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篇童话充满了隐喻色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部落”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启动,请你和小语一起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走进文字韵味】下面是小语同学在读书时遇到的一段随笔,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判断。(共4分)
书籍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良师益友。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本册书的课文中,以身xùn职的白求恩同志,他的崇高精神绽放人性的光辉;沉默寡言的牧羊人,坚持种树,把不毛之地变成幸福的家园;那个曾经在悬崖上啜泣的孩子,给我们分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诸葛亮告诫儿子要“静”要“俭”,勿“淫慢”勿“险zà”,句句都是人生的至理名言。无论是深情的记叙,还是精辟的议论,都让我们感受到人格的力量,都启发我们走出更有价值的人生之路。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guǎ chuòB.guǎ zhuìC.guó zhuìD.guā chuò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以身xùn( )职险zà( )
【活动二·感受诗词韵味】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优秀的诗词作品浩如烟海,所以积累诗词要分类整合。小语发现很多诗人常常通过四季风物寄寓自己的无限情思,请你帮他整理。(8分)
3.草木含意,花鸟寄情。古诗文中作者常借助特定意象表情达意,或彰显人生态度,或寄寓深情厚谊。“柳絮”的飘忽不定、行游无踪,寄寓了诗人叙零之感和离别之痛,例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① , ② ”;“菊花”的迎秋绽放,孤寂凄凉,寄托了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例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 ③ , ④ ”;“白鹤”的凌云高飞,气势不凡,激发了诗人愈挫愈勇的豪迈情怀,例如刘禹锡《秋词(其一)》中的“ ⑤ , ⑥ ”;南宋诗人陆游爱国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用“ ⑦ , ⑧ ”直抒胸臆,表达爱国情怀。
【活动三·探究字体演变】4.小语打算用一些艺术字体装点板报,找到了以下一则材料,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使汉字形体的演变史更直观。(4分)
汉字历史悠久,其形体经过了多次演变。甲骨文,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虽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是现在大家公认的汉字系统的前身。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形体结构比较成熟。小篆,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其笔法曲线较多,直线较少。隶书,汉朝通用的文字。其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草书,大约始于汉朝初期,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流畅。开始称为“草隶”,汉末后出现“今草”。楷书,最初产生于西汉民间,盛于东晋。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字体讲究运笔轻松便捷,字的点画之间相互牵连,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活动四·参与文学实践】5.小语在本次“文学部落”语文实践活动中,想组建文学社团,请你按要求答题。(7分)
(1)小语所在班级拟成立“采露”文学社,并创立《采露》班刊,下面这幅图片是班级某同学为班刊设计的刊徽,请你帮助小语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清楚刊徽的构成要素和寓意。(2分)
(2)收拾好书架,好朋友就来找小语玩了,小语赶紧向他炫耀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谁知他竟嗤之以鼻,说读书“没劲儿”。小语想劝他多读读书,但又不知从何开口,你能帮小语想一段合适的话吗?如果能借用一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名人名言就更好了!(3分)
(3)在活动结束部分,小语想用一组排比句为本次活动作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2分)
青春,是三月娇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冬月温馨的暖阳。是弹着琴弦,一路坎坷,执着欢快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伴着浪花,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地航行海面的帆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青春,会扮靓四季,珍藏璀璨的时光;须乐观坚强,汇聚一往无前的力量;要张开双臂,永远昂扬向上!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小语同学所在班级正在开展童话专题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以下任务,完成6-9题。(共16分)
手摇风琴
①从前有一位旅人,他有很长的路要走。天黑以前,他没能抵达目的地,于是他只得连夜赶路。
②一路上,他翻山越岭,不见城镇,不见村庄,甚至连一栋房子也没见过。黑夜彻底降临后,他终于失去方向,不一会儿便迷失在森林之中。
③夜晚寂静得如同黑暗本身,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什么都听不着。为了排遣寂寞,他开始跟自己说话。“现在我该如何是好呢?”他说,“我是继续往前走,还是留在原地?如果继续走,我可能走错方向,然后直到早上才发现自己已经远远偏离路线。而若是停在原地,我的旅程势必不会取得任何进展,毕竟要走到有早饭吃的地方,还有约莫十一公里的路程。现在我该如何是好呢?要是我真的停在原地,我是应该躺下,还是站着?如果选择躺下,我应该会觉得芒刺在背,而如果选择站着,最后我肯定会两腿抽筋。我该如何是好呢?”
