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B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B卷),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艾灸”的原料是艾柱,以下是艾柱的制作步骤和使用方法,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艾叶B.晒干艾叶
C.卷成艾柱D.燃烧艾柱
2.(3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里脊、清蒸鱼。为使该食谱的营养更合理,可补充( )
A.炒青菜B.煎鸡蛋C.红烧排骨D.馒头
3.(3分)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A.苹果B.西瓜C.牛奶D.玉米粥
4.(3分)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记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越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5.(3分)根据图片和下方文字表述,可以确定倒霉熊对物体做功的是(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A.推大石头没推动B.举着石头不动
C.托着物体水平前行D.将地上石头捡起来
6.(3分)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
B.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
C.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D.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7.(3分)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与血细胞属于并列关系
B.DNA与基因属于并列关系
C.复分解反应与酸碱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8.(3分)流程图是一种表示过程的图表。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西瓜子在人体内的“旅行”: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太阳的演化历程: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9.(3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B.CaCO3→Ca(OH)2
C.NaNO3→NaClD.FeSO4→CuSO4
10.(3分)在图中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 )
A.B.
C.D.
11.(3分)某中学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从入口处安全疏散到出口处。若把稀盐酸比作九年级学生,请你帮他选择疏散路线(沿途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B.BC.CD.D
12.(3分)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C.在混有少量 HCl的CaCl2稀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反应后固体有剩余,说明HCl已被除尽
D.向氢氧化钠样品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没有变质
13.(3分)某同学为测定某未知固体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处数值分别为0.1、0、4
B.将蛋白酶溶液换成胰液,仍能得出实验结果
C.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D.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14.(3分)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15.(3分)小明用秒表和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他将R1、R2两电阻丝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瓶内装入等质量的煤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判断
B.本实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C.烧瓶内选用比热容较小的煤油,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只需将一个烧瓶内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即可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6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生石灰
②氢氧化钠
③熟石灰
④氢氧化铝
⑤浓硫酸
(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2)可用来做食品干燥剂的是 。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7.(6分)如图甲为礼花喷射器的模型,通过扭动气阀可释放压缩气罐内的气体,气体冲击纸筒内填充的礼花彩条
(1)该过程中罐内气体通过 方式改变了内能,随着气体的不断释放,罐内气体的温度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乙图中汽油机的冲程 相同(选填字母)。
18.(6分)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与技巧,对于自我保护和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
(1)某人大腿受伤(如图),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由此可判断受伤的是 血管(选填血管类型),急救时止血带捆绑的位置应是 处(选填“a”或“b”)。
(2)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 为原则。
19.(4分)如图是空间站内常用水气整合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1)由图可知,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条。
(2)尿液净化后的含氮废物可用于在轨实验植物的生长,含氮废物主要由 (填营养素)氧化分解而来。
20.(6分)如图所示,滑轮组自重及摩擦不计。物体A重150N,在F=4N的拉力作用下 N;5s内滑轮组对物体A做的功是 J;拉力F的功率为 W。
21.(6分)达尔文在环球航行考察过程中,发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有翅属于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 作用。
(3)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有翅的个体被自然淘汰,无翅和残翅的个体得以生存、并通过 使后代获得有利变异。
22.(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取少量 B点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2)a克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沉淀是 。
(3)根据乙图判定实验Ⅰ后的溶液中 含有硫酸钠(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3.(6分)一次课外活动中,小金将浮有乒乓球的水杯在一定高度释放,下落到达地面后,如图。为了探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自己的猜想:
猜想1:与水杯的起始高度有关。
猜想2:与杯中的水量有关。
猜想3: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小金用同型号乒乓球和纸杯进行了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格:
(1)要研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水杯起始高度之间的关系,应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
(2)比较第3、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请结合反弹瞬间的图示情境,从做功或能量的角度解释“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起始高度要更高”的原因: 。
24.(8分)小科和同学们在做“生锈铁钉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如下:
