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春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单元检测、课后提升训练(附解析)
高中人教版 (2019)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课时训练,共6页。
1.(1)(多选)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以下操作可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B.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C.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D.每次从轨道同一位置释放小球
(2)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g取10 m/s2,那么:
①闪光频率是 ______Hz.
②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的大小是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
【答案】(1)AB (2)①10 ②1.5 ③2.5
【解析】(1)当斜槽末端切线没有调整水平时,小球脱离槽口后并非做平抛运动,但在实验中,仍按平抛运动分析处理数据,会造成较大误差,故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会造成误差;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就不能调节斜槽末端切线水平,会引起实验误差,故A、B会引起误差,只要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开始运动,在相同的情形下,即使球与槽之间存在摩擦力,仍能保证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因此,斜槽轨道不必光滑,所以不会引起实验误差.每次从轨道同一位置释放小球不会引起实验误差,故C、D不会引起误差.
(2)在竖直方向上有Δh=gT2,其中Δh=10 cm,代入求得T=0.1 s,因此闪光频率为f= eq \f(1,T)=10 Hz.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s=v0t,其中s=3l=15 cm,t=T=0.1 s,代入解得v0=1.5 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B点有vy= eq \f(hAC,2T)=2 m/s.
所以B点速度为vB= eq \r(v eq \\al(2,y)+v eq \\al(2,0))=2.5 m/s.
2.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取9.8 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子的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m/s.(g取10 m/s2)
【答案】(1)水平 初速度相同 (2)1.6
(3)1.5 2.0
【解析】(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水平,目的是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从而做平抛运动,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初速度相同,从而保证画出的为一条抛物线轨迹.
(2)根据y= eq \f(1,2)gt2,得t= eq \r(\f(2y,g))= eq \r(\f(2×0.196,9.8)) s=0.2 s,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 eq \f(x,t)= eq \f(0.32,0.2) m/s=1.6 m/s.
(3)在竖直方向上,根据Δy=2L=gT2,则T=0.1 s.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v0= eq \f(3L,T)=1.5 m/s,
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yB= eq \f(hAC,2T)=2.0 m/s.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弧形斜槽固定在桌面上,让其末端伸出桌面边缘处.
(b)用图钉将白纸钉在薄木板上,用支架将木板竖直固定.
(c)将小球从斜槽上释放,在竖直白纸上记录小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已备有下列器材:白纸、图钉、薄木板、铅笔、弧形斜槽、小球、刻度尺、铁架台,还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
A.秒表 B.天平
C.重垂线 D.测力计
(2)在该实验中,为减少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所以选择小球时,应选择( )
A.实心小铁球 B.空心小铁球
C.实心小木球 D.塑料小球
(3)(多选)在该实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
A.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4)在该实验中,在取下白纸前,应确定坐标轴原点O,并用重垂线过O作竖直线,作为坐标系的y轴.下图为甲、乙两位同学关于坐标原点及x轴、y轴的确定,其中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5)在该实验中,某同学正确地确定了坐标原点及坐标轴后,描绘出小球在同时刻所通过的三个位置A、B、C,相邻的两个位置间的水平距离均为x,测得x=10.00 cm,A、B间的竖直距离y1=4.78 cm,A、C间的竖直距离y2=19.36 cm.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9.80 m/s2)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导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公式为v0=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代入数据得到小球的初速度值为________m/s.
【答案】(1)C (2)A (3)AD (4)乙 (5)x eq \r(\f(g,y2-2y1)) 1.00
【解析】(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重垂线,确保小球抛出是在竖直面内运动,故选C.
(2)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要选择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小球,故选实心小铁球,A正确,B、C、D错误.
(3)实验中所用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调到水平,以保证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每次实验小球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所用斜槽不必光滑,也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只要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即可,故B、C错误;每次实验中小球必须由静止释放,初始位置必须相同,D正确.
(4)坐标系的原点应该放在小球的球心,所以乙同学做法正确.
(5)竖直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Δy=(y2-y1)-y1=gT2,①
水平方向x=v0T.②
由①②式,解得v0=x eq \r(\f(g,y2-2y1)),
代入数据,可得v0=1.00 m/s.
B组·能力提升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物体运动”,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甲
(1)(多选)以下实验过程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每次小球应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如图所示的y-x2图像能说明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
AB
CD
(3)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
乙
①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取10 m/s2).
②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__cm,y=__________cm.
【答案】(1)AC (2)C (3)①2 ②-10 -1.25
【解析】(1)为了保证小球初速度水平,安装斜槽轨道时使其末端保持水平,故A正确;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让小球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B错误,C正确;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故D错误.
(2)根据y= eq \f(1,2)gt2,x=v0t,得y= eq \f(1,2)g eq \f(x2,v eq \\al(2,0)),可知y-x2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C.
(3)①根据Δy=gT2,得
T= eq \r(\f(Δy,g) )= eq \r(\f(0.20-0.10,10) ) s=0.1 s.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 eq \f(x,T)= eq \f(0.2,0.1) m/s=2 m/s.
②b点的竖直分速度
vyb= eq \f(yac,2T) = eq \f(0.3,0.2) m/s=1.5 m/s,
则抛出点到b点的时间
t= eq \f(vyb,g)= eq \f(1.5,10) s=0.15 s.
抛出点到b点的水平位移
xb=v0t=2×0.15 m=0.3 m=30 cm.
抛出点的横坐标
x=(20-30) cm=-10 cm.
抛出点到b点的纵坐标yb= eq \f(1,2)gt2= eq \f(1,2)×10×0.152 m=0.112 5 m=11.25 cm.
抛出点的纵坐标y=10-11.25 cm=-1.25 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五章 抛体运动1 曲线运动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体做曲线运动,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课时练习,文件包含4田家四季歌ppt、03sz4sjgewmv、事swf、农swf、吹swf、季swf、归swf、忙swf、戴swf、肥swf、苦swf、辛swf等1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备作业原卷版-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备作业解析版-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