④就在他自言自语的当儿,他又走了一段路,不过说到底也没走出太远。这时,这位旅人听见从森林里传来的乐声。他还没来得及停下脚步再次跟自己讲话,便又一次听见了那种乐声。在这种地方竟能听到如此不可思议的音乐——既无人唱歌,也无人吹奏,那既非长笛声,亦非提琴声。在这种时候,面临这种境地,任凭谁都会渴望听到这样的音乐。听出来了,推入在这片黑暗的森林中,在这个漆黑的夜里所聆听到的这支乐曲,是由手摇风琴传出的。
⑤这支乐曲今旅人感到快乐。他不再迷惘了,因为音乐让他觉得自己仿佛已经接近目的地,他的家已经近在咫尺。他循着乐声走去,与此同时,他感到青草正在自己脚下飘摇,树叶迎着他的脸颊翩翩起舞。当接近声源的时候,他喊道:“你在哪里?”他很确信,应该是有人在那儿的,因为森林中的一台手摇风琴不可能自己摇出乐曲来。他猜对了,因为当他喊出“你在哪里”的时候,一个欢快的声音回答说:“我在这里,先生!”
⑥旅人伸出手来,然后摸到了手摇风琴。
⑦“稍等,先生,”那个欢快的声音又说,“让我先演奏完这支曲子。您要是乐意的话,跟着一起跳舞也无妨。”于是乐曲继续,欢快无比。旅人跳起舞来,跳得飞快又欢乐,末了还配合着音乐来了个精彩的收尾。
⑧“真好,真好啊!”旅人说,“自从我十岁那年,离开那些后街小巷之后,就再也没有跟随手摇风琴曲一起舞蹈过了。”
⑨“那太可惜了,先生。”风琴手说。
⑩“这儿有一便士,请你收下。”旅人说。
⑪“谢谢,”风琴手说,“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过这样的一便士了。”
⑫“你这是在朝哪里赶路呢?”旅人问道。
⑬“倒是没有特定的目的地,”风琴手说,“往哪儿走,对我来说都一样。既然我能在这儿演奏手摇风琴,在其他地方也一样可以。”
⑭“不过说实在的,”旅人说,“你应该去那种有人家开窗户的社区演奏,不然怎么会有人给你投便士呢?”
⑮“我没那么做,但照样也挺知足的。”风琴手说。“可是说实在的,”旅人又说,“你应该去那种后街小巷,有很多小孩子的那种地方,不然你演奏的时候,谁会跟着一起舞蹈呢?”
⑯“哈,这倒是被你说中了,”风琴手说,“很久以前,我每天都会去那种开窗户的房子外面表演。集满十二便士之后,这天剩下的时间我就去那些后街小巷里表演。我每天要花掉六便士,然后存下六便士。不过有那么一天,我不小心得了感冒,不得不卧床养病。而等我病好之后,才发现后街小巷里已经出现了另一台手摇风琴,紧接着我又看到一台留声机,再接着是一架竖琴和一支短号。于是我明白,自己退休的时候到了。这么着,如今我只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演奏。而不管是在哪里,我演奏的音乐始终如一。”
⑰“可是有谁会来跳舞呢?”旅人又问。
⑱“森林本身无须舞者。”风琴手说,旋即开始摇动风琴把手。
⑲演奏开始了。旅人马上感觉到青草和树叶又像之前一样飘摇起来。那一刻,森林中飞满了夜蛾与萤火虫,夜空中布满了繁星。星星翩翩起舞,就像那些后街小巷里的孩子。随着星星的舞蹈,旅人看到,星辉下的森林里开出了花朵,可就在刚才,这里还分明不存在一朵花儿。花儿纷纷担动花梗,争先恐后地在地衣上推出阵阵涟漪。有两三条小溪,上一刻还悄无声息,这一刻却相继奔涌起来。于是被人明白了,万物皆可起舞,就像这些夜晚的花儿、溪流、星星、飞蛾、萤火虫与树叶。整片森林里充满了舞蹈,它不再黑暗,因为月亮已经拨开云雾,随后慢慢地划过整片夜空。
⑳很久以前,旅人也曾像这样舞蹈;而现在,他再一次跳起舞来,仿佛回到了十岁那年,他一直舞到风琴声渐行渐远,微弱得无法听见。他就这样跳着舞,走出了森林,来到了大路。此刻,远方的城市灯光,正在为他照亮前途。
(选自《小书房》)
6.这篇童话遵循了故事的基本结构,请在结构图的方框内填写短语。(4分)
7.童话两次写到“翩翩起舞”,分别刻画了旅人怎样的心理?(4分)
(1)他循着乐声走去,与此同时,他感到青草正在自己脚下飘摇,树叶迎着他的脸颊翩翩起舞。
(2)星星翩翩起舞,就像那些后街小巷里的孩子。
8.这篇童话充满了隐喻色彩。你认为文中的“森林”“乐曲”“月亮”分别比喻什么?(3分)
9.在你看来,迷失在森林中的旅人是否真的遇到了风琴手?请结合文本内容和阅读体验进行探究。(5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共11分)
同学们准备把这篇文章改编成广播剧,由小语负责编导工作。请你协助小语完成以下任务。
一封从未拆开的信
①母亲今年53岁,她这半生,没有什么被爱直接触动的时刻。我今年20岁,从来没有对母亲说过爱。
②我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中国人含蓄内敛,讲究留白的谈话艺术,母亲与我都将其做到了极致。我们很少讨论彼此内心的波澜,只在各自的房间吞声噎泪。
③记得高三成人礼前夕,老师要求家长与孩子分别给对方写一封信,在典礼上互换信件。那几天,母亲总是望着纸笔,眉头紧锁,最后无奈地敲开我的房门说:“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我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话说就算了。”实际上,看着我已写好的信,我并不愿意就这么算了。