①先是溶液逐渐变成黄色,不久看到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②放置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却发现黄色的溶液又逐渐变成了浅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
(2)关于最终溶质的成分,小科和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只有 FeSO4。
观点二:既有 FeSO4也有Fe2(SO4)3。
查阅资料发现:Fe3+与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于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 现象,则观点二不成立。
(3)溶液为什么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同学们有下列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空气中某些物质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结果。
猜想二:可能是铁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结果。
猜想三:可能是产生的氢气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结果。
若想验证猜想二,则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4)实验证明(3)中猜想二正确,且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25.(8分)实验课上,小明想要测出一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不完整)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连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有故障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实验时,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示数为3V,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W。
26.(8分)用电流刺激蛙的交感神经会使蛙的心跳加快,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以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假设二: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已知任氏液是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神经或心脏产生的物质可扩散到任氏液中。
某同学为了探究哪种假设正确,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制备若干带交感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插管内有任氏液(如图所示)。
②取两个制备好的蛙心分别置于盛有等量且适量任氏液的容器A、B中,测量 A、B中蛙心的心率(分别记为A1、B1)。
③刺激 A 中蛙心的交感神经,测量蛙心的心率(记为A2)。
④随后将容器A 中适量的任氏液转移到容器B 中,测量B组蛙心的心率(记为B2)。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蛙心搏动会引起插管内任氏液液面的上升和下降,便于实验人员更准确地测量心率,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3)步骤④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选题“一”或“二”)。
(4)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该同学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若A 1<A 2,B1=B 2,说明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若 ,说明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28小题各6分,第29、30小题各7分,第31题10分,第32小题9分,共45分)
27.(6分)幽门螺杆菌(Hp)是诱导胃炎、胃溃疡的重要因素。克拉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与其他抗生素联合治疗能有效杀死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合成的脲酶能催化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对其他化学反应不起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性。
(2)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Hp的重要手段:让受检者口服一定剂量14C标记的尿素,若最终从呼气中检测到 增加(填“12CO2”或“14CO2”),则说明胃内存在Hp。
(3)将抗生素装在淀粉制作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抗生素在胃里释放而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
(4)如改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则注射后药物至少需要通过心脏 次才能到达胃部。
(5)服药期间,在病人的尿液中检测到抗生素,这说明抗生素能够透过 进入肾小囊腔,但不能全部被 重吸收。
28.(6分)课堂上,老师演示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后,对如何清洗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并设计了评价表。
【清洗方案】
方案甲:在试管中倒入硝酸银溶液
方案乙:将试管在空气中灼烧,待红色固体全部变黑冷却后,再加入稀硫酸
方案丙:在试管中倒入浓硫酸,加热(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评价量表】
(1)请根据评价量表,对方案甲“指标一”进行等级判定,并写出依据: 。
(2)根据评价量表,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方案 。
(3)若采用方案乙、丙清洗相同质量的铜,所用硫酸的溶质质量关系为m乙 m丙(填“>”“=”或“<”)。
(4)若要使方案丙的“指标一”达到优秀,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29.(7分)如图甲是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以便将其移到其它地方。(g=10N/kg)
(1)如图甲,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属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若巨木可视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质量为2.4×103kg,长度为4m;横杆长度为3.5m,简化图如图乙所示,O是横杆与支架的接触点,人对横杆的总压力至少约为 N;
(3)如果他们人手不足,无法将巨木抬起,请你提出一个有可能抬起巨木的方案 。
30.(7分)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K2CO3属于 (钾肥、氮肥、磷肥、复合肥)。
(2)为测定该草木灰浸出液中K2CO3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取浸出液 200克加入烧杯,再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五次加入,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该草木灰浸出液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②在图中画出实验中产生沉淀的大致曲线图,并在坐标图上标出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和所需氯化钙溶液的质量。
31.(10分)图甲为某款新型电饭煲,其额定电压为220V,它能智能化地控制不同时间段的烹饪温度,图乙为其电路原理图,R1和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S为手动开关,S1是自动控制开关,通过S1的控制,可智能实现高温挡或低温挡,从而控制食物在不同时段的温度。将电饭煲接入220V电路中,它消耗的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求:
(1)S和S1均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2)R1和R2的电阻值。
(3)30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
(4)在不同电压下,电饭煲从S1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期间产生的热量相同。若使用该电饭煲时的实际电压为198V,则从S1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需要多长时间?
