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传播
C.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振动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防止噪声产生,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故B错误;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A。
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有些诗句还蕴含着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掬水月在手”——光的反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 “白日不到处”——光的漫反射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掬水月在手”是月亮在手中水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潭精疑水浅”是由于由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草原上的草很高,把牛羊都盖住了,风吹开草,牛羊露出来,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白日不到处”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无法照到障碍物的背面而形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B. 图中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C. 图中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而不是传递信息,故A错误;
B.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敲击鼓面,鼓面振动时带动其上面的泡沫颗粒跳动,故C正确;
D.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5. 如图所示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
C. 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
D. 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故AB错误;
CD.物距是苍鹭到水面的距离,像距是苍鹭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二者始终相等,与 水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D正确.
6.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载人飞船在整个升空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 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后二者是相对静止的
D. 航天员的航天服进入太空后质量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载人飞船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载人飞船在整个升空过程中,先加速,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后,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以相同的速度和大小一起运动,相对于彼此,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二者是相对静止的,故C正确;
D.航天员的航天服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质量与位置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图线甲)和一个跑步的人(图线乙)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 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B. 跑步人的速度为8m/s
C. 骑车人的速度为20m/sD. 他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D.由图可知,两人是同时开始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斜线,则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D正确;
BC.由图可知,跑步达到200m时用时25s,骑车达到200m时用时15s;则跑步者速度
骑车者的速度
故B正确,C错误。
故选ABD。
8. 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B.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1
C. 乙物质可能是水,三种物质密度关系是
D. 5 cm3甲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与40 cm3丙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相等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从图像可知看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故A正确;
B.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都为20g,甲的体积为10cm3,乙的体积为20cm3,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故B错误;
C.乙物质的密度为
乙物质可能是水,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大于丙的质量,故三种物质密度关系是
故C正确;
D.5 cm3甲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为
与40 cm3丙物质做成的实心物体质量为
故D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 如图所示,小球的直径为______cm。
【答案】2.00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左侧三角板与4.00cm对齐,右侧三角板与6.00cm对齐,所以小球的直径为
10. “日出嵩山坳”是以______(选填“太阳”或“山坳”)为参照物描述太阳的运动;受惊的鸟在树林上空飞翔,若以飞鸟为参照物,树木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①. 山坳 ②. 运动
【解析】
【详解】[1]“日出嵩山坳”这句话是相对于山坳而言,太阳的位置在变化,所以参照物是山坳。
[2]鸟在树林上空飞翔,若以飞鸟为参照物,树木与小鸟间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
11.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师生一起在大礼堂合唱歌曲时,小华观察到乐团的小提琴演奏老师的左手手指在同一根琴弦上不同位置按压,这是为了改变小提琴发出声音的______。
【答案】音调
【解析】
【详解】手指在不同位置按压琴弦,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12. 不少高速路上都有“区间测速”装置,用于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该区间的路程为 14.8 km。如果一辆轿车通过该区间所用的时间为9.6 min,则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______(选填“超速”或“没有超速”)。
【答案】超速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此路段小轿车的限速60km/h,此段汽车的速度为
所以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超速。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 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安全。下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是车内小明的眼睛,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小明看到行人,是因为行人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了人的眼睛。过B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找点B在平面镜中的像B´,连接B´A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B点找到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做出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的度数)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入射角是90°﹣30°=60°;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上图所示.
15. 如图,A图是一物体运动的图像,请在B图中作出其对应的图像。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图像A知,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速度,物体以5m/s的速度运动,所以是匀速直线运动。分别计算当t为:0s、2s、4s、6s、8s时,对应的路程0m、10m、20m、30m、40m;在图像B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路程,先描点再用平滑的线连起各点,如下图所示: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 光污染与其他污染一样,都会危害人类健康。试举出两个例子,说明光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玻璃幕墙反射强光进入汽车内,会造成司机眩晕甚至暂时性失明,诱发交通事故;墙体反射强光进入对面楼房内,影响周围人的日常生活。
17. 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小林发现冰棒包装纸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回答。
示例:
问题:冰棒包装纸上粘着白花花的“粉”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霜。
问题1:______?