④成人礼那天,到了交换信件环节,我却因下一项活动被安排到后台候场。就这样,母亲与我短暂地分离了。主持人声情并茂,配乐催人泪下,镜头扫过台下一个个拥抱的身影和哭泣的脸庞,而我和母亲在人群中,不知所措。我们是被感动排除在外的人,是温情时刻永远的缺席者。我写的信,就放在母亲身边椅子上的包里。在后台,我期待她能忍不住打开包,看看有没有一封信;或许在逐字阅读的过程中,心中能响起我的声音,浮现我的样子。
⑤但没有。
⑥典礼结束后,我找到一个角落打开包查看,里面的信,封口贴纸服帖平整,封线平直对齐。我的期待落空了。
⑦信的落款处写着“2019年12月8日22:52”。是的,它的生命本应从这一刻开始,但因为一次短暂分离,这个时刻,竟成了它保质期的最后期限。
⑧两年半后的一个寻常夜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我不得不居家学习。本是进入母亲卧室拿书,却看到她平躺在床上,脸色发红,手止不住地颤抖。母亲说:“去医院。”
⑨11点的夜晚,车辆虽少,但我们一路遇到的都是红灯。母亲靠在座椅上不断深呼吸,我握着她的手,冰凉嵌进她手上每一条粗糙的褶皱。在倒数第二个红灯处,母亲对我说:“靠近一点儿。”她的声音微弱,仿佛再大声一点儿就会震碎自己。她告知了我每一份保险以及银行卡、手机的密码。说完她似乎用尽了全部力气。“别说了,医院马上就到了。”红灯依旧刺眼,只是在我眼中,红色化为水珠,滴落在我的眼镜上,最后泛滥成灾。
⑩其实,我几乎从未在母亲面前流露过浓烈的情感,比如哭。在家人面前哭,在我看来,是一件极为难堪的事、意味着我正在彻底袒露自己,意味着我的确拥有着一些我逃避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如爱和在乎。
⑪到了医院,检查一切正常。母亲回家后按照医嘱吃药,清淡饮食,小心谨慎,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复发。
⑫还是一个夜晚,母亲坐在客厅,再一次,更为正式具体地给我交代一些事情,她还在纸上写下一串串密码、带我去看她藏在床垫下的东西。我说:“你别吓自己,也不要吓我,肯定会好好的。”母亲说:“就是以防万一,你也大了,得知道这些。”她开始自顾自地在纸上写着。我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失声痛哭,借着冲洗的水流声缓和着情绪。
⑬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带着收拾好的平静,坐回母亲身边。
⑭那天晚上我一直留意着她的动静。深夜,我陪她入睡,我握着她的手,她也用力捏了一下我的手作为回应。黑暗之中,我不禁想,如果明天醒来发现母亲已经离开,我该怎么办。心中一阵风吹过,几页信纸翻动,窸窣作响,我突然想起两年半前那封未拆开的信。它依旧静静地躺在背包中——成人礼结束后,这个背包就被我挂了起来。它在衣架的最后面,被春夏秋冬的衣服覆盖。
⑮我再次拿出了这封信。
⑯“展信佳!首先我要给你道个歉,因为在写信这一天,我又和你吵嘴了……”
⑰忘记了那天是因为什么吵架,但我们确实总是产生不愉快。母亲说她一点儿都不了解我,我不愿跟她分享学校生活、偶尔获得的好成绩以及我到底想做什么。
⑱尽管我感觉自己步入成年后,我们正慢慢地接近我幻想无数次的温情时刻,但是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力量拉扯着我偏离。当我拿出这份靠近却偏离的心情反复咀嚼时,我禁不住想,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大胆表达对彼此的爱,能够将自己的心事、爱好与彼此分享,拥有面对彼此情绪的勇气,这些温情在此刻,也许就不会显得那么别扭。但我们似乎都没有尝试这一种可能的勇气。我们的关系就是这样,总是无话可说,却也渴望再多聊一句;我们的感情形态就是如此,像一封从未拆开的信。情绪的河流在我们之间浩浩荡荡流过,我和母亲虽未曾涉足这条河,却早已被浸湿。
⑲和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的那个夜晚,我想起了那封未拆开的信。我握着她的手,她用力地捏了一下我的手作为回应,也许,这封信还没有过期。
(作者:不响。有删改)
10.文章讲述了“我”与母亲之间曲折动人的故事。为了帮助参演者更好地理解剧本,请梳理故事情节,完成鱼骨图。(3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1.负责旁白设计的小南认为第①②段没有必要保留。请联系文章内容,对他进行劝说。(4分)
12.研读文本时,同学们发现“信”是走进人物内心、分析人物关系的突破口。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对“信”进行深刻解读。(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请你和小语一起参与“人与动物”阅读活动,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余居西湖寓楼。楼多鼠,每夕跳踉几案,若行康庄①。烛有余烬,无不见踱②。始甚恶之,继而念鼠亦饥耳。至于余衣服书籍一无所损,又何恶焉。适有馈饼饵者,夜则置一枚于案头以饲之。鼠得饼,不复嚼蜡矣。一夕,余自食饼,觉不佳,复吐出之,遂并以饲鼠。次日视之,饼尽,而余所吐弃者故在。乃笑曰:“鼠子亦狷介③乃尔。”是夕,置二饼以谢之。次日,止食其一。余叹曰:“不惟狷介,乃亦有礼。”