32.(9分)2023年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本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1)亚运吉祥物之一“琮琮”(图甲),名字来源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图乙)。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溶于水,不易氧化等特性 (写一条)。
(2)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燃料,甲醇(CH3OH)制取模型如图丙所示,即在二氧化钛(TiO2)催化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
①请写出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②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CO2和 CH3OH都属于有机物
B.本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可以节约能源
C.利用该技术,每生成3.2 吨甲醇,可消耗4.4 吨二氧化碳
D.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参考
(3)亚运城餐厅的餐具采用微生物降解材料生产,某些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该材料分解成CO2和水。以下生产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与上述不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后制作酸奶
②葡萄中添加 酵母菌后酿葡萄酒
(4)奥体中心主体育馆采用绿色能源——由10万块单晶双面光伏组成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场馆供电。每一块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日均发电2.2kW•h。太阳能发电系统每日产生的电可供1万只额定功率为 10W 的节能灯正常工作 h,若这些能量全部由热值为3.0×107J/kg的焦炭完全燃烧获得,则需 kg焦炭。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B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艾灸”的原料是艾柱,以下是艾柱的制作步骤和使用方法,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艾叶B.晒干艾叶
C.卷成艾柱D.燃烧艾柱
【答案】D
【解答】解:A、清洗艾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B、晒干艾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C、卷成艾柱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D、燃烧艾柱生成二氧化碳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3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里脊、清蒸鱼。为使该食谱的营养更合理,可补充( )
A.炒青菜B.煎鸡蛋C.红烧排骨D.馒头
【答案】A
【解答】解: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红烧里脊,此食谱中无蔬果类,因此应再添加上蔬果类即炒青菜。
故选:A。
3.(3分)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A.苹果B.西瓜C.牛奶D.玉米粥
【答案】D
【解答】解:A、苹果的pH为3.0~6.0,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
B、西瓜的pH为5.7~6.0,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
C、牛奶的pH为3.1~6.6,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
D、玉米粥的pH为7.0~3.0,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食用;
故选:D。
4.(3分)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记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越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答案】A
【解答】解:A、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
B、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因此在古老的地层中,B错误。
C、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C错误。
D、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氨、甲烷等气体,D错误。
故选:A。
5.(3分)根据图片和下方文字表述,可以确定倒霉熊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推大石头没推动B.举着石头不动
C.托着物体水平前行D.将地上石头捡起来
【答案】D
【解答】解:A、倒霉熊推大石头没推动,但是大石头在力的作用下没有移动距离,故A错误。
B、倒霉熊举着大石头不动,石头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B错误。
C、倒霉熊托物体沿水平匀速前行,物体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C错误。
D、倒霉熊将地上石头捡起来,石头向上移动距离,故D正确。
故选:D。
6.(3分)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
B.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
C.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D.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答案】A
【解答】解:A、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名称、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物质。
B、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2,其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物质。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苛性钠,其名称,故C不正确。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3,其名称、俗名,故D不正确。
故选:A。
7.(3分)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与血细胞属于并列关系
B.DNA与基因属于并列关系
C.复分解反应与酸碱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D
【解答】解: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故A错误;
B、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故B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因此复分解反应与酸碱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故选:D。
8.(3分)流程图是一种表示过程的图表。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西瓜子在人体内的“旅行”: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太阳的演化历程: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答案】B
【解答】解:A、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太阳的演化历程: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D错误。
故选:B。
9.(3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B.CaCO3→Ca(OH)2
C.NaNO3→NaClD.FeSO4→CuSO4
【答案】A
【解答】解:A、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B、碳酸钙是不溶性盐,故B错误;
C、硝酸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D错误。
故选:A。
10.(3分)在图中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A、图为斜面,根据功的原理,可以计算出F1===G;
B、此图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3=G;
