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光3 凸透镜成像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凸透镜成像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实像与虚像的概念;
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对实验的操作,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
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凸透镜有关内容,引出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问题,引入新课。
回答问题,思考凸透镜成像特点?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活动1: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
通过水滴观察书上的字
现象:看到了放大的字,而且,水滴位置不同,字的大小有变化。
通过盛水的玻璃杯观察铅笔的变化。
通过放大镜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注意以上像的变化。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器材、猜想。
实验器材的组装
播放多媒体视频----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通过动画展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情况,根据画图得出结论: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通过动画展示,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情况,根据画图得出结论: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通过动画展示,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情况,根据画图得出结论: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实验结论:(1)u>2f时,f
(3)f2f,成倒立放大的像。
知识拓展:
动画展示物体在焦点处或焦点之内时,凸透镜成像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物体在焦点处,不成像;
物体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像,物象位于透镜同一侧。
实像与虚像
结合前面平面镜成像及折射成像,总结实像和虚像概念及二者的不同点:
1、成因不同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2、呈现方式不同
实像不但可以用眼看到,而且可以用光屏来承接;
虚像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
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一小结,列表对比成像情况。
规律精炼: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
照相机成像原理及作用;
幻灯机成像原理及作用。
多媒体展示巩固提升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完成。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成像情况的不同。
学生之间讨论实验器材的选择与组装,提出猜想,相互交流。
观察多媒体视频及动画,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小组之间讨论上述成像情况不同的原因。
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生小组之间认真完成实验活动,讨论物体在焦点处及焦点之内是否成像、成像特点。
学生讨论总结实像与虚像的不同点。
培养学生表格设计能力,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结论的总结。
记忆顺口溜,便于牢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大胆猜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能力。
了解不成像和成虚像的情况。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
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能力。
便于学生牢记规律。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组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
物距:物体到透镜之间的距离;
像距: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改变物距的大小,观察记录凸透镜成像情况。
3、实验结论
(1)u>2f时,f
(3)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u
八年级下册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552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力缺陷,眼的成像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噪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55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噪声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噪声的来源与危害,减小噪声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华师大版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a href="/kx/tb_c955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