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从光的角度看是由于光的( )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
2.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3.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
A.65°B.120°C.110°D.70°
4.“潭清疑水浅”,清澈的潭水看起来浅,实质可能不浅,为安全起见,不要轻易涉足哟。下列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B.
C.D.
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小孔成像”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6.毕业典礼那天,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7.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8.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9.如图所示,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缓慢向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下列图中不可能的是( )
A.B.C.D.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B.C.D.
11.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
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12.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看到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B.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C.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且白墙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
D.在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mm;如图二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s。
14.如图所示,光在空气和玻璃这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图中MN表示______(选填“分界面”“法线”),入射角为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度。
15.小红爷爷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鱼是_________现象,云朵是_________现象,(均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若小红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他应该对准 _________射出;若小红拿着激光灯照鱼,他应该对准_________射出(选填“鱼”“鱼上方”“鱼下方”)。
16.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凸透/凹透)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实/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____(物距/像距/焦距)。
17.在天空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随即她使自己与水球间的距离变______,使像逐渐变大。接着她又向大水球中间注入一个气泡,通过水球看到她两个像,一个是正立缩小的像,另一个是倒立缩小的像,此时水球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其中倒立缩小的像是人眼通过水球______(边缘/中间)部分看到的。
18.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甲),在内套筒(略小)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乙),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丙)。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________(选填“明亮的室外”或“较暗的室内”),在光屏上成的是物体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把内套筒远离小孔,看到的像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学校科创小组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用来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水凸透镜的厚薄可通过注射器注入透镜的水量来调节。实验器材如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烛焰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清晰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接着他适当拉出活塞使水凸透镜变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合适的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此过程模拟的是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折射时的色散
光学研究常常用到如图甲所示的三棱镜,简称棱镜。根据折射定律,一束光线射入后将沿图乙的方向射出,即光通过棱镜后将向它的横截面的底边方向偏折。
实验表明,一束白光进入棱镜而被折射后,在屏上的光斑是彩色的,这说明光在折射过程中发生了色散。从图丙可以看出,红光(波长较长)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而紫光(波长较短)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大。这说明透明物质对于波长λ不同的光的折射率η不一样,λ越小,η越大。把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下面表格列举了某种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
不同波长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相同,都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大于光在任何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折射率η与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的关系是,所以能够得出结论: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速度不一样。
(1)光通过棱镜后将向它的__________方向偏折。
(2)透明物质对于波长不同的光的折射率不同,波长λ越小,折射率η越_________。
(3)任何介质的折射率η都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1。
(4)下图中,a是一束白光,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折射后发生了色散,b、c为最外侧的两束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b为紫光、c为红光
B.b光的折射率小于c光的折射率
C.b光和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逐渐增大空气中的入射角,b光和c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都增大
(5)在同一种物质中,不同光的传播速度v和它的波长λ的变化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三、作图题
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作出AB在镜中成的像A'B'。
(2)如图,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M(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车安全。如图为转弯时的视图,其中A是车内小明的眼睛,B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器材:刻度尺、一张大白纸、记号笔、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无色透明薄玻璃板、蓝色透明薄玻璃板、光屏。
(1)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透明薄玻璃板(选填“无色”或“蓝色”),并且选择较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A的像与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填字母)
A.转换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 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选填“”、“”或“”)若在玻璃板和棋子B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纸板,此时透过玻璃板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
(5)如图丙所示是小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对应位置,他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A.减小误差B.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23.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4)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___(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是图丁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4.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如图甲所示是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1)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居于_______的两侧,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下表数据。
(2)他把光屏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折射光线,此时,折射光线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折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折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等于______度,折射角等于______度。
(4)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____(选填“会”或“不会”)消失。
25.小文和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正确操作后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1)用于承接像的光屏表面最好是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这样当光线照射上去能发生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从而便于观察光屏上的像。
(2)小文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凸透镜,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凸透镜的______上。蜡烛和光屏放在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 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3)小文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 30cm 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像。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亮度_______ (选填“变 亮”或“变暗”或“不变”)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部分遮挡,就会形成日偏食,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球全部遮挡,就会形成月全食,因此会出现”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故选A。
2.答案:B
解析: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则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D
解析:A、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
C、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C错误;
D、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A、B、C都是正确的;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故D是错的。
8.答案:B
解析:将全部地砖看作一个平面镜灯在这个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灯关于平面镜对称,像的大小和位置跟观察者的位置无关.