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3×3L=G×L,所以动力F8==G;
D、此图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4=G;
由以上可知: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
故选:C。
11.(3分)某中学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从入口处安全疏散到出口处。若把稀盐酸比作九年级学生,请你帮他选择疏散路线(沿途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B.BC.CD.D
【答案】B
【解答】解:A、属镁、铁,该疏散路线错误。
B、盐酸不能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钙、碳酸钠等均属于碳酸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碱均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3分)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C.在混有少量 HCl的CaCl2稀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反应后固体有剩余,说明HCl已被除尽
D.向氢氧化钠样品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没有变质
【答案】C
【解答】解:A.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因此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该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B.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故错误;
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HCl的CaCl2稀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反应后固体有剩余,故正确;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向氢氧化钠样品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滴入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故选:C。
13.(3分)某同学为测定某未知固体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处数值分别为0.1、0、4
B.将蛋白酶溶液换成胰液,仍能得出实验结果
C.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D.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答案】A
【解答】解:A、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因此除了酶的种类不同以外,所以表中a是0.1克,c是4毫升。
B、胰液中既有淀粉酶又有蛋白酶,B错误。
C、加入淀粉酶以后;加入蛋白酶后食物块变小,C错误。
D、将温度调整为0℃,不能得出实验结果。
故选:A。
14.(3分)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答案】B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铜,在进行实验时,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无明显现象,滤渣中一定有Cu。所以:
A、根据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判断出铁、铜,故A说法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2、ZnCl2,可能含有CuCl6,说法B不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没有Fe和Zn。
D、由于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故选:B。
15.(3分)小明用秒表和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他将R1、R2两电阻丝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瓶内装入等质量的煤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判断
B.本实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C.烧瓶内选用比热容较小的煤油,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只需将一个烧瓶内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即可
【答案】BD
【解答】解:A、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B、该装置中电流和通电时间都相等,故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大小,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B错误;
C、在液体质量相同,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要升高的多,故C正确;
D、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时,所以要使两瓶中电阻丝的阻值相同。
故选:B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6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生石灰
②氢氧化钠
③熟石灰
④氢氧化铝
⑤浓硫酸
(1)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④ 。
(2)可用来做食品干燥剂的是 ① 。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③ 。
【答案】(1)④。
(2)①。
(3)③。
【解答】解:(1)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做食品干燥剂。
(3)熟石灰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7.(6分)如图甲为礼花喷射器的模型,通过扭动气阀可释放压缩气罐内的气体,气体冲击纸筒内填充的礼花彩条
(1)该过程中罐内气体通过 做功 方式改变了内能,随着气体的不断释放,罐内气体的温度将 下降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乙图中汽油机的冲程 B 相同(选填字母)。
【答案】(1)做功;下降;(2)B。
【解答】解:(1)通过扭动气阀可释放压缩气罐内的气体,气体冲击纸筒内填充的礼花彩条,罐内气体的温度将下架;
(2)该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A中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没有能量转化;
图B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是做功冲程;
图C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是压缩冲程;
图D中,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没有能量转化;
可见,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中汽油机的B冲程相同。
故答案为:(1)做功;下降。
18.(6分)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与技巧,对于自我保护和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
(1)某人大腿受伤(如图),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由此可判断受伤的是 动脉 血管(选填血管类型),急救时止血带捆绑的位置应是 b 处(选填“a”或“b”)。
(2)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 同型血 为原则。
【答案】(1)动脉;b
(2)同型血
【解答】解:(1)动脉出血时,血液鲜红,呈喷射状,血液暗红;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某人大腿受伤(如图),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
(2)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红细胞容易发生凝集反应。
故答案为:
(1)动脉;b
(2)同型血
19.(4分)如图是空间站内常用水气整合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1)由图可知,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 3 条。
