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导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 ||||||||||||||||||||||||||||||||||||||||
一、 预习要求 | 1.阅读课文第84-85页,了解和掌握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表现以及概括明朝灭亡的原因(重点); 2.阅读课文85页第二自然段-86页第一自然段,了解李自成起义的过程和结果(重点); 3.阅读课文86页,知道和掌握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的史实(重点)。 | |||||||||||||||||||||||||||||||||||||||
二、 预习检测 | 自主预习
| |||||||||||||||||||||||||||||||||||||||
三、 合作探究 | 【涓涓细流起涟漪】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 皇帝一览表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土地集中情况
(1)根据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影响。
【滚滚洪流淘大浪】 材料三: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 ——《明季北略》 (2)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明朝末期的社会状况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感悟提升】 政治腐败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励精图治是清朝能入主中原的根源所在,统治者只有勤政爱民,体察民情,减轻赋税,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的统治才能长治久安。 | |||||||||||||||||||||||||||||||||||||||
四、 我的疑问 |
| |||||||||||||||||||||||||||||||||||||||
五、 课堂检测 | ★要求:1、不看课本和资料;2、划出关键词;3、把选项写在题号前的括号里。 ( )1. 赵翼在评述明朝宦官之祸时指出:“然考其致祸之由……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他认为造成宦官专权的原因主要是 A.大臣不通情理 B.上代遗留的风气 C.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D.当时人才匮乏 ( )2.如图是明代《流民图》(局部),与该图契合的主题 A.宏扬了中华传统艺术 B.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C.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D.李自成起义备受拥护 ( )3.明末农民战争提出“均田免赋”口号,针对的是( ) A.宦官专权 B.官员贪赃枉法 C.兼并土地,赋税沉重 D.皇帝疏于朝政 ( )4.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 )5.右图人物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他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衰世”的基因。下列属于他历史活动的是 ①统一女真各部 ②建立后金政权 ③灭亡明朝 ④改国号为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6.根据右面的图示,这两种变化是哪一人物所为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 |||||||||||||||||||||||||||||||||||||||
六、 知识链接 | “均田免赋”:这既是农民军的起义口号,又是一项政治纲领。这项政策客观上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渴望,因此,起义军深得人民拥护。在“割富济贫”,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的呼声中,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来。起义军的壮大与陕西的社会环境也有着直接关系,天启、崇祯年间,陕西连年大旱,朝廷不但没有拨付分毫赈灾银两,反而加紧催收赋税,加派横征,罗掘微财,人民群众要求打破这种残酷现状的愿望非常强烈,加入起义队伍就愈发踊跃。李自成及时采纳了谋士李岩的建议,响亮提出了“均田免赋”“平买平卖”“割富济贫”的口号,这与人民的愿望非常吻合,义军的声势更是空前地浩大起来。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测,感悟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及答案,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学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