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全册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第二节课时2 热量的计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第二节课时2 热量的计算教案,共2页。
课时2 热量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能根据比热容公式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2)能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科学思维(1)能够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利用比热容的定义,及其和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锻炼学生的推导能力和动手计算能力。3.科学态度和责任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热量的计算公式的应用。2.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定义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热容的公式和单位,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有关,请同学们思考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表示热量、温度、质量和比热容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1.热量公式的推导教学情境:利用比热容的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出吸热和放热公式,并说明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知识归纳:(1)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t2-t1);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1-t2)。(2)如果某物质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量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说明:(1)Q=cmΔt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热量的计算,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2)解题时,题目中的“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就是指温度的改变量Δt。在热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热传递而没有热量的损失时,根据热平衡,则有Q吸=Q放。2.例题讲解(1)吸热计算例1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c铝=0.88×103J/(kg·℃)]答案:1.232×105J(2)放热计算例2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当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答案:538.2J(3)比热容计算例3 质量为2kg的某物质吸收4.2×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容为多少?答案:4.2×103J/(kg·℃)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课时2 热量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能根据比热容公式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2)能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科学思维(1)能够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利用比热容的定义,及其和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锻炼学生的推导能力和动手计算能力。3.科学态度和责任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热量的计算公式的应用。2.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定义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热容的公式和单位,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有关,请同学们思考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表示热量、温度、质量和比热容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1.热量公式的推导教学情境:利用比热容的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出吸热和放热公式,并说明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知识归纳:(1)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t2-t1);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1-t2)。(2)如果某物质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量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说明:(1)Q=cmΔt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热量的计算,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2)解题时,题目中的“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就是指温度的改变量Δt。在热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热传递而没有热量的损失时,根据热平衡,则有Q吸=Q放。2.例题讲解(1)吸热计算例1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c铝=0.88×103J/(kg·℃)]答案:1.232×105J(2)放热计算例2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当温度降低到20℃时,放出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答案:538.2J(3)比热容计算例3 质量为2kg的某物质吸收4.2×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容为多少?答案:4.2×103J/(kg·℃)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