(2)尿液净化后的含氮废物可用于在轨实验植物的生长,含氮废物主要由 蛋白质 (填营养素)氧化分解而来。
【答案】(1)3;
(2)蛋白质。
【解答】解:(1)由图可知,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3条、尿液净化。
(2)尿液净化后的含氮废物可用于在轨实验植物的生长,这些含氮废物主要由蛋白质分解而来。
故答案为:
(1)3;
(2)蛋白质。
20.(6分)如图所示,滑轮组自重及摩擦不计。物体A重150N,在F=4N的拉力作用下 12 N;5s内滑轮组对物体A做的功是 120 J;拉力F的功率为 24 W。
【答案】12;120;24
【解答】解:(1)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3,
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A所受的阻力:f=F拉=3F=4×4N=12N;
(2)物体A移动距离sA=vAt=2m/s×8s=10m,
滑轮组对物体A做的功WA=F拉sA=12N×10m=120J;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sA=3×vt=5×10m=30m,
拉力F做的功W=Fs=4N×30m=120J,
拉力F的功率为P===24W。
故答案为:12;120。
21.(6分)达尔文在环球航行考察过程中,发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有翅属于 不利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 选择 作用。
(3)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有翅的个体被自然淘汰,无翅和残翅的个体得以生存、并通过 遗传 使后代获得有利变异。
【答案】(1)不利。
(2)选择。
(3)遗传。
【解答】解:(1)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反之,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哪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由于不能飞翔,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2)刮大风时,有翅的昆虫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能够遗传的变异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
(3)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反之,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哪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由于不能飞翔,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
故答案为:
(1)不利。
(2)选择。
(3)遗传。
22.(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取少量 B点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氢氧化钠 。
(2)a克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沉淀是 碳酸钡、硫酸钡 。
(3)根据乙图判定实验Ⅰ后的溶液中 一定 含有硫酸钠(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
【答案】(1)氢氧化钠;
(2)碳酸钡、硫酸钡;
(3)一定。
【解答】解: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逐渐减小,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
Ⅱ、取少量 ,滴加酚酞试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产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2)a克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沉淀是碳酸钡、硫酸钡;
(3)根据乙图判定实验Ⅰ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钠。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
(2)碳酸钡、硫酸钡;
(3)一定。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3.(6分)一次课外活动中,小金将浮有乒乓球的水杯在一定高度释放,下落到达地面后,如图。为了探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自己的猜想:
猜想1:与水杯的起始高度有关。
猜想2:与杯中的水量有关。
猜想3: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小金用同型号乒乓球和纸杯进行了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格:
(1)要研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与水杯起始高度之间的关系,应比较第 1、2、3 次实验数据。
(2)比较第3、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的起始高度相同,杯中水量越多,反弹高度越高 。
(3)请结合反弹瞬间的图示情境,从做功或能量的角度解释“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起始高度要更高”的原因: 乒乓球被反弹,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推力对乒乓球做功,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故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乒乓球起始高度要更高 。
【答案】(1)1、2、3;高;(3)乒乓球的起始高度相同,杯中水量越多,反弹高度越高,(3)乒乓球被反弹,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推力对乒乓球做功,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故乒乓球反弹高度总比乒乓球起始高度要更高。
【解答】解:(1)要验证猜想一,需要控制杯中水量相同,实验1、2,由3、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2)比较组别3、3、5,乒乓球的起始高度相同,反弹高度越高;
(4)乒乓球被反弹,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1)1、4、3;高;(3)乒乓球的起始高度相同,反弹高度越高,受到溅起水花的推力,它的机械能大于开始的机械能。
24.(8分)小科和同学们在做“生锈铁钉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如下:
①先是溶液逐渐变成黄色,不久看到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②放置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却发现黄色的溶液又逐渐变成了浅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除去铁锈后,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
(2)关于最终溶质的成分,小科和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只有 FeSO4。
观点二:既有 FeSO4也有Fe2(SO4)3。
查阅资料发现:Fe3+与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于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 溶液不变血红色 现象,则观点二不成立。
(3)溶液为什么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同学们有下列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空气中某些物质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结果。
猜想二:可能是铁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结果。
猜想三:可能是产生的氢气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结果。
若想验证猜想二,则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铁,一段时间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猜想二成立 。
(4)实验证明(3)中猜想二正确,且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Fe+Fe2(SO4)3=3FeSO4 。
【答案】(1)除去铁锈后,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2)溶液不变血红色;