回答:______。
问题2:______?
回答:______。
【答案】 ①. 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是怎样形成的 ②.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③. 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茶杯外壁为什么会出“汗” ④.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茶杯外壁液化成小水珠
【解析】
【详解】[1][2]根据题意描述现象,一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故可以提出问题:剥去包装纸,冰棒就冒“烟”是怎样形成的?冰棒冒的“烟”,实际上是液态的小水滴,因此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3][4]根据题意描述现象,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故可以提出问题: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茶杯外壁为什么会出“汗”?实际上茶杯出的汗是液态的小水珠,所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茶杯外壁液化成小水珠。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20题各10分,共28分。
18.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第4 min的时候,冰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 ①. 受热均匀 ②. -3 ③. 晶体 ④. 固液共存态
【解析】
【详解】(1)[1]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增大受热面积,使冰受热均匀。
(2)[2]如图乙所示,分度值为1℃,液柱没有到达零摄氏度,故需要从零摄氏度往下读,读数为-3℃。
(3)[3]如图丙所示,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是晶体。
(4)[4]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结束熔化,故在第4 min的时候,冰处于固液共存态。
19.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答案】 ①. 10.0 ②. 照相机 ③. 左 ④. 变小 ⑤. 没有
【解析】
【详解】(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过焦点,由图甲可知,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为
(2)[2]由图乙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4]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此时物距会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会减小,所以光屏应靠近凸透镜,即减小像距,像也会变小。
(3)[5]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挡住了,入射光线会被遮挡一部分,但剩余的光线依然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会变暗,光屏上也不会出现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20. 小明想知道色拉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_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小明的实验: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155.8 g,将烧杯中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注意倒入时色拉油不要接触量筒壁),测出倒入量筒中色拉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g,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 ① 水平 ②. 零刻度线 ③. 右 ④. 18.2 ⑤. 0.91×103
【解析】
【详解】(1)[1][2]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天平在使用时,应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4]天平测量质量时,总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示数,由图乙可知,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
m总1=100g+20g+10g+5g+2.6g=137.6g
则量筒中色拉油的质量为
m油=m总-m总1=155.8g-137.6g=18.2g
[5]由图乙可知,酱油的体积
V=20mL=20cm3
酱油的密度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 安全事关全社会,人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如图)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小明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红绿灯,若该马路宽度为15m,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为20s,求:
(1)小明的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安全通过;
(2)若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5m/s,则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至少要设置为多少,老人才能安全通过?
【答案】(1)0.75m/s;(2)30s
【解析】
【详解】解:(1)小明的速度
v===0.75m/s
(2)绿灯倒计时至少设置得总时间
t===30s
答:(1)小明的速度为0.75m/s;
(2)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至少要设置为30s。
22. 如图所示是酒厂生产流程简图,罐内白酒的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当的水混合。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20℃时,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下表是相关参数。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多高温度,才能出好酒?
(2)输气管为什么要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
(3)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度的白酒,质量为多少?密度为多少?(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455g,0.91g/cm3
【解析】
【详解】解:(1)保持酒精的沸点温度,即78.5 ℃较好,此时酒精汽化成蒸汽,而汽化池内其他液体如水等不会沸腾,故生产的酒纯度更高。
(2)输气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为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益于气态酒精液化。
(3)500 mL,45度的白酒含酒精的体积为
含酒精的质量为
m酒精=ρ酒精V酒精=0.8 g/cm3×225cm3=180g
含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水=ρ水(V-V酒精)=1g/cm3×(500cm3-225cm3)=275g
这种酒的质量为
m=m水+m酒精=275g+180g=455g
这种酒的密度
答:(1)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78.5 ℃,才能出好酒;
(2)输气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为了扩大散热面积,降低温度有益于气态酒精液化;
(3)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mL,45度的白酒,质量为455g,密度为0.91g/cm3。物质
密度/(kg·m-3)
沸点/℃
水
1.0×103
100
酒精
0.8×103
78.5
18,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8,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可再生 , 随手关灯 , 聚变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1): 这是一份18,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7,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47,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