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页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页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暗流涌动——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烽烟四起——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江山易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动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重要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直接原因
    过程
    明朝的灭亡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国号清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李自成起义失败
    课标要求
    1、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明朝的灭亡”。本课由“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经过。本课对于学生学习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与社会动荡的表现,是造成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2.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通过阅读教材,识读《明末农民战争示意图》了解李自成推翻明朝的过程;小组合作讨论“均田免赋”口号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3.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知道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结合所学,小组合作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
    4.认识政治腐败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最终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定坚持反腐,关注民生问题。
    教学重点
    1明末的腐败政治余社会动荡;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
    1.“均田免粮”口号;
    2.明朝灭亡的原因。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有关明朝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明朝的灭亡。但是深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情,注重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的图片和史料、视频资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问题竞猜:请同学们抢答“他”是谁?
    师述:他是一位开国皇帝,它曾是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也曾出家皇觉寺……
    师问:农民起义出生的朱元璋最终起义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历史有惊人之处,强大一时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被农民起义推翻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答:朱元璋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环节
    一、暗流涌动——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展示图文史料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整理明末政治腐败的表现
    政治腐败的表现: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③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④ 宦官:专权,如魏忠贤。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通过观察图片,识读相关史实,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展示图文史料
    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研读图文史料分析归纳,回答问题。
    严重后果:社会动荡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使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明末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二、烽烟四起——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展示图文史料
    学生阅读人物扫描
    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了解人物有助于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图文史料
    探究活动1
    出示问题: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合作,研读史料并思考回答问题
    根本原因:政治腐败、赋税苛重
    (2)直接原因:陕北灾荒严重
    落实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与能力
    3.展示《明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自主阅读教材并识图,说说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166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城,崇祯帝自缢统治长达276年明朝灭亡(1368-1644)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4.展示歌谣
    情景采访:
    假如你是明末的一位农民,你欢迎李自成的起义军吗?理由是?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自由讨论,组员代表回答。
    (1)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所到之处不仅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设置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
    5.探究活动2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讨论“均田”与“免赋”的含义,以及“均田免赋”这一口号的进步性。
    “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对于发动饥民、扩大队伍起很大作用,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6.探究活动3
    展示图文史料
    出示问题:
    相对于过去的农民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哪些突出特点?
    列表比较归纳整理
    目标明确、规模浩大、作战勇敢、百姓欢迎
    注重比较归纳的能力
    过渡
    播放视频
    观看视屏,整体了解
    激发兴趣
    三、江山易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展示图文史料
    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家国情怀
    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带来的启示?
    自由畅谈
    落实学科素养
    课后小结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的局面,但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僵化和腐朽,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地加深,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军入关后,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成为我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师生共同完成)
    强化学生的认识,巩固知识,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明亡清兴的过程,通过对明末农民起义的探讨学习,了解明末政治腐败的严重危害,知道农民战争对于明代封建秩序产生了猛烈地冲击与破坏。继立的清王朝以明亡为借鉴,革除了明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弊政,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措施,由此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需要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分析。
    课后补充
    (学生提问)
    补充人物相关知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吴三桂、袁崇焕
    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作业与板书设计】
    【1.作业设计】
    【同步测试】
    单项选择:A组(巩固学习)
    二、材料题:B组(拓展学习)

    【2.板书设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