(3)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铁,一段时间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猜想二成立;
(4)Fe+Fe2(SO4)3=3FeSO4。
【解答】解:(1)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验中会产生气泡,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2)由于Fe3+与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而结论为观点二不成立,则现象为溶液不变血红色;
(3)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时显黄色,若猜想二成立,则应进行的实验为: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铁,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故答案为: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铁,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4)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5;故答案为:Fe+Fe2(SO4)4=3FeSO4。
25.(8分)实验课上,小明想要测出一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不完整)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连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C (填字母)。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有故障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实验时,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示数为3V,应将滑片P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14 W。
【答案】(1)见解答图;(2)C;(3)A;1.14。
【解答】解:(1)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故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并联在灯泡两端
;
(2)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说明电路是通路,说明灯泡可能短路或实际功率太小,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实验时,移动滑片P到某处,小于灯泡额定电压4.8V,应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分度值0.02A,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P=UI=3.6V×0.3A=6.14W。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C;1.14。
26.(8分)用电流刺激蛙的交感神经会使蛙的心跳加快,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以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假设二: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已知任氏液是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神经或心脏产生的物质可扩散到任氏液中。
某同学为了探究哪种假设正确,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制备若干带交感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插管内有任氏液(如图所示)。
②取两个制备好的蛙心分别置于盛有等量且适量任氏液的容器A、B中,测量 A、B中蛙心的心率(分别记为A1、B1)。
③刺激 A 中蛙心的交感神经,测量蛙心的心率(记为A2)。
④随后将容器A 中适量的任氏液转移到容器B 中,测量B组蛙心的心率(记为B2)。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心率测量仪 。
(2)蛙心搏动会引起插管内任氏液液面的上升和下降,便于实验人员更准确地测量心率,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观察法和实验法 。
(3)步骤④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选题二 (选题“一”或“二”)。
(4)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该同学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若A 1<A 2,B1=B 2,说明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若 A1<A2,B1<B2 ,说明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答案】(1)心率测量仪;
(2)观察法和实验法;
(3)选题二;
(4)A1<A2,B1<B2。
【解答】解:(1)本实验研究的是用电流刺激蛙的交感神经会使蛙的心跳加快,因此。
(2)蛙心搏动会引起插管内任氏液液面的上升和下降,便于实验人员更准确地测量心率。
(3)步骤④是将容器A 中适量的任氏液转移到容器B 中2)。步骤④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选题二: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4)如果刺激A中蛙心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1<A4,B1<B2,说明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故答案为:(1)心率测量仪;
(2)观察法和实验法;
(3)选题二;
(4)A7<A2,B1<B7。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28小题各6分,第29、30小题各7分,第31题10分,第32小题9分,共45分)
27.(6分)幽门螺杆菌(Hp)是诱导胃炎、胃溃疡的重要因素。克拉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与其他抗生素联合治疗能有效杀死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合成的脲酶能催化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对其他化学反应不起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专一 性。
(2)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Hp的重要手段:让受检者口服一定剂量14C标记的尿素,若最终从呼气中检测到 14CO2 增加(填“12CO2”或“14CO2”),则说明胃内存在Hp。
(3)将抗生素装在淀粉制作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抗生素在胃里释放而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胃不能消化淀粉 。
(4)如改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则注射后药物至少需要通过心脏 2 次才能到达胃部。
(5)服药期间,在病人的尿液中检测到抗生素,这说明抗生素能够透过 肾小球 进入肾小囊腔,但不能全部被 肾小管 重吸收。
【答案】(1)专一
(2)14CO2
(3)胃不能消化淀粉
(4)2
(5)肾小球;肾小管
【解答】解:(1)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化学反应,对其他化学反应不起作用。
(2)14C标记的尿素被尿素酶分解生成NH3和14CO2,14CO8被胃肠道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肺后随呼气排出。用质谱仪能快速灵敏的测出受检者呼气中的14CO2的量,从而快速。
(3)将抗生素装在淀粉制作的胶囊里服用,由于胃不能消化淀粉,因此能药物减少对胃的刺激。
(4)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所至少需要通过心脏2次到达胃部。
(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无机盐,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说明抗生素能够透过肾小球进入肾小囊腔。
故答案为:
(1)专一
(2)14CO7
(3)胃不能消化淀粉
(4)2
(5)肾小球;肾小管
28.(6分)课堂上,老师演示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后,对如何清洗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并设计了评价表。
【清洗方案】
方案甲:在试管中倒入硝酸银溶液
方案乙:将试管在空气中灼烧,待红色固体全部变黑冷却后,再加入稀硫酸
方案丙:在试管中倒入浓硫酸,加热(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评价量表】