9.答案:C
解析:A、图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缩小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有可能;
B、图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等大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时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B有可能;
C、图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放大的(左右放大,上下放大),由于玻璃杯上下的厚度相同,故像不应该上下放大,故C不可能;
D、图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放大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时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有可能。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①当在P处嵌入一个凹透镜时,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要比圆孔P大;②当在P处嵌入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时,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线在PM之间会聚,所以光斑要比圆孔P大;③当在P处嵌入一个平板玻璃时,因为平板玻璃对光线即没有会聚也没有发散作用,所以光斑与圆孔P一样大;
因此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
12.答案:C
解析:AC.因为凸透镜的焦距,当
才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胶片应倒立在凸透镜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而现在的像不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故发生了镜面反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时,只有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且呈现红色,其他地方是暗的,即黑色,故D是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18.5;1;217.2
解析:
14.答案:界面;60;60;45
解析:
15.答案:光的折射;光的反射;鱼下方;鱼
解析: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的云朵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看到的鱼(虚像)在实际鱼位置的上方,则实际鱼的位置在看到的像点的下方。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将电筒光对着看到的“鱼”射入,就能照亮真实的鱼。
16.答案:凸透;实;物距
解析:
17.答案:照相机;小;边缘
解析: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王亚平使自己与水球间的距离变小,使像逐渐变大;图乙中水球中间部分被气泡分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则中间部分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边缘部分是凸透镜,因为凹透镜可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其中倒立缩小的像是人眼通过水球边缘部分看到的。
18.答案:明亮的室外;实;变大
解析: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明亮的室外,塑料薄膜在暗室内,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分析成像的情况,根据像距的变化分析像的变化。
19.答案:倒立;实;凸透镜;远视眼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光屏不能接收到虚像,所以光屏上能接收到的像倒立实像。
适当拉出活塞使水凸透镜变薄,水凸透镜的焦距变长,会聚能力变弱,故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远视眼镜矫正用凸透镜,对光线由会聚作用;此过程模拟的是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0.答案:(1)底边;(2)大;(3)大于;(4)A;(5)B
解析:
21.答案:见解析
解析:(1)
(2)
(3)
22.答案:(1)蓝色;暗;(2)A;不变;(3)未点燃;C;(4);能;(5)B
解析:(1)蓝色玻璃与无色透明玻璃相比,透光能力弱、反光能力强,成像更清晰,更容易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并且选择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与物大小相等,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3)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A的像与未点燃的蜡烛B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C;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玻璃板能反射光线,在玻璃板和棋子B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纸板,此时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棋子A的像;
(5)在实验中小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分别测量、记录物距与像距,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3.答案:(1)不合理;实验次数较少,具有偶然性;(2)OA;可逆;(3)不能;不发生;(4)不在;③
解析:(1)据题意可知,此实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由于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合理;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时的反射角为原来的入射角,所以会发现光线原路OA返回,也就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时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因为纸板没有和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所以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因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所以看不到反射光线;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则看到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③。
24.答案:(1)法线;(2)存在;下部;在;(3)增大;小于;0;0;(4)大于;会
解析:(1)由实验知,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居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下表数据;
(2)他把光屏绕ON向后折,折射光线仍然存在,此时呈现折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NOF面上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在同一平面内;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折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在纸板右侧的下部和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由0°增大到60°,则折射角由0°增大到44°,由此可知,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等于0度,折射角等于0度;
(4)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在交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入射角继续增大,大于临界角时,便没有折射,只有反射了,这种反射叫全反射。
25.答案:(1)粗糙;漫反射;(2)主光轴;放大;幻灯机;(3)左;等大;(4)完整;变暗
解析:
色光
紫
蓝
绿
黄
橙
红
折射率
1.532
1.528
1.519
1.517
1.514
1.513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
22°
33°
4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滨淮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小芳乘车去成都,小明前来送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答案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