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3 机械效率练习
展开当堂达标
1.=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物体A比物体B轻
②提升A的拉力较大
③提升A所做的额外功较少
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提升物体,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滑轮组绳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一定等于所提物体重力的三分之一
B.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其机械效率越大
C.用该滑轮组分别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体,其机械效率相等
D.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变大,其机械效率变大
3.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甲和乙,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甲和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和75%,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甲和乙中的动滑轮重力之比为( )
A.4∶3B.3∶4C.5∶4 D.4∶5
4.(多选)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个重60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50 J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150 N
B.拉力F的大小为50 N
C.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0 N
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0 N
5. 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匀速起吊重4.2×103 N的物体时,物体5 s内上升了6 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_J,钢丝绳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额外功为________J,拉力F为________N,其功率为________W。
6.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是________(选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滑轮组”);利用一个效率为90%的杠杆做100 J的总功,其中额外功是________J。
7. 用一个动滑轮在5 s内将一重为30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3 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75%,则拉力大小为________N,若忽略绳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N。
8.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力F把一重为6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部(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已知斜面长L=3 m,高h=1.5 m。若该过程中斜面的效率为60%,力F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9.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重为600 N的建筑材料以0.3 m/s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375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
10.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3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人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如果用该滑轮组提升400 N的重物,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
1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的器材如下:两个相同的滑轮、一根细绳、钩码若干、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小明把两个滑轮分别作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解答如下问题:
(1)表中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3)为了验证猜想二,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
12.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 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 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了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轻质弹簧测力计示数(见表格)。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该滑轮组________(选填“省力”或“不省力”)。
(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被提升钩码重力G以及动滑轮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
(3)小军同学又研究了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的情况,用另一组滑轮组将重为50 N的物块从位置A匀速直线拉到位置B,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块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cm;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10 N,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当堂达标
1.B 解析: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A的过程机械效率大,由η===可知,物体A比物体B重,故①错误;由题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GA>GB,G轮相同,据F=可知,提升A的拉力较大,故②正确;由题知同一滑轮组,将两物体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提升物体A和B所做的额外功相同,故③错误;由题知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GA>GB,h相同,所以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故④正确。故选B。
2. B 解析:由题图知,n=3,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拉力F=(G+G轮)>G,所以拉力F的大小大于所提物体重力的三分之一,故A错误;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则η====,可见提升的物体越重,其机械效率越大,故B正确;用该滑轮组分别提升水面下和水面上的同一物体,由于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就好比用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发生变化,所以其机械效率不相等,故C错误;仅将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重力变大(其他条件相同),将同一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相同,由W额=G动h可知额外功增大,则总功增大,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机械效率减小,故D错误。
3. B 解析: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机械效率只与G物和G轮有关,η====,即η甲=80%=,η乙=75%=,解得=。
4.BC 解析:由题图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s物=3v物t=3×0.1 m/s×10 s=3 m,
由W总=Fs可得拉力:
F===50 N,故A错误,B正确;
由η====得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摩=3ηF=3×80%×50 N=120 N,故C正确,D错误。
5. 2.52×104 3.6 1.08×104 2×103 7.2×103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滑轮组有3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起吊过程中有用功为W有=Gh=4.2×103 N×6 m=2.52×104 J;钢丝绳移动的距离为s=3h=3×6 m=18 m,则钢丝绳移动的速度为v===3.6 m/s;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70%,则总功W总===3.6×104 J,额外功W额=W总−W有=3.6×104 J-2.52×104 J=1.08×104 J;拉力F===2×103 N,拉力的功率P===7.2×103 W。
6.滑轮组 10 解析: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由题知,使用杠杆做的总功W总=100 J,η=90%,由η==90%可得做的有用功:
W有=W总×90%=100 J×90%=90 J,
则利用该杠杆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100 J-90 J=10 J。
7. 200 100 解析:使用一个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2。绳子端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
则拉力大小:F===200 N;
若忽略绳重与摩擦,拉力F=(G+G动),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2×200 N−300 N=100 N。
8.1 500 解析:该过程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即W有=Gh=600 N×1.5 m=900 J,推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根据η=可得,推力F所做的功W总===1 500 J。
9. 80% 225 解析:由题图可知,有2段绳子拉着建筑材料,即s=2h,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拉力F的功率P====2Fv物=2×375 N×0.3 m/s=225 W。
10.900 增大 解析:人做的有用功为W=Gh=300 N×3 m=900 J;根据公式η==可知,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因为400 N>300 N,所以它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11.(1)80% 如图所示 (2)越高 (3)自重不同的滑轮
解析:(1)第3次实验时,有用功W有=Gh=6.0 N×0.1 m=0.6 J,总功W总=Fs=2.5 N×
0.3 m=0.75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0%;由表中数据可知,绳端移动的距离是钩码提升高度的3倍,因此应该有3段绳子承担钩码,该滑轮组绕线方式如图所示。(2)通过比较三次实验数据知,钩码提升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相同,钩码的重力不同,且钩码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可以得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3)为了验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必须保证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动滑轮自身的重力,因此还需要的器材是自重不同的滑轮。
12. (1)不省力 (2)F= (3)如图所示 3.10 60%
解析:(1)分析表中序号为1、2的两组数据可以得到: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大于所挂钩码的重力G,故此时使用该滑轮组不省力。
(2)由题图可知n=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被提升钩码重力G以及动滑轮重力G0的关系为F=。
(3)用另一组滑轮组将重为50 N的物块从位置A匀速直线拉到位置B,当绳子的有效段数最多时即n=3时,最省力;
由题图知,物块移动的距离为
44.10 cm−41.00 cm=3.10 cm
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10 N,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60%。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 N
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 m
机械效率η
1
2.0
0.1
1.0
0.3
66.7%
2
4.0
0.1
1.8
0.3
74.1%
3
6.0
0.1
2.5
0.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动滑轮重G0/ N
1.0
1.0
1.3
1.0
1.0
1.0
1.0
1.0
所挂钩码的重力G/ N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弹簧测力计示数F/ N
0.8
1.2
1.3
1.6
1.8
2.2
2.3
2.7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初二下册春季班人教版物理讲义第14讲机械效率单元复习-中教师版docx、初二下册春季班人教版物理讲义第14讲机械效率单元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课时练习,共4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根本联系,功率表示做功快慢,机械效率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4 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