(1)请根据评价量表,对方案甲“指标一”进行等级判定,并写出依据: 待改进;生成不溶性产物银附着在试管上 。
(2)根据评价量表,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方案 乙 。
(3)若采用方案乙、丙清洗相同质量的铜,所用硫酸的溶质质量关系为m乙 < m丙(填“>”“=”或“<”)。
(4)若要使方案丙的“指标一”达到优秀,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
【答案】(1)待改进;生成不溶性产物银附着在试管上;
(2)乙;
(3)<;
(4)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解答】解:(1)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原理正确,故对方案甲“指标一”进行等级判定为待改进。
(2)方案甲:在试管中倒入硝酸银溶液,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但生成不溶性产物银附着在试管上。
方案乙:将试管在空气中灼烧,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再加入稀硫酸,反应原理正确;反应利用率高。
方案丙:在试管中倒入浓硫酸,加热(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4H2O),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反应利用率低。
根据评价量表,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方案乙。
(3)方案乙: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25CuO,CuO+H2SO4=CuSO5+H2O;方案丙: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4SO4(浓)CuSO4+SO4↑+2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5SO4,方案丙:Cu~2H5SO4,清洗相同质量的铜,乙和丙所消耗的硫酸的质量比为1:2乙<m丙。
(4)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
(1)待改进;生成不溶性产物银附着在试管上;
(2)乙;
(3)<;
(4)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29.(7分)如图甲是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以便将其移到其它地方。(g=10N/kg)
(1)如图甲,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属于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若巨木可视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质量为2.4×103kg,长度为4m;横杆长度为3.5m,简化图如图乙所示,O是横杆与支架的接触点,人对横杆的总压力至少约为 2×103 N;
(3)如果他们人手不足,无法将巨木抬起,请你提出一个有可能抬起巨木的方案 将支架更靠近巨木;将支架更靠近巨木,缩短了阻力臂、增大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力 。
【答案】(1)省力;(2)2×103;(3)将支架更靠近巨木;将支架更靠近巨木,缩短了阻力臂、增大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力。
【解答】解:(1)由图可知,横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为省力杠杆;
(2)抬起巨木时,拴在巨木最右端的绳子中的拉力为动力,且两个力都是沿竖直方向,而绳子在最右端,
因此动力臂L1:阻力臂L2=2:1,
圆柱体的重力:G=mg=2.4×103kg×10N/kg=2.5×104N,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4=GL2变形得:
F1=×G=4N=1.3×104N;
如图,横杆长度为3.4m,则OB=3.5m﹣6.5m=3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7L1=F2L5可知,F1×OA=F×OB,
则人对横杆的总压力F===2×104N。
(3)在借助省力杠杆把巨木抬起时,可以将支架更靠近巨木、增大动力臂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从而可以抬起更重的巨木。
故答案为:(1)省力;(2)2×103;(3)将支架更靠近巨木;将支架更靠近巨木、增大了动力臂1L1=F3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
30.(7分)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K2CO3属于 钾肥 (钾肥、氮肥、磷肥、复合肥)。
(2)为测定该草木灰浸出液中K2CO3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取浸出液 200克加入烧杯,再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五次加入,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①该草木灰浸出液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②在图中画出实验中产生沉淀的大致曲线图,并在坐标图上标出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和所需氯化钙溶液的质量。
【答案】(1)钾肥;
(2)①13.8%;
②。
【解答】解:(1)K2CO3中含有钾元素,则K2CO3属于钾肥;
(2)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200g+150g﹣330g=20g,
设草木灰浸出液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K2CO2+CaCl2=2KCl+CaCO8↓
138 100
x
=
x=27.6g
则草木灰浸出液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100%=13.8%,
答:草木灰浸出液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13.8%;
②由表格数据可知,每30g氯化钙溶液完全反应,则生成20g沉淀小号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则在图中画出实验中产生沉淀的大致曲线图为。
31.(10分)图甲为某款新型电饭煲,其额定电压为220V,它能智能化地控制不同时间段的烹饪温度,图乙为其电路原理图,R1和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S为手动开关,S1是自动控制开关,通过S1的控制,可智能实现高温挡或低温挡,从而控制食物在不同时段的温度。将电饭煲接入220V电路中,它消耗的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求:
(1)S和S1均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2)R1和R2的电阻值。
(3)30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
(4)在不同电压下,电饭煲从S1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期间产生的热量相同。若使用该电饭煲时的实际电压为198V,则从S1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S和S1均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3A;
(2)R1和R2的电阻值分别为110Ω、220Ω;
(3)30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9.9×105J;
(4)在不同电压下,电饭煲从S1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期间产生的热量相同。若使用该电饭煲时的实际电压为198V,则从S1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需要的时间为741s。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当S和S1均闭合时,电阻R1与R7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由P=,电饭煲的功率最大;
由图丙可知,此时电饭煲的电功率P高=660W,
由P=UI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I==;
(2)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只有R4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饭煲处于低温挡;
由图丙可知,此时电饭煲的电功率P低=440W,
由P=可知,R1的阻值:R2===110Ω;
电饭煲高温挡工作时,R4的电功率:P2=P高﹣P低=660W﹣440W=220W,
由P=可知,R6的阻值:R2===220Ω;
(3)由图丙可知,0~30min低=440W的工作时间t8=15min=900s,
以功率P高=660W的工作时间t2=30min﹣15min=15min=900s,