(选自俞樾《春在堂随笔》)
【注释】①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②跋:踩,踏。③狷介:孤高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13.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赞美蒲松龄擅用讽刺艺术如是说。结合下面句子中的语气词,简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讽刺艺术的。(3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6.请你补全“人与动物”阅读活动收获卡。(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7-18题。(4分)
17.小语认为,朗读诗词时需要在关键处重读,起到强调突出作用。在朗读“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时,同学小丽认为两个“期”应该重读,小华却认为“涨”字应该重读,小语认为两位同学说得各有道理,你同意谁的读法?请你阐述理由,帮小语解决一下难题。(2分)
18.两首诗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2分)
四、整本书阅读(5分)
19.请从下面两个学习任务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5分)
(1)中国色彩文化独具特色,京剧脸谱就是人物面部的色彩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戏剧家翁偶虹曾这样总结京剧脸谱颜色的内涵: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请你从《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中任选一个人物为其进行脸谱设计,并说明设计原因。
(2)从《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情谊和爱,请你选择其中一点,结合一部名著的具体内容来谈谈你的理解。
五、作文(50分)
20.阅读材料,任选一个任务,根据要求写作。(50分)
从前,万物总是大声说话,闹哄哄的谁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后来,花学会了用香气说话,树把思想写在了叶脉上,鹰用高度与天空对话,河把想说的话变成了浪花,山选择沉默作为自己的语言……它们都找到了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世界如此和谐。
任务一:它(们)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是怎样的?它(们)是如何找到这种方式的?……选择合适的对象(可从材料中选,也可在材料外选),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童话或寓言。
任务二:你找到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了吗?你是如何寻找的?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可描述你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也可记叙你寻找的过程……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600字;(3)不出现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A(2分)
2.殉 躁(共2分)
3.①杨花落尽子规啼;②闻道龙标过五溪;③遥怜故园菊;④应傍战场开;⑤晴空一鹤排云上;⑥便引诗情到碧霄;⑦夜阑卧听风吹雨;⑧铁马冰河入梦来。(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①甲骨文;②秦朝;③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④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讲究运笔轻松便捷,点画之间相互牵连,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每空1分,共4分)
5.(1)示例:刊徽由汉字“采露”和图片“绿叶及绿叶上的露珠”组成。几片绿叶给人生命的启迪,几滴露珠,则突显了生命力,文字“采露”有采集露水的意思,寓意校刊录用的文章是从广大学生中精选而来的。(意思对即可,2分)
