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测试(全国通用)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7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讲通)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7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讲通),文件包含第07讲力的合成与分解讲通教师版docx、第07讲力的合成与分解讲通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2、合理用脑。
3、借助高效工具。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1.摸透主干知识 2.能力驾驭高考 3.科技领跑生活
第07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目录
复习目标
网络构建
考点一 力的合成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 力的合成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考向1 合力的范围
考向2几种特殊情况的力的合成
考点二 力的分解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 力的分解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考向1 力的分解方法
考向2 力的分解中的多解问题
考点三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
知识点2 动杆和定杆模型
【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考向1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
考向2 动杆和定杆模型
真题感悟
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能够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构建活结与死结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总结规律特点。
考点一 力的合成
知识点 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 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 和 ,如图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 ,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乙所示。
3.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①|F1-F2|≤F合≤F1+F2,两个力大小 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 。
②两种特殊情况: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 。
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 ;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
4.共点力合成的两种方法
(1)作图法
(2)应用计算法的三种特例
考向1 合力的范围
1.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 ,关于它们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B.至少比中的某一个力大
C.若 , 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 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D.若 , 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 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2.两个力F1和F2之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B.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减小,合力F一定增大
C.若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F2增大,合力F可能减小
D.若F1和F2大小不变,合力F与θ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任意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能得到的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考向2几种特殊情况的力的合成
3.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滑轮B,轻绳的一端固定于墙壁上C点,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5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10m/s2)
A.50NB.50NC.100ND.100N
4.图甲为杂技表演的安全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成90°向上的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则这时O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
A.B.C.D.
考点二 力的分解
知识点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 的过程。
(2)遵循原则: 定则或 定则。
2.力的分解常用的方法
3.力的分解方法的选取原则
(1)一般来说,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下的力时,常按实际效果进行分解,若这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优先选用正交分解法。
(2)当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4.力的分解的多解情况
考向1 力的分解方法
1.某同学周末在家大扫除,移动衣橱时,无论怎么推也推不动,于是他组装了一个装置,如图所示,两块相同木板可绕处的环转动,两木板的另一端点、分别用薄木板顶住衣橱和墙角,该同学站在该装置的处。若调整装置点距地面的高时,、两点的间距,处衣橱恰好移动。已知该同学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忽略A处的摩擦,则此时衣橱受到该装置的水平推力为( )
A.B.C.D.
2.如图所示,斜面c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使两物体及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右
B.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C.斜面对a、b两物体的支持力一定相同
D.逐渐增大拉力F,b物体先滑动
考向2 力的分解中的多解问题
3.将一个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一个不为零的分力方向与F成角,另一个分力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方向不可能与F平行
B.的大小不可能小于5N
C.的大小不可能小于5N
D.的方向与垂直时,F2最小
4.F(大小已知)的一个分力(大小未知)与F的夹角为37°,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方向未知,,,则的大小可能是( )
A.B.C.D.
考点三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
知识点1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
1.“活结”模型
2.“死结”模型
知识点2 动杆和定杆模型
1.动杆模型
2.定杆模型
考向1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
1.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
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2.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丙相连,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β=55°,则( )
A.α>βB.αF1+F2,无解
②F=F1+F2,有唯一解,F1和F2跟F同向
③F=F1-F2,有唯一解,F1与F同向,F2与F反向
④F1-F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6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练透),文件包含第06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透教师版docx、第06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6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讲通),文件包含第06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讲通教师版docx、第06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讲通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5讲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练透),文件包含第05讲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练透教师版docx、第05讲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