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共6页。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3.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篇文章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课前准备阅读课文,查找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距今约2.3亿年~6 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有覆盖着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约1.6亿年间,它们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从6 500万年前开始,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遗骸(hái) 褶(zhě)皱 劫难(nàn) 追溯(sù)2.解释下列词语。遗骸:遗体、尸骨。褶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劫难:灾难;灾祸。致密:细致精密。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三、合作探究(一)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同在《新疆域》一书中,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明确: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篇文章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篇文章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印证来进行科学研究。(二)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表格。文章说明对象说明角度文章思路《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1.《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第2~14段,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其中,第2、3段介绍在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第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对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第6、7段写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13、14段,介绍南极恐龙灭绝的原因。第三部分为第15段,总结全文,突出主旨。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6段,介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并指出科学家为验证这两种理论一直在寻找证据。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为第7~17段,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证明恐龙灭绝“撞击说”的成立。第7~11段,阐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三)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1.结合课后“思考探究”三,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学生明确: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非洲与南美洲海岸线惊人地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就在一起。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其思维的活跃。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2.阅读下列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漂移”是指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如果互换,就不能准确表达其意,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明确:不能。“大约”表示推测,因为年代久远,不能用准确的数字。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也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明确:不能。“也许”表示推测,说明现在的结论只是大胆的假设,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句中连用“似乎”与“肯定”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明确:“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似乎”表示一种猜测、揣度的语气,“肯定”表示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作者并没有目睹斯石英出现在地壳深处;之所以用“肯定”,是因为根据科学推理,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的压力,而地壳深处存在巨大的压力。四、拓展延伸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举一反三。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明确:(示例一)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著作《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中。(示例二)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的发明众所周知。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照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使他们恢复视力……五、达标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鸟臀(tún) 褶(zhě)皱 潮汐(xī)劫(jié)难 追溯(sù) 遗骸(hái)2.两篇短文均是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科普作品。3.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答案: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2019·山东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2)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3)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4)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5)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6)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7)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8)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9)亚利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 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10)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11)这种情况显示,在6 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4.下列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斯石英是苏联科学家S.M.斯季绍夫发现的。B.在高温状态下斯石英会变成普通沙子。C.巨大的撞击可能产生斯石英。D.斯石英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5.选文第(7)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B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6.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列数字)B.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作诠释)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举例子)7.下列对选文行文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D )A.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语言准确,思维活跃C.说明透彻,通俗易懂 D.热情洋溢,风趣幽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大颅榄是一种稀有树木。大颅榄木质坚硬,树姿秀美,既可作建筑用材,也可作绿化树木。但这种树全世界只有毛里求斯有,就是在毛里求斯也不多,至20世纪80年代,只剩下13棵。这种树虽然也结果实,果实里也有种子,但在自然条件下却看不到它发芽;人工精心培育,也依然未能使其发芽成苗。这13棵树已进入暮年。如果它们寿终正寝,地球上就永远不会有大颅榄树了。②自然界不可能有不发芽的种子。大颅榄树能结子却不发芽,那么这13棵树又从何而来呢?这个谜使科学家很伤脑筋。③ 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偶然发现,毛里求斯的特有动物渡渡鸟的最后灭绝是1681年,离此时正好300年,而这13棵树的年龄也是300岁,两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后来在毛里求斯又发现了渡渡鸟的残骸,残骸里有大颅榄的种子,可见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的种子。看来大颅榄与渡渡鸟确实有着某种联系。④坦普尔认为,渡渡鸟的灭绝是大颅榄目前濒于灭绝的原因。坦普尔发现,大颅榄的种子厚实坚硬。进行耐压实验,在590公斤的压力下还不破裂;而山核桃果实在50公斤的压力下就会破裂。种子外壳太厚太硬,种子不能吸收水分,胚芽不能冲破硬壳,当然就不能萌发成苗。渡渡鸟的砂囊有极强的消化能力,它像一只臼磨机,把大颅榄的种子外壳磨薄,使种子容易发芽。大颅榄正是靠渡渡鸟对种子的加工才得以传宗接代。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种子没有了磨薄处理者,因此就不能萌发了。正是这个原因,使大颅榄树越来越少,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⑤坦普尔后来进一步用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8.从第①段中找出与“这种树全世界只有毛里求斯有,就是在毛里求斯也不多,一共才13棵”相照应的一个词:稀有。9.让生态学家觉得大颅榄树与渡渡鸟确实有某种联系的根据是什么?答案:(1)渡渡鸟从最后灭绝到现在的时间与13棵树的树龄相同;(2)渡渡鸟残骸里有大颅榄的种子。10.对大颅榄树“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A.大颅榄树的种子外壳太厚太硬。B.大颅榄树的种子不能吸取水分,自身无法发芽。C.大颅榄树的种子发芽成活率很低。D.能将大颅榄树的种子磨薄使其发芽的渡渡鸟灭绝了。11.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两种。(1) ,(2) 。答案: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只写出两种即可)六、课堂小结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印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七、布置作业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八、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