0~30min内电饭煲消耗的总电能:W=W8+W2=P低t1+P高t5=440W×900s+660W×900s=9.9×102J;
(4)电饭煲在220V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由图丙可知1第一次自动断开时的时间t=10min=600s,
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W=P高t=660W×600s=3.96×106J,
电饭煲最大功率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73.3Ω,
根据题意可知,在不同电压下1第一次自动断开产生的热量相同。
由Q=W=t可得,电饭煲从开始工作到S2第一次自动断开需要的时间:t′==≈741s。
答:(1)S和S1均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6A;
(2)R1和R2的电阻值分别为110Ω、220Ω;
(3)30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9×105J;
(4)在不同电压下,电饭煲从S5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期间产生的热量相同。若使用该电饭煲时的实际电压为198V1第一次自动断开到重新闭合需要的时间为741s。
32.(9分)2023年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本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1)亚运吉祥物之一“琮琮”(图甲),名字来源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图乙)。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溶于水,不易氧化等特性 具有熔点高或不溶于水 (写一条)。
(2)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燃料,甲醇(CH3OH)制取模型如图丙所示,即在二氧化钛(TiO2)催化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
①请写出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CO2+3H2CH3OH+H2O 。该反应 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②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选填字母)。
A.CO2和 CH3OH都属于有机物
B.本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可以节约能源
C.利用该技术,每生成3.2 吨甲醇,可消耗4.4 吨二氧化碳
D.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参考
(3)亚运城餐厅的餐具采用微生物降解材料生产,某些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该材料分解成CO2和水。以下生产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与上述不相同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后制作酸奶
②葡萄中添加 酵母菌后酿葡萄酒
(4)奥体中心主体育馆采用绿色能源——由10万块单晶双面光伏组成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场馆供电。每一块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日均发电2.2kW•h。太阳能发电系统每日产生的电可供1万只额定功率为 10W 的节能灯正常工作 2.2×103 h,若这些能量全部由热值为3.0×107J/kg的焦炭完全燃烧获得,则需 2.64×104 kg焦炭。
【答案】(1)具有熔点高或不溶于水;
(2)①CO2+3H2CH3OH+H2O;不属于;②BCD;
(3)①②;
(4)2.2×103;2.64×104。
【解答】解:(1)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具有熔点高;
(2)①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CO2+3H6CH3OH+H2O;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为两种,不属于化合、置换,即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②A.CO3属于无机物,CH3OH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B.根据题文信息,故正确;
C.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CO2+7H2CH3OH+H7O,设消耗二氧化钛质量为x,x=4.4t,每生成6.2 ,可消耗4.3 ,故正确;
D.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途径,故正确;
故选:BCD;
(3)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让它在40﹣42摄氏度下大量繁殖,再利用乳酸菌不彻底分解牛奶中的葡萄糖作为乳酸,不同于上述类型;
②葡萄中添加酵母菌,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然后在无氧的条件下还原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选:①②;
(4)太阳能发电系统每日产生的电能为:W=10×104×2.5kW•h=2.2×103kW•h;由P=得 10W =2.2×102h;若这些能量全部由热值为3.0×108J/kg的焦炭完全燃烧获得,则需焦炭质量为:m===4kg。
故答案为:
(1)具有熔点高或不溶于水;
(2)①CO2+3H2CH3OH+H8O;不属于;
(3)①②;
(4)2.2×107;2.64×104。物质
苹果
西瓜
牛奶
玉米粥
pH
3.0~4.0
5.5~6.0
6.1~6.5
7.0~8.0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酶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1
0.1克
4毫升
b毫升
是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2
a克
0毫升
c毫升
是
30分钟
食物块几乎消失
实验次数
水量/mL
起始高度/cm
反弹高度/cm
1
50
50
61
2
50
75
102
3
50
100
146
4
100
100
184
5
140
100
218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反应原理正确,生成可溶性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反应原理正确,生成可溶性物质
反应原理正确,但生成不溶性产物附着在试管上
指标二
反应利用率高,常温下能反应
反应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
反应利用率低
实验次数
第 1 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克
30
30
30
30
3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克
224
248
272
300
330
物质
苹果
西瓜
牛奶
玉米粥
pH
3.0~4.0
5.5~6.0
6.1~6.5
7.0~8.0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酶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1
0.1克
4毫升
b毫升
是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2
a克
0毫升
c毫升
是
30分钟
食物块几乎消失
实验次数
水量/mL
起始高度/cm
反弹高度/cm
1
50
50
61
2
50
75
102
3
50
100
146
4
100
100
184
5
140
100
218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反应原理正确,生成可溶性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反应原理正确,生成可溶性物质
反应原理正确,但生成不溶性产物附着在试管上
指标二
反应利用率高,常温下能反应
反应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
反应利用率低
实验次数
第 1 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克
30
30
30
30
3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克
224
248
272
300
3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B卷),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元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建功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卷,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