(2)示例:你不是说将来要到世界各地走走吗?要想有底气地走出去,一定要多读书才行。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不管志向有多大,都得从读书开始,不然的话,理想只会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回答合理即可,3分)
(3)是挺直躯干临风傲雪热烈似火地拥抱蓝天的白杨(符合要求即可,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6.(1)愿景;(2)黑夜降临/失去方向/迷失森林;(3)与人对话/与己对话/自言自语/随乐起舞/弹奏乐曲;(4)走出森林/来到大路/走出迷惘。(每空1分,共4分)
7.(1)陷入困境的旅人,听见乐声,感到了接近目的地的轻松、快乐,不再迷惘。
(2)在风琴曲的伴奏下,森林复苏了,旅人的心也复苏了,星星在旅人的眼里已经幻化成了后街小巷里的孩子,此时的旅人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充满了前进的动力。(意思对即可,每个2分,共4分)
8.示例:森林比喻困境、逆境、绝境;乐曲比喻力量、能量、快乐之源;月亮比喻光明、希望。(意思对即可,3分)
9.示例1:遇到。旅人遇到的风琴手就像森林里的精灵,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他的讲述与旅人的经历高度吻合,唤起了旅人美好的童年回忆。他洞察旅人的心理,用乐观、淡定、积极的态度慰藉旅人,启迪旅人。他在黑暗中摇出欢快的风琴乐曲,给予旅人重新获得走出黑暗的勇气。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每个人都是旅人。当我们陷于困境,失去前行的勇气与动力时,总有那么一股力量来帮助我们拾取信心,走出迷途。
示例2:没有遇到。旅人为了排遣寂寞,于是跟自己对话,他与风琴手的对话其实是旅人的自言自语。他听到的音乐是出于自己的幻觉,因为既无人唱歌,也无人吹奏。星辉下的森林马上开花,溪流立即奔涌,夜晚的花儿、溪流、星星、飞蛾、萤火虫与树叶都在起舞,都是旅人的幻想。旅人仿佛回到十岁那年跟随手摇风琴舞蹈,美好的童年回忆帮助他走出困境。人生的旅程难免陷入黑暗,但美好的童年可以照亮前程。(意思对即可,5分)
(二)(共11分)
10.①“我”因候场错过换信,期待母亲打开信;②母亲就医途中,告知“我”保险及各种密码;③书母亲更为正式具体地交代密码等事情。(意思对即可,3分)
11.示例:小南,第①②段的旁白应该保留。因为这两段交代了“我”与母亲相处的模式,即很少进行内心交流,宁愿独自承受痛苦,整体展现了两人内敛、别扭的母女关系;为下文写母亲不知怎么写信及因错失交换信件而没有打开“我”的信的情节作铺垫(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引出成人礼前后、母亲深夜就医、“还是一个夜晚”这三个时间段母女之间发生的故事);还有激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意思对即可,4分)
12.示例一:“信”既指高三成人礼那天母亲没有拆开的那封信,也指内敛的母女二人深藏于心的对家人的爱与在乎;而这封未拆开的信,在“我”陪母亲入睡时被拿出并打开,表明在无常的生命面前,“我”开始反思曾经的内敛、胆怯,领悟到爱应该坦荡与勇敢。
示例二:“信”既实指高三成人礼那天母亲没有拆开的那封信,又虚指内敛的母女二人深藏于心的对家人的爱与在乎;随着这封信被再次拿出并打开,“我”开始正视内心、反思过往,领悟到爱应该坦荡与勇敢;而这封也许“还没有过期”的信,则表明“我”和母亲将改变我们以往内敛、别扭的相处模式,在爱面前变得坦荡而勇敢。(意思对即可,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3.(1)厌恶 (2)② (3)同“只”,只(每空1分,共3分)
14.(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敌人。(2分)
15.示例:“矣”相当于“了”,表示肯定语气;“哉”相当于“呢”,表示反问语气;“耳”是“罢了”的意思,表示否定、轻视、讽刺的语气。(1分)语气词表现作者对狡猾贪婪的狼顷刻间都死在屠户刀下的讽刺,(1分)告诉我们“面对恶势力,不要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的道理。(1分)(指出语气词表示的语气1分,分析语气词的作用1分,揭示道理1分。共3分)
16.①凶狠贪婪;②不惟狷介,乃亦有礼;③理解善待。(每空1分,共3分)
17.示例一:我同意小丽的读法。两个“期”字表达了妻子思念诗人和诗人欲归不得的苦涩与无奈,所以应重读。
示例二:我同意小华的读法。“涨”字形象地写出了巴山雨水注满秋池的景象,也表达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盈满心间,所以应重读。
