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展开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祖国的传统工艺。
教学重点
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了解发酵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制作酒酿的过程。
教学方法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面包、馒头、醋、酱油等常见的食品来说起,这些食品都是发酵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发酵呢?
二、新授
(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了解中国早期的发酵技术:
我国人民在距今8000年至4500年间就已经发明了制曲酿酒工艺,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制酱和醋。在宋代,已经开始采用老的曲子——“曲母”来开始接种,以酿酒。
2.了解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某些微生物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
3.了解现代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细菌、真菌和微生物),了解常见的发酵产品。
发酵食品:
(1)酵母菌:制作馒头或面包
(2)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
(3)醋酸菌:制作醋
(4)霉菌:制作酱、甜酒
4.演示实验:准备面粉和水活成面团,把面团平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适量的鲜酵母,一份不加。将面团装入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外做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面团高度的变化。
(二)酿制酒酿
实验目的: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
教师准备:蒸熟的糯米饭并把温度冷却到室温左右,酒曲
学生准备:清洁的容器(带有盖的杯子)一个,清洁的筷子和勺子,毛巾一条,课前洗净双手,
指导:1.学生6人一组,讨论有关实验的装置和步骤
2.去适量糯米,并迅速均匀地搅拌酒曲和微热的糯米,然后压实糯米饭,中间挖一下凹坑,并加入适量矿泉水。
3.盖实容器,并用毛巾包裹容器,放置在温暖的地方。
注意:1.学生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清洁。
2.酒曲与糯米的调配比例要适当。
3.2周内,不能随意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指导学生完成酿制酒酿的过程,并注意在实验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三)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1.指导学生了解发酵技术的其他应用。
了解: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
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产生酒味?
总结:你能举出自己身边的发酵产品吗?
2.发酵并不只能用在食品上,通过阅读来了解发酵的其他应用方面?
食品、医药、化工产品、饲料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概念
2.举例
二、发酵技术
1.概念
2.应用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sw/tb_c953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依据与构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感悟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8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sw/tb_c953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8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sw/tb_c953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