速运动,交于点.
(1)求证:为定值;
(2)若与相似,求的长;
(3)若是等腰三角形,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3)为或或
【分析】(1)过点N作轴于点H,然后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综合两种情况,求得MN:NP为定值.
(2)当与相似时,当点M在上时,只可能是,所以所以 , 所以,,即;当点M在上时,只可能是,所以,根据题意可以判定不成立,所以.
(3)由于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应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1)
证明:过点N作轴于点H,
∵,
∴
∴
设,得:
①当点M在上时,点N在线段上时:
∴
∴,
∵,
∴,
②当点M在上时,点N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
∴,
∵,
∴;
∴为定值.
(2)
当与相似时:
①当点M在上时,只可能是,
∴ ,
∴
∴
∴
∴
∴,
解得:
②当点M在上时,只可能是,
∴,
∵
∴
∵
∴,矛盾,
∴不成立;
综上所述:的长为.
(3)
∵
∴
∴或
∴
①当点M在上时,,
(ⅰ)当时,
∴
解得:,
∴,
(ⅱ)当时,则,
∵,矛盾,
∴不成立;
(ⅲ)当时,则,
∵
∴
∴,
∴
∴△MNA为等腰三角形,
∴,
∴,
∴
②当点M在上时,
(ⅰ)当时,
∴,
解得
(ⅱ)当或时,
∵,∴不成立.
综上:当为等腰三角形时,为或或
【点睛】本题主要是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的严密性思维和解题方法:确定图形--分析图形--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同时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应用,难度较大.
23.如图1,在等腰中,,点E,F分别为的中点,H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E,F重合),将线段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连接.
(1)证明:;
(2)如图2,连接交于点Q.
①证明:在点H的运动过程中,总有;
②若,当EH的长度为多少时,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①证明见解析,②或2.
【分析】(1)由,可得,进而命题得证;
(2)①同理(1)可得,从而得出,进而命题得证;
②分为三种情形分析:当时,得出,从而得出H是的中点;当时,得出,当时,点H和点F重合,从而得出结果.
(1)
证明:∵
即:
在中,
∴
(2)
①证明:∵点E,F分别为的中点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1)可得:
∴
∴
即:
②解:当时,
∴
∵=2
∴
∴
当时,
∴
∴
∴
∴
当时,
∴
此时点H与点F重合,不符合题意
∴或2.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分类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手拉手”模型.
特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并能分析动态变化过程。这类问题属于比较难得问题,历年都以中考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有分类讨论的思想,再结合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
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在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垂足要除外.
在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时,一般都要先分类.
如果△ABC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 三种情况.
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
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哪些题目适合用几何法呢?
如果△ABC 的∠A(的余弦值)是确定的,夹∠A 的两边 AB 和 AC 可以用含 x 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就用几何法.
①如图 1,如果 AB=AC,直接列方程;
②如图 2,如果 BA=BC,那么 1/2 AC=AB cs ∠A ;
③如图 3,如果 CA=CB,那么 1/2 AB=AC cs ∠A .
图 1 图 2 图 3
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如果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不确定的,而三个顶点的坐标可以用含 x 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三边长(的平方)就可以罗列出来.
结论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26 相似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6相似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26相似三角形中由动点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22 最值问题中的瓜豆原理模型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2最值问题中的瓜豆原理模型原卷版docx、专题22最值问题中的瓜豆原理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难点突破与经典模型精讲练 专题20 最值问题中的构造圆与隐形圆模型 (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0最值问题中的构造圆与隐形圆模型原卷版docx、专题20最值问题中的构造圆与隐形圆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