示例三:两个人的读法都有道理。两个“期”字表达了妻子思念诗人和诗人欲归不得的苦涩与无奈;“涨”字形象地写出了巴山雨水注满秋池的景象,同时表达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盈满心间,所以两个人的读法都可以。(答出任意一种,意思对即可。2分)
18.《夜雨寄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作者在郁闷、孤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秋思》的后两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了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复恐”二字,写出诗人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的心理。“又开封”写出了诗人开封验看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无比珍视。(意思对即可,2分)
四、整本书阅读(共5分)
19.(1)示例一:我想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设计金银脸谱。因为他保护师父唐僧、带领师弟们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求得真经并获封斗战胜佛。
示例二:我想为《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设计白色脸谱。因为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鲁迅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不良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居小孩干坏事。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回答合理即可,5分)
(2)示例一: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写到儿时的自己在百草园中翻蜈蚣、摘果实、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我们仿佛看到充满童真的鲁迅就站在我们面前。
示例二:《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一章中,孙悟空看见有强盗把师父抓起来了,于是把金箍棒变大压死了强盗。唐僧看见孙悟空又杀了人,一心向恶无心向善,要将孙悟空赶走。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体现了他对师父的深厚情谊。(言之有理即可,5分)
五、作文(共50分)
略字体
时期
特点
①_________
商朝
较完备,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
金文
商、周
形体结构比较成熟
小篆
②_________
笔法曲线较多,直线较少
隶书
汉朝
③_________
草书
汉朝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流畅
楷书
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晋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行书
东汉末年
④_________
语句
方法(供参考)
释义
始甚恶之
参考词语:好逸恶劳
(1)________
顾野有麦场
查阅词典:①探访;②看,视;③照应,照顾;……
(2)________
止食其一
联系课内:止有剩骨
(3)________
活动收获卡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
【甲】文中的狼具有①________的本性。屠户面对狼,由迁就退让到奋起自卫,先后杀死两狼,由此表现了人的智慧和力量。【乙】文的鼠被作者俞樾评价为“②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其实正是因为俞樾对待动物有③________的意识。
阅读关于“人与动物”的文章,可以增进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人类自我的反思。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8,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17,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篇童话充满